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記始於堯、虞舜,中歷夏、商、周,終於春秋中前期的秦穆公,1500多年的歷史,是來自上古祖先的聲音,也是後人了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
一、刑期於無刑。
出自《尚書·大禹謨》一文,闡述了國家實行刑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杜絕犯罪。其中,「期」是期望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執行刑罰的目的在於教育人們應當恪守法律,進而收到不再動用刑罰的目的。
二、無恥過作非。
出自《尚書·商書·說命中》。不要覺得過錯是羞恥,就文過飾非。
三、旁求俊彥,啟迪後人。
出自《尚書·商書·太甲上》。多方尋求人才,以此來教育後人。
四、德惟治,否德亂。
出自《尚書·商書·太甲下》。只有行德政國家才能大治,不行德政國家就會大亂。
五、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出自《尚書·周書·泰誓上》。百姓所要得到的東西,老天就一定會從了他們的願。比喻民心的重要性。
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出自《尚書·周書·泰誓上》。天視:蒼天的看法。上天的看法就是天下百姓的看法,上天的見聞就是天下百姓的見聞。這句話是用來說明民意就是天意。
七、樹徳務滋,除惡務本。
出自《尚書·周書·泰誓上》。樹:立。樹立德行一定要求得滋長;剷除奸惡一定要除根本。
八、弗慮胡獲,弗為胡成。
出自《尚書·商書·太甲下》。不謀慮,哪來收穫呢?不行動,哪來成功呢?
九、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
出自《尚書·商書·鹹有一德》。任用官吏要選擇賢才,在身旁服侍的人也要是這種人。
十、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出自《尚書·大禹謨》,講述的是大禹奉帝舜之命前去討伐苗人時的誓詞。「野」即民間的意思,而「咎」指的就是災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賢能的君子被埋沒於民間,而奸邪的小人則身居高位,那裡的人們竟然拋棄君子而不去保護他們,就算是上天也會降下災禍去懲罰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