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15:12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杜思遠 包康軒 李磊
鳥瞰東城
如果把「創衛」比喻成打掃乾淨自家庭院的話,那麼創全國文明城市,就是提升一家人的文明素養。「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作為城市一筆重要的無形資產,是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2018年2月14日,中央文明辦正式確定了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我市順利地拿到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入場券。未來三年,我市將在進一步鞏固提升「創衛」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全力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市民幸福指數。
文明行動有聲有色
2017年東陽市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文明」既是有形的行動,也是無形的素養。近年來,東陽市積極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工作,大力加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創建等工作成效顯著,禮讓行人、窗口「微笑服務」等文明行動踐行有聲有色,捐資助學、幫扶弱小等志願服務也是碩果纍纍,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都得到了一定提升。
文明單位、村鎮的創建,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貫徹文明行動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東陽市已創建2家全國文明單位、1個全國文明鎮、1個全國文明村,28家省級文明單位、3個省級文明鎮、9個省級文明村(社區)以及538家市級文明單位和303個市級文明村(社區)。
為激發群眾對於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積極性,以主動的姿態參與到各類文明行動中來,2017年,東陽市開展了市第五屆道德模範、「東陽好人」「最美治水人」「美麗家庭」評選,「小善大成」道德講堂進村進社區、編發《東陽家訓》書籍等活動。通過開展評選好人活動,讓善人善舉得以挖掘和宣揚。截至目前,東陽市已有市級道德模範50人、「東陽好人」68人。值得一提的是,獲評「美麗家庭」的家庭還將享受由東陽農商銀行推出的優惠貸款的福利。僅2017年,東陽農商銀行就為全市630戶好家風典型提供了1.2億元貸款。
此外,在東城的校園內和馬路上,也深刻踐行著文明行動。作為2017年度省級示範型放心餐飲單位的市外國語小學食堂,一直踐行著文明就餐禮儀行動。在食堂內,整齊擺放著每個班專門傾倒剩菜剩飯的塑料桶。就餐結束後,學校會安排學生對每個班級的塑料桶進行檢查,剩菜剩飯最多的,將會被扣分。馬路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展示板」,自2017年10月開展「禮讓斑馬線」行動以來,東陽市機動車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等不文明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現在東城的街頭,基本能做到「車讓人先行、行人要快走」的文明局面。
志願者服務是一種自發組織的服務社會實踐活動。回顧成立10年來的志願服務歷程,市義工協會會長杜時杭說:「十年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我們將帶著愛心繼續出發,將溫暖帶到需要關愛的每一個角落。」截至目前,該協會已累計組織各類活動1600多場次,參加義工12萬人次,服務時間超26萬小時,帶動參與活動的市民50萬人次,接收社會捐贈衣物折價達4000餘萬元……
哪裡有危難,哪裡就有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的身影。作為東陽市第一個非營利性的民間公益組織,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僅2017年就組織各類活動142次,其中救援出勤109次,累計出動隊員3568人次,成功搜尋人員76人次。在網上搜索「東陽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男子進山燒烤後失蹤20小時 東陽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出動搜救》、《東陽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冒雨救援八旬老人》、《三地救援隊聯合搜尋走失老人》……一篇篇發表於不同年份的新聞報導就能在眼前呈現。
當前,以志願服務為載體的文明行動已成為東陽市的新風尚,並逐漸吸納著越來越多飽含文明素養的市民參與其中,一起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添磚加瓦。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已制定
協同配合 壓實責任
根據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考評程序和安排,2018年、2019年、2020年,中央文明委每年都要對東陽市進行考核測評,並將每年的測評成績以一定的比例計入總分。對照《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操作手冊》的測評內容和標準,東陽市雖有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的成果基礎,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更加點多面廣,幾乎涵蓋了政務環境、基礎設施、市容環境、社會秩序、法治環境、社會風尚、市民素質、生活環境等方面在內的相關工作。因此,我市將重點圍繞四個建設、五項整治、六大行動來積極推動創建工作。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涉及面廣,任何一個部門單位配合不力都會影響到整項任務的完成。因此,東陽市一定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牢固樹立「一點即代表全市」的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一分決定成敗」的責任意識,切忌互相推諉扯皮,要做到積極主動,加強部門間的配合聯動,保證高質高效完成創建任務。目前,市委市政府已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全市重點工作,並列出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各部門、單位、鎮鄉街道要認真研究《責任分解表》,對目標任務和創建責任進行再細化、再落實,將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為確保工作到位,市領導、市五創辦會以定期考核、通報、第三方模擬測評等多種方式,來督查工作力度,對於影響到全市創建工作考核成績的有關部門單位,也要啟動問責程序。
為營造全民參與的社會氛圍,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要開闢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專題專欄,及時宣傳東陽市創建活動的新動態、新方法、新途徑、新成效;同時開設創建監督臺,及時監督職能部門的責任落實情況,曝光社會不文明現象,引導全民監督全民參與,積極營造全員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
四個建設夯實基礎
