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靈感哪裡來?來自楊廣兩首《春江花月夜》

2020-12-04 史家之韻

唐代詩人張若虛只留下兩首詩,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便是有著「孤篇蓋全唐」美譽的《春江花月夜》,千百年來,無數的詩詞愛好者為之傾倒。這首詩也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然而,你知道嗎,誘發張若虛創作出這首「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清末學者王闓運語)的名詩,卻是隋煬帝楊廣所作的兩首《春江花月夜》。

楊廣作為隋朝的亡國之君,雖然歷來遭到人們的詬病,但他在詩歌上的成就卻是可圈可點的,他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南北詩風的融合,在齊梁至初唐這一段南北詩風向盛唐氣象轉變的歷史上,楊廣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稱得上是開初唐近體之先聲。

楊廣的詩歌不乏精彩之作,《隋煬帝集》便顯示了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就連唐太宗也曾這樣說道:「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

楊廣在青年時代的某一個春天的夜晚,就寫下了這首意象簡約而唯美,堪稱是寫景抒情詩的示範之作:

《春江花月夜》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湖水帶星來。

前兩句是說在黃昏的時候,遠眺長江,暮靄沉沉,水波不興,江面安安靜靜的。而江邊的春花卻是開得滿滿當當的,這幅畫面展現在讀者的眼前,讓人不由得喜之、愛之。

後兩句,楊廣用「將月去」、「帶星來」把水波激蕩、星月交輝的情景寫得極其宏大,在寫景的壯闊中暗含了時間的流逝。

這首《春江花月夜》寥寥四句詩,二十個字,卻把春、江、花、月、夜五字嵌入了全詩中,成為此詩最鮮明的特點,其寫月和星星在水中的映像,傳神生動,緩緩讀來,一幅春夜美景宛如在眼前。

後世對楊廣的這首《春江花月夜》的評價也是很高的。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評論該詩時說:「四句兩聯,特有貫珠之妙。」清代的朱乾在《樂府正義》中也給了高度的的評價:「陳後主作不傳,隋煬自負才高,今觀此詩,未見其必亡國。如『暮江平不動』即使是唐人能手,無以過之。」明末清初的陳祚明在其《採菽堂古詩選》中評論此詩:「寫景語並洪亮,其氣渾渾,自踞唐先」。

可以說,楊廣的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美景這方面,起到了開先河之功,給後代詩壇帶來了很好的示範作用。這直接啟發了唐代張若虛的靈感,在他的那首《春江花月夜》中脫化出「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優美名句。

楊廣還有另外一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其二

夜露含花氣,春譚漾月輝。

漢水逢遊女,湘川值兩妃。

在這首詩裡,雖然楊廣用了《詩經》中「漢有遊女」和娥皇、女英二妃的典故,但在這裡只是指出春江花月夜之時,江邊有美女們出來遊玩的情況,並不輕佻。相反,此詩的整體意境又美又高,給人一種恬靜的享受。

楊廣的這兩首《春江花月夜》已經頗有唐人的氣格,兩詩意境壯美,語言清麗,藝術成就極高。

實際上,「春江花月夜」的詩題原為陳後主所創,只是其所作今已不存,故楊廣所作的兩首《春江花月夜》是該題最早的兩首。《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有《春江花月夜》七篇,最早的便是楊廣所作的這兩首,唐代的張若虛所作就在楊廣之後。

大多數的詩歌愛好者估計也能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全篇背誦下來,故限於篇幅,本文不再摘錄張若虛的作品,只用一幅插圖來配合大家閱讀。

如果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和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相比,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美景是受到楊廣啟發的,不僅詩題完全照搬,而且詩中的意境也是從楊廣的作品中拓展而來的。

只不過,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又以極富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再現了江南春夜的美景,在楊廣的詩歌上又有了高度的升華,加上人們對亡國之君隋煬帝認知上的偏見,所以,大多數人們對於《春江花月夜》的認識都來自於張若虛。

