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這兩個人的名字和稱號,就已經預示了梁山好漢的結局

2020-12-21 武松和老虎

大家好,我是武松和老虎,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這一期的節目,今天老虎將帶著大家繼續去解讀水滸傳,我們國家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啊,水滸裡面打打殺殺的場面比較多,而且有好多場合都是不太適合小孩子觀看的,孩子正處於學習的關鍵時期,過早的接觸這些東西容易學壞,三國也是一樣的,三國裡面各方勢力的爭鬥,更多的是一些熱血的戰爭,所以老不看三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四大名著在我國的歷朝歷代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相比三國來說,梁山好漢的結局們可能更為悲慘一些,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在歸順朝廷之後,與方臘那一戰,讓梁山好漢減員了很多,所以水滸傳算得上是一部悲劇,對於我們廣大的讀者來說,我們更喜歡的是美滿的結局,像水滸傳這樣的劇情,我們並不是特別喜歡,但是作者既然寫出了這樣的著作,那就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事實上從一開始出場的人物,就已經預示了整個小說的結局。

宋江毫無疑問是水滸傳中的主角之一,也是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中的第一把交椅,位列三十六天罡之首,宋江為人仗義,平時喜歡結交朋友,碰見缺錢的他便仗義疏財,碰見逃難的他就搭把援手,所以宋江在眾多好漢中口碑特別好,宋江與晁蓋是舊相識,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之後,他偷偷發消息給晁蓋助他脫險,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卻被他的小妾閻婆惜知道了,還以此威脅宋江索要金銀財寶,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後來兜兜轉轉,終於上了梁山。

剛開始的時候宋江只是水泊梁山的二把手,一把手是託塔天王晁蓋,後來晁蓋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不幸戰死,梁山的一把手就落到了宋江的手裡,自從宋江當上了水泊梁山的首領,勢力一路增強,逐漸聚齊了一百零八位好漢,剛好是天罡地煞之數,正在梁山眾將厲兵秣馬之時,宋江卻選擇了接受朝廷的招安,在招安之後被皇帝調去討伐方臘,這一戰中梁山好漢損兵折將無數,回到了朝廷沒多久,宋江就被奸人所害,最後被毒酒毒死,就這樣盛極一時的水泊梁山宣告滅亡,宋江有一個外號叫做及時雨,我們再聯繫上他的名字,就是及時雨宋江,及時雨宋江根據諧音,就是斷送江山的意思。

還有一個人就是水泊梁山的軍師吳用,吳用的地位崇高,只在宋江之下,同時它也是水泊梁山的智慧擔當,又被人稱之為智多星吳用,吳用的計謀雖然有時候顯得非常狠毒,但是他的智慧確是毋庸置疑的,否則也不會成為聚義軍的軍師,雖然在為梁山招攬人才之時,吳用的手段會顯得非常極端,但是他對梁山忠心耿耿,後來宋江被毒酒毒死了之後,吳用跑到了宋江的墳前痛哭一場,自縊在宋江陵前,也沒有辱沒他的名號,從吳用的稱號也可以看出來一些端倪,智多星吳用諧音便是智多星無用,意思就是再高的智慧也沒有用,水泊梁山註定是要滅亡。

