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世界銅鼓之鄉,帶你認識銅鼓文化

2020-12-13 司令讀史

「廣西三大民族文化元素」,你知道是哪三種嗎?

——『銅鼓、壯錦和繡球』

三月三山歌節,披壯錦、扔繡球、唱山歌,讓壯鄉兒女成為全網最遭嫉恨的對象,你要是熱衷上網衝浪的新潮兒肯定知道這回事,本次就暫且不說。

這回,和大家聊聊『銅鼓』

世界銅鼓之鄉

中央民族學院聞宥教授在20世紀50年代就說過:「假如有人問,祖國南方一帶兄弟民族古文化的遺留,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毫不躊躇地回答,是銅鼓。」

現在假如有人問,廣西古代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物是什麼?我們同樣可以肯定地回答:是銅鼓!

世界各地都分布有銅鼓,但有句俗話說得好:「世界銅鼓看中國,中國銅鼓看廣西。」可見,廣西身為「世界銅鼓之鄉」是出了名的。

△廣西民族博物館以銅鼓為造型,突出「世界銅鼓之鄉」主題。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廣西自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有銅鼓,最早出現在右江流域,受古滇文化影響,部分駱越人接受了銅鼓文化。到漢代,駱越西甌人自己已能鑄造成熟的銅鼓,銅鼓在嶺南的分布範圍從右江一帶擴大到整個鬱江流域,乃至賀江流域,即幾乎廣西廣東整個西江流域。

最早記載廣西銅鼓的古籍是《後漢書·馬援傳》:「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還上之。」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廣西銅鼓的大發展時期,不但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泛,而且鑄作精良,把銅鼓文化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隋唐以後,由於民族的交融、社會的變遷,銅鼓文化在廣西東部地區逐漸式微,而在西部地區繼續繁榮。

太長不想看?看了也看不懂?

說得簡單點就是——

話說,銅鼓是古滇文化的典型器物(不懂「古滇文化」也沒關係,最早出現在雲南洱海地區,春秋時期傳入廣西,秦漢後融入漢文化和越人文化得到全盛發展。

各位若是想要認識銅鼓,想要讀懂銅鼓歷史,可以從廣西銅鼓開始,這樣能更簡單易懂一些。

銅鼓的分類

目前,在中國境內出土的銅鼓被劃分為兩條脈絡

滇桂系統(5個類型):

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衝型,遵義型和麻江型;

粵桂系統(3個類型):

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

(至於這8個類型為何這樣命名?原因下期揭曉~)

以「大明山—桂中西弧山系」為坐標,這樣就能讓大家能大致讀懂廣西銅鼓的文化與歷史,因為銅鼓形狀有著最簡單最顯眼的區別,舉個慄子:

以西,屬滇桂系統,是鼓面沒青蛙的小型鼓;

以東,屬粵桂系統,是鼓面有青蛙的大型鼓。

△以東,鼓面大鼓胸小,有青蛙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在八類銅鼓中,冷水衝型也有蛙呢?」

