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篇(1)恐龍時代的背景

2020-12-18 白澤悉曉

你對我們生活的地球有多了解呢?

恐龍誕生前的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

恐龍誕生前又有哪些生物在地球上演化呢?

地球大約在46億年前由宇宙中的塵埃粒子物質聚集冷卻形成,地球形成後的5億年出現海洋,海洋中的各種化合物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了無數次後,終於產生了有機物,在34億年前誕生了最原始的生命。

原始地球

雖然生命誕生如此早,但大部分都是長期處於低級狀態,而複雜的生物在距今大約5億年的寒武紀開始進化,出現了大量生物,

地球的形成經過了46億年

它們中有的只是地球上的匆匆過客,有的在地球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有的成功存活並進化出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態,當第一隻恐龍在地球上發出嘶吼時,一個見證了地球變化的偉大神秘的時代即將來臨……

01地球的發展

隱生宙

從地球誕生到6億年前,這段時間在地球歷史上被稱為「隱生宙一般還可分為「太古代」和「元古代」太古代是最古老的地質時期,這時期的地殼很薄,火山運動比較頻繁,而且缺少自由氧,雖然條件艱苦,但是還是出現了生命,到了元古代,藻類植物已經十分繁盛了,而到了有殼的無脊椎動物佔優勢時,地球進入了顯生宙。

遠古海洋

古生代

古生代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分為六個紀,分別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在古生代早期,這時藻類還在大量繁殖,但是此時的海洋霸主是一種叫「三葉蟲」的無脊椎動物,到了泥盆紀,魚類才開始大量繁殖,

早期海洋
三葉蟲化石

在志留紀中期到泥盆紀開始造山運動,陸地面積越來越大,促使越來越多的生物從海洋向陸地轉移,而一些魚類也用鰭上岸,成為了陸地脊椎動物的先祖。例如著名的腔棘魚就證明了這段歷史。

從海洋向陸地

寒武紀生物大爆炸

寒武紀大概是在六億年前,是古生代的第一個紀,在這個時候,人們發現許多生命突然爆發式的出現,而且幾乎是同一時間出現,這就是「寒武紀大爆發」雖然說是突然,但是在漫長的地球歷史裡也有200萬年,很多形態各異,恐怖獵奇的怪物出現,差不多在那個時候開始,很多現在的生物的先祖開始出現,開始了各自的演化。

1寒武紀的各式生物
2寒武紀的各式生物

科學家猜測,在古老的年代,氧氣含量少,但是在年代的推移,加之藻類的出現,寒武紀可能是一個充滿氧氣的時代,當氧氣持續穩定,使用氧氣的大型動物才沒有後顧之憂的改變自身形態,利用能源,使得自身結構擴大,功能增加。

二疊紀的大滅絕

地球的演變是殘酷的,剛剛經過寒武紀大爆發的地球在二疊紀時卻迎來了一次生物大滅絕,這次大滅絕,使得95%的生命被毀滅,陸地上的巨大兩棲動物和肉食動物幾乎全部消失,就連昆蟲也大批死亡,海裡的海百合,珊瑚也一掃而空,至於滅絕的原因,也有很多,

有科學家認為是如今的西伯利亞地區的熔巖噴發,方圓數百平方千米都著火,直達幾百萬年火,火山噴髮結束,但是大量的火山灰進入大氣層阻擋了陽光,改變了氣候,持續了幾十年,在如此的惡劣氣候巨變下,大量生物滅絕

火山噴發

也有人猜測是天體大撞擊,可能只是一顆小行星或小彗星在2.5億年前猛烈撞擊地球,其威力相當於在同一地點引爆10億枚核彈,並在一瞬間殺滅上千範圍的生物,同時遮天蔽日的灰塵使得不見天日,其效果是任何火山都比不上的,足以使全球氣溫瞬間變化。

隕石墜落

目前被廣泛接受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在二疊紀末死於窒息,這無論對於海洋還是陸地生物都是很有效的滅絕手段,由於陸地的運動陸地聚合成為泛大陸,減少了海岸線,產生了內陸沙漠,陸地升溫,海洋變暖,全球溫差減小,又使得引發化學變化,大量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引發了特大溫室效應,於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被活活煎烤造成大規模生物死亡。

炎熱導致土地異常乾涸

此時距離恐龍出現還有幾千萬年,在幾千萬年後,一群令人膽顫心驚的生物將在大滅絕後出現在荒蕪的地球上,他們劫後重生,龐大的家族將在地球上有畫上濃重的一筆,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而地球霸主的他們在統治地球後卻不知他們最後也將會面對一場殘酷的大災難……