這究竟是巧合,還是作者的伏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宋江和吳用都是水滸傳裡面比較重要的人物,他們的名字和稱號應該都是作者深思熟慮才定下來的,所以小編個人覺得這應該是施耐庵埋下來的伏筆,前期單看這兩個人的名字,我們也能猜得到一點水滸傳後來的結局,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可以在屏幕下方給小編評論留言,那麼我們本期的節目到這裡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感謝大家的收看,下期節目再見!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這兩個名字,已經預示了梁山好漢的結局
    《水滸傳》中這兩個名字,已經預示了梁山好漢的結局我國民間有句俗語叫「少不看水滸,老不讀三國」,因為「水滸」打打殺殺的場面太多,或者說太過「熱血」,而孩子在小的時候並不能完全理解裡面深刻的含義,大人怕跟著「學壞」,而三國裡面雖也有打鬥場面,更突出的卻是其中的詭詐謀略
  • 梁山好漢結局,宋江在水滸傳中被毒死,在蕩寇志中被凌遲
    日常我們看到的就是施耐庵先生所著的《水滸傳》,除了這個版本之外,其實還有幾部名著,一部叫《蕩寇志》,作者是俞萬春,這個作者十分仇視宋江所領導的梁山起義軍,所以其內容故事就帶有很強的個人色彩,尤其是針對宋江,更是如此。除了這兩部著作之外,還有一部作品叫《殘水滸》,另一部叫《後水滸傳》,其實都是以梁山108將展開的故事。
  • 盤點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結局:魯智深是否真的死在了廟中?
    關於《水滸傳》裡的英雄好漢。魯智深絕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之一。魯智深。沒有上梁山之前,本是經略府的提轄,當時的名字叫做魯達。後來,由於路見不平之事,出拳打了惡霸鎮關西,解救金翠蓮脫出困境。那麼,作為《水滸傳》最為情深意重的好漢魯智深,最後是不是真的成佛了?他最後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 《水滸傳》:梁山第一好漢天魁星宋江的三個稱號由來
    《水滸傳》:梁山第一好漢天魁星宋江的稱號由來今天小編帶著大家學習一下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說實話在小編眼裡,《水滸傳》的每個人都被施耐庵刻畫的非常形象,是一部不可以不讀的文學經典。在《水滸傳》中最為出名也是排名第一的好漢就是及時雨宋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宋江這一傳奇人物。提起宋江大家可能都會想到及時雨這一個家喻戶曉的響亮稱號。但是宋江卻不僅僅是只有這一個稱號在江湖上。宋江主要有三個稱號,這三個稱號也形象的從側面刻畫了宋江這一好漢形象。宋江的表字是公明,也被人們稱之為宋公明。另外就是宋江的其他三個江湖上的稱號了。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攻打方臘結局悲慘,卻不是宋江一人之罪
    作為國人十分熟悉的幾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根據我們兒時對故事的記憶,可以想到其歷史背景是北宋晚期宋江帶領下的農民起義,是一部描寫英雄傳奇故事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它描寫了這場起義從星星之火到日薄西山的整個歷程,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精神,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和久遠的回味思考。
  • 水滸中梁山好漢名字不是白起的,原來早已預示了各自的命運
    讀了很多年的水滸,梁山好漢那些殺人越貨的勾當已瞭然於心,看得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原來好漢們的遭遇和歸宿都是冥冥中早有安排,作者在人名和地名上都作了巧妙的暗示。不信的話,可以解析一二。水滸中梁山108好漢第一個出場的是九紋龍史進,史進,史者,歷史也,進者,前進也,所以史進其實是梁山好漢的開篇人物,寓意歷史之前進。史進引出了其他三位好漢:朱武、陳達、楊春。朱武是什麼寓意?
  • 《水滸傳》:關於吳用和公孫勝,梁山為何能容下他們兩個軍師?
    《水滸傳》看過施耐庵寫的《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吳用和公孫勝都算得上是梁山好漢中的軍師,其實有時候有人就在想,為什麼梁山可以容納下吳用和公孫勝兩名軍師呢?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吳用一手策劃的,吳用就是梁山起義軍知識分子的代表,也算得上是人民智慧的一種化身。吳用本人也是不同於他的名字,是一個沒用的人,吳用在《水滸傳》中就是一個很聰明,很具有智慧的一個人,也正是因為他的智慧,才有了智多星的這個稱號。
  • 《水滸傳》的梁山好漢,結局最好的幾個人,最後一人實在讓人羨慕
    照片上的這個人是在《水滸傳》中的公孫勝,也是在梁山好漢中一位法師級的人物。公孫勝是非常早上梁山的,但是在宋江上梁山後他便決定回到故土。都說他才是梁山上最聰明的人,因為早早就看穿了宋江。而公孫勝在回到故鄉後一直都在跟隨師傅潛心修煉,雲遊江湖,所以結局也是非常好的。
  • 水滸傳:梁山好漢有4位姓朱,把名字連起來讀,你會發現3大秘密
    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梁山上有四位姓朱的好漢,朱仝、朱武、朱貴、朱富!朱武首先關於這個人物的名字,其中的寓意就非常的深刻。不光是在名字上大做文章,朱武在《水滸傳》中曾經在梁山上是一位被排擠的軍師,及時他擁有很高的才幹,可是卻被排名到了地煞。梁山眾人被朝廷招安之後,朱武才輔佐了盧俊義,隨後才有所展露。可是朱武和另一位軍師吳用比起來,算是十分憋屈了。
  • 《水滸傳》寫王進的用意何在?看似與梁山好漢無關實則用意頗深