本文參考文獻:《重讀隋煬帝》

相關焦點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在那個夜晚,站在江邊的張若虛可能不會想到,他的這首《春江花月夜》竟然在這個嶄新的時代無人喝彩,他更想不到的是,在一千年以後,人們又把這首詩推向詩歌的頂峰。「孤篇蓋全唐」,就是現在給這首詩的評價。也有人從「孤篇」角度入手,認為張若虛傳世只有二首詩,另一首《代答閨夢談》和《春江花月夜》相比要遜色不少,而且張若虛職場生涯,不過是當了一個兗州兵曹的九品芝麻官,學術水平堪憂,於是有人懷疑,這首詩並非張若虛所寫。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就來聊聊,這首《春江花月夜》和張若虛背後的故事。
  • 比起張若虛的「孤篇蓋全唐」,其實楊廣的《春江花月夜》也很經典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成就是我們不可忽視的,而我們大多數人認識這首詩,應該都是在課本上。 唐朝時期,詩作大都是大氣且豪邁,這也對應了盛唐景象。在大部分情況下,詩詞都逃不開時代的大環境,而《春江花月夜》恰恰是一個例外。
  • 《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那是張若虛與月亮的約會!
    開個玩笑,前一段時間看《天寶伏妖錄》,在李龜年出場的時候演唱了一曲《春江花月夜》,著實讓人驚豔,一下子又將我帶到了那個夜晚那個江邊。《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最大的評價應該就是:孤篇蓋全唐!《春江花月夜》與張若虛之間的爭議張若虛一生寫過多少詩我不得而知,但是流傳下來的只有兩首,其中一首便是《春江花月夜》,詩雖然不多,但是有這一篇足矣。
  • 《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那是張若虛與月亮的約會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最大的評價應該就是:孤篇蓋全唐!>張若虛一生寫過多少詩我不得而知,但是流傳下來的只有兩首,其中一首便是《春江花月夜》,詩雖然不多,但是有這一篇足矣。《春江花月夜》被稱為「孤篇」,是因為張若虛只傳下來兩首,不知道是其他失傳了還是壓根就只有這兩首
  • 從讀者的角度剖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唐朝最為著名的兩位詩人李白、杜甫分別留下了一千多首詩。而有一位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憑其中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冠壓全唐詩人。他就是初唐詩人張若虛。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張若虛的孤篇為什麼能蓋過眾多的高產詩人?涓涓從一個讀者的角度和感受來剖析。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
    張若虛,揚州人,生平不詳,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其詩僅存兩首,其中一篇《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憑什麼「孤篇蓋全唐」?
    提起張若虛,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提起《春江花月夜》,大家耳熟能詳,不錯,張若虛正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他非詩仙亦非詩聖,僅存兩首詩中卻「孤篇蓋全唐」,下面分別來看。這首詩,光看題目,就會給人一種美不勝收的感覺。
  • 張若虛和楊廣等幾個人的《春江花月夜》您更喜歡哪一首?
    這兩首詩的比較,很多人站在了王維一方,一般認為,不是說王績的詩不好,而是王維的這首詩太好。二、楊廣與張若虛等人的《春江花月夜》王維的絕句無人不曉,王績的長詩《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知道的不多。但是《春江花月夜》完全不同,張若虛的長詩在今天家喻戶曉,但是楊廣絕句就不太知名了。我們比較作品時,往往會受到作者粉絲數量的影響。
  • 以「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究竟美在哪裡?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初唐詩人張若虛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清末學者王闓運認為此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先生也認為他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那這一名篇究竟美在哪裡呢?竟然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
  • 《春江花月夜》是否能承受「孤篇蓋全唐」的讚譽?
    而在現存的大約5萬首唐詩中,有一首唐詩想來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廣為讚譽的《春江花月夜》。只要談到該詩,必定會拿出「孤篇蓋全唐」的讚譽!但是確切的說來,這種程度極高的讚譽,《春江花月夜》是否能承受?《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是生活在公元647年到公元730年,與賀知章、張旭等交往甚密。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過《春江花月夜》,您覺得誰的詩更好?
