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有一座「秘密」的私家古樹盆景園,裡面的黃楊將近百棵,最大樹齡超300歲。
古樹盆景園中
藏著棵「鎮園之寶」
樹木掩映下的鐵門,有的地方鏽跡斑斑,地上滿是枯葉和野草。
姜乃武在院落中。
看著姜乃武拿出鑰匙開紅色鐵門的鎖,我心裡開始嘀咕,這麼個破地方能有古黃楊嗎?
裡面有些荒涼,最近天天下雨,積水自然不少,蚊蟲很多。「龍記,這棵也是黃楊,名叫雀舌黃楊,冷仙亭的是瓜子黃楊。」指著正對門的一棵小樹,姜乃武說。
從外面看院落。
自從接觸冷仙亭「黃楊王」後,我對黃楊開始產生濃厚興趣。一聽還有雀舌黃楊,馬上來了精神。細看其外形,與「黃楊王」很像,樹幹虯曲多姿、蒼勁有力,只是葉要大些,且不那麼密密匝匝。
繼續往前走,黃楊逐漸增多,從一米多到七八米高,盆栽、土種,造型各異,其中2棵結了很多果實。
古樹盆景園中結果的古黃楊。
姜乃武摘了2顆,「喏,這種果形很有意思,你看像不像個香爐。」我一看,是的呀,活脫脫一個微型版香爐,放在手指頭上,3隻爐腳站得很穩當。
越往裡走名堂越多,古樹、池塘、棧橋、水上屋舍、成堆金山條石,最吸引人的還是水上屋舍旁那棵黃楊,遒勁、滄桑,稍比「黃楊王」小些,樹徑30釐米左右,是來自洪合鎮的一戶人家家裡,這戶人家祖上家世顯赫。
姜乃武是個十足的「古黃楊迷」,古寺院落、農舍阡陌,哪裡有古黃楊,了如指掌。
鄉下哪裡有拆遷,姜乃武會抽空去看看。房子拆遷,樹木、古井等拆不走,主人會半賣半送,入手正當時。
第一次在洪合鎮看見這棵黃楊,姜乃武又驚又喜,樹齡至少300年,這樣高壽的黃楊可遇不可求。
嘉興是平原地區,名貴樹種諸如黃花梨、楠木等不生長,黃楊等就成了頭等名貴樹種,那些上百年的更是一樹難求。
這棵黃楊狀況很糟糕,底部有一個很大的洞,需要靠在牆上才能站穩,枝椏被粗魯地砍掉不少。
買回去萬一死了咋辦?兒子很擔心,提醒姜乃武。這麼大的黃楊實在難得,就算買回去死了也認了,萬一僥倖活下來呢?不移走,百分之百隻能當柴燒。姜乃武心一橫,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將這棵古樹保護下來。他將黃楊運回古樹盆景園,種在水上屋舍旁邊,這樣便於照顧。這麼多年來,傾注了很多心血。
這棵黃楊的樹徑將近30釐米,咋一看並不比冷仙亭那棵小多少,稍微矮些,但長勢要好得多。其最明顯的特徵,是接近地面軀幹上有一大塊水泥澆築體。
姜乃武說,這裡當時有個很大的洞,為穩定整棵樹,從這裡穿了一根鋼筋,然後封上水泥。「經過我不懈努力,才有了現在這個樣子,不容易啊。它現在是我的鎮園之寶。」姜乃武說。
來自洪合鎮的黃楊樹,古樹盆景園的「鎮園之寶」。
「鎮園之寶」的根部用水泥澆築。
黃楊生長緩慢,壽命很長,常綠,古人認為有闢邪、招財、納福功效,能為家庭帶來祥瑞之氣而廣為栽植,視為風水吉樹。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學家李漁稱其為「木中君子」,「家中有黃楊,輩輩出棟梁。」「家有一盆黃楊樹,千金萬金換不去」。
古樹盆景園有近百棵黃楊,別看有些不起眼,隨便一算,樹齡最小的差不多也有七八十歲。在姜乃武看來,每一棵都是他的心肝寶貝。
每棵古樹
都有一個故事
在姜乃武收集的古樹中,每棵都有一個獨特故事。對於每個故事,年過七旬的他信手拈來。
王江涇鎮紅陽村有戶人家,祖上在當地是大戶。當年,祖上在天井裡種了一棵黃楊。後家道中落,宅子只留部分,包括天井和黃楊等。
這棵黃楊樹很高,從3米多高的地方才分杈。這種情況,大概生長環境不是很好,植物向四周生長的空間不大,就只能拼命往上長,導致樹幹瘦長。
第一次上門沒談成,第二次去,主人稱要徵得爺爺同意,好說歹說半天就是不同意。姜乃武心一橫:「到底賣不賣?賣的話就痛快點,不然我們就走了。」
見姜乃武態度堅決,主人才說價格低了。見花錢能辦好,購者二話不說就付了錢。
這棵黃楊長在天井中,圍牆不宜拆除,挖機挖鬥伸不進來,只能靠人工先挖,再用槓桿原理整體抬升到二樓,最後用挖機艱難移出來。
如今,這棵黃楊長在古樹盆景園中,是身材最高的黃楊。為保護好它,姜乃武在樹周圍設置了籬笆。
在南湖星辰灣的家中,姜乃武花了十多年時間,精心打造了一個精緻的盆景院落,裡面最多的也是黃楊。
院落正中間,是一棵2米左右高的黃楊。它是大橋鎮一大戶人家娶親時,新娘種在院子裡的。2015年,姜乃武到大橋拆遷地尋找黃楊,聽別人說起此事,遂備禮登門。
