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作家劉心武的《紅樓夢》「揭秘」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評作家劉心武的《紅樓夢》「揭秘」

  近十年來,以《班主任》一炮打響的當代小說家劉心武也轉向了《紅樓夢》研究,並宣稱開創了「紅學」中又一新學派。劉心武是如何「揭秘」《紅樓夢》的呢?

  他聲稱是「從對秦可卿原型的研究入手,揭示《紅樓夢》本文背後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權力之爭」,儘管他認為這樣做並不是其終極目的,而是把秦可卿的研究當作一個突破口「去進入《紅樓夢》這座巍峨的宮殿」;但通觀他的紅學著述,給人最深印象就是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歸納的「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那一套路數。雖然他並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研究方法是索隱而是「原型研究」,並特別強調「原型研究是一種世界很流行的文學研究模式」,但從實質上看,劉心武的研究思路其實也不過是傳統的「自敘傳」與當代新索隱糅合後的產物而已,並且在鑽牛角尖的具體研究過程中,比舊索隱派有過之而無不及。

  《紅樓夢》不是密電碼

  問題的關鍵在於:劉心武的所謂「原型」,並不是研究者和公眾普遍認同的而是他主觀臆測的「原型」,何況作家在塑造某一形象時「原型」也未必是一個。試問:把秦可卿看作是康熙朝廢太子後裔弘皙之妹,究竟有什麼過硬的史料支撐?其實,只要查閱愛新覺羅宗譜、皇室玉牒以及清代養生堂的有關文獻,這個問題並不難弄清楚。因為涉及到皇室血統,從懷孕至出生直到死亡就都必然會有專門記載;再者,曹家乃百年望族、曹寅系海內名士,平日裡賓客輻輳、門庭若市,而且交往的多是些「通天」人物,在這樣的複雜政治背景下,曹家人長著幾個腦袋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私藏欽犯的骨肉?

  如果《紅樓夢》是由一些隱語讖言構成,還要靠後世讀者去如此「猜謎」、像破譯「密電碼」那樣才能讀懂,那麼這部作品也就不成其為充盈著宇宙人生形上思考的「滴淚為墨、研血成字」的曠世巨著了!《紅樓夢》的確有「隱」需要去「索」,但不管這部小說存在著多少真實的歷史信息,當它一旦進入作家的審美心理結構和小說藝術整體中時,就必然會被天才的曹雪芹所整合,從而又構造成為了新的意義單位,所以,單純用索隱和考證的方法去獲得《紅樓夢》的終極意義和精神向度,顯然是徒勞的。

  胡適誤導了紅學

  陳獨秀在1921年寫過《紅樓夢新敘》,他提出了中國古典小說一個悖論現象,就是既寫「人情」又寫「故事」,「這種不分工的結果,至於兩敗俱傷」!歷史傷了人情,研究者反而成了小說的傷害者,導致他們總要去小說中尋索「真事」。也恰恰是在這一年,胡適發表了著名的《紅樓夢考證》,遺憾的是,新紅學選擇了胡適而不是陳獨秀作為自己的學術奠基者,這說明真正思想者的聲音總是孤獨、不合時宜的,所謂庸眾的沉淪與哲人的悲哀!同時也由於我國古典小說理論相對於豐富創作實踐的明顯滯後,從而形成了一種看小說、研究小說總要「文史合一」的思維定勢,總願意到文學作品之外去探討所謂「歷史真相」,這也不是劉心武一個人的問題,從蔡元培、胡適開始,這種研究路數已經形成,但蔡、胡的論點多少還有點史料文獻的支撐,對紅學也分別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而劉心武純系臆斷玄思,把蔡、胡的錯誤又發展到了極端,作為一個有著相當影響的新時代文化人,不能引領風騷反而與先進的價值文化體系背道而馳,做學術文化的促退派,這是很令人惋惜的。

