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是否能承受「孤篇蓋全唐」的讚譽?

2020-12-04 水生

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摧殘明珠。而在現存的大約5萬首唐詩中,有一首唐詩想來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廣為讚譽的《春江花月夜》。只要談到該詩,必定會拿出「孤篇蓋全唐」的讚譽!但是確切的說來,這種程度極高的讚譽,《春江花月夜》是否能承受?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是生活在公元647年到公元730年,與賀知章、張旭等交往甚密。應該說張若虛的詩詞《春江花月夜》對賀知章等人來說是不陌生的,但是查遍賀知章等人的文稿,找不到任何對《春江花月夜》讚譽的文詞。從這個方面來說,在唐中宗時代,《春江花月夜》即使在揚州地區,也並沒有得到當地名士的讚譽。從唐中宗以後,歷宋、元,到明、清,能找到對《春江花月夜》的讚譽嗎?抱歉,幾乎沒有。而在唐中宗到唐玄宗時代的李白、賀知章等人的詩詞,在歷代的詩評中都被廣為讚譽。

我們看看在歷史中能找到的關於張若虛及《春江花月夜》的記載。首先,關於詩人張若虛的記載能在《明皇雜錄》及《唐詩別裁》中找到,記載如下:若虛開元初人,與賀知章、張旭齊名。其次,關於《春江花月夜》的評論可以在《載酒園詩話又編》中找到,記載如下:《春江花月夜》,其為名篇不待言,細觀風度格調,則劉希夷《搗衣》諸篇類也。此誠盛唐中之初唐。且若虛與賀季真同時齊名,遽分初盛,編者殊草草。吾讀詩至賀秘書,真若雲開山出,境界一新,毋寧置張於初,列賀於盛耳。讚譽之詞距離「孤篇蓋全唐」還很遙遠。

我們看看「孤篇蓋全唐」的讚譽是怎麼來的?抱歉,距離大家的想像可能有些遙遠,這個讚譽最早來自王闓運的《湘綺樓論唐詩》,記載如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 王闓運先生晚清詩文大家,生活在1833年到1916年。也就是說,從唐中宗十七一直到晚清民國時期,對《春江花月夜》的極品讚譽僅僅出現在我們大家不熟悉的王闓運先生的詩評中。而晚清到民國時期的詩詞大家梁啓超、王國維等人都沒有對《春江花月夜》做出過類似的讚譽。自王闓運先生而後,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近代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對《春江花月夜》的讚譽之詞: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自此,《春江花月夜》擁有了「孤篇蓋全唐」的美譽,談到《春江花月夜》,不提一下「孤篇蓋全唐」,好像就不能談論唐詩一樣。

平心而論,《春江花月夜》確實很有美感,有人生哲理,意境空靈綿邈,但是「孤篇蓋全唐」的美譽還是不要隨意的放在《春江花月夜》的頭上。就像李杜等人的詩歌,從盛唐開始,歷經了宋元明清的無數文人大家的批判,才得以極高的美譽。而《春江花月夜》在歷代文評中,幾乎難以得見對其的讚譽!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好詩!但是當別人不接受「孤篇蓋全唐」的讚譽時,請不要用鄙視的目光對待別人!如此而已!

