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中國畫的形體、透視及比例關係

2020-12-11 聞是藝術

淺議中國畫的形體、透視及比例關係

成忠臣

在繪畫藝術中,形體與顏色、神情是常常連在一起講的,形與色、形與神是相對應的概念,這三者是美術的三大基本要素,若沒有形則沒有神;若形不準,色也就很難說準不準,形和色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離開了形和色,也就無法產生審美主體的視覺體驗。

形並不一定非指被描繪對象的實形,也不一定非指清晰的輪廓。印象派畫和抽象派繪畫中模糊、朦朧的形,以及抽象的形也是形。初學繪畫,要鍛鍊自己的造型能力,也就是用明暗、虛實表現對象形體的能力。造型能力對畫家十分重要,是繪畫的基本功,形有「形似」和「神似」之分,在繪畫中往往「以形寫神」、「以形傳神」,也可以「以神寫形」。在「以神寫形」中,畫家帶有更多的主觀處理,可以誇張、濃縮、變形、剪裁,這樣的「形似」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形似。

透視是造型藝術(特別是繪畫)中的重要因素。所謂透視就是空間世界中的物體,人在觀看的時候,如果中間豎立塊透明的畫面,將所看見的物體形狀描畫出來,就會存在近大遠小等透視規律。這種規律是畫家在平面的畫紙上表現物象立體的基本方法。應用這種方法能夠真實地描繪物體的遠近大小高低、虛實等關係。由於畫種的不同,可分為焦點透視和散點透視。一般而言,西畫常用焦點透視,國畫則用散點透視。在散點透視中,焦點不斷變化,焦點隨著畫家視點的轉移而轉移。焦點透視中畫家必須固定在一個觀察點上,因而視野範圍有限。散點透視可以順江而下,表現長江萬裡圖,西畫則難於表現如此宏大的場面。

由於表現方法的不同,繪畫中的透視又分為線條透視和色彩透視。空氣透視是指空間距離對物體色彩及明顯度的作用,距離越遠,物體的色彩越淡越灰;距離越近,色彩越接近物體的本來面目。研究透視關係的學問,稱為「透視學」,透視現象最基本的規律是「近大遠小」,所以透視也叫「遠近法」。

比例也是繪畫藝術中常用的概念和術語,比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把客觀對象按照一定的比值,放大或縮小到畫面上,使畫面上各部分的大小、高低、前後關係與客觀對象的大小、高低、前後關係相同。二是指藝術品內部,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要有一定的合乎規則的關係,以符合美的原則,比例合適當然是相對而言的,只要達到人的視覺的愉悅,讓人感到協調、和諧,其比例就是合適的。「比例合適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由於畫家的審美經驗,審美理想不同,對比例的認識也不相同。古典主義繪畫的巨匠安格爾要求比例高度準確、和諧、典雅,而西班牙17世紀著名畫家格列柯的人體,則往往變得修長,各有各的美。人體比例最早是由古希臘雕刻家波留克列託列斯在他的雕刻中加以精細研究的,後來,達·文西也進行過人體比例的科學研究。