  《紅樓夢》的偉大,在於魯迅精闢指出的「正因寫實,轉成新鮮」,魯迅還把她列為「世情小說」而非「講史」之類,儘管這部作品也涉及到皇家生活描寫,如以「元妃省親」為顯例的有關事件,但這些都是圍繞著榮寧兩府盛衰和大觀園少女悲劇展開的背景而非基調描寫,可是在劉心武的筆下,不僅皇家秘史成了《紅樓夢》中的主幹,而且還將元妃身世想入非非地大肆渲染,且不說程高本後四十回關於元妃的處理是否符合曹雪芹的創作意圖,即使單就劉心武筆下的「賈元春之死」這篇「補佚類」學術小說而論,也是經不起任何推敲的「戲說」而絕非《紅樓夢》原著情節發展的必然邏輯歸宿。

  「大膽假設」更要「小心求證」

  儘管胡適也提倡過「大膽的假設」,但同時,胡適也還要求人們去「小心求證」,而劉心武恰恰忽視的正是這一點。有了一點什麼「新」看法就全盤端出,甚至有些連紅學界都懸而未決的問題,比如曹雪芹祖籍何處、生卒何年、生父系誰、脂硯系誰等等,並存有多種說法,但他總是不加考辨地就任意棄取,當成最後結論去匆匆使用;有的在現有材料下被紅學界公認的「難解之謎」或「死結」,他竟草率地宣布「揭秘」了。這種治學態度能說嚴謹嗎?更不要說文物真贗尚待鑑定,從形式邏輯的角度講,拿一個有待證明的命題再推出一個新的結論,大前提就靠不住。考證性的學術文章不能像寫小說那樣可以向壁虛構,需要扎紮實實地去佔有相關的文獻而不是空疏口解,恕我冒昧直言:由於劉心武特殊的經歷,沒有受過嚴格的學院式訓練,他寫小說或許還可以,但從事學術研究尤其是寫考證性文字方面,並不是他的長項。

