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藝術 | 中世紀建築的代表作品-巴黎聖母院

2020-08-28 老蘇聊藝術


巴黎聖母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中世紀,巴黎聖母院是中世紀建築的一個代表作品。


為什麼要分享中世紀呢?因為很多人都有聽到講西方藝術時,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時期也比較特殊比較特別一點。


那它特殊在哪裡呢?在中世紀以前,就是以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那種古典的美學,給西方樹立了一個美學的典範。


在它之後又有了文藝復興,影響了西方近代藝術史也有三百年左右,所以中世紀就是卡在了中間的這樣一個時間段,並且一卡就是一千年。


翻看藝術史的時候,會發現中世紀這個時間段的藝術作品相對比較滯後,或者是特別的少,因為這個時間段是比較混亂的時期。


中世紀是從公元五世紀一直到公元十五世紀,如果對照中國當時的社會朝代來看,應該是從南北朝時期一直到明朝的樣子,所以這個時間是相當長的。


由於這個時期歐洲長期的混亂和戰亂,社會動蕩不安,民眾困苦不堪,大家都想要尋求精神上的救贖和安寧。


這時期要絕對的遵從教義,所以在這個時期被稱作黑暗的中世紀。





上面的幾張圖片,都是中世紀時期的繪畫作品。


這個時期的繪畫作品一般都是聖母抱著耶穌,而且這時期繪畫的形象會比較呆板一點,構圖生硬,人物比例的表達和透視的空間關係都是有一些問題的。


透視空間關係是指什麼呢?透視就是近大遠小,就是在一個平面紙張上能看出它立體空間的感覺,這個看著它都是在一個平面上,沒有前後的那種順序和關係,立體感也比較弱。


在這個時期也誕生了一些比較出名的建築形式,其中比較有名的就屬於哥德式建築了。





這種就是哥德式建築,還有羅馬式建築,就是圓頂、拱形頂的建築,它的特點就柔和一些。


它裡邊會有這種尖拱形的一些東西,就拱形上面是尖尖的,有一些建築形式,比如羅馬建築它裡邊是圓的,這個就是拱形是尖尖的,叫做尖拱


巴黎聖母院就是它的一個代表,然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裡面有玫瑰窗,玫瑰窗就是在教堂上有一些彩玻璃組成的窗戶,光打下來是很漂亮的。