    三、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與「孤篇壓全唐」的評價一說起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總是被現代人用「孤篇壓全唐」或者「孤篇蓋全唐」來稱讚。但是卻沒有人能夠說清,這五個字是哪位大師說的?可見,這首被後人評價為「孤篇壓全唐」或者「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其實根本沒有入得了唐宋元諸代詩人和評論家的法眼,是從明朝才開始被人所認識。而且也沒有古人說過「孤篇壓全唐」或者「孤篇蓋全唐」這五個字。估計是現代人演繹了王闓運《論唐詩諸家源流(答陳完夫問)》中的「孤篇橫絕,竟為大家」這句話。
  • 《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錯在哪了?
    前幾天寫了一篇小文《張若虛:迷失在歷史與詩歌中的孩子》,犯了一個先入為主的錯誤,認為評價《春江花月夜》的這句「孤篇蓋全唐」(或者叫「孤篇壓全唐」)出自聞一多先生之口。幸虧有熱心的朋友指出,在感謝之餘,還有點小慶幸,在悅華海音的百家號上讀者不多,也算流毒不遠。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的詩,究竟誰的更好
    有趣的是,張若虛並不是第一個寫《春江花月夜》的人,早他之前,隋煬帝楊廣就寫過同名詩,但凡相似的東西,總是少不了被人拿來比較,那麼兩人的《春江花月夜》究竟是哪個更勝一籌呢?,與賀知章等人並稱為吳中四士,張若虛的神奇之處,還在於他的詩只留存兩首,仍舊被後人們所瞻仰,相比之下,那些留下幾百首詩詞,仍舊聲名不顯的人,張若虛簡直幸運的不行。
  • 「孤篇」豈能「壓全唐」?也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初唐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又怎能「孤篇壓全唐」?張若虛是初唐詩人,其人事跡不詳,《全唐詩》僅存他的詩二首:《代答閨夢還》和《春江花月夜》。《代答閨夢還》成就不大,人們不太注意。現錄如下,讓大家也見識見識到底是啥樣子?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
  • 唐詩鑑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
    《全唐詩》中存詩僅兩首的張若虛,在唐代燦如繁星的詩人群裡實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愛國學、愛唐詩宋詞的人,想必都知道張若虛及其著名詩篇《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作。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張若虛,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揚州)人。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
  • 「孤篇蓋全唐」——《春江花月夜》到底好在哪
    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向來有「孤篇蓋全唐」的美譽,聞一多更是給了它極高的評價——「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比起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張若虛的名氣低得多,為什麼他這首詩能「蓋全唐」,《春江花月夜》到底好在哪呢?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今天突然看到《春江花月夜》電影要出來,看起來好像很棒的樣子,好期待,不過今天小爽說的不是電影哦!是詩詞《春江花月夜》噢!不過小爽對該詩來說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雖然在課堂上老師詳細講過,不過該詩意境太高,作為理科的小爽理解還是有點難的,接下來小爽將為大家普及為何該詩有「孤篇蓋全唐」之譽?清末王闓運評價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說:「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
  • 《春江花月夜》:名不見經傳的張若虛,為何能「孤篇蓋全唐」?
    但也是這首詩,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被新月派代表詩人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賀知章傳》雖說既然四人能相提並論,那張若虛也定有能與張旭、賀知章所媲美的才氣和名望,但令人疑惑的是,和他的事跡一樣,他所留下的傳世作品也僅僅只有兩篇詩歌,而《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
  • 《春江花月夜》並不專屬於張若虛,隋煬帝楊廣也有開先河的佳作!
    春江月色美景說起《春江花月夜》,當然,單純的從張若虛的詩作來看,確實是佳作,儘管「孤篇蓋全唐」的讚譽還值得商榷!只是,大家有沒有想到過,在張若虛之前,已經有詩人用《春江花月夜》的題目寫過詩詞,而且也是上乘佳作!只是這個詩人還有另外一重身份:皇帝!嗯,這個詩人、皇帝就是前隋的亡國之君隋煬帝楊廣。
  • 春江花景,月夜情思:《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蓋全唐」?
    但是,這首詩卻被譽為「孤篇蓋全唐」,聞一多先生更盛讚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這首詩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按照慣例,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張若虛這位詩人。張若虛,生卒年、生平皆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曾任兗州兵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