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轉載│震驚世界的中國刺繡震驚世界的中國刺繡

2021-02-22 大梅說民俗

【編者的話】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

所謂刺繡(embroidery),又稱絲繡,俗稱「繡花」。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或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底布)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























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

經周代、唐宋、明清,刺繡規模豐富擴大,民間刺繡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繡、粵繡、湘繡、蜀繡,號稱「四大名繡」

--THE END--

編輯:豫章俗人


回味文化、品鑑價值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宣傳片

招商垂詢、一手動態

萬壽宮招商中心現已全面開放

誠迎品牌進駐,共鑑繁華版圖

南昌城市會客廳 · 贛鄱文化第一街

Tel:0791-820 55555

ADD:西湖區廣潤門街道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招商中心

                                         

梅聯華,研究館員(教授)。現主要社會兼職及榮譽有:

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民俗文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江西省民俗社會學研究會會長,江西省梅福文化研究會會長。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西省文物鑑定組成員,江西省婚姻家庭協會副會長,江西省殯葬協會文化顧問,江西萬壽宮文旅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文化顧問。

南昌航空大學(行業)碩導,南昌大學(兼職)教授,南昌市社會主義學院(兼職)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1年9月被評為江西省文化藝術學科帶頭人,2015年9月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普及專家,2017年1月被評為江西省文化名家。

在國家、省級報刊雜誌發表論文80餘篇,多篇論文在國家、省級評選中獲獎。已編著出版《追風問俗》,主編《繩金塔下話南昌》文化系列叢書。著《中國民俗知識叢書·江西民俗》、《贛儺》、《南昌民俗》、《圖說南昌民俗》、《江西年俗》、《江西端午》、《江西中秋》、《農耕習俗》、《南昌民間老行當》、《萬壽宮的故事》等。

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請分享給身邊人。

如果您想每天了解我的資訊,請關注我!