  □趙建忠(天津師範大學紅學所所長)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劉心武這次揭秘《金瓶梅》
    原標題:劉心武這次揭秘《金瓶梅》繼《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之後,著名作家、古代文學學者劉心武近日再推新作《劉心武揭秘〈金瓶梅〉》,並於昨天下午在北京字裡行間書店金融街店舉辦讀者交流會。活動由著名作家邱華棟主持,兩人就《金瓶梅》的版本、內容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還記得《百家講壇》上揭秘《紅樓夢》的劉心武嗎?他竟然78歲了
    在當代作家中,劉心武是一名不算高產,卻足以在文學史上留下一筆的重要作家。上世紀70年代末,劉心武憑藉短篇小說《班主任》開啟了傷痕文學的寫作大幕;轉向都市小說寫作後,長篇小說《鐘鼓樓》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多年沒有發表有影響力的作品之後,2005年《劉心武揭秘<紅樓夢>》再次引起廣泛關注,以及學術界關於其觀點的熱議。
  • 劉心武續寫《紅樓夢》殺青 是續貂之作還是文壇壯舉?
    從三年前對續寫《紅樓夢》「竭力否認」、一年前「一切隨緣」到今日之殺青,作家劉心武於近日完成了這部中國經典名著的後二十八回的續作。昨天,記者在出版商「鳳凰聯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證實了此事。
  • 劉心武評點《金瓶梅》:不能說它是"黃書""淫書"
    繼揭秘《紅樓夢》之後,作家劉心武再評經典。《劉心武評點〈金瓶梅〉》近日由灕江出版社出版。在劉心武看來,《金瓶梅》是以寫西門慶一家的食色生涯為主的,但《金瓶梅》確實又並不是一部「唯性」的小說,尤其不能因為其中有色情文字,便定性為「色情小說」、「淫書」、「黃書」,因為它有大量的篇幅,展現著西門慶家門外廣泛而雜駁的社會生活。
  • 劉心武揭秘《金瓶梅》:"不應該再誤解《金瓶梅》了"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之後,聯袂長江文藝出版社再出新作——《劉心武揭秘〈金瓶梅〉》。 對話劉心武 研究《金瓶梅》《紅樓夢》是為了寫好自己的小說 廣州日報: 您曾說過您是種四棵樹:小說樹、散文隨筆樹、建築評論樹、《紅樓夢》研究樹。現在怎麼揭秘上《金瓶梅》了呢?這是第五棵樹嗎? 劉心武:其實,我當年研究《金瓶梅》是在研究《紅樓夢》之前,我研究它們的目的是為了寫好自己的小說。
  • 劉心武七年續寫《紅樓夢》
    從三年前對續寫《紅樓夢》「竭力否認」、一年前「一切隨緣」到今日之殺青,作家劉心武於近日完成了這部中國經典名著的後二十八回的續作。昨日,記者在出版公司那裡證實了此事。  14日晚上6時35分,出版商在新浪微博上宣布此事:「劉心武舉七年之功,嘔心瀝血,重續《紅樓夢》後二十八回。
  • 《劉心武妙品紅樓夢》:紅學大家劉心武畢生「研紅」集大成之作
    、紅學大家劉心武畢生研究《紅樓夢》精華,2020年全新百萬字大作!著名作家劉心武從秦可卿入手,考證了賈元春、妙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等原著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原型及命運結局,揭開了籠罩在他們身上的重重迷霧;更對《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進行推演求證,探佚出全部謎底,將紅學研究推向了一個全新境界。
  • 作家劉心武:《紅樓夢》的研究是永無止境的
    新華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王志豔)提起《紅樓夢》研究,不得不提及作家劉心武,他將紅學研究與小說、散文、建築評論並稱為自己創作上的四棵樹。最近,他又推出了全五冊百萬字的《劉心武妙品紅樓夢》。年近八十的劉心武精神矍鑠,聊起《紅樓夢》來熱情不減,妙語頻出。對於這套新書的內容特色,他用三個字概括:全、精、新。「這是我研究《紅樓夢》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第一個特點就是『全』。其次,我對以往論述做以修訂,將以往文稿中的疏忽、瑕疵加以改正,做到了『精』;第三個特點是『新』,我加入了一些新的,甚至沒有發表過的內容,比如《獻給少年讀者的閱讀紅樓夢的十個錦囊》。」
  • 劉心武談《紅樓夢》:從中學到了悲天憫人的情懷
    作家劉心武的長篇小說《飄窗》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沉迷於《紅樓夢》多年的這位文壇老將回歸小說創作後,把視角對準當下。劉心武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他想通過對知識分子、小商販等各色人物的刻畫「來展現當代生存困境」。
  • 劉心武:從未因研究《紅樓夢》而拋棄作家身份
