雜詩其二王維詩意 雜詩這首詩的詩意

2020-12-06 天氣網

  《雜詩》一共有三首,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雜詩·其二》是其中一首,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詩吧。

  《雜詩·其二》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譯文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

  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賞析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一種不加修飾、接近於生活的自然狀態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故鄉」二字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應知」表現出了解鄉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

  詩的後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作者通過窗前的那株寒梅,將鄉思深刻的體現了出來。有時候思鄉並不只是一種東西,而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結在一起,從而形成了相思。

相關焦點

  • 王維 雜詩
    王維 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鑑賞:該詩是原三首雜詩中的第二首,用白描式的手法簡練地表達了遊子思念家鄉的感情。該詩不事雕琢,信手寫成,意蘊無窮。該詩的前兩句以簡潔樸實的文字,將主人公迫切想知道故鄉一切的心情表達了出來。作為一個遊子,突然遇到故鄉的朋友時,濃烈的鄉情立即從心中噴湧而出,並伴有一種想知道故鄉一切事情的渴望。主人公可能想問很多「故鄉事」,但他卻撇開所有,只問了對方一件:「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山中雜詩吳均注音版 山中雜詩這首詩的拼音
    《山中雜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將山村的景象描寫得栩栩如生。今天小編整理了吳均寫的《山中雜詩》的拼音版,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shān jì jiàn lái yān,zhú zhōng kuī luò
  • 流亡的鬱達夫與《亂離雜詩》
    鬱達夫是個例外,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有一種評價,是以舊體詩為最高。從青年至中年犧牲,舊體詩創作貫穿他的一生。只有在創造社時期,他才停止舊體詩寫作。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逃亡的日子裡,鬱達夫仍舊堅持舊體詩作為內心情感的記錄和抒發。《亂離雜詩》是他在逃亡途中寫就,由12首七言律詩組成,筆調清新、用典貼切,是南洋時期舊體詩創作的代表。
  • 杏花雜詩十三首·其一——金·元好問
    杏花雜詩十三首·其一——金·元好問    杏花牆外一枝橫,半面宮妝出曉晴。
  • 每日一詩|《雜詩》
    雜詩唐·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賞析:該詩是盛唐時期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五言詩,是組詩《雜詩三首》的第二首。這首詩通篇運用借問法,以第一人稱敘寫。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思,是急欲了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此詩化複雜為單純,變質實為空靈。簡練而形象地表達了遊子思念家鄉的感情,抒發了主人公對故鄉親人和與風物景色的思念。
  •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五賞析 龔自珍已亥雜詩第五首賞析
    《己亥雜詩》是龔自珍的代表作,每一篇都有著其特別的意義。今天小編要說的便是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寫了些什麼吧。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己亥年談《己亥雜詩》
    這緣於1840年這特殊的年份,鴉片戰爭從這一年開始,中國近代史也是從這一年算起。此前一年,他寫出了《己亥雜詩》《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病梅館記》等名篇,此後一年,他告別那個時代和社會。《己亥雜詩》寫作和版本情況這一大型組詩寫於道光十九己亥年(1839)龔自珍辭官返家之時,四月二十三日開始寫起,至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止。
  • 自閩東赴西秦雜詩五首
    作者:林立坤自閩東赴西秦雜詩五首  己丑年秋,遠走西秦,鄉親莫解,同窗哂笑;人皆以經濟為時務,爾何敢以詩書為可資哉?孤鶩遠遊,白雲相送而矣。獨為異客,每當月來漢園,鴻雁南飛,憑欄望斷,高樓路遠。
  • 己亥雜詩其五賞析 讀己亥雜詩其五的感悟
    《己亥雜詩·其五》是詩人龔自珍的代表作品,這首詩將作者的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複雜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古詩吧!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己亥雜詩其五思想感情 己亥雜詩其五翻譯
    《己亥雜詩》是我國著名詩人龔自珍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這種七言絕句是非常好背誦的,也很容易理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詩吧!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已亥雜詩其五的譯文 已亥雜詩五的意思