各位可以思考一下。

答案下期揭曉~

相關焦點

  • 文物有話說:「銅鼓之鄉」看銅鼓
    銅鼓,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特有的青銅器。銅鼓體如圓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兩側附耳,遍體紋飾,鼓面立體裝飾以青蛙最為常見。2015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銅鼓專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館藏銅鼓1676面。民間藏鼓在2014年約1500面。廣西銅鼓以數量最多、種類最齊、體形碩大著稱,被譽為「銅鼓之鄉」「銅鼓大本營」。
  • 「銅鼓之鄉」看銅鼓(文物有話說)
    廣西銅鼓以數量最多、種類最齊、體形碩大著稱,被譽為「銅鼓之鄉」「銅鼓大本營」。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近350面銅鼓,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古代銅鼓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銅鼓起源於2700年前春秋早期的雲南中西部,是由炊具銅釜演變而來。1975年,雲南楚雄萬家壩遺址23號墓出土4面銅鼓,鼓面上有煙燻的痕跡,說明它們曾作為炊具使用。
  • 廣西東蘭縣成為「中國民間銅鼓文化藝術之鄉」
    東方網3月12日消息:記者11日從廣西旅遊部門了解到,廣西河池市東蘭縣近日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銅鼓文化藝術之鄉」。   東蘭銅鼓已有2000多年歷史,被稱作保留銅鼓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東蘭縣民間傳承使用的銅鼓達612面,素有「銅鼓之鄉」美譽。銅鼓類型以「麻江型」最多,佔世界傳世銅鼓總量的四分之一。
  • 世界旅遊小姐走進江西銅鼓
    11月15日-16日,江西銅鼓舉辦「長壽銅鼓 康養勝地」2020世界旅遊小姐中國年度冠軍總決賽集結儀式暨銅鼓文化旅遊推介活動。本次活動共包含世界旅遊小姐銅鼓美麗體驗行、2020世界旅遊小姐全國集結儀式、世界旅遊小姐花車巡城活動、讓世界感知「銅鼓印象」抖音拍攝活動、2020世界旅遊小姐走進銅鼓文藝晚會等內容。
  • 銅鼓:江西首個「中國長壽之鄉」
    【核心提示】2012年…月…日,是銅鼓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日子。「中國長壽之鄉」新聞發布會暨授牌儀式上,銅鼓縣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正式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銅鼓,這座地處贛西北邊陲、作為秋收起義策源地之一的紅色聖地,由此成為江西首個「中國長壽之鄉」。
  • 朱虹:江西銅鼓——偉大起點 長壽之鄉
    銅鼓縣地處江西西北邊陲、修河上遊,東鄰宜豐,南接萬載,西與湖南省瀏陽市、平江縣交界,北與九江市修水縣相連,因城東有一巨石色如銅、形似鼓,擊之有聲而得名。銅鼓是全國一類革命老區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縣和江西省首個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具有打造紅色旅遊基地、綠色康養勝地的天然優勢,旅遊產業發展前景燦爛。
  • 世界之美,齊聚銅鼓!
    ,讓銅鼓旅遊文化向全國、世界傳播。」>集結儀式暨銅鼓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湯裡文化旅遊度假區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共銅鼓縣委宣傳部、銅鼓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指導,湯裡文化旅遊度假區、世界旅遊小姐年度冠軍總決賽組委會、北京多蒙國際文旅發展集團聯合主辦。
  • 走進銅鼓的細節(軍旗飄揚)
    因城東有一巨石,色如銅,形似鼓,擊之有聲,故而得名。因此,銅鼓又是一首古老的歌。如今,在跳動著十四萬個生命音符的銅鼓縣,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是淳樸、典雅的客家人。又因此,這裡不僅流傳著濃鬱的客家習俗、美味獨特的客家飲食,同時甜美動聽的客家山歌,更是被譽為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採訪途中,縣委領導專門請來一位客家山歌的傳承人,在半路跳上車,為我們唱了兩首山歌。
  • 人口僅31萬,廣西這個小縣城,竟是「世界銅鼓之鄉」
    銅鼓是一種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特有的青銅樂器,造型上和現代的鼓類似,但大小不一,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銅鼓具有非常濃厚的東方文化氣息,是我國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徵,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之珍藏。
