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攝影藝術嗎?老攝影家帶你探討攝影藝術的兩個根本特性

2020-12-10 攝影家趙許生

作為視覺藝術的攝影藝術,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這些被人們稱為視覺藝術的共性特徵。但是,在純粹的視覺藝術中,又沒有任何一種視覺藝術是依靠科學技術作為造型手段的。只有攝影藝術依靠特定的科技手段來完成藝術的種種表現,來實現平面二維空間中的三維藝術造型。

所以,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特定表現是攝影藝術區別於所有視覺藝術的根本,也是攝影的獨特美學魅力所在。

攝影藝術區別於所有視覺藝術的根本特性有:

一、瞬間性

攝影藝術創造的過程,在攝影技術上是一個快門開啟到關閉的過程。這個過程在時間性上是瞬間的過程,在一瞬間中攝影藝術家就是要把這一次攝影藝術造型的過程完成。

一瞬間形成攝影藝術作品是攝影藝術表現的又是,同時也是攝影藝術表現的最大「弊端」。

在傳統的視覺藝術繪畫藝術中,一幅作品可以在很長一個時間段裡從容不迫地形成,在構圖和布局上,在點線面的安排上,在色彩的思維中,可以一點一點地疊加上去,最終形成一幅繪畫藝術作品。

可以說,與攝影藝術相似的繪畫藝術是在慢慢走向永恆,而攝影藝術由於技術的原因,卻要在一瞬間走完繪畫藝術數天、甚至數年才能走完的審美歷程。只有這樣,才呈現出攝影藝術書劍性質的特有表現力。

這樣的瞬間表現在攝影藝術創作過程中是驚心動魄的,也是讓人迷戀不已的。

在傳統繪畫藝術中,數天和數年能成像,而在攝影的一瞬間裡也成像,並且都能轉成永恆不朽的藝術作品,攝影藝術家在一瞬間能夠把攝影藝術品永恆的諸多要素包容進來,這就是攝影藝術瞬間性和永恆性的關鍵所在。

攝影家的藝術修養和審美理想追求,對社會生活和自然美的體驗和理解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

攝影藝術的瞬間性與藝術作品的永恆性得到完美的融合,這就需要攝影家具有獨特的創造能力。

在任何一種藝術創造中,都有形式和內容的關係表現,在攝影藝術的瞬間創造中也是如此。

在一瞬間出現時,攝影藝術家不單要考慮所拍攝的內容,也要考慮所拍攝的內容的畫面形式關係。

二、永恆性

在藝術人物攝影中,人物在一瞬間流露的內心情感世界是藝術人物攝影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是,攝影拍攝的一瞬間不一定是人物內心情感流露的一瞬間,這兩個瞬間溫和在一起,就是攝影藝術家在拍攝時對內容的思考。

照相機面對的是自然和社會現實生活,具體表現在攝影就是瞬息萬變的光影世界。「逝者如斯」,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把這流動的光影留住。而我們攝影的藝術魅力就是把具有孕育性瞬間凝固下來,表現為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理解。