    《己亥雜詩》這首詩創作與1839年,作者是龔自珍,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辭官的決心,以及自己想要報效祖國的信念,詩中我們看不到退縮,也看不到垂頭喪氣,看到的是詩人的樂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首詩吧,看看詩中寫了什麼呢?
  • 王維 《雜詩三首》 賞析
    詩名《雜詩三首》,「雜詩」:【隨感而作的「無題詩」。一般即興而作,隨心而述。】「雜詩」是隨感而作的「無題詩」,那麼「雜題」應該就是隨感而作的「有題詩」了。我們前面讀過的《鳥鳴澗》就屬於王維隨感而作的「有題詩」。「李商隱」的無題詩很出名,也出了很多名句。
  • 山中雜詩拼音版 山中雜詩古詩原文拼音
    《山中雜詩》是吳均作的一首小事,雖然只有二十字,卻展現出了山村的美麗景象,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這首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繼續往下看吧。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shān jì jiàn lái yān ,zhú zhōng kuī luò
  • 唐詩鑑賞 :王維 · 雜詩三首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王維:雜詩三首(君自故鄉來~涵子、雨葦、韓梅)雜詩三首·其一王維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我家住在孟津的大河邊,門前正對孟津的渡口。✦孟津河:指河南洛陽北部的黃河南岸一帶,為古代交通要道。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 己亥雜詩竟然有三百一十五首,大多數人都只讀過兩首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所作,與其說是詩倒不如說是一本詩集,因為它足足有三百一十五首。《己亥雜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可以說涵蓋了各種所見所聞所想,龔自珍大概是把畢生的感受都寫成了《己亥雜詩》,把所有詩作都編進了這一本詩集中。
  • 唐詩鑑賞 :王維 · 雜詩三首 · 其一
    雜詩三首·其一王維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王維:雜詩三首(君自故鄉來~涵子、雨葦、韓梅)01賞析雜詩三首·其一王維家住孟津河02解讀《雜詩三首》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組詩作品。這首是其一。作於詩人隱居孟津時。安史之亂之後,詩人便在孟津隱居多年,留下了許多輝煌的詩作,其中詠孟津的詩就達九首。這組詩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一般的選者,只選第二首,也只對第二首評賞換言之,即選家對其一、其三往往不選,也更不加評賞。
  • 王維:雜詩-中新網
    王維:雜詩   (唐) 王維   [注釋]  1、雜詩:寫一些零星感想的詩。  2、君:您。  3、應:一定。  4、來日:臨來的時候。  5、綺窗:刻有花紋的窗子。  6、寒梅:梅花,因為在冬天開放,所以稱寒梅。  [譯文]  一位身在異鄉的人見到來自故鄉的舊友,於是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 讀一百八十年之前的己亥雜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何若杯酒笑談詩,ID:xueshuaiz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三個甲子之前的己亥年,清末思想家與詩人龔自珍辭官返家,一路上共創作了三百一十五首七絕,由當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日開始寫起,至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止
  • 沈佺期的雜詩,通過寫閨中怨情揭露了戰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痛苦
    雜詩【作者】沈佺期 【朝代】唐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裡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雜詩》這首詩寫妻子與出徵丈夫的相互思念,同時也表達了對朝廷禦敵無方、命將不當的不滿。首尾照應,主旨朗然。中間兩聯,深化意境,別俱韻味。首聯語言平易,似娓娓道來,給人以鮮明突出的印象。頷聯是借月抒懷,說今夜閨中和營中同在一輪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對徵夫思婦兩地對月相思。
  • 王維的《雜詩三首》,雜著三種憂傷的味道,卻因此流傳千古
    王維的《雜詩三首》,雜著三種憂傷的味道,卻因此流傳千古。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他不但有卓越的文學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畫家,還擅長音樂;他有著深湛的藝術修養,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緻入微的感受。《雜詩三首》便是詩人隱居孟津時,安史之亂之後,詩人在孟津隱居多年,留下了的詩作,其中詠孟津的詩就達九首。這組詩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下面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雜詩三首》其一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