這個時期雖然被稱作是黑暗時期,但是它也還是有一些貢獻的,畢竟經歷了這麼長時間。


在教育上,它建立了綜合類的大學,有些大學至今還是存在的,包括這些大學的一種形式,至今都還存在。

相關焦點

  • 哥德式建築藝術被稱作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哥德式藝術特點,它是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流行於12到15世紀。哥德式的藝術最早產生於法國,它有幾個特徵:首先它有隆重的宗教色彩,哥德式的教堂非常強調「高」是天堂,「光」是神靈,以此來淨化人們的靈魂;它比羅馬式的建築輕巧的多,使用「失狀券拱」。
  • 穿越中世紀音樂的迷霧(二),巴黎聖母院樂派的貢獻
    給聖歌編曲,這種題材叫做奧爾加農——這與中世紀的美術十分相似,當時繪畫基本是宗教畫的同義詞,繪畫的主題大都是:聖母領報、耶穌受難,以及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等取自聖經的故事,而且每個主題都有設計好的構圖,比如聖母領報中,瑪利亞面前站立著天使,旁邊有代表處女的百合等,幾乎沒有讓藝術家自由發揮的空間。
  • 《巴黎聖母院》:建築藝術和思想表達
    文|米琴  財新文化專欄作者  【名著的啟示】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1831)共8卷。其中第一卷、第3卷和第5卷都有大量關於建築的描述和評論。第3卷展現了巴黎聖母院當年的輝煌景象。
  • 木匠展示修復巴黎聖母院所需中世紀技術
    當地時間9月19日,法國巴黎,作為第37屆歐洲遺產日活動的一部分,木匠們在巴黎聖母院前展示修復遭燒毀的聖母院木結構的中世紀技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當地時間9月19日,法國巴黎,作為第37屆歐洲遺產日活動的一部分,木匠們在巴黎聖母院前展示修復遭燒毀的聖母院木結構的中世紀技術。
  • 中世紀法國的建築藝術
    10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和思想文化的發展,建築藝術猶如一朵奇葩,在法國中世紀灰暗的藝術空間拉起一串豔麗的風景線。一批脫離農業生產的民間藝人、匠師開始出現,從事建築藝術創作。 10一12世紀,羅馬式建築藝術十分流行,主要用以教堂的建築和裝飾。羅馬式建築是以古代羅馬建築為基礎,綜合日耳曼和東方建築藝術的特徵而形成的新的建築形式。羅馬建築的特點是門窗上部都用半圓形拱頂,石壁堅厚,屋頂圓起。柱子粗大,窗戶窄小,室內光線暗淡。室內廣闊的牆壁上,飾以大量宗教題材的壁畫,並廣泛使用雕塑裝飾。
  • 為原樣重建被焚毀的巴黎聖母院的尖頂,木匠使用復古的中世紀技術
    法國木匠使用中世紀的技術在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前,手工製作安裝了一個三噸重的橡木桁架,這是2019年4月那場毀滅性的大火燒毀了這座地標建築塔尖的木質結構複製品之一。這場紀念歐洲遺產日的展示活動,讓數百人親眼目睹了800年前建造巴黎聖母院中殿的三角形框架所用的復古方法。
  • 大師們受巴黎聖母院啟發的繪畫作品!
    巴黎聖母院是巴黎最重要的古蹟之一。這座宏偉的中世紀大教堂於14世紀中期被建造完成,在這850年的歷史中,發揮著多種用途。巴黎聖母院既是巴黎首屈一指的天主教會,也是哥德式建築的瑰寶。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那些從大教堂中獲得靈感的藝術家們,從中世紀的手稿照明師到世界上最著名的現代藝術家之一。Jean Fouquet,微型手稿大師在中世紀的歐洲,藝術家們大多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宗教肖像,其中包括三種藝術形式:祭壇、鑲板畫和彩繪手稿。
  • 建築的瑰寶——中世紀拜佔庭建築和哥特建築
    文化風潮上的分野,為羅馬帝國政治上的分裂,以及接踵而至的中世紀宗教文化的分道揚鑣提供了便利。作為古羅馬最為恢宏的物質遺產,建築藝術也被裹挾在這一波大動蕩的浪潮中,跟著產生了風格上的分化。直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北方日耳曼蠻族所滅,歐洲正式進入了中世紀時期,一直持續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在這一千年時間裡,歐洲的建築藝術伴隨著宗教政治的糾葛,一直沿著兩條平行的軌道並向發展著,在歐洲的東西兩端呈現出同根同源,但又相互各異的建築風格。
  • 西方哥德式建築藝術賞析——崇高神秘的巴黎聖母院
    哥德式建築是建築發展歷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標誌著人類藝術文化和建築物構築水平上升至一個新的階段。哥德式建築的典型類型是哥德式教堂。12世紀哥特教堂最先出現在法國,後逐漸遍及歐洲。法國的夏特爾主教堂、巴黎聖母院、韓斯主教堂、亞眠主教堂,德國的烏爾姆主教堂、科隆主教堂,以及義大利的米蘭主教堂都是哥特風格的代表作品。與莊嚴靜穆的古希臘神廟不同,哥德式教堂顯示出一種神秘崇高的氣氛,其藝術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創造性的結構技術。
  • 巴黎聖母院失火,法國舉國憂傷!漫談巴黎聖母院建築之美!
    巴黎聖母院,是鬼斧神工之作,近千年矗立塞納河邊上西岱島上;它氣勢雄偉,美輪美奐,它的建成歷經180多年的滄桑歷史;外表莊嚴肅穆,體現了巴黎人民對上帝的膜拜,是巴黎傳統歷史的象徵;它是哥德式建築的完美典範,是西歐中世紀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法國經典教堂建築的標杆,對歐洲後世的建築風格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 巴黎聖母院的建築之美
