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導語:抗疫期間,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在投企業在社會經濟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了社會服務和民生保障領域不可或缺的生命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和新浪財經聯合推出抗擊疫情民生保障專題,展現各方的艱苦努力和生動故事。
順為資本投資的丁香園、方寸醫生、腎上線,他們都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間,通過自己的方式,對公眾、患者、醫生提供了新的服務。
順為資本合伙人李銳表示,在線醫療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因為醫療健康是人的基本需求,自從有網際網路以來,創業者們一直在不斷探索,挖掘網際網路在醫療領域的巨大潛力。在線醫療的優勢主要有兩點,遠程和高效。通過這次疫情,讓更多的患者和醫生嘗試了這種遠程的問診方式,因此這一舉措也給從業者和患者的行為習慣帶來了改變。未來,在這些新的服務中,有一些將沉澱下來,成為以後醫生和患者日常使用的功能。這就是目前在線醫療領域最大的增長機會。
以下是順為資本問答實錄:
新浪財經:本次疫情孕育了哪些新經濟?
本次新冠疫情涉及範圍非常廣,幾乎影響了全中國每一個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在經濟層面也帶來了巨大變動,其中必然蘊藏著新機會。
例如現在已經受到廣泛關注的: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生鮮電商,遠程服務辦公的底層和應用層領域等,還有在線直播電商、在線直播娛樂等很多原來沒有或者很小的細分跑道開始成長起來。不斷有新的需求冒出來,因此也孕育著很多新商機。
新浪財經:疫情結束後是否會產能過剩,怎麼解決,行業機會何在?
本次疫情期間不同產品需求的變化是不同的。例如口罩、酒精等產品的需求實現了劇烈爆發,這些劇烈爆發的需求有多少是持續或長久的呢?這取決於服務提供者是否有很強的應變能力,急劇出來的產能是否有彈性,以及解決方案是否能適應這種波動是關鍵。這中間最核心的是企業家、創業者和企業服務提供者是否能直面現實,靈活地調整組織和團隊,使其提供能夠適用於現在的需求以及未來長遠需求的服務。
新浪財經:疫情結束後,在線醫療還有哪些優勢?
在線醫療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因為醫療健康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自從有網際網路以來,醫療健康和網際網路行業的人都在嘗試和努力利用新興技術,例如移動網際網路等,以不斷提升醫療效率,改善醫療中間的痛點,提高醫患雙向的溝通效率、滿意程度、服務感受等。
在線醫療的優勢主要有兩點:遠程和高效。首先,在此次疫情中,遠程這一特點很大程度上避免直接接觸所帶來的病毒傳播。我們也看到,這次疫情期間,醫院是一個很大的病毒「聚集點」。雖然每個醫院都有院感系統,但院感系統在這次的「阻擊戰」期間受到巨大衝擊,不少醫院成為了傳播爆發地。在線醫療也能更高效解決醫患溝通等問題。這些是在線醫療領域一直存在的優勢。
疫情結束後,是否能夠使在線醫療的模式讓普通患者和醫生更為接受,這對於在線醫療領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在此之前,很多患者不能接受這種遠程服務,有些醫生也覺得不見面的服務沒有效果。但通過這次疫情,讓更多的患者和醫生嘗試了這種遠程的問診方式,因此這一舉措也給從業者和患者的行為習慣帶來了改變。這就是目前在線醫療領域最大的增長機會。
另一方面,順為資本投資的丁香園、方寸醫生、腎上線,他們都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間,通過自己的方式,對公眾、患者、醫生提供了新的服務。未來,在這些新的服務中有一些將沉澱下來,成為以後醫生和患者日常使用的功能。
方寸醫生和腎上線兩家創業公司都是「慢病院外管理」跑道的創業公司,原來慢病患者有些會定期去醫院複診調耀,有些沒有好的定期複診條件或習慣。這次疫情讓大部分慢病患者與醫生轉而使用遠程診療調藥,在此期間很多醫患發現,遠程溝通、診療就能夠解決他們的大部分問題,也許這將慢慢改變他們未來的行為習慣。這對網際網路醫院、慢病管理都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會。
網際網路醫療還可以幫助患者找到更合適的醫生,助力國家整個醫療體系更好地實現分級診療。舉個例子,之前我訪談過一些協和等大三甲醫院的專家,他們經常感嘆,儘管他們的專家門診一號難求(有時被叫賣到幾千元)但每次出診看的30位患者中,仍然有90%的患者是不完全對症的,有些患者基層醫院完全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有些患者的疾病並不在他的專業範圍內。網際網路醫療完全可以發揮幫助病患整理病案並為其匹配更適合醫療資源的作用,這也能助力整體醫療體系更健康高效。
以下是順為資本投資企業丁香園問答實錄:
新浪財經:丁香園主動做出的抗擊疫情的生動案例?