購自大橋鎮的黃楊,樹齡近100年。
樹是當年那棵樹,但昔日娉婷婉約、風情萬種的新娘已變成風燭殘年的耄耋老人。老人不肯出手,但經不住姜乃武多次軟泡硬磨,最後順利成交。
在院落所有黃楊中,姜乃武最喜歡的就是這棵,不僅造型好看,尺寸大小合適,還因為它承載了那位老人的回憶、身世。
院落中還有一顆黃楊來自古竇涇村,造型獨特、長勢良好,遠遠望去鶴立雞群,是院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初買這棵樹,姜乃武還沒見著就先付了錢。
最高者為黃楊,來自古竇涇村,樹齡150年。
在姜乃武接觸過的所有古樹中,有一棵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那是一棵紅棗樹。
姜乃武的交際很廣,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古樹痴」。2015年,朋友告訴他,城南街道與洪合交界處有人家準備賣一棵紅棗樹,樹齡超200年。
姜乃武馬上尋了過去,發現這棵古紅棗樹矗立在人家的院子裡,軀幹粗大粗狂,樹徑40多釐米。
姜乃武越看越驚喜,嘉興還有這麼大的紅棗樹!一問,卻早已被人以300元的價格買走,他頓時嗟嘆不已。但當聽到買家是拿去當柴火時他就來了精神,表示願以1000元求購。主人一看要高出原買家這麼多,馬上賣給了姜乃武。
運回古樹盆景園,姜乃武給予精心照料。這棵紅棗樹與姜乃武有緣,喬遷新居後長勢一改頹廢,大有煥發第二春之勢,一度成為「鎮園之寶」,直至後來被移栽到江南潤園。
魯迅曾在《秋夜》一文中寫到,「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為了與之對比,姜乃武特地跑到紹興去看,回來後很開心,「那棵比我這棵小多了。」
姜乃武家的院落,雀梅,樹齡100年,在嘉興很罕見。
古樹盆景園的雀舌黃楊。
痴心不改
拯救了很多古樹
1948年,姜乃武出生於古鎮王店,在江南大廈工作直至退休。2000年以後,他開始喜歡上古樹,後一發不可收拾。2010年,他在王江涇鎮租了10畝土地,專門用來種植古樹。這個決定,挽救了很多名木古樹,特別是古黃楊。
異地移植古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地緣、利益等諸多問題,姜乃武在收購古樹時,時常會碰到一些摩擦,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收藏的積極性。
有一年,姜乃武得知王江涇鎮九裡亭村落有人打算出售一棵黃楊。姜乃武去看了,很震驚,這是有生以來看到最大的一棵黃楊,造型、長勢都很完美。
姜乃武愛不釋手,經討價還價,最終談成價格15萬元。當場,他交了2萬元定金。可這天晚上,他突然接到賣家電話,對方說因為家人意見不一,交易終止。後來姜乃武得知,是上海買家以19.5萬元的價格橫刀奪愛,才導致交易終止。這事,讓他耿耿於懷。
為搜買古樹,姜乃武幾乎傾其所能。但誰都知道,買賣古樹是一門費事、費力、費財的生意。
被聘為嘉地置業綠化公司工程師後,緩解了姜乃武很大的壓力。在公司,他負責江南潤園綠化工作,這個高檔別墅區為他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江南潤園是高檔別墅項目,我們老闆也是個捨得的人。他對我說,你不要替我省錢,膽子大些,我要的是要在綠化上提高這個項目的品味。」
什麼東西最能直接提高別墅區的品味,姜乃武認為是大量種植古樹名木。事後證明,他的決定不但提高了別墅區的品味,還保護了嘉興很多古樹名木。
古紅棗樹,位於江南潤園,姜乃武與之合影。
江南潤園的古銀杏樹,當年姜乃武主導收購工作。
如今,那棵棗樹矗立在別墅門前的綠化草坪上,姜乃武還帶我去參觀了一下。
棗樹生機盎然,青果纍纍。「去年9月,棗子成熟後我們採下來,分給業主,大家都說好吃。」物業公司副經理說。
雖然已離開多年,但姜乃武仍舊對「作品」驕傲不已,正是在他的大手筆下,數百棵名木古樹被移栽到潤園,包括他最喜愛的黃楊。
姜乃武的雙胞胎哥哥姜乃文如此評價弟弟:「這麼多年來,他花費在收集古樹名木上的不知道有多少錢,也正是他對古樹的痴迷,才使嘉興很多古樹不至於銷聲匿跡。」
黃楊雕刻。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