在現代的攝影技術中,人們已經有能力把一段一段的光影流動記錄下來,比如出攝影外,電影電視,但如何選擇和凝固這一瞬間,仍然具有無限的魅力。

「攝影藝術是在一瞬間走向永恆的。」

傳統繪畫藝術可以憧憬地走向永恆,同樣,攝影藝術一瞬間走向永恆也是攝影藝術的本性。

本文由趙許生原創,圖陳復禮。

相關焦點

  • 關於攝影的藝術流派,你知道嗎
    高藝術攝影是攝影師在藝術道路的最初探索,它把攝影從初期的機械模仿,引導走向藝術的領域,促使了攝影藝術的發展,使攝影逐步走向了藝術的道路。但是高藝術攝影一味的模仿繪畫,限制了攝影藝術創作的道路。四、攝影決裂主義攝影決裂主義是在1908年美國的攝影家斯蒂格利茲在全美藝術俱樂部舉行自己和一些青年攝影家的作品攝影展「攝影決裂主義者作品者」而拉開序幕的,他們強調攝影師表達個人的一種獨特手段,而不是藝術的陪襯,明確的樹立了攝影的本體主義,提出了攝影就是攝影,不是繪畫。
  • 5分鐘帶你了解攝影藝術流派
    一、寫實主義攝影寫實主義攝影一種發揮攝影紀實特性的流派。在審美價值上往往是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大於審美作用,感召性和見證性多于欣賞性。寫實攝影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攝影流派,延綿至今,仍是攝影藝術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 6本書,帶你走進攝影的世界
    【精讀君曰】我們可以用文字用記憶來記錄生活,攝影,卻是另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有時候一張照片,裡面會包含一段長長的故事;一段影片也見證著一個時代。今天精讀君選出6部關於攝影的書籍與大家分享,帶你了解另一種記錄方式。
  • 怎麼樣的攝影算是私攝影?_藝術評論_澎湃新聞-The Paper
    如果認為有身體的出現或者性的成分出現就等於私攝影,我認為是錯誤的。 我們在講到攝影的時候,有很多人特別強調社會性的問題。問題是,是不是社會性就大於個人性呢?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能否簡單地理解為二元論式的相互對立呢? 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個人的位置擺在什麼地方,這是不是探討社會性的根本前提呢?
  • 攝影藝術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作者:賈婷(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副教授)  在攝影17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從發明之初的一片混沌,到逐漸分化發展、探索更多可能性,再到攝影表現手法越來越多元,攝影自身漸漸蜿蜒編織而成兩條路:一條利用攝影的精確記錄、可複製特性走向傳播媒介之路,要求攝影者在拍攝時儘量追求客觀、如實地再現事物本貌;另一條路則更注重攝影作為藝術的表現力
  • 「中國海派集錦攝影」創始人郎靜山—攝影家趙許生評述其藝術風格
    他就讀於上海南洋中學並與美術老師李靖蘭學習攝影和暗房技藝,從此打下攝影基礎。郎靜山青年時代先後進入上海《申報》和《時報》,成為一名最早的攝影記者。郎靜山攝影的獨特之處,就是他本人從事的職業是報社的紀實攝影記者,但是,他卻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感興趣,把中國的繪畫技藝運用到攝影之中,拍攝製作了許多具有中國水墨畫韻味的風光作品。
  • 《油畫布上的高原人》薛華克的攝影藝術
    像這種照片製作方式,在照片列印技術出現以前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數碼輸出與傳統衝印的融合與發展這一優勢對於像薛華克這樣的攝影家而言,有著更加突出的意義,即--可在圖片展覽以及進入圖片銷售和圖片收藏市場方面為攝影師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二次創作空間。薛華克認為,照片列印的多介質兼容特性,將使照片的保存價值得到提升,也會不斷拓展攝影作品的商業推廣。目前一些拍賣行和收藏機構已經接受無酸紙列印的攝影作品,從一定意義上可以打消一些攝影師「列印的不是照片」的「心理障礙」。
  •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讓攝影藝術的星光更璀璨!
    在本屆展覽單元中,還有許多老一輩的攝影前輩參與。」9月27日,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在十笏園文化街區接受採訪時說。 「這次展覽得到了山東各界尤其是濰坊市的大力支持,從整個的評選的環節,到最後的呈現,雖然時間很緊,但是大家合力把本屆展覽做到今天這樣一種嶄新呈現。」
  • 攝影藝術造型語言的探討,對於鏡頭下的美麗,你能讀懂嗎?
    攝影藝術在現代化的藝術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攝影藝術的設計中需要對光線、影調和線條等進行研究。攝影家只有充分的考慮這些因素才會更好的體現出攝影藝術的美學價值。本文筆者將會針對攝影藝術造型語言的美學研究等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和闡述。
  • 攝影漫談,攝影藝術的本質與特點,米利《走下樓梯》對繪畫的啟示
    談起攝影藝術的本質和特點,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繪畫藝術。繪畫成為人們生活中主要的藝術形式,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成熟後才出現的攝影,攝影與繪畫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歷史上攝影作為一門藝術也曾源於繪畫:尼普斯於1826年的攝影嘗試被命名為「日光繪畫」,雷蘭達的攝影作品《人生的兩條道路》以模仿繪畫的創作方法才得以躋身英國的「曼徹斯特藝術珍品展覽」,當代中國的攝影家中有郎靜山的「集錦照相」,陳復禮的「影畫合壁」……以至於著名的香港攝影家簡慶福一語驚人:「繪畫像照相是失敗的,照相像繪畫是成功的然而,攝影以其「瞬間的把握和逼真的紀實美」決定了它與繪畫在本質上的區別
