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村全貌
棠棣村位於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西北部,是一個以花聞名、以花致富的小山村。全村總面積2.91平方公裡,轄8個村民小組,496戶1509人,村民年人均收入超過7.5萬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如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是關鍵,近年來,棠棣村以黨的建設為核心,推動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因特色產業強、生態環境美、黨建引領優而廣為人知,近年來被評為「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浙江省AAA級景區村莊」「浙江省文明村」「省級興林富民示範村」「省級全面小康示範村」「浙江最美村莊」「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等榮譽。
棠棣村蘭澤亭
一、以特色優勢產業為依託,推進產業興旺
棠棣村被稱為「千年蘭鄉」。棠棣植蘭的歷史可追溯到越王勾踐時期,近年來,棠棣村依託蘭花傳統優勢,培育形成全國知名的花木產業。村民以種植經營花木生意為主,身影遍布全國花卉市場,將蘭花銷往全國各地。近五年由鎮級承辦的蘭展期間實現蘭花銷售三千萬元,帶動花木產業銷售超億元。
為了支持發展蘭花產業,棠棣村結合「三改一拆」和「低小散」等整治工作,將村裡的漂染廠關停,最終改建成紹興市棠棣鄉村振興實訓基地,以「人勤春早」的棠棣精神為內涵,培訓、宣講、參觀、展覽等多功能於一體,藉助高校力量廣聘「智囊團」,為浙江農村在鄉村振興徵程中提供一些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徑。經過多年探索實踐,棠棣村逐步走出了一條蘭文化傳承、花木產業培育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效結合、互促發展之路。
紹興市棠棣鄉村振興實訓基地
二、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實現生態宜居
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要求,棠棣村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優化生態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大力實施綠化、亮化、序化、美化「四化」工程,注重個性特色,打造「村在綠中、房在樹中、人在花中」,一花一草、一庭一院皆風景的美麗鄉村景觀,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
2011年,棠棣村著力打造紹興市首批美麗鄉村「精品村」。累計投入資金800餘萬元,並先後委託紹興越州都市規劃設計院、廈門大學對棠棣村進行規劃設計。以建設布局合理、經濟適用、環境優美、交通便捷、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居住區為目標,進行美麗鄉村建設,2015年美麗鄉村初步建成,並成為浙江省美麗鄉村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現場參觀點。
2017年,國家提出建設田園綜合體,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更為高端的項目支撐。棠棣村作為「花香漓渚」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項目的核心村,積極整合現有的農業資源、產業基礎和傳統文化,開展千畝花田、蘭心民宿等項目,積極探索建設宜業宜居宜遊、農文旅融合的美麗新家園。目前,田園綜合體的千畝花田項目已完成多種植物播種培育工作,呈現出萬花齊放、群芳鬥豔美景,將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轉化為旅遊資源。
棠棣村廟池
三、以禮儀之鄉建設為突破,力促鄉風文明
棠棣村以建設禮儀之鄉為目標,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內容。通過結合「曬家風家訓」、文明家庭與星級庭院創建,開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綠色家庭評選,培育積極向上的家庭文化,不斷提升全村文明素質。通過組織文藝演出、好媳婦好公婆等身邊的道德模範與好人評選等活動,激發村民道德情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通過推行垃圾分類、開展健康養生普及,提高村民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2015年棠棣村建成文化禮堂、蘭文化特色館等多種功能場所,並定期開展民俗活動和文藝活動,極大地豐富的村民的日常生活,設立村級鄉賢參事會,將先進人物凝聚在一起,發揮引領宣傳的作用,還積極投身於村級治理,捐贈鄉賢基金用於公益事業。集中展示村民的家風家訓,建立尚德勵志學子榜,不斷傳遞社會正能量,引導村民崇德向善。
村內建築
四、以實現三治融合為核心,凸顯治理有效
棠棣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努力發揮好村民自治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領作用,積極建設「三治融合」示範村。著力建立和完善通暢的民意表達機制,給予村民充分參與村務機會,促進幹群關係和諧。
建立了一套村治規章制度,涵蓋村務管理、黨員管理、村民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依法治村的制度體系。村務管理包括決策程序、議事規則、財務管理、村務公開、公共事務管理、聯繫群眾、幹部考核等;制定《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守則,成立鄉賢參事會、組建民情調解團,通過發揮村黨組織作用,及時公正處理矛盾,切實維護村民利益,促進村莊和諧平安。
外國人眼中最美的村莊
五、以農村三產融合為抓手,共謀生活富裕
為了能使農業、農村更快轉型升級,棠棣村通過有效的土地流轉,將承包地向專業大戶、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流轉,推進農業規模經營;同時,棠棣村依託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基礎,引導農民發展二三產業尤其是農家樂、民宿、觀光休閒農業等,以拓展增收渠道。棠棣村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75000元以上,是一個「藏富於民」的典型村莊。
作為「花香漓渚」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項目核心村,棠棣村將依託優勢蘭花產業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著力打造以花木交易為主導產業、以蘭花文化創意體驗為新興產業的特色旅遊景區村,以美麗田園帶動美麗經濟發展,進一步探索產業轉型提檔的棠棣經驗。當前,借田園綜合體項目的契機,棠棣村進行土地開發,實施「旱改水」1030畝,先後在這裡種植了魯冰花、向日葵、彩色水稻、波斯菊等,利用農業景觀和農業空間吸引遊客凝聚人氣,打造了一片千畝花田,預計可增加集體收入2000萬元。
依託景區化建設現實基礎,打造與村莊建設、服務設施及人文環境相匹配的精品民宿,融合餐飲、住宿、娛樂等休閒功能,完善了AAA級景區的旅遊配套設施。能為前來參觀的遊客提供一個可觀、可玩、可品的旅遊落腳點,進一步促使棠棣村成為一個看得見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遊理想目的地。
「花香漓渚」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千畝花田
六、棠棣經驗是踐行「兩山」理論的典範
近年來,棠棣村充分發揮「中國春蘭故鄉」這一資源品牌,按照「兩美浙江、品質柯橋」要求,把偏僻的山坳雕琢成精緻的「盆景」,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美、人居美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
作為鄉村振興的先行者,棠棣村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引方向,無論是美麗鄉村建設,還是花木產業的發展,都是「兩山」理論和生態文明理念指導下發展農業、建設農村、富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是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根本保障。與此同時,棠棣村兩委班子堅持「三治融合」「禮儀之鄉建設」的舉措,有利於發揮黨建引領和文明風尚的柔性約束作用,特別是對產業發展的保障作用,村莊和諧促進產業昌盛,進而實現村民致富增收,最終實現從偏遠山村到美麗鄉村、鄉村振興樣板村的華麗蛻變。
(責編:李思玥(實習生)、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