  • 廣西東蘭成功舉辦國際銅鼓文化旅遊節
    銅鼓有約,萬人赴會。由河池市人民政府、自治區旅遊局、自治區文化廳共同主辦,為期兩天的首屆東蘭國際銅鼓文化旅遊節於3月30日上午在革命老區、「世界銅鼓之鄉」廣西東蘭縣隆重舉行。與會嘉賓和萬名中外遊客充分領略到了東蘭銅鼓文化的獨有魅力,一起為在東蘭舉辦如此有震撼力的國際銅鼓文化旅遊節歡呼喝彩!
  • 《中國紅歌會》將走進銅鼓
    國慶節臨近,革命老區銅鼓縣處處洋溢著喜慶氛圍,特別是「為祖國喝彩」——《中國紅歌會》走進銅鼓,更是為銅鼓縣萬千群眾所期待。9月21日,記者提前探營「『為祖國喝彩』——《中國紅歌會》走進銅鼓」大型演唱會的籌備情況。
  • 江西銅鼓邀客湖南:長沙向東一小時 快樂康養遊銅鼓
    三湘都市報6月6日訊(記者 丁鵬志)鼓舞《銅鼓之約》、主題曲《我到銅鼓來尋你》、銅鼓客家原生態演繹《唱起山歌歌對歌》……今天上午,以"長壽銅鼓 康養勝地"為主題的江西省銅鼓縣全域旅遊推介會在長沙舉行,現場的一系列特色節目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銅鼓作為秋收起義策源地、中國長壽之鄉的獨特神韻
  • 走進博物館,感受千年銅鼓文化
    銅鼓,一種分布於我國南方及東南亞的青銅禮樂器。目前,玉林市各級文博館所收藏的銅鼓達70多面,其中在玉林市博物館中就收藏有許多體型碩大、紋飾精美的銅鼓。南朝虎飾四出錢紋銅鼓。玉林出土的銅鼓曾有兩項世界第一,一項是在玉林北流市曾經出土過世界上最大的一面銅鼓——銅鼓王,又名水衝庵銅鼓,現收藏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另一項則是現收藏在玉林市博物館,在玉林市福綿區出土的一面世界上最大的靈山型銅鼓——南朝虎飾四出錢紋銅鼓。
  • 桂滇黔專家共商銅鼓文化展示
    銅鼓以其獨特的造型和豐富的紋飾,被譽為民族歷史文化百科全書,而廣西則是出土、收藏古代銅鼓類型最全、數量最多的省份。為更好地宣傳、展示和傳承源遠流長的銅鼓文化,推進廣西文化和旅遊建設,9月25日,《穿越時空的鼓聲》銅鼓文化陳列專家評審會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召開,來自桂滇黔三省區的專家學者各抒己見,以期向觀眾展現更加豐富翔實的銅鼓文化。
  • 河池銅鼓:歷史的「活化石」
    這是繼廣西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於2012年12月由國家文化部正式批准設立之後,我市高度重視文化傳承保護工作又一重要舉措,同時也為保護傳承河池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提供了重要的法治及制度保障。在古老的傳說中,敲響銅鼓,不僅可以與天地、神靈溝通,還能保佑鄉寨平安。
  • 銅鼓,讓人魂牽夢縈的老家!
    前世今生銅鼓,吳頭楚尾。因城東有一巨石,色如銅,形似鼓,因而得名。銅鼓明置銅鼓營,清設銅鼓撫民廳,1913年正式建縣。銅鼓面積1552平方公裡,轄6鎮3鄉4林場,人口13.8萬。五張名片國家生態縣紅豆杉之鄉長壽之鄉竹鍵盤之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紅色銅鼓這裡有一處福地
  • 銅鼓客家文化,現實如此尷尬!文化資產快速流失
    我們以「客家文化」作為對外宣傳的噱頭,是實實在在有文化吸引力的。當外地遊客真的來到銅鼓,卻幾乎很難有深刻的客家文化體驗。我們和周邊的縣市相比,城市鄉村的風貌、生產生活方式都日趨同化了,大多數銅鼓人真的講不出自己城市的鮮明個性。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客家文化資產真的是流失嚴重,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脫節了。
  • 向東一小時樂遊康養銅鼓,江西銅鼓全域旅遊推介會在長沙召開
    特別是去年6月,湘贛邊紅色文化旅遊共同體正式成立,進一步推動湘贛邊區域文旅合作發展。江西銅鼓是湘贛邊區域合作24個縣(市、區)之一,湖南瀏陽、江西銅鼓作為秋收起義的重要縣市,紅色旅遊資源豐富,讓紅色旅遊在主題教育中綻放新的時代光芒,大有文章可做。
  • 2020世界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選手銅鼓成功集結 總決賽倒計時
    原標題:2020世界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選手銅鼓成功集結 總決賽倒計時近日,據相關消息2020世界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選手已於11月16日在江西銅鼓縣集結,60位世界旅遊小姐進行了紅色體驗之旅、生態康養之旅、快樂研學之旅的系列迅遊活動。據官方消息,目前選手們已經入城——長沙,且已經開啟了湖湘文化之旅。總決賽將於11月21日在長沙的銅官窯古鎮舉辦。
  • 遇見美麗江西|銅鼓
    (你吃飯了嗎)  羅晉:捱漲石過裡,泥石裡莫?(我剛吃過了,你吃飯了嗎)  老鄉:石裡。(吃了)  第三次對話  老鄉:捱嗯咩跟捱妹子嘟悶喜歡泥gi以扎電視劇。(我媽媽和家裡的妹子都好喜歡你出演的這個電視劇)  羅晉:啊?泥就有妹子裡啊?(啊?你就有女兒了啊)  老鄉:毛,老妹子老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