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區是中國香港十八個區域之一,也是香港人口最多的住宅區域之一。屯門區南面的青山灣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被填海,連同周邊沿岸一帶發展成屯門新市鎮。
屯門區包括整個屯門新市鎮外,還包括藍地、大欖湧、小欖、掃管笏、龍鼓灘、爛角咀等地。
屯門是位於新界西部的典型的中國香港新興衛星城。從地鐵荃灣站乘公汽、走屯門公路左手是大海,向西前進約20分鐘,可看到白顏色的高層住宅群。 街道的構造與日本的填海造地建起的大型小區極其相似,在眾多的住宅群中,有公園、超級市場、公共市民會堂等,保留了人工的現代氣氛。
在成為衛星城之前的屯門自古就是與貿易、漁業聯繫在一起的港口街鎮。遠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5)已有鹽業及漁業發展,中央政府為保護這些產業,在此駐紮士兵,所以屯門這一名稱也來源於「軍隊駐紮守衛的門戶」。
青山禪院
位於新界屯門北青山東麓楊青路,建有天寶殿、地藏殿、護法殿、青雲觀、五德觀、海月亭、方丈室、居士林、觀音閣、牌坊及山門等雄偉莊嚴的建築群,入院處牌坊上有「回頭是岸」四字。
青山寺創建於1500年前東晉未年。香港三大古剎之首,杯渡禪師廟應是全港最古老的廟。亦是旅遊勝地,既具寧靜肅穆氣氛,又有古蹟文物可供欣賞。1926年顯奇法師重建,改名青山禪院。
1926年,青山禪院落成舉行開光典禮,灑淨儀式由妙參法師住持,名山古剎得以復興,故顯奇法師被譽為「中興青山」祖師,顯奇法師於1932年圓寂,由筏可大和尚出任青山寺的住持。之後,張純白居士赴廈門拜虛雲老和尚為師,法號了幻。了幻法師返港後,以當家名義主持寺務,致力興建齊堂僧室,悉力發展青山禪院。此後,寺院先後由達安法師、蘿生法師任住持,蘿生法師往生後,由其江蘇俗家侄兒到港剃度出家,繼任住持。
青山東省十景包括:「挹曉亭」、「香海名山牌坊」、「魚骨墳」、「青雲觀」、「杯度像」、「龍骨巖」、「高山第一」、「韓陵片石與青山碑記」、「和合山門」、「一線天」。物轉星移,如今只半數有跡可循。
龍鼓灘遺址
是香港境內一個重要的新石器至青銅時期遺址。龍鼓灘位於香港新界西南青山南麓,其北、南、東三面均為青山群山環繞,僅西面向海。它是一個有大片海沙沉積的海灣,海灘有低位和高位之分,也有現代和古代之別。由於高位海灘不受現代海潮影響,故此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期的古文化遺存常常在高位海灘發現。
這次發掘地點位於龍鼓灘遺址中部的沙埔崗村,共布了九個探方,出土的遺物分別有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片、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夔紋陶罐碎片、新石器中期的夾砂陶罐和石器。
此次發掘最大收穫有二:一是發現清楚的地層迭壓關係,二是發掘並整理出多件器物的組合。地層疊壓關係是此次發掘關注的重點。發掘過程中,由試探性的小探方開始到最後探方合拼,每一個階段都有新的地層現像出現,都會提出新的解釋及新的疑問。以這些新解釋和新疑問作為發掘的指導,地層迭壓關係才逐漸清楚,三個層位關係清楚的,分別代表新石器中期、商時期和西周─春秋時期的文化堆積才得以確認。這種連續迭壓關係在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並不多見。本報告對地層疊壓關係的記錄數據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和分析。
器物組合在香港彌足珍貴。此次發掘共存於一個遺存單元的器物有十三件,六件陶器,七件石器。此外,屬於其它地層的器物還可以編排出不同時期的器物組合。
香港黃金泳灘
位於香港屯門區青山公路1號,沙灘全長545米,佔地7.85公頃,與新咖啡灣連接。它是屯門最大的泳灘,亦是香港首個人造沙灘,所用的海沙全部來自海南島。泳灘不但水清沙幼,更設有停車場、小食亭、更衣室、淋浴設備及公共廁所等,方便遊客暢泳。沙灘旁長480米的海濱大道,廣植椰樹,充滿南洋風情。
黃金蒙馬特是香港第一座街頭文化藝術露天廣場。區內的薈藝街各式攤位,如人像素描、-漫畫、飾物創作、工藝品雕刻、特色印染、彩色沙樽等。周日有各式街頭表演藝術。生動活潑的藝術氣氛可與巴黎蒙馬特媲美。
中華白海豚雕像耗資250萬元興建,3條海豚象徵和平、自由和快樂,造型極富動感,夜晚伴著燈光效果,別有一番景致,成為香港的浪漫拍拖地。
黃金海岸景區內包括了人工海灘、度假酒店、購物商場及海濱長廊等,全都充滿了歐陸情調。
乘車線路:1、搭乘港鐵荃灣線至葵芳站,出站到葵芳巴士總站乘61M線巴士;2、搭乘港鐵至美孚站A出口換乘52X線巴士於黃金海岸下車;3、若在港島區出發,需在金鐘地鐵站C1出口開始,經行人天橋步行至對面的太古廣場,在金鐘力寶中心門外乘962線巴士於黃金海岸下車;4、搭乘港鐵東湧線或機場快線至青衣站A1出口換乘140M線專線小巴於黃金海岸下車。
本期小編就帶大家到這裡,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並留言告訴小編哦。
今年疫情還未完全過去,出行還是記得帶好口罩,少聚集人多的地方,市內遊也是不錯的。
以上圖文多為網點整合資料,若與現實不符,還請告知更改,後面將會視頻vlog詳解。
對於愛旅遊的朋友們,旅遊攻略就找小編,小編帶你上高速,跟著小編不迷路,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