    10月20日,著名作家劉心武攜新書《畫梁春盡落香塵:劉心武妙解紅樓》《一切都還來得及:劉心武經典散文》,做客北京中關村言幾又書店。此次活動由北京新華先鋒出版科技有限公司與言幾又書店聯合舉辦。年逾古稀的劉心武先生精神矍鑠,2個多小時的分享會妙語頻出。話題從此次活動的主題「《紅樓夢》是很好玩的」開始:「這個主題很好,我們沒必要做成專業的學術講座。」
  • 三位紅學家反感劉心武 建議讓於丹講「紅樓夢」
    中國著名作家劉心武講演他關於《紅樓夢》的研究。「揭秦可卿與賈元春之謎」和「揭賈寶玉與《情榜》之謎」兩部分,是他近年來「紅學」研究最精華也最引起爭議的部分。    關於作家劉心武紅樓「揭秘」的爭議一直引人關注。中國紅樓夢研究會理事鄭鐵生所著《劉心武紅學之疑》倍受讀者青睞。
  • 周汝昌劉心武攜手「還原」《紅樓夢》
    周汝昌匯校本《紅樓夢》和劉心武紅樓夢研究新著《劉心武揭秘古本〈紅樓夢〉》由人民出版社同時推出。
  • 作家劉心武大放厥詞單挑紅學界
    作家劉心武的出現,為今年的紅學熱,澆上了一把油。他在中央電視臺十套《百家講壇》上陸續錄播了18集《揭秘〈紅樓夢〉》系列講座》,隨後又出版了系列圖書,在國內主流紅學研究專家的一片質疑和不屑聲中,收視率暴漲,圖書銷量節節升高。  劉心武的觀點奇異詭譎。
  • 還記得《紅樓夢》在《百家講壇》上的劉心武?他78歲了
    在當代作家中,劉心武不是高產作家,卻足以在文學史上留下印記。20世紀代末,劉心武以短篇小說《班主任》拉開了創傷文學寫作的帷幕;在轉向都市小說寫作之後,《鐘鼓樓》獲得了第二個茅盾文學獎。在多年沒有出版影響力作品之後,《劉心武揭秘》再次引起廣泛關注,以及學術界對其觀點的熱議。在20世紀代末,劉心武嘗試了碎片化寫的小說《郵輪碎片》。
  • 劉心武長篇新作 向《紅樓夢》致敬
    他的《班主任》,開創了「傷痕文學」的創作流派,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並不斷出現在各類考試題目中;他的《鐘鼓樓》,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與《棲鳳樓》《四牌樓》並稱「三樓系列」,被譽為「新時代的北京風情畫」;他的《揭秘〈紅樓夢〉》通過電視媒介進入千家萬戶,掀起一股「紅樓熱潮」。  2020年,劉心武78歲了。他的文學創作力仍足夠強大:又推出一部新長篇《郵輪碎片》。
  • 劉心武:《紅樓夢》不可不讀《金瓶梅》不可不知
    劉心武說,回想起來,就是從那一天起,自己懂得了什麼是文學。▍劉心武,1942年出生,中國當代作家、紅學家。曾任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理事、全國青聯委員等。作品以關注現實為特徵,以《班主任》聞名文壇,長篇小說《鐘鼓樓》曾獲茅盾文學獎。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成為《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對紅學在民間的普及與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 劉心武新書揭秘《金瓶梅》引發爭議,接受現代快報採訪稱「淫書」是...
    曾經,劉心武走上《百家講壇》揭秘「紅樓夢」,掀起國內紅學論戰,爭議不斷。如今,他的新書《劉心武揭秘〈金瓶梅〉》剛一出版就陷入了新一輪的爭論。為什麼要揭秘這樣一本連書名都讓很多人覺得不好意思提起的書?劉心武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坦言,長期以來《金瓶梅》被僅僅視為「淫書」是個巨大的誤解,對於國人來說,四大名著是必讀的,而這本書卻是必知的。
  • 一場風波 作家劉心武單挑紅學界
    作家劉心武的出現,為今年的紅學熱,澆上了一把油。他在中央電視臺十套《百家講壇》上陸續錄播了18集《揭秘〈紅樓夢〉》系列講座》,隨後又出版了系列圖書,在國內主流紅學研究專家的一片質疑和不屑聲中,收視率暴漲,圖書銷量節節升高。  劉心武的觀點奇異詭譎。罵他的人多,支持他的人也不在少數。
  • 劉心武贊《金瓶梅》文學巨著
    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卷。2011年出版《劉心武續紅樓夢》,引發國內新的《紅樓夢》熱。除此以外,還從事建築評論和隨筆寫作。揭《金瓶梅》神秘面紗日前,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的文集《劉心武文存》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時,繼揭秘《紅樓夢》後,《劉心武評點〈金瓶梅〉》也由灕江出版社推出。兩書幾乎在同一時間推出,成為文壇關注的話題。
  • 《劉心武妙品<紅樓夢>》:看「早熟少年」眼中的賈寶玉
    劉心武說,回想起來,就是從那一天起,自己懂得了什麼是文學。【文學】劉心武《紅樓夢》研究的集成之作出版新出版的《劉心武妙品〈紅樓夢〉》一套五冊,是劉心武從事紅學研究30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劉心武學術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