    《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深得讀者喜愛,書中梁山好漢替天行道,鋤強扶弱之行令眾人讚嘆不已。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書本開篇講的不是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而是講的看似與全書無關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故事,然而,真的與梁山好漢無關嗎?其實不然,寫王進其實就是以其遭遇、結局來與梁山好漢的遭遇、結局起到遙相呼應與反襯的作用。
  • 水滸傳中禁軍教頭王進的故事,已經把梁山108位好漢的結局鋪墊好
    在電視劇《水滸傳》中,梁山108位好漢的故事,個個都很精彩。但是我們看電視劇或者讀原著都會發現在水滸傳中,最先出現在人們眼前的一個人物,卻並非108位好漢中的之一,而是一個同林衝一樣,作為禁軍教頭的王進。不禁有讀者或者觀眾心裏面存著疑惑,為何故事一開始卻要寫王進呢?
  • 梁山上此好漢名字寓意最好,也最難聽,他的結局卻與名字相反
    《水滸傳》這個惡人橫行的世界中生存的必要操作,但本文要聊的不是這些好漢的外號,而是其中一位好漢的姓名,那名字看起來寓意很好,可是也很難聽,而他最終的結局卻是與這外號相反。二、名字最難聽的好漢丁得孫自稱「中箭虎」,原本是東昌府將領張清的手下,梁山徵東昌府後隨張清一同上了梁山,這人全身上下到處是傷疤,一手飛叉功夫也著實了得,所以這外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當梁山好漢們的綽號跟名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居然這麼好玩
    當我們提起水滸傳,都知道那裡的好漢非常的多,各路英雄個個顯神通,而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名好漢,他們個個都非常的英勇善戰,每個人都是有屬於自己的本領跟特點,而且他們每個人還有自己的專屬綽號,而這些好漢中,有這麼五個人,如果我們將他們的那些綽號跟名字放在一起,念起來,居然是這麼的好玩。
  • 水滸傳中,梁山108個好漢,只有這四位好漢有後代
    水滸傳中,梁山108個好漢,只有這四位好漢有後代作為一部經典作品,想必大家對於水滸傳的故事一定很熟悉,裡面塑造了很多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這些好漢們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身上都有著獨特的吸引人的地方,他們大多豪氣沖天很重情義
  • 水滸傳中,覆滅梁山108將的並不是宋江,而是道貌岸然的這名好漢
    《水滸傳》開篇詞中寫盡了文人對於現實的不屑,被列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是諷刺了當時朝廷的黑暗。《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故事,為人所津津樂道,不幸的是,最終這108將都沒有獲得一個好的結果,反而落得分崩離析的悲慘結局。很多讀者看完「水滸傳」之後,都認為是宋江害了梁山的108將,然而真正的罪魁禍首並非是宋江,而是一位道貌岸然的漢子。
  • 歷史上,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們結局如何?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真實的歷史上,梁山好漢們真的都被毒死了嗎?後來關勝率軍出城迎敵,屢次殺退金軍,展現了自己不俗的武藝和優秀的軍事素養,無愧於小說中「馬軍五虎將之首」的稱號。但可惜的是,劉豫鐵了心的要投降。為了給新主子一份見面禮,以赴宴為名,在席間毒殺了關勝。英雄總是被奸賊所害,這種事在宋朝極為常見,究其原因,這大概跟宋朝重文輕武有關吧。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為何如此排名?梁山泊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
    有人曾做過統計,《水滸傳》中除了丫鬟、老媽子、士兵以及跑龍套的「老百姓」之外,有名有姓的就有577個,有姓無名的99個,有名無姓的9人,此外包括情節需要所寫的人物也達到了40人,總計725人。當然,書中還有隻聞其名不見出場的102位人物,如此算來全書人物共計827人。
  • 宋江江州題反詩——從《全宋詞》探軼「水滸傳」及梁山好漢結局
    從《全宋詞》收錄宋江的兩首詞來看,《水滸傳》的版本問題可以在一定層面得到解析。唐圭章先生輯錄宋江詞的時候,是依據容與堂百回本,這個本子沒有徵王慶的故事,也就沒有《楚天空闊》這首詞。「菊花之會」這段故事原本沒有,增補的時間也最遲,唐圭章編纂《全宋詞》時,也沒有這一段。很多讀者乃至學者認為,《滿江紅·喜遇重陽》、《楚天空闊》這兩首詞預示了梁山好漢招安以及悲涼的結局。
  • 為什麼梁山好漢被招安後結局悽涼?
    》武松劇照武松,稱號「行者」,武大郎之弟名著《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黑旋風李逵更為激烈,大罵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這幾位好漢都對招安很反感,其中魯智深對局勢看的很清楚,說到朝廷烏煙瘴氣,招安這條路不見得行得通。不過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少數服從多數,梁山好漢們還是接受了招安。
  • 爐石傳說水滸傳DIY後記——淺聊原著中那些形象單薄的梁山好漢
    爐石傳說水滸傳DIY系列已經完結,願意觀看的請前往:在製作的過程中我需要不斷地翻看原著,覺得有一點想法,想要分享給大家。雖然水滸傳有108將,但作者不可能全都重墨描寫,總有戲份少的。所以,不是每一個將領都能有高光時刻,也不是每一個將領的形象都能健全起來。咱們一類一類地講吧,藉此機會我也說說我的創作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