02恐龍的生活條件

在經過了生命被水支配的古生代後,巨大的爬行動物開始統治中生代,中生代時,爬行動物統治了海陸空,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的時代」中生代主要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恐龍生存的年代。

三疊紀

三疊紀是恐龍時代的開端,主要距今2.25-2.03億年,二疊紀末的大滅絕留下了一個荒蕪的世界,而大量裸子植物如蘇鐵,銀杏,松柏開始在三疊紀大量發展,

美麗的銀杏樹是從三疊紀到如今的活化石

而在無脊椎動物中許多古老的族群如蜘蛛,蜈蚣和蠍子度過了大滅絕在三疊紀又開始興盛,雖然許多昆蟲被淘汰了,但是很多新的物種出現取代了老物種,從那個時候開始昆蟲開始不斷壯大,並很少受滅絕的影響。

古代巨型馬陸
古蜘蛛化石
遠古昆蟲

除了昆蟲,各類爬行動物也開始演化,它們演化出許多稱霸地球的各種「初龍類」,這些動物包括恐龍、翼龍和鱷。雖然初龍類發展得還不錯,但是這個時代畢竟屬於粗大的似哺乳爬行動物。時間繼續向前,這些粗大的動物逐漸消亡,但它們產生了新的物種,這些物種與我們今天的哺乳動物極為接近。

中華鳥龍
各種初龍類

侏羅紀

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紀,距今2.03-1.35億年,這是一個真正的恐龍時代。此時超級陸塊盤古代大陸真正開始分裂,侏羅紀後期,泛大陸開裂,大陸地殼上的裂縫生成了大西洋。非洲開始從南美洲裂開,而印度則準確移向亞洲。但是仍然有許多大面積的陸地,因此全球的動物群和植物群仍然非常相似。

盤古大陸

這時候全球各地的氣候都很溫暖,湧入裂縫而生成的海洋產生溼潤的風,為內陸的沙漠帶來雨量。植物延伸至從前的不毛之地, 提供分布廣泛且為數眾多的恐龍(包括最大型的陸上動物)所需的食物。

幫助恐龍在侏羅紀時期進化成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海洋裡的優勢物種包括蛇領龍類和魚龍類等爬行動物,空中則成為翼龍(會飛的爬行動物)的世界

迷惑龍
翼龍
蛇頸龍

白堊紀

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開始於距今1.35億年,結束於距今6500萬年,白堊紀的時代。劇烈的地殼運動和海陸變遷,導致了白堊紀生物界的巨大變化,中生代許多盛行和佔優勢的門類( 如裸子植物、爬行動物、菊石和箭石等)後期相繼衰落和滅絕。

菊石
菊石化石

早白堊世仍以裸子植物中的蘇鐵類、銀杏類和松柏類為主,真蕨類仍然繁盛。從早白堊世晚期興起的被子植物在晚白堊世得到迅速發展,並逐漸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統治地位。

爬行類從晚侏羅紀至早白堊紀達到極盛,繼續佔領著海、陸、空,其中就有大家熟知的霸王龍,棘龍,(霸王龍誕生於白堊紀而不是電影裡的侏羅紀)然而在這一時期,恐龍卻由鼎盛走向完全滅絕,其原因至今仍然是個謎。

霸王龍
棘龍

03恐龍的誕生

恐龍的大分類

恐龍實際上包括了差別很大的兩大類動物,它們之間的差別不亞於牛與馬之間的區別。於是1872年,英國的古生物學家西利提出,將恐龍分為兩大類。他認為從解剖學上看,兩大類恐龍的主要區別在腰帶上。恐龍根據其腰帶的不同分為兩個主要類群:蜥臀類和鳥臀類,

而其中的蜥臀類又由肉食的獸腳類和巨大的、植食的蜥腳類組成,它們在侏羅紀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到白堊紀時,鳥臂類取代了它們,但是恐龍的祖先是什麼模樣?兩大類恐龍有沒有共同的祖先?

