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郁山際,有可愛之色。」歐陽修在《黃楊樹子賦》中這樣贊詠瓜子黃楊。此樹有「木中君子」、盆景「四大家」之一的美譽,記者走訪發現,在我市,目前普查到百歲以上的瓜子黃楊有3棵,均生於城區繁華處。時值春日,瓜子黃楊抽枝萌新,在蒼勁婀娜的古樹上,瓜子狀油綠的葉片對稱而生,鬱鬱蔥蔥,「壽星」可愛之態盡顯。
三棵古樹「可愛」正當時
20日上午,春風柔和,春光明媚。淮安區吳承恩故居正常對外開放,剛一入園,在門口的右前方,就可看到英姿颯爽的瓜子黃楊「老壽星」。只見古樹主幹筆直,茂盛的樹冠亭亭如蓋。四周簇擁著一朵朵粉紅色的太陽花,像一個個小衛士將古樹圍擋起來。走近一瞧,古樹粗壯的主幹縱裂嶙峋,直徑約有20釐米,其上的分支也有成人的胳膊粗,展示出強健的生命力。綠油油的小葉片、黃豆大小的綠色球形果實,讓古樹平添幾分生動。「老壽星」高約4米,掩映在綠植中,並不顯眼,只有樹下設立的標識牌顯示,這棵古樹已經200多歲了,是我市目前普查到的樹齡最老的瓜子黃楊。
在淮安區還有一棵上百歲的瓜子黃楊,生於淮安區委員會的後花園內。20日下午,在徵得同意後,記者見到了長在路邊竹叢旁的古樹,這裡環境較幽暗,人跡較少,附近高樹較多,4米多高的古樹在樹群中顯得很「低調」。不同於吳承恩故居的瓜子黃楊,這棵古樹的根部並非一株,而是原地分長出六株樹幹,每一棵有碗口粗細,樹幹彎曲,摸上去極其結實有力,正是歲月積澱所呈現出的緊緻。深綠的小葉片在新發的枝條上對生,因為背陰,果實較少,偶爾能看到一兩個點綴在枝條上。在這個幽靜的後花園內,古樹迎來了生命中的又一個春天。
我市第三棵百年瓜子黃楊於2017年在普查中發現,位於清晏園內。因近期實施水環境治理,園區並未開放,20日下午,在徵得園方同意後,記者一探「老壽星」容貌。古樹在園區東門口,像是迎接四方往來的遊人一樣。與前兩棵古樹相比,清晏園內的瓜子黃楊更高大一些,約有6米高,超過旁邊圍牆的高度。古樹原地發散長有4根主幹,深褐色的樹皮紋理斑駁,可以看出古樹年代的久遠。樹下是用石塊圍起的草叢,裡面還種有黃色的菊花,古樹後面,堆有山石,增添了幾分古典園林氣息。嫩葉初髮油亮,老葉橘黃浸染,二者交錯生長,十分悅目。因為生長環境光線好,古樹的球狀綠色果實飽滿而圓潤。仔細觀察,在裝飾古樹的山石後面,還長有一小株瓜子黃楊,或由古樹根系生出,或種子萌發生成,獨成一景。
養護易,觀賞、雕刻價值高
據了解,為了保護古樹名木,《淮安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規定》於2003年實施,古樹的各管護單位或個人負有管護好古樹的責任。「黃楊樹喜陰耐寒,四季常青,很好養護。」清晏園辦公室主任韓玉喜介紹說,古樹瓜子黃楊的的養護主要有三個方面,施肥、治蟲、澆水,大約每年,園區會對古樹施肥一次;隔段時間,還會噴藥預防蟲害;夏季炎熱的時候,要勤於澆水。
「瓜子黃楊又稱黃楊,為常綠灌木。」市造林綠化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上百年的生長,瓜子黃楊才會如此高大粗壯。不僅如此,因枝條柔軟利於造型,瓜子黃楊是優良的盆景材料;能作為藥材入藥;淨化空氣;因枝繁葉茂被用作隔音植物;同時,瓜子黃楊木質光潔、紋理細膩,是小型圓雕的最佳材料,黃楊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融媒體記者 楊春陽
融媒體編輯 蘇鈺
通訊員 郝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