  • 2016北京國際攝影周 「你的角度,世界的溫度 手機攝影人相聚攝影周...
    10月20日,由新華社攝影世界雜誌社主辦的「你的角度,世界的溫度——手機攝影人相聚攝影周」主題論壇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活動嘉賓、媒體代表、現場觀眾等近二百人齊聚現場,新華社攝影部國際照片室主任、新華社十佳記者吳曉凌,新華社記者韓衝,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二屆大學生攝影大賽「最具潛力攝影師」劉書彤,攝影世界微影賽獲獎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徐全心、武輝作為主講人為現場觀眾分享手機攝影的感悟與心得。
  • 如何通過藝術、社會和政治的視角觀看「人體攝影」
    人體攝影到底拿來做什麼?賞心悅目,看一些穿衣服或者是不穿衣服的姣好的身體嗎?人體攝影可不可以是我們通過身體來建立主體意識的方式?這個話語同時是藝術的也是社會的,甚至是政治的。談人體攝影的一個原因,既然我關切的是攝影,它作為一個藝術表現了它在文化、社會各方面的一些意義,我就會關切人體攝影到底拿來做什麼?
  • 【名家影像】津門網馬攝影家孫毅談/創新是攝影藝術的生命
    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 抽象主義,主觀主義 堪的派 現今又有現代攝影、當代攝影之分 尤以當代攝影溫度較高 據說當代攝影打破了傳統攝影的任何條條框框 無規矩可言
  • 大師們也愛自拍 今天你自拍了嗎|自拍|自畫像|攝影|藝術|藝術家...
    她的母親於1926年攜帶著兩個女兒離開維也納,前往法國定居。她們先是住在巴黎,後來又搬到了尼斯。在巴黎的那段日子,莫德爾繼續學習音樂和鋼琴,還開始練習繪畫。她從姐姐那裡學習了攝影技巧,還在遠離攝影工作室的大街上實踐攝影。早在1933-1934年期間,她徹底放棄了音樂和歌唱,全身心地投入了職業攝影的事業。
  • 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在天目湖國家溼地公園設立...
    中國江蘇網4月4日常州訊(記者 趙家瑋) 今天上午,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天目湖國家溼地公園攝影創作基地揭牌儀式在溧陽市天目湖維景度假酒店舉行。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主席楊元惺、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吉龍生、常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席周勇剛以及溧陽市、天目湖鎮的相關領導出席揭牌活動。當前,溧陽市委市政府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實施生態建設和旅遊優先發展戰略。
  • 攝影到底是門技術,還是一門藝術?
    攝影也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發射或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通過這樣的解釋,我們理解的攝影基本就是一門技術。當攝影成為一門藝術時,便有了這樣的描述: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
  • 四川攝影師金平獲中國藝術攝影學會金路獎
    四川攝影師金平獲得金路獎(攝影 魏安劍)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世光):10月20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北京國際攝影周2018」活動在中華世紀壇舉行。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從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獲悉,在當天舉行的「2018中國藝術攝影學會金路獎頒獎典禮」上,四川攝影師金平憑藉《喜馬拉雅·七千米之上》《時·痕》兩個系列作品榮獲中國藝術攝影最高獎項——金路獎。  中國藝術攝影學會金路獎,屬於攝影專業性全國獎項,旨在表彰攝影之路上不畏艱難,勇於創作,用影像抒發思想情感,用畫面表現觀點和認知,具有獨立藝術見解的攝影人。
  • 你還是不懂日本攝影
    「攝影師的工作不僅僅是按下快門,也包括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對於被攝體、工作人員、攝影器材以及攝影家自身的掌控。立志成為攝影師,從攝影學校開始是明智選擇。」日本是相機產業最發達的國家,攝影水平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日本大學學習攝影,天然具有器材的優勢。
  • 【雅昌專稿】 「保持記錄」:再次重申紀實性是攝影的根本屬性之一
    在數碼科技發展的今天,攝影的門檻越來越低,形成全民攝影的局面;也出現了紀實攝影偏離攝影美學的聲音,以及唱衰紀實攝影的論調。那麼,紀實攝影衰微了嗎?今天的中國最需要什麼樣的攝影態度?《保持記錄-2017西安國際攝影邀請展》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並堅定給與了自己的學術態度:紀實性是攝影的根本屬性之一。
  • 驚豔攝影圈的黑白攝影如何拍?老攝影家拍攝技術分享
    黑白攝影具有獨特的表現力,黑白攝影具有光影的魅力,在當前,越來越多的青年攝影愛好者迷戀上黑白攝影,這是對黑白攝影的肯定,也這對黑白攝影回歸的嚮往,攝影愛好者,看到了黑白攝影發展和未來,力圖從黑白攝影的光影的靈魂深處,尋找自我的個性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