長期以來,人們曾認為蜥臀類與鳥臀類風馬牛不相及,各有各的祖先。但隨著較古老恐龍的發現以後,許多研究恐龍的專家都公認:恐龍還是單一起源的, 即兩大類恐龍有共同的祖先。可是祖先是誰,仍沒有答案

梁龍是蜥臀類
劍龍是鳥臀類

恐龍的先祖

發掘於南美洲的兔鱷看上去與恐龍非常相似。兔鱷是恐龍時代到來之前的動物,它體長大約有1米,樣子有點像鱷魚,有點像恐龍。

科學家們發現,在阿根廷侏羅紀中期地層中發現的兔鱷和三疊紀晚期地層現的鳥鱷與恐龍的祖先非常接近。從比較化石以及現生的爬行動物的踝骨中可以看到:早期的古龍類行走時是傭匈前進的,身體還不能離開地面;而兔鱷身體輕巧,前進時身體已離開地面,基本上是半直立;真正的恐龍則是完全直立行走。

兔鱷

考古學家對兔鱷化石進行分析後認為,恐龍或許就是從這種動物進化而來。但是兔鱷之前是否還有什麼生物生存過,卻沒有留下任何的遺蹟。

現在的普遍觀點認為,三疊紀時,初龍類開始興起。它們從起初小型敏捷的動物逐漸形成了大型肉食類和笨重的植食類,甚至還有精巧的、飛翔的翼龍。 從初龍類中還產生了恐龍。大約三疊紀中期,恐龍來到世間時幾乎沒有多大影響,但到三疊紀末,它們成為了地球生命的統治者。而這顆中生代最耀眼的明星,即將開啟1.6億年的統治。