成忠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相關焦點

  • 淺議中國畫的構圖形式
    淺議中國畫的構圖形式成忠臣清代鄒一桂看過西方寫實繪畫之後,曾有這樣一番議論:「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繪畫於陰陽遠近,不差錙黍。所畫人物屋樹,皆有日影。其所用顏色與筆,與中華絕異。而這恰好說明,中國繪畫具有非同西方之「焦點透視」的構圖法則。南北朝之前,中國繪畫以人物為主,人物居於畫面的主要位置,四周或為空白,或以自然景色作為陪襯。這個時期的畫面構圖多有主次之分,而少有遠近之別。到南北朝時期,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藝術家們逐漸把目光轉向大自然,開始去領略和體味自然美的價值。他們嘗試著表現自己從自然中獲得的愉悅心情。
  • 美術生你知道透視比例與體塊的關係嗎?3秒帶你了解
    美術生你知道透視比例與體塊的關係嗎?我們在畫人像時會遇到不同的角度或視線,很多同學對頭像中的透視關係一直是雲裡霧裡,一般我們畫頭像時視角分為仰視,平視,俯視。在平視的角度下,人物的正常比例基本是從前額的髮際到眉弓骨,從眉弓骨到鼻底,從鼻底到下巴底面,這三個距離基本相等,這也是我們觀察人物透視變化的主要依據。這樣我們就能很好地理解為什麼仰視時模特的下巴會看上去比較大,三庭也會從下至上逐漸變小。俯視的時候會使腦顱看起來比較大,三庭也會從上至下逐漸變小。頭部的基本結構形體:
  • 淺議中國畫的整體藝術手法
    淺議中國畫的整體藝術手法成忠臣繪畫是一門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在二度空間的範圍內,反映現實美、表達人的審美感受的藝術。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徵主要表現在:第一,線條美。構圖是繪畫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是畫家思想感情轉化為表現形式的橋梁,是藝術家為了表現自己的思想內容或美學主張,在畫面裡安排布置表現對象的形、色因素及其關係,將若干個別的形象組織成為有機的藝術整體的手法。繪畫構圖有著高度的美學要求。不同的民族在繪畫構圖上表現出不同的宇宙觀和空間意識。
  • 速寫人體形體比例與結構
    頭的長寬比是諸多比例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比。它決定著頭部大的基本形狀。長寬比發生變化,頭的形象便會發生變化。第一步打輪廓階段,須認真觀察對象,畫出大的長寬比例關係。在深入刻畫對象的過程中,要將長寬比與內部的比例關係總體把握、調整好,儘量達到準確。
  • 郭文偉: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科學含量
    郭文偉中國畫散點透視(又稱「移點透視)的歷史淵源、方法和理論已是大家所熟知,其人文社會科學含量也比較明確,但是對其與自然科學的關係尚缺乏系統性研究。實際上散點透視與自然科學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經具備了用現代科學原理挖掘中國畫科學含量的條件。
  • 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科學含量(上)
    、美學等人文社會科學以及中國山水畫、海洋畫平遠構圖中「視平線」的關係,解讀了中國畫散點透視的寫意過程,闡明了中國畫散點透視是目前世界上科學含量最高的繪畫透視。中國畫散點透視又稱移點透視,其歷史淵源、圖繪方法和理論建構已為大家所熟知,人文社會科學含量也比較明確,但是對其與自然科學的關係尚缺乏系統性的研究。實際上,散點透視與自然科學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經具備了用現代科學原理挖掘中國畫科學含量的條件。
  • 素描要想把形體塑造好,必須了解的三個關係!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素描的形體塑造,小編這次和大家詳細地講講三大關係——結構關係、比例關係、透視關係。比例關係指物體的局部與局部之間的比例,比如各部分的長短比例、明暗層次的比例關係、色調的明暗深淺層次的比關係等。對形體比例的觀察不應是機械、刻板地比較,應注意立體物像在一定的角度和透視變化中的比例關係。
  • 王林|西洋畫對中國畫的啟發
    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中國畫不講焦點透視,不強調自然界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成為東方藝術之代表。而西洋畫則講求「以形寫形」, 透視、明暗、空間感的表現方法,當然,創作的過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現,但它非常講究畫面的整體、概括。
