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北方緣何頻降雪 專家:冷空氣和暖溼氣流共同作用

2020-12-18 光明網

  14日,北方雪花飄飄,南方陰雨連綿,全國出現入冬以來範圍最大的雨雪天氣。

  「十天之內,北京下了三場雪,終於把2018年沒見到雪的遺憾給補上了。」有網友在朋友圈感慨。2月,北方地區頻繁降雪的原因是什麼,與歐洲、美國近期接二連三出現的暴雪天氣有無關聯?

  兩次降雪冷空氣和水汽來源不同

  自13日20時至14日11時,北京大部地區都出現了降雪,其中最大降雪出現在延慶,為3.9毫米。

  在此之前,12日北京剛下過一場雪。

  此次降雪與12日的降雪過程有什麼不同?「兩次降雪過程區別在於冷空氣和水汽來源不同。」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說,此輪降雪是由於新疆北部低槽攜帶冷空氣不斷東移,冷空氣沿西北路南下。在冷空氣影響之前,地面倒槽和低層南風顯著加強,將南方的暖溼氣流向北輸送,有利於華北黃淮地區降雪的形成。而12日的降雪過程,主要是來自東路的冷空氣回流,加之渤海地區有東風將水汽輸送,華北黃淮地區形成降雪。

  至於近期北方地區頻繁出現降雪的原因,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首席陳麗娟介紹,2月以來,我國東部的北方地區出現明顯降雪。降水形勢與冷空氣活動、水汽輸送等條件的相互配合有密切關係。2月1日至13日,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冷空氣活動監測標準,分別有兩次強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第一次是2月5日至6日,主要造成長江及其以北地區的降溫;第二次是2月7日至11日,造成全國性範圍的降溫。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同期偏強偏西偏北,引導大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向我國輸送,尤其是輸送到長江以北地區,與蒙古地區到東北亞的低槽引導的冷空氣匯合,在北方地區形成有利於降水的輻合條件,由於氣溫較常年明顯偏低,從而以降雪形式出現。

  對此,方翀表示,主要是因為北方冷空氣活動較頻繁,加上南方暖溼氣流略有加強,冷暖交匯輻合點基本北推到華北黃淮地區,使得北方降雪較前期變得頻繁。

  全球氣候息息相關

  從全球氣候背景看,最近我國出現的降水與歐洲、美國近期頻繁出現的暴雪天氣有無關聯?

  陳麗娟表示,歐洲、美國近期出現暴雪與極地冷空氣活動以及大西洋和太平洋東部的水汽輸送有關。歐洲地區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水汽條件仍然很充足,有利於降水,如果遇到極地冷空氣南下,很容易形成降雪。美國受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東部水汽輸送條件的影響,在遇到強冷空氣活動時,也容易發生強降雪。1月26日至30日,極地渦旋南下侵襲美國,美國三分之二地區遭遇極寒天氣,氣溫降至多年來最低值。

  據她介紹,從全球氣候背景看,2018年9月以來,熱帶中東太平洋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將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一般在厄爾尼諾發生時,熱帶太平洋中東部對流活動增強,太平洋東部和大西洋的低緯度地區易出現氣旋性距平環流,有利於將更多的熱帶海洋水汽輸送到美國南部地區。所以厄爾尼諾事件對北美的寒潮沒有直接的貢獻,但是寒潮發生時,如果有更多的水汽輸送到美國大陸,易造成強降雪天氣,從而加重寒潮活動的災害和影響。

  「同時,厄爾尼諾發生時,熱帶太平洋西部對流活動減弱,菲律賓附近易出現反氣旋性距平環流,有利於將更多的西太平洋和南海水汽輸送到我國陸地地區,為我國東部地區降水創造了條件,配合中高緯度冷空氣活動過程和強度,造成我國不同地區的降雨或者降雪天氣。」陳麗娟說。

  (科技日報北京2月14日電)

