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即將升入初中和正在初中奮鬥的同學們。
有些同學很早的時候可能就有耳聞,初中數學難學,高中數學更難學。在昊南老師看來,若從年齡段和認知能力考慮,初高中的數學與你學習小學的數學難度相當,並沒有別人說的那麼恐怖。
還記得你小學一年級時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時的情景嗎?是不是有一部分同學也是很吃力,但是現在你做20以內的加減法還有啥感覺嗎?之所以感覺初中數學有難度,是因為初中數學的培養方向,思考方式,學習方法等都發生了變化。
下面昊南老師談談自己對學習初中數學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們要有學好初中數學的信心。
之前的文章中昊南老師強調過自己的觀點:每一個同學都是學習高手,因為你們都把小學的知識完成的非常棒,你們都從只會哭和吃奶學會了說話、學會了交流、學會使用四肢等等,你現在具備的每一項能力,你大腦裡的每一個記憶,都是後天學來的,每一個孩子都學習的非常出色。學習能力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超能力,不要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比別人弱,每一個同學都能做的非常棒。
其次,需要我們對初中數學有所了解,消除恐懼。
現階段我們國家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分為兩個學段——小學和初中。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初中數學的好多知識點在小學數學中都有滲透,初中知識將我們的認知提高一個層次: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初中數學對知識進行了更具體的分類,主要分為平面幾何、代數、統計與概率三大塊兒,雖然有分類但是也存在關聯,「數形結合」的思想就是典型的例子。
平面幾何主要包括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圓的性質判定的知識,其中穿插平移、軸對稱、旋轉三種主要的圖形變換的知識,為了解決問題需要掌握圖形全等(特別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圖形的相似(相似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學習平面幾何主要培養同學們的推理論證能力,特別是要掌握用運用數學語言解答數學問題的能力。
代數內容主要包括數的認識(初中將數的範圍擴展到實數)、式的計算(整式、分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不等式、函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銳角三角函數)。
統計與概率內容相對比較簡單與獨立,重點在對概念的理解,昊南老師就不多敘述了。
同學們一看可能有點懵了,內容這麼多,看起來還都這麼陌生,咋學呀??!!
從初中開始,我們數學的學習的銜接性變得越發明顯。說人話就是前面的知識沒學好,後面基本就聽不懂了。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沒掌握徹底,就會直接影響後面其他類型方程的解答,平面直角坐標系沒弄懂就不要說要學好函數了,三角形的知識不過關,解答四邊形問題時就有困難等等。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學習初中數學時,特別是七年級時,不能留尾巴,跟住老師的節奏,打好堅實的基礎,為後面的學習鋪好路。
再者,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初中數學不同於小學數學,因為在小學數學中還是有很多需要同學們死記硬背的內容,比如1+1=2,9X9=81等等,中學數學的重點不是背誦,而是思考,是領悟數學思想。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我們的學習不能流於表面,評價知識點是否學會時,不能簡單地認為會做兩個習題就可以了。要提高我們的評價標準,真正掌握知識點了應該是:解題思路清晰、變式題遊刃有餘、深刻領悟了相應的數學思想。在學習中,要多與同學討論,有疑惑時要及時解決,最好是能做到每一個題目都能講得出,講得明。
學習幾何證明是我們接觸初中數學的第一道難關,有些同學接受的較慢。昊南老師建議同學們可以背誦幾道經典題目的解題過程,記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學習用方程(不等式)解答實際問題的知識點時,部分同學的方程思想建立的較慢。昊南老師建議同學們要丟棄小學解題時的算術思想,要學會正向思考問題。其實方程(不等式)問題都可以看成填空題,找到量與量之間的關係就可以了,特別提醒大家小學學過的各類問題的公式要牢記啊!
學習函數是最讓同學們頭疼的事了。因為這樣的內容我們之前從未接觸,所以剛剛接觸時同學們會感覺有困難。昊南老師認為:關鍵要理解函數所能展現的是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關係,利用我們對變化規律的理解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或是實際問題。學習的過程中,要腳踏實地學好每一個知識點,理解要透徹,解題時多思考為什麼。
總之,初中數學並不是有多麼難,而是需要我們學會思考,領悟初中的數學思想。加油吧,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這樣你已經邁出了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