    ……建築藝術的最偉大作品不是個人的創造,而是社會的創造,不是天才人物的作品,而是勞動人民的結晶……」  在1831年出版的《巴黎聖母院》中,維克多·雨果這樣描寫這座偉大的建築。然而,4月15日的一把大火讓巴黎聖母院損失慘重,引起全球關注。巴黎聖母院的地位為何如此重要?它究竟體現了怎樣的建築風格和精湛工藝?
  • 翻開這本書,飽餐一頓文學藝術中的中世紀意象盛宴
    隨著浪漫主義復興了這些意象,我們現在也可以在數不清的文學作品、遊戲、漫畫、電影中發現並識別它們,這就是中世紀思想還廣泛影響著當今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最佳證據。《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這本書中,作者將這些意象的歷史進行了梳理和總結,烹飪了一桌令人饞涎欲滴的中世紀文化盛宴。
  •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
    這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天主教教堂,佇立在巴黎市區的中央,在艾菲爾鐵塔未建成的時候,是法國巴黎的地標式建築和巴黎的象徵。相信許多人了解巴黎聖母院也是從雨果的書和改編而成的電影開始的,這部書的傳奇和精彩使得許多人從小就埋下了好奇的種子:巴黎聖母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那裡是否真的有一個駝背又醜陋的敲鐘人?那位美麗動人的吉普賽女郎還在嗎?
  • 終於明白,風華絕代的巴黎聖母院,從建築的美學來說究竟美在哪裡
    巴黎聖母院號稱法國的原點。這既是一個比喻,也是一個事實。法國全境的測量坐標系原點確實設置在這個教堂內。歷史背景巴黎聖母院建於公元12世紀,這個時候整個歐洲已經進入了黑暗中世紀的中後期。在這個天主教統攝一切的社會裡,教會用盡一切辦法樹立自己在普通民眾心中的權威,作為歐洲三大藝術門類之一的建築,自然也會被用來提示民眾忠於自己的信仰。
  • 先別急著為巴黎聖母院哭泣
    當地時間15日晚,法國巴黎聖母院起火。塔尖倒塌,天花板基本全被燒毀。所幸主體建築,兩座塔樓和四周的石制結構得以保留;荊棘王冠和聖路易斯長袍等珍貴的藝術品,也都已被搶救出來。▲ 巴黎聖母院損毀狀況,圖片來源:Reuters 美,是巴黎聖母院所給人的最直接的衝擊力。即使完全不懂宗教和建築知識,也無礙于欣賞它的美。
  • 餘中先:巴黎聖母院與《巴黎聖母院》
    「一個城市的豐富多彩,跟它的建築藝術以及描寫它的文學藝術作品所帶來的再生藝術有關,它會更加豐富這個城市的藝術生命力。」餘中先說,「教堂的石頭可能會掉下來,文學藝術的力量還在。」《巴黎聖母院》作為雨果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於1831年出版問世。作品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 建築和小說本身是什麼樣的關係?當然是現有建築。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小學美術歐洲中世紀美術專項訓練
    《巴黎聖母院》的建築形式屬於( )。   A.羅馬式建築 B.拜佔庭式建築 C.拉丁式建築 D.哥德式建築   2.早期哥德式建築的代表是( )。   A.夏特爾夫大教堂 B.蘭斯大教堂 C.巴黎聖母院 D.坎特雷教堂   3.拜佔庭建築美術最輝煌的作品是( )。
  • 西歐各國中世紀時期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發展以及典型代表
    上篇文章中我們大致介紹了一下西歐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哥德式風格將西歐中世紀的建築藝術推向了頂峰,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西歐各國哥德式建築的發展以及有哪些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哥德式建築首先誕生在法國,法國在中世紀盛期的西歐文化發展中,一直居於領先地位。
  • 巴黎聖母院被毀,《巴黎聖母院》典藏
    「最偉大的建築大半是社會的產物而不是個人的產物。與其說它們是天才的創作,不如說它們是勞苦大眾的藝術結晶。它們是民族的寶藏,世紀的積累,是人類社會才華不斷升華所留下的殘渣。總之,它們是一種巖層。每個時代的浪潮都給它們增添衝積土,每一代人都在這座紀念性建築上鋪上他們自己的一層土,人類也是這樣做的。」上面段落摘自雨果的《巴黎聖母院》,這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運用強烈的對比,美與醜,善與惡,真實與虛偽,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
  • 周之桓評《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歷史與傳說之間的中世紀
    中世紀的想像「在歷史與傳說之間、現實與想像之間構建了一個混合的世界」(第5頁)。2013年巴黎聖母院建造(奠基)八百五十周年;去年巴黎聖母院在大火中嚴重受損(下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另一大主題則是物,建築物,不同凡響的建築物,被認為是奇蹟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