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前提。因此,東陽市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將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政務建設、法治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以四大建設來夯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物質基礎。
江濱生態廊道未通聯、城區道路破損較多、老舊小區有待改造提升、城區環保問題、城區停車難問題……這一系列問題都是東城市民所期待解決和完善的。為此,東陽市將以「美麗東陽」建設為目標,加快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如要加快江濱景觀帶大型生態綠化通廊建設,全面建設完善城市缺損道路的修補、路燈照明、指示標誌的檢修更新,增設無障礙設施,優化城區市政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的改造提升;整體規劃設計布置城區主要道路非機動車隔離設施,科學增設停車位,逐步解決停車難問題。
為建設群眾所期盼的公正、公平、公開、有公信力和執行力政府,東陽市將加強政務建設,並持續深入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政府依法行政,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推進責任清單工作制和「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正風肅紀深化行動,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亂象。此外,東陽市還將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完善基層黨群組織建設、社區民主建設與管理,以此來推進法治建設。在全市廣泛開展常態化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市民學法、遵法、守法、用法,不斷健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機制。不斷健全維護勞動者權益協調機制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機制。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全域化的創建,而農村的文明創建工作基礎相對薄弱。因此,東陽市正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為抓手,來加強集鎮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並以「十美村」的評選為載體,以「局村」結對的形式,來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五項整治補齊短板
城區面貌、市場環境、社區環境、交通環境、文化環境等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點所在,也是當前推進該項工作的薄弱短板,我市將以開展專項整治的形式來重點監管這類重點場所,以補齊創建工作的短板。
城市環境是否乾淨整潔優美,是對文明城市最直觀的考量,為整治市容市貌,我市將深化長效保潔機制,全面開展入城口道路、公共場所、城鄉衛生死角和保潔盲區大整治,加強城區主要街道和廣場公園的日常保潔管理;落實城區河道河長制,城區水塘要定期進行清理保潔;加強城鄉衛生環境的督查指導等。
東陽市從去年10月份開展「禮讓斑馬線」行動以來,以宣傳勸導和處罰措施相結合的方式,截至今年3月底,對15000輛左右違反交通規則的機動車進行了處理。馬路是城市文明的「形象牌」,我市在創建中也將持續且重點整治交通秩序,及時處理並曝光車輛亂停亂放、逆向行駛、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車窗拋物等問題,不斷優化交通秩序。
市場環境是展現我市文明程度的前沿窗口,為整治市場環境,我市將在人流密集的重點區域組織開展針對流動攤點、城市牛皮癬、違章搭建和佔道經營等現象的綜合整治;加強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經營,加強食品和藥品管理,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十小」行業集中整治行動。
文化環境體現城市的良知,在文明城市測評中佔有較大權重。為整治文化環境,東陽市將對城區網吧進行拉網式清查,堅決消滅黑網吧、網吧內吸菸、未成年人出入等頑疾;加強對娛樂場所的專項整治,堅持不懈掃黃打非;嚴厲打擊書店、音像製品店和流動書販非法製售活動,抓好網際網路及螢屏聲頻淨化工作,讓低俗節目和不良廣告無處藏身。
社區、小區管理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把社區環境整治落到實處,東陽市將把創建工作作為為民辦實事的有利契機,加大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改造升級,全面推進城市社區「垃圾減量分類」行動,完善小區保潔制度,開展和諧樓道、美麗庭院等創建活動,繼續深化社區共建活動,不斷優化市民生活環境。
六大行動要抓長效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為了爭一項榮譽、拿一塊牌子,而是為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優化城市發展環境、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提升整體形象、改善生活環境。因此,東陽市將以創建為契機,廣泛並長效地開展六大行動,全面提升東城文明程度。
挖掘善人善舉,樹立榜樣典型,營造爭做好人的文明和諧氛圍。東陽市將持續開展最美精神培育行動。繼續開展「東陽好人」「最美東陽人」「道德模範」等群眾身邊道德典型的培育宣傳活動,積極向上級推薦各級「好人」,開展好人訪談、好人進校園、道德講堂等宣傳活動,用身邊的文明人、文明事感染人、教育人、引導人。繼續廣泛開展鄰裡守望為重點的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完善志願服務活動管理制度和志願者禮遇辦法,讓志願服務在東城蔚然成風。
開展好家風培育行動,推動我市形成好民風好社風。在黨員幹部中集中開展清廉家風教育;在廣大中小學生中開展好家風教育;持續開展「美麗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要將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作為市、鎮、村三級黨員幹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要求;在全市市民中開展好家訓「掛廳堂、進禮堂」活動,讓有家教、重家風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開展市民文明習慣養成行動,引導市民養成文明習慣。要引導市民遵守交通規則,建立遊客不文明信息通報機制,大力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制定發放《文明市民手冊》等。
開展未成年人文明素質提升行動。以文明校園創建為龍頭,充分發揮學校文明素質教育主陣地作用。加大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設範圍,三年內要在各鎮鄉實現全覆蓋。同時,要引導家長轉變家庭教育觀念,重視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其全面發展。
開展窗口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服務窗口是城市形象的典型代表,優質文明的窗口服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東陽市將嚴格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在各窗口行業深入開展優質服務競賽、行業誠信競賽等活動,推動行業風氣和服務質量大提升。俗話說「三分做、七分宣」,我市還將通過公益宣傳提升行動,在公共場所廣泛合理地設置與城市品位、周邊環境相融合相匹配的公益廣告作品,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潛移默化為全市人民的價值取向和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