  • 雲田畫論_淺論中西方繪畫透視規律
    二、西畫中的透視規律西方繪畫為了達到真實而客觀地表現現實空間,利用焦點透視成功地模仿自然。以焦點透視表現空間,畫家的視點是靜止的,位置是固定的。視線向遠方層層探索,使畫面空間表現以展現深度空間為主,以真實的視覺為基礎,注重物象的形體與色彩。
  • 素描透視一一認識素描頭像之透視技巧
    隨著空間的變化及我們觀察對象時的視線高低與視角的變化,頭部及五官位置之間便產生了各種透視現象。如頭前俯,則頭頂擴大,面部及五官縮短,下頜面比例加大。頭的不斷轉動便產生了各種透視弧線的變化。把握這些透視變化,我們首先應確定頭部中線、五官輔助線,再以此出發去把握頭部運動規律。
  • 了解頭部五官比例和頭部透視規律,才能更好的畫好頭像素描
    頭部五官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態特徵各有差異,一般來說,標準臉部的比例長有「三停」,橫有「五眼」。「三停」就是從髮際到眉間為一停,眉間到鼻根為一停,鼻根到下巴為一停,臉長分成三等份。「五眼」就是兩隻耳朵之間有五個眼睛的寬度。
  • 幾何形體當中的三點透視!
    三點透視又稱「傾斜透視」,是各種透視中視覺衝擊力最強的一種透視,一般用於表現超高層建築、俯瞰圖或仰視圖。厚德路藝考為大家講解:幾何形體當中的三點透視!三點透視依然遵循著透視的基本規律:「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實遠虛」。
  • 張大千:中國畫何嘗沒有透視?
    ,說國畫沒有透視。其實中國畫何嘗沒有透視?國畫的透視,是從四方上下各面著取的,現代抽象畫的透視不過得其一斑!山水 張大千古人有幾句話,可說就是我們中國畫十足的透視抽象的理論這是「最高」現代科學的物理透視,石濤當然就能將此用在畫上,而又能表現出來 ,真是了不起!所以中國畫的抽象,既合物理,而又要包含著美的因素。
  • 介紹中國畫的四維性,談畫中表現的散點透視
    中國畫的四維性與人們對宇宙萬物的哲學解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而這種哲學的重點在於,它是把宇宙作為時空一體來認識的。「宇宙」,在英語中指天地萬物,只有空間範圍內的涵義,而在中國同時包含時、空兩層涵義。那這麼說,宇等於空間,宙就等於時間,這兩個的通便是世界萬物。宇與宙的空間和時間都是對立一樣的。
  • 偏旁造型中蘊涵的黃金比例關係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過於重視黃金比率,而忽視了比例關係。過度關注比率,往往出現刻意和造作,與美術字無異。書法的核心是關係,是似與不似之間的自然,並非追求數理的精確。一旦到了絲毫不差的地步反倒是死板而缺乏活力,因為書法造型是眼量而非尺度。所以,黃金比率只是參考,真正關注的應該是接近這一比率的比例關係。
  • 中國繪畫「以大觀小」的構圖,表現了對象的形體和空間
    這種情況不僅對西洋透視中的平行透視法,和中國界畫中的正面等角透視法是適合的,而且對西洋透視中的成角透視法(二個滅點)和傾斜透視法(三個滅點),和中國界畫中的斜面等角透視法也是適合的。正因為中國繪畫的取景是遠景和中景,而從遠處觀看,諸景物之間的大小比例便歸於常態,所以中國畫論認為「屋小人大或樹高於山」的畫法是「有形病」的。
  • 零基礎鋼筆畫教程:分步驟講解幾何形體的明暗關係,簡單易學
    明暗於光影訓練1.幾何形體的明暗關係根據幾何形體的素描關係,我們應該掌握不同的幾何形體,在受到單一光源照射時,各個界面的形態變化與相互關係。作者:王美達2.組合形體的投影關係當一組組合幾何體塊受到單一固定光源照射時,不同形體在不同角度光線的照射下會產生多樣的投影形態。這裡我們將從平面圖、立面圖和透視圖三種視圖的投影關係進行詳解,希望對大家認識並掌握投影的基本規律有所幫助。
  • 人像透視規律
    平視半側面頭像的長寬比例由於受透視旋轉變化的影響,透視影響較為明顯,幾條五官輔助線發生近大遠小的變化。這個角度透視影響很明顯:橫線方面,幾條水平的五官輔助線發生近大遠小的變化;縱向方面,頂面縮小,下頜放大,上小下大的仰視效果。
  • 從美術史上,看西洋畫和中國畫的「透視」手法
    「透視」顧名思義,指隔著一層透明物來觀看景物。這個詞在西文中通常有兩種用法,其一指透視畫法,其二指透視畫。一般說,透視畫法指的是這樣一個體系:在二維的平面上表現三維的景物,以至達到仿佛從一個固定的視點上看到栩栩如生的實際景物那樣的效果。
  • 中國畫用了色彩,用了透視,只要線條有書寫性就不能不叫中國畫
    可是近一百年,自從中國畫革新後,中國畫的爭議就沒斷過。那些借鑑了西方繪畫技法的畫,便被很多人嘲諷說不是中國畫。確實,中國畫和西洋畫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武侯高臥圖中國畫傳承了幾千年,系統的學習方法就是《芥子園畫傳》,都是從臨摹開始。一般是用線的關係交代物與物,以及物體內各部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