丁香園:面對疫情,行業裡大多數公司缺乏專業預判和洞察,處於被動防禦狀態。而長期關注公共衛生和醫療健康的丁香園在此次疫情中,基於專業預判做了提前部署。無論是疫情地圖的火速上線,在線義診的迅速響應,還是健康科普和闢謠類內容的集中生產,都走在了行業前列,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1)疫情地圖:
疫情當前,信息的透明發布極其重要,權威及時的信息可以幫助大眾迅速了解疫情變化。向大眾提供科普健康知識是丁香園/丁香醫生應盡的社會責任,我們也希望用專業力量,傳遞真實、科學的信息,為大眾帶來及時、準確和可信賴的內容。
1月21日,丁香園綜合了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全國大部分省市醫療衛生機構的權威發布渠道,分地區對確診、疑似、重症、死亡、治癒等數據做梳理,火速上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動態』H5頁面。
丁香園首次採用了地圖形式來進行疫情信息的實時通報,定義了此次疫情信息公開產品叫『疫情地圖』。無論是後續其他平臺還是全國各地衛健委等官方機構,都採用了這一展示形式。
該頁面實時呈現全國疫情病例分布,另根據流行病學原理推出『全國疫情新增趨勢圖』『全國疫情新增確診病例趨勢圖』『累計死亡/病例趨勢圖』『全國疫情病死率趨勢圖』等,創新性的首次引入『全國疫情風險病例趨勢圖』,輔助大眾更好地進行疫情趨勢判斷。
疫情地圖上線後受到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健康中國App等多個國家級平臺迅速響應,主動與丁香園建立合作,丁香園還向中國移動、建設銀行、支付寶等60多個商業品牌進行了公益授權。截至2月20日12時,該頁面累計瀏覽量達23.2億次。
2)健康科普與闢謠類內容:
丁香醫生利用自身專業內容的生產優勢,聯動平臺上的專業醫生和科普作者,以圖文、短視頻、音頻的形式生產了大量的健康科普和闢謠類內容。對雙黃連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母嬰垂直傳播等大量未經證實或不準確的信息進行了第一時間的澄清。截至2月20日,丁香醫生已針對百餘條謠言進行闢謠,全平臺累計發文1600餘篇,閱讀量超過24億人次。
3)在線義診:
丁香醫生App作為網際網路在線問診平臺,第一時間為湖北地區居民啟動專家義診服務,幫助用戶在線上完成自查,緩解疫情焦慮,減少外出就醫交叉感染的風險。疫情期間,丁香醫生在線問診平臺用戶環比增幅215.32%,問診量環比增幅達134.91%,單日問診量環比增幅超過300%。
疫情期間在線諮詢接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判斷自身症狀是否為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口罩相關選擇和佩戴方式、低熱處理方式、孕產婦相關防護諮詢等。截至2月20日,疫情期間的在線活躍醫生總數共計約1.5萬名,總問診量近百萬,義診服務入駐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微信搜索等平臺。
為緩解大眾的心理壓力,丁香園還聯合住友製藥等多方合作夥伴搭建了精神健康研究與服務雲平臺,上線了「愛在身旁·全國心理義診」活動,集結專業醫生團隊為大眾提供線上心理諮詢服務。
4)醫生教育:
針對國內各級醫務工作者,特別是湖北地區的基層醫務工作者,丁香園旗下繼續教育平臺丁香公開課上線《新冠肺炎臨床診療課》免費課程,聯合華山、中山、湘雅醫院的20餘位專家分享一線診療經驗和病例。共計5 萬餘醫護人員參與免費學習。
新浪財經:與疫情前相比,丁香園相關技術、產品是如何經受住特殊時期考驗的?
丁香園:疫情當下,大眾對信息和健康科普知識都極度渴求。疫情地圖的瀏覽人次超過了預期,在上線初期產品時,技術同事就對伺服器進行了擴容,科普闢謠信息的閱讀和線上問診的人數都有大幅度上漲。 目前,我們已經增加足夠的伺服器資源,也針對大眾的需求對系統做了針對性的優化,確保穩定應對高並發流量。
新浪財經:疫情結束後,對於丁香園來說,在線醫療還有哪些優勢?