相關焦點

  • 北京初雪時間什麼時候下雪 專家:降雪需具備3個條件
    不過,這次大範圍降雪避開了京津冀地區。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解釋,這次中東部地區降大雪,是因為來自孟加拉灣地區的暖溼氣流非常強盛。暖溼空氣自西南方向進入中國,與北方南下的弱冷空氣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等地交匯,持續溼冷,促使大範圍雨雪形成。但因交匯點偏南,暖溼氣流還沒到北方就遇到了冷空氣,因此京津冀等地沒有在本輪降雪範圍內。
  • 強冷空氣要來了 周日夜裡無錫將迎今冬首雪
    最近處在冷空氣間歇期,暖溼氣流控場,氣溫有所回升,但不可掉以輕心,畢竟處在冬天的地盤,冷空氣總是蠢蠢欲動。其實,本周有三股冷空氣前後發動,所經之處不是雨雪就是降溫,但這三股冷空氣並不是都對無錫有影響。第一股冷空氣已「報到」,但實力有限,活動範圍主要在華北、黃淮等地;第二股冷空氣在11-12日出發,依舊是「弱字輩」,只在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一帶晃悠。
  • 北京95天無降水創30年之最 專家稱春節降雪可能性小
    即使是發生在2010年12月29號的那次降雪,也是只見雪飄,不見降水量。根據氣象記錄,截止到今天(28號),北京已經連續3個月沒有有效降水,陳大剛表示,如果到2月15號還沒有降水,北京的無降水時間將突破60年來最長記錄。
  • 除夕和初一出門體感「不舒適」
    記者葛志浩  晨報訊為了給市民提供更為貼切的天氣參考,今年春節的天氣預報中首度推出「體感指數」,市民可參照專家給出的建議,合理安排各種出行計劃。據預測,除夕、年初一和年初三的天氣「體感指數」都將為「不舒適」。  前夜昨晨,受低壓槽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申城被一場雨全面「洗刷」,昨天卻又變成陽光明媚。
  • 半個月連下三場,前些年「貧雪」的北京今冬為何降雪頻繁?
    隨後就一發不可收拾,2019年2月12日、14日和19日緊接著來了三場雪。雖然每次雪量都不是特別大,但半個月內也出現了4次過程。可見如此頻繁降雪並不少見。今冬降雪日數比常年同期偏多北京今冬的雪真的多嗎?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冷空氣火了 專家:有雲的一側是南邊
    近日,一張秦嶺以秦一己之力擋住冷空氣的高空實拍圖在網絡上瘋傳。圖中,秦嶺的一側晴空萬裡,另一側則是雲層翻湧,仿佛將冷暖氣流分隔兩邊。畫面波瀾壯闊,令人嘆為觀止。有網友評論稱,古有猛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有秦嶺一己之力擋住冷空氣。
  • 我國大部呈回暖趨勢,北方降雪有所增多
    中國天氣網訊 預計,今天(1月12日)開始,我國西南地區雨雪將逐漸減弱,北方降雪有所增多。氣溫方面,今明兩天,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呈回升態勢,但本周冷空氣仍然較活躍,多地氣溫起伏明顯,公眾需根據氣溫變化合理調整衣物。
  • 專家解釋長三角正月「冬打雷」「雷打雪」現象
    對此,專家表示這是自然現象,民間說法並不科學。  古人將節氣中驚蟄的雷歸為春雷,因此正月裡出現的雷被歸為「冬雷」。民諺「冬天打雷雷打雪」,意思是冬季打雷是出現暴雪的先兆。而下雪時打雷就是「雷打雪」。  浙江省氣象臺專家解釋,這種現象雖然少見,卻相當正常。冷暖空氣交匯比較激烈,暖溼氣流快速抬升形成垂直對流,就會形成雷雨雲團,從而出現「雷打雪」。
  • 為什麼花果山上降雪比連雲港市區及各縣早
    2020年12月2日花果山上受冷空氣和暖溼氣流共同作用降雪了,為什麼花果山上先於市區和各縣降雪?而且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今年,在以往的許多年中,都有當市區及各縣還未見雪花時,花果山上就已有茫茫白雪的現象存在。
  • 北方將「潑油」降溫,山區還可能下雪!這是南方倒春寒的前兆
    目前,新一股冷空氣已潛伏在東北、內蒙古和京津冀,北方已開始降溫。衛星雲圖可見,東北三省出現密密麻麻的「米粒雲」,這正是冷空氣到來的足跡。4月7日下午東北上空的「米粒雲」,來自H8衛星一般來說,4月份冷空氣到渤海附近也就差不多了。但今年不太一樣。環流形勢圖可見,貝加爾湖以北正有暖脊高高隆起,與它對應,東北冷渦將和蒙古小槽逐漸打通,組成一道寬廣的橫槽,隨後深度下切。
  • 布克·私議(29)——冷空氣來了,你怕啥?(一)
    頭疼、流鼻涕、發燒、咳嗽等症狀    冷空氣也沒啥,一哭二鬧三上吊  和大神開個小玩笑  咱們言歸正傳    冷空氣則是將「冷酷」進行到底  強迫暖溼氣流「哼哧哼哧」往上爬,  本來呢!水汽爬上山就想歇著了  可是冷空氣不樂意啊!  讓他繼續往上爬升!!  爬啊爬!  爬!  (累的呀汗直下!)
  • 專訪權威氣象專家:冬雷下霰皆正常 大範圍雨雪需防範(圖)
    9月以來大氣環流一直平穩以緯向為主,10月末突然調整為經向環流,致使東亞地區中高緯度高度場偏低,東亞大槽偏強,從而利於強冷空氣南下與底層來自海上比較豐沛的暖溼氣流交匯,影響我國東部地區,引發雪雨天氣。  厄爾尼諾事件的發展對北半球中高緯地區遭遇寒流和暴風雪襲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冰雪尚未消融,新一輪降雪已啟程……
    上一場的冰雪尚未消融,下一場的降雪又在前來「打卡」的路上。新年伊始,我省大部分地方有降雪天氣。1月12日,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從蘭州中心氣象臺獲悉,受北部冷空氣和西南暖溼氣流共同影響,14日-15日,我省大部分地方有一次降雪過程;之後的17日-18日,河西及中南部地方還有降雪天氣。受冷空氣影響,14日,蘭州將再次迎來一場小雪天氣,隨後的天氣以晴為主,但氣溫有所下降。
  • 俗語「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啥意思?二月二下雨好不好
    不過聊天過程中老李說到,「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大家似乎感到很驚奇,忙問老李為什麼有這種說法?老李說,這你們有所不知,有一年二月二下雨了,還蠻大的,家家戶戶用草木灰打的「倉囤」都被衝跑了,那時候就聽人說不出一百天就會下暴雨,發大水,當時大家還不信。
  • 春日乍暖還寒 冷空氣影響我國北方 中東部有大範圍降雨
    在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來臨前,一股較強冷空氣也來「湊熱鬧」。受其影響,3月19日至22日,我國北方地區將有大風降溫及沙塵天氣 ,中東部地區也將迎來降雨天氣及強對流過程。此次冷空氣過程有何特點?具體影響哪些地區?
  • 「閉關修煉」的冷空氣下周來襲
    目前這個冷空氣還在西伯利亞閉關修煉中,那麼氣溫到底會降多少攝氏度?能不能達到寒潮的級別呢?降溫和大風影響「板上釘釘」最低溫跌至-4℃先給大家做個科普,不是所有的冷空氣都叫寒潮,冷空氣降溫能力不同,獲得的稱呼也不同,氣象上一般把冷空氣分為弱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寒潮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