相關焦點

  • 《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錯在哪了?
    前幾天寫了一篇小文《張若虛:迷失在歷史與詩歌中的孩子》,犯了一個先入為主的錯誤,認為評價《春江花月夜》的這句「孤篇蓋全唐」(或者叫「孤篇壓全唐」)出自聞一多先生之口。幸虧有熱心的朋友指出,在感謝之餘,還有點小慶幸,在悅華海音的百家號上讀者不多,也算流毒不遠。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在那個夜晚,站在江邊的張若虛可能不會想到,他的這首《春江花月夜》竟然在這個嶄新的時代無人喝彩,他更想不到的是,在一千年以後,人們又把這首詩推向詩歌的頂峰。「孤篇蓋全唐」,就是現在給這首詩的評價。質疑的人說唐代偉大的詩人那麼多,偉大的詩那麼多,憑什麼《春江花月夜》就蓋全唐了?也有人從「孤篇」角度入手,認為張若虛傳世只有二首詩,另一首《代答閨夢談》和《春江花月夜》相比要遜色不少,而且張若虛職場生涯,不過是當了一個兗州兵曹的九品芝麻官,學術水平堪憂,於是有人懷疑,這首詩並非張若虛所寫。
  • 以「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究竟美在哪裡?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初唐詩人張若虛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清末學者王闓運認為此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先生也認為他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那這一名篇究竟美在哪裡呢?竟然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
  • 從讀者的角度剖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而有一位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憑其中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冠壓全唐詩人。他就是初唐詩人張若虛。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張若虛的孤篇為什麼能蓋過眾多的高產詩人?涓涓從一個讀者的角度和感受來剖析。
  • 「孤篇蓋全唐」——《春江花月夜》到底好在哪
    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向來有「孤篇蓋全唐」的美譽,聞一多更是給了它極高的評價——「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比起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張若虛的名氣低得多,為什麼他這首詩能「蓋全唐」,《春江花月夜》到底好在哪呢?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
    張若虛,揚州人,生平不詳,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其詩僅存兩首,其中一篇《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春江花景,月夜情思:《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蓋全唐」?
    但是,這首詩卻被譽為「孤篇蓋全唐」,聞一多先生更盛讚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這首詩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按照慣例,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張若虛這位詩人。張若虛,生卒年、生平皆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曾任兗州兵曹。
  • 《春江花月夜》:名不見經傳的張若虛,為何能「孤篇蓋全唐」?
    但也是這首詩,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被新月派代表詩人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們不必去糾結在那詩歌文人璀璨如繁星的大唐盛世,「孤篇蓋全唐——《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賀知章傳》雖說既然四人能相提並論,那張若虛也定有能與張旭、賀知章所媲美的才氣和名望,但令人疑惑的是,和他的事跡一樣,他所留下的傳世作品也僅僅只有兩篇詩歌,而《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
  • 《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那是張若虛與月亮的約會!
    開個玩笑,前一段時間看《天寶伏妖錄》,在李龜年出場的時候演唱了一曲《春江花月夜》,著實讓人驚豔,一下子又將我帶到了那個夜晚那個江邊。《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最大的評價應該就是:孤篇蓋全唐!其實關於《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否是張若虛,是存在很大爭議的,因為當今那些有名的大詩人,例如李白、杜甫等人,都有不少作品流傳於世,雖然每首詩水平不會一模一樣,但是大體都不會差太多,但是張若虛不同。
  • 《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那是張若虛與月亮的約會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最大的評價應該就是:孤篇蓋全唐!其實關於《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否是張若虛,是存在很大爭議的,因為當今那些有名的大詩人,例如李白、杜甫等人,都有不少作品流傳於世,雖然每首詩水平不會一模一樣,但是大體都不會差太多,但是張若虛不同。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憑什麼「孤篇蓋全唐」?
    提起張若虛,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提起《春江花月夜》,大家耳熟能詳,不錯,張若虛正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他非詩仙亦非詩聖,僅存兩首詩中卻「孤篇蓋全唐」,下面分別來看。這首詩,光看題目,就會給人一種美不勝收的感覺。
  • 「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到底好在哪?
    唐朝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人稱為「孤篇蓋全唐」。著名詩人聞一多更是將其捧上天,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他甚至誇張地說「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嘆是饒舌,幾乎是褻瀆」(《宮體詩的自贖》),而且專門著文從詩的內容和思想角度解讀了《春江花月夜》的絕妙。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今天突然看到《春江花月夜》電影要出來,看起來好像很棒的樣子,好期待,不過今天小爽說的不是電影哦!是詩詞《春江花月夜》噢!不過小爽對該詩來說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雖然在課堂上老師詳細講過,不過該詩意境太高,作為理科的小爽理解還是有點難的,接下來小爽將為大家普及為何該詩有「孤篇蓋全唐」之譽?清末王闓運評價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說:「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
  • 《春江花月夜》到現在我都背不下來,為什麼能到「孤篇蓋全唐」?
    歷史上的詩人浩若煙海,但能留下姓名的卻並不多,《全唐詩》中記有詩人二千二百餘人,收錄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詩,這對於有著近三百年歷史,詩歌文化達到中國歷史頂峰的唐朝來說實在是不算多,相信有很多詩人都消失在了歷史的茫茫塵埃裡,無聲無息。張若虛也差點成為了其中之一,如果不是他寫下了《春江花月夜》。
  • 《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塵封多年終發光的名作!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審美價值很高的詩,在文壇上佔有很高的地位,張若虛現存下來的詩只有兩首,但他卻憑藉著一首《春江湖月夜》奠定了自己在唐詩史上的地位,當然這是清末以後的評價了,王闓運稱它是「孤篇蓋全唐」,可見它是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的。
  • 冷門詩人的熱門詩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是初唐詩人,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成為「吳中四士」,他的詩作在《全唐詩》中僅存兩首,其中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春江花月夜》抒寫了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 孤篇壓全唐之《春江花月夜》
    王闓運在《論唐詩諸家源流》中說:張若虛《春江》篇,直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春江花月夜》,蕭、楊父子時作之,然皆短篇寫興,即席口佔,至若虛乃擴為長歌,穠不傷纖,局調俱雅。前幅不過以撥換字面生情耳,自「閒潭夢落花」一折,便縹緲悠逸,王維《桃源行》似從此濫觴)。
  • 《唐詩三百首》為何沒有收錄號稱「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流傳於後世的詩作僅存兩篇,一是膾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另一首是《代答閨夢還》,皆收錄於《全唐詩》中。《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的出現標誌著唐詩全盛時期的到來,被後世文人學者稱之為「孤篇蓋全唐」的詩作,一千多年以來,令無數文人為之傾倒。
  • 唐詩鑑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
    《全唐詩》中存詩僅兩首的張若虛,在唐代燦如繁星的詩人群裡實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愛國學、愛唐詩宋詞的人,想必都知道張若虛及其著名詩篇《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作。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張若虛,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揚州)人。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
  • 《春江花月夜》前400年無人問津,後又「孤篇蓋全唐」,這是為何
    提起《春江花月夜》,那大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畢竟,到了一千多年後的現在,世人對它的評價都是極高的,甚至有人認為,它已經到了「孤篇蓋全唐」的地步。而它的作者張若虛,更是憑藉著一篇文章,就被人認為是「孤篇橫絕,竟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