丁香園:丁香園從2014年起,就開始布局自身的C端業務,目前已經頗具規模。以丁香園對網際網路醫療的理解來看,這是一個可以提供綜合、整體、連續的服務,包括在線的醫療科普、諮詢問診、在線課程,以及通過智能可穿戴設備來進行慢病管理等。
從2014年開始布局C端服務起,丁香園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論——「ICE」模型,我們希望「以冰(ICE)破冰」——用丁香園的「ICE」去破中國醫療體制的堅冰。
I 指的是information,表示信息,即丁香園旗下健康科普品牌矩陣——丁香醫生。從2019年新榜微信公眾平臺數據來看,丁香醫生位列健康類公眾號排名第5,全平臺累計閱讀量超過35億次。在此次疫情中,丁香醫生健康科普內容傳播也有不俗表現,總量超過24億次。滿足用戶「看一看」的需求;
C指的是consultation,表示諮詢,即丁香醫生App,通過線上診療的方式來為用戶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疫情期間,丁香醫生App第一時間啟動專家義診服務,幫助用戶在線上完成自查,緩解疫情焦慮,減少外出就醫交叉感染的風險。滿足用戶「問一問」的需求;
E指的是engagement,表示更深層次的互動,即丁香診所。用戶通過看一看、問一問仍然無法解決的問題,就需要回到線下,與醫生面對面的交流、診斷。再如丁香媽媽學堂,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為年輕媽媽提供長期的在線專家課堂和互動。此外,丁香診所還特別開設了如糖尿病管理、減重計劃等服務,滿足用戶「管一管」的需求。
儘管在線問診已經發展了很多年,疫情期間多種矛盾的集中爆發完成了一次初步的用戶教育,大部分用戶第一次知道在線問診及其可以提供的價值。
我們一直認為,在線醫療無法取代傳統的線下就醫的渠道,但可以成為其很好的補充。傳統的線下醫院,基本上是專科導向的,主要用於治療重病和疑難雜症;而在線醫療,可以解決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以及重大公共疫情。這是網際網路+醫療的先天優勢。
長遠來看,在線醫療完全可以解決醫療資源與實際需求間的錯配,將一線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覆蓋到基層、偏遠地區。把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得到救治的重症患者,網際網路手段的引入使社會醫療資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化。
新浪財經:是否能為緩解醫療資源緊缺貢獻力量?
丁香園:瞬間爆發的需求和有限的醫療供給之間的不平衡的確是疫情期間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丁香園也一直為此貢獻力量。
首先,為了規避規避由於到醫院就診而導致感染的風險、疫區醫療資源緊缺、大眾焦慮感增強等等原因,丁香醫生問診平臺開展網絡義診。我們在疫情期間在線諮詢接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判斷自身症狀是否為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口罩相關選擇和佩戴方式、低熱處理方式、孕產婦相關防護諮詢等,這部分需求佔據50%左右,這些基本需求在線問診平臺的醫生完全可以通過線上解答的方式解決掉。
其次,在丁香園看來,網際網路醫療是一個連續的、整體的服務,網絡問診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在網絡問診環節之前,健康科普教育同樣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丁香園、丁香醫生從幾年前就開始打造專業醫療健康科普內容的原因。只有進行全民健康科普教育,提升健康素養,依靠健康科普教育對部分用戶進行了過濾和篩選,才能從根源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問題,否則,單靠醫生挨個來回答問題,即使所有醫生都聚集到一個平臺上也根本吃不消。
最後,丁香園擁有的超過國內70%醫生會員,這讓我們在醫生端更容易贏得醫生信任,有足夠多的資源可以盤活。疫情期間我們對呼吸科等領域的醫生進行了積極招募,為大家提供義診、科普,整體上能夠滿足用戶需求。
新浪財經:怎樣與線下醫院有效互動?(疫情中,疫情後)
丁香園:疫情中,丁香園通過自身的專業優勢,聯動一線專家錄製《新冠肺炎診療課程》並向醫生用戶免費開放。
該課程由抗疫前線專家講解,聯合華山、中山、湘雅等醫院專家,結合臨床病例,實用性強,覆蓋預防、隔離、診斷、治療等多方面內容,可以及時為其他地區的醫生提供幫助,加強醫院防控和診療能力,不少醫院組織院內醫生在線學習。
本身丁香園是國內最大的醫生社區,目前覆蓋了超過70%的醫生資源。不管是針對醫生還是醫院,丁香園都有完善的產品和服務,與醫院保持著深度溝通。
比如,醫療機構端業務主要有丁香人才、醫院匯、丁香通等,基於醫療領域內大數據資源驅動,為醫院、藥企及生病科學領域企業提供人才資源輸出及品牌價值提升服務。
丁香人才是丁香園旗下專業的醫療行業招聘平臺,與醫療行業公立民營醫院和醫藥生物行業各大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發布超過 6 萬個臨床醫藥相關職位,同時擁有專業人才簡歷 220 餘萬份,為各類企事業單位持續輸送專業儲備人才及高端精英。
醫院匯:為優質醫療機構提供品牌運營整體解決方案,提升機構品牌影響力,促進中國醫療行業品牌正向發展。
丁香通:丁香通定位於生物醫藥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為用戶及企業提供服務,至今擁有註冊企業3W+,產品信息3000W+條,同時作為企業連結用戶的合作夥伴,為上千家企業提供基於數據、產品、品牌的數位化營銷和諮詢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