相關焦點

  • 恐龍史前霸主的地位不保了,史前巨蛙竟然吃恐龍,是真是假?
    關於白堊紀,人們都會認為這是一個屬於恐龍的時代,恐龍也是人類公認的白堊紀霸主。當然,白堊紀不僅僅只有恐龍這一種生物,一些史前食肉性動物甚至是部分存活至今的生物也與恐龍共存。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一種史前巨獸——魔鬼蛙。
  • 史前「真龍血」琥珀被拍賣 裡面居然有一隻恐龍時代的有翼生物
    史前「真龍血」琥珀被拍賣 裡面居然有一隻恐龍時代的有翼生物  olivia chan • 2019-11-18 18:10:53 來源:前瞻網 E6804G1
  • 扮演恐龍求生!角色扮演遊戲《史前恐龍倖存者》公布
    導 讀 日前,Arcupion Art公布了其製作的全新求生恐龍遊戲《史前恐龍倖存者》,該遊戲將於5月19日登陸Steam搶先體驗項目。
  • 都因為恐龍是史前世界的霸主,其實,恐龍在這種動物面前就是小弟
    不過,與它生活在1億1000萬年前白堊紀時代的帝鱷相比,就顯得小巫見大了。這個在史前堪稱「終極殺手」之一的帝鱷,擁有著令人吃驚的體型,一般情況下,成年的帝鱷身長可以達到12米,體重則在10到11噸左右。它們主要棲息在河塘邊,而只要它們在的地方,連當時稱霸白堊紀時代的恐龍都不敢輕易闖入它的領地。就算是恐龍想要到池塘邊喝水,那都要看帝鱷的臉色行事。
  • 史前足跡:人類、恐龍與巨人!
    1.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人類開始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稀釋了大氣中放射性碳的含量。2.核試驗也會影響放射性碳水平,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碳14含量大幅上升。3.地質變遷導致的底層置換!根據地質年代測定法,目前科學界的普遍共識是恐龍生活在6600萬年前,那個時候已經滅絕了:三疊紀:2.5億年前到2億年前侏羅紀:2億年前到1.45億年前白堊紀:1.45億年前到6600萬年前也就是說,現代是不可能有恐龍的了
  • 100%還原侏羅紀世界《方舟生存進化手遊》帶你進入恐龍時代!
    當年,電影《侏羅紀世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別樣的恐龍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各大恐龍齊登場,上演了一個危機四伏的別樣世界。無數恐龍迷都渴望能像電影主角一樣進入到侏羅紀時代,與喜愛的恐龍零距離接觸,一起戰鬥,探索史前世界。
  • 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原標題: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 這是保存最完好的蜘蛛化石。它來自中國,年代可追溯至1.65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這種蜘蛛學名為Eoplectreurys gertschi。
  • 揭秘史前「恐龍天敵」,據說一口能吃掉一隻恐龍,專家:你想多了
    儘管如此,人類對恐龍滅絕的探索從未止步,然而,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遠古時代有種體型非常龐大的青蛙一口吃掉一隻恐龍,還是它的天敵。乍一看還真的覺得是無稽之談,在7000萬年前,哪有動物的體型能夠比恐龍還大,要知道有些恐龍的體型已經超過50米,許多動物在他們眼裡都是小螞蟻,即便它們能夠把恐龍吃掉,那也得一口口的啃,一口吞掉實在是太誇張了。
  • 全球八大珍貴化石:史前巨蟒能吞恐龍(組圖)
    2010年,化石與考古學家們揮動鐵鍬在全球許多地方挖掘出大量罕見的珍貴化石,如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化石、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等。這些極具研究和考古價值的珍貴化石,有的是礦物化的骨頭和貝殼,有的是動物身體留下的印跡。
  • 非同一般的史前動物,幾乎什麼都吃,恐龍見到它都會害怕
    經過兩年的研究,菲利普·塔丘特認為這些鱷魚的化石來自7000萬年的白堊紀史前生物帝鱷的身上。此後,陸陸續續有科學家在白堊紀的一些地層當中發現了帝鱷的脊柱、四肢骨頭,以及髖骨等等骨骸。目前帝鱷的正模標本存儲於尼日國立博物館當中。帝鱷是曾經在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鱷類動物之一,成年帝鱷的體長可以達到13米,體重將近11噸。
  • 十大可怕的史前生物,恐龍根本排不上號
    大約1.35億年前,恐龍是無可爭議的地球統治者。如果不是因為大約6500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引發災難,恐龍可能今天仍然存在。然而,我們的星球存在的時間遠遠超過恐龍統治的時間,自然界也非常善於製造除恐龍之外的巨型生物,恐龍並不是史前唯一的可怕動物。
  • 恐龍時代介紹
    恐龍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 恐龍曾經支配地球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
  • 恐龍的簡介,恐龍生活的時期和恐龍的分類
    先來看一下恐龍生活的時期吧:三疊紀晚期,是有恐龍生活的早期時代,那時候的地球,是一塊巨大的陸地,叫盤古大陸,有雨林,有沙漠,氣候溫暖,沒有冬季。侏羅紀晚期是巨型恐龍最多的時代,那時候的地球,大陸板塊逐漸飄移、分離,出現了許多沼澤、平原,開始出現內陸海,大西洋開始形成,到處都很暖和。白堊紀晚期,這是地球上有恐龍生存的最後時代,那時候的地球,大陸板塊之間飄離得更遠了,氣候變得涼爽了,有了季節的變化,和極地的冰帽。
  • 史前10大著名恐龍:霸王龍號稱恐龍「暴君」
    原標題:史前10大著名恐龍:霸王龍號稱恐龍「暴君」 如果我要列出恐龍的所有種類的話,那估計有數萬種,這個已經滅絕了的陸地爬行動物王國裡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我們常常會設想這種生物如果又回到地球上會如何,我們大概都不知道這個答案吧。
  • 史前時期的「霸主」並不是恐龍,這種生物體長12米,專以恐龍為食
    恐龍其實是這個地球上面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的生物,以目前地球上面出現的所有生物來說,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比恐龍還要厲害的。但是隨著科學家不斷研究發現,其實有一種生物比恐龍還要厲害,據說這種生物的身高非常高,甚至還以恐龍為食,那麼這種生物的六毒恐怖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它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有一種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地球上生命體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順利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地球環境的變化導致很多的生物從地球上滅絕。在6500萬年前一場全球性災難的到來,讓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一直到450萬年前才出現了人類。在6500萬年前的這場災難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全部都消失不見,也有一些古老的生物得以延續,有的進化成為了其他的生物,有的已經適應了地球的環境。比如以下的這幾種生物就是史前遺留下來的動物,也被稱為活化石。
  • 3—7歲12本最有趣的恐龍繪本,了解史前生物,學習科學知識
    因此,家長可以將恐龍繪本作為引領孩子進入閱讀這扇大門的一把鑰匙。閱讀恐龍和其它史前生物的書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學習到歷史、地理、自然、植物、動物、地質等各學科的知識,對孩子理解力、觀察力、想像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能極大地發展、提升孩子的智力。因此,家長要多帶孩子閱讀此類書籍。
  • 歷史:始新世時代,始新世時期的史前生活!
    歷史:始新世時代,始新世時期的史前生活!始新世時代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1000萬年後開始,並持續了另外2200萬年,直到3400萬年前。與前古新世時代一樣,始新世的特點是史前哺乳動物的不斷適應和擴散,填補了恐龍滅亡所留下的生態位。
  • 史前文明的巨人指的是恐龍?或者說身體巨大且富有智慧的生物?
    古人也有研究歷史的,他們研究的歷史段也會很長對於歷史的研究,小編相信不僅僅是現代人有這種好奇心,包括古人也是,而且小編有理由相信,在遙遠的古代,人們也是將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上千萬的歷史課程,納入了研究方向,想想我們既然從千年時間前已然知道了地球上的恐龍時代,那麼在更早的時候,定然也是有所研究的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