如何關注

微信公眾號:大梅說民俗

更多精彩

掃一掃或長按下方二維碼圖片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震驚世界的中國刺繡!
    中國刺繡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
  • 中國刺繡,驚豔了世界!
    中國有很多傳統之最都是國外所無法超越的工藝。中國的文化歷史豐厚,也留下下了許多獨門精湛的手藝,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有關中國傳統之最之一的-中國刺繡吧!中國刺繡又稱絲繡、針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與使用蠶絲最早的國家,人們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開始養蠶、繅絲了。
  • 2019年中國刺繡品行業進出口現狀,刺繡品銷售區域遍布世界各地
    自刺繡品從上層社會向民間普及以來,中國刺繡品經歷來近年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刺繡品行業發展空前,中國刺繡品在其生命周期中處於快速成長階段。近幾年來中國刺繡品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遍布全國各地。中國刺繡品出口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影響比較大。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中國刺繡《滿園春色》飲譽世界
    據悉,此次進博會在展現開放中國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的同時,還打造了面向世界弘揚民族文化的展示平臺。在湖南展區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豔國寶湘繡作品《滿園春色》,作為中國當代刺繡經典,首次在進博會陳列展示,初次亮相,便以其時代主題及藝術價值,得到國際間的一片讚譽。
  • 由淺到深的聊中國與日本刺繡世界
    大家晚上好,今天同大家聊聊刺繡在生活當中能應用到什麼地方呢,衣服,包包,鞋子,圍巾?是的,大家也回答的非常正確。但我想用圖案展示與講述的方法讓大家比較具體認知刺繡世界的美好。上面添加的圖案是一副比較簡潔風格的日本式手提袋,上面有少許刺繡的點綴,可能在大家印象中刺繡是一個很費時間的工作,是屬於高大上學起來非常難的印象,但通過日本刺繡袋子就可以發現,刺繡也可以非常的簡單,實用,並且也不是很難很費時間的感覺,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感出來了,日本巧妙的簡化了刺繡功能,並實際很好的應用到了生活中,這種風格的刺繡風在中國流行也就是近幾年的時間
  • 美不勝收的中國刺繡,驚豔了眼球、驚豔了世界
    在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中,有一個舉重若輕的重要元素——刺繡!刺繡,是中國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一路走來,刺繡無疑伴隨著中國的歷史文化舞動了千年:以布為紙,以針為筆,以刺繡作畫,就這樣穿越唐風宋韻走來,一直走進了今天的國際秀場。
  • 剪紙刺繡走進中國美術館
    「妙手生花——剪紙、刺繡展示與交流活動」 9月19日在「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展廳舉行。中國美術館邀請陝西延川剪紙傳承人劉潔瓊和貴州苗族刺繡傳承人潘玉珍現場介紹、展示傳統技藝。在中國美術館,觀眾在貴州苗族刺繡作品前駐足觀看。本報記者 饒強攝「在這幅剪紙裡,有一棵槐樹,在陝北人家的眼裡,門前一棵槐,幸福自然來……」劉潔瓊站在剪紙作品《黃河人家》前,講述剪紙的各種意象的含義。
  • May Morris 梅 莫裡斯的刺繡作品
    enterprise Morris & Co.." aesthetic which had gripped much of home embroidery in the mid-19th century.
  • 刺繡之繁盛——品鑑中國古代刺繡的美學及文化價值
    秦漢魏晉之後,民間百姓逐漸將刺繡(又稱女紅)納入女性嫁娶擇選標準,每位女孩自小學女紅,一則可補貼家用,二則為出嫁之際繡制婚服以祈求婚姻美滿。在漫長的中國文化裡,刺繡的身影伴隨著中國女性一生的軌跡,搖擺在穿針引線的縮影裡。
  • 中國絲綢刺繡藝術展在英國倫敦隆重開幕(圖)
    中國絲綢歷史悠久、世界聞名。當地時間12月11日上午,「中國絲綢文化暨刺繡藝術展覽會」在英國倫敦隆重舉行。此次展覽主要分為「中國絲綢歷史文化」及「中國絲綢和刺繡展品」兩大部分,共展出一百多件絲綢文化及當代絲綢刺繡藝術精品。展品包括絲綢書籍,捲軸等文化歷史性展品,工藝精湛的刺繡藝術作品,作品大多需經過數月至數年的精心設計與製作,也不乏精美的絲綢刺繡製品。展覽於12月11日至12日在倫敦金融城中國銀行倫敦分行展出,部分精選展品將進行慈善義賣。
  • 扛起傳承中國刺繡的大旗
    刺繡工藝雖然因其與現代生活的關聯而得以倖存,但無論是產業規模、市場份額、文化影響還是人才儲備,都面臨困境。  李當岐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各類產業都在轉型升級,積極進行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同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走出去」等戰略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也為振興傳統工藝、弘揚傳統文化吹響了集結號。
  • 中國刺繡藝術的遇合與重生
    當時,會議室的主席臺變成了展覽臺,會議室四周的牆壁上懸掛著各類帶刺繡的服裝和飾品,大家研討的主題正是「中國傳統刺繡藝術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創新」,主辦方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所。中國刺繡藝術是中國手工藝傳統中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也是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名繡源遠流長,苗繡、藏繡、侗繡、滿繡等少數民族刺繡藝術精彩紛呈。
  • 中國的民間四大刺繡,細數各大刺繡的工藝特點,讓你輕鬆辨別
    中國的傳統工藝有很多,其中刺繡就是其中之一,在國內外都想享很高的的聲譽。說到中國的刺繡工藝,真的是文化歷史悠久,長達2000多年,刺繡的手法也是豐富多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產於中國中部湖南省的「湘繡」,中國西部四川省的「蜀繡」,產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粵繡」和產於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繡」。這些工藝各有特點,技巧精湛,今天就帶大家來領略一下四大名繡的工藝特點,讓你長知識的同時,輕鬆辨別。
  • 中國刺繡世界聞名,除四大名繡外,還有這些入選非遺文傳統刺繡
    中國除了四大名繡,在西部地區,還有這些原生態的刺繡工藝更有藝術特色,因為各種原因,這些工藝還保留著傳統的工藝,下面就帶你見識一下!1、西秦刺繡在陝西這種民間刺繡和布藝,以其豐富的造型和較為精湛的工藝,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歡。西秦刺繡的流傳地寶雞地區亦稱西秦,是周秦文化的發祥之地,民間手工技藝歷史久遠。
  • 中國傳統文化刺繡 ---訪刺繡文化藝術節
    央視《鄉約》欄目組在現場錄製節目11月12日,「中國刺繡藝術之鄉」---鎮湖,迎來了第六屆刺繡文化藝術節。活動期間將相繼推出多項系列活動。連續舉辦了五屆的中國刺繡文化藝術節,利用此平臺逐年向海內外展示了蘇繡獨特的文化優勢與藝術魅力。
  • 「領繡」國粹|中國刺繡&領繡刺繡,同宗同源的藝術之美
    2.刺繡的起源與發展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相傳「舜令禹刺五彩繡」,刺繡在夏、商、周三代和秦漢時期得到發展。到了漢代,刺繡開始展露藝術之美。同時,宋代是中國手工刺繡發達臻至高峰的時期,無論產品質量均屬空前。明清時期,刺繡工藝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提高。民國以來,刺繡的發展幾乎停頓,並逐漸走向衰落。
  • 震驚世界的8個中國特色族群
    震驚世界的8個中國特色族群
  • 中國,刺繡
    中國刺繡,籍千針萬線幻作一副美輪美奐的錦繡畫卷,傳達了一種精緻婉約的生活嚮往,令世人也不禁為之動容,「窮工極巧」的讚嘆,便像是專門為這一門手藝而生.刺繡,起源於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史傳黃帝時代就有彩繪花 紋的記載。也就是說古代原始人類早懂得用色彩來美化自己。
  • 中國手工刺繡:傳統手工藝的創新和思變
    「婦女積極主動融入手工技藝傳承創新中融合發展非物質文化的跑道,使中國古老的刺繡業繁榮似錦,大放異彩。」全國婦女手工編制學會常務副會長陳元 自信地說道。圖為蒙古族繡年現場「作繡」。 張瑋 攝8月1日—2日,首屆中國手工刺繡傳承創新大會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舉辦,期間召開的中國手工刺繡高峰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刺繡「大咖」紛紛建言獻策,共同探討中國手工刺繡這門傳統手工藝在現代價值中的創新和思變。中國刺繡又稱絲繡、針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
  • 中國刺繡的淵源歷史
    中國的刺繡究竟源於那個朝代?由於刺繡作品不易保存,因此極難說清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刺繡恐怕要算殷商和西周的了,從那個時期的出土文物來看,粘附在泥土上的絲織物的紋路和刺繡的花紋依稀可見。特別是在1982年從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繡衾(被)和禪(單)衣,上面繡著龍、鳳、虎和花卉等,形神兼備,綺麗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