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般的史前動物,幾乎什麼都吃,恐龍見到它都會害怕

2020-12-20 科普探空使者

20世紀40年代,法國古生物學家艾伯特·拉伯在尼日的撒哈拉沙漠發現了一塊鱷魚的牙齒和一塊鱗甲。之後研究發現,這種牙齒和鱗甲並不屬於現存鱷魚當中的一種。1964年,有地理學家發現了一塊鱷魚的頭顱,同樣不屬於現存鱷魚。經過兩年的研究,菲利普·塔丘特認為這些鱷魚的化石來自7000萬年的白堊紀史前生物帝鱷的身上。此後,陸陸續續有科學家在白堊紀的一些地層當中發現了帝鱷的脊柱、四肢骨頭,以及髖骨等等骨骸。

目前帝鱷的正模標本存儲於尼日國立博物館當中。帝鱷是曾經在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鱷類動物之一,成年帝鱷的體長可以達到13米,體重將近11噸。雖然說帝鱷的頭顱和當代正常人的頭顱一般大小,但是如果將帝鱷放置在人為模擬空格當中,那麼它們可以佔據11個空格的位置,而人類僅僅可以暫居1個空格。可想而知,如果人類遇上帝鱷的話,基本上是沒有生還的可能。

帝鱷的嗅覺很是靈敏,即使在水中也一樣可以嗅到獵物的氣息,現存的鱷類動物同樣也繼承了它們這一特點。此外,帝鱷的牙齒在當時幾乎是沒有動物可以比擬,即使是當時代的恐龍。通過分析帝鱷的化石,科學家發現它們的頜部存在132顆牙齒,它們的牙齒不僅大顆,而且很是鋒利,呈現圓錐形,各樣大型或者滑溜溜的史前魚類都是它們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的盤中餐,甚至一些小型的恐龍也不在話下。此外,帝鱷的鱗甲也很大隻堅硬,最大的鱗甲可以達到1米,在它們穿梭森林途中給予了很好的保護。

除此之外,帝鱷還有自己的獨特的發生系統,它們利用自己發出的聲音來劃定自己的生存範圍,不允許其他的動物的入侵。同時它們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發聲來和異性做出交流,吸引異性,當然了對於後代的交流也是依靠它們自己的獨特的發聲。作為兩棲動物,帝鱷更喜歡待在水中捕獵食物,因為在水中它們可以很好的隱藏自己。而一旦確認自己的捕獵目標,帝鱷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獵物拖拽下水,從而在水中將其解決。

一般而言科學家經常發現的都是帝鱷的頭顱化石,目前已經發現超過6個頭顱了。但是對於恐龍而言,科學家是很難發現其頭顱的,這其實和不同動物的身體特徵有很大的關係。恐龍的頭顱很容易碎,而帝鱷的頭顱很是既厚重又堅硬,所以經常可以找到完整的帝鱷頭顱。而對於帝鱷的年齡判斷,往往科學家是根據史前爬行動物都會有的皮內成骨的成長環來判斷,不過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種判斷方法並不科學,因為當時代的地球環境太過於極端。

相關焦點

  • 都因為恐龍是史前世界的霸主,其實,恐龍在這種動物面前就是小弟
    恐龍這種史前的大型動物人們並不陌生,在童年的印象中,恐龍作為地球上的霸主,擁有龐大的體型,猙獰的面孔,看起來就非常的害怕。但實際上,這些曾經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猛獸,並不是當時地球上最強的生物,而真正的王者,其實是:帝鱷。說到鱷,相信大家會很自然地聯想到鱷魚,的確,鱷魚看起來讓人不寒而慄,而作為活化石的它,自然是一個在地球上生存了很久很久的動物。
  • 恐龍史前霸主的地位不保了,史前巨蛙竟然吃恐龍,是真是假?
    關於白堊紀,人們都會認為這是一個屬於恐龍的時代,恐龍也是人類公認的白堊紀霸主。當然,白堊紀不僅僅只有恐龍這一種生物,一些史前食肉性動物甚至是部分存活至今的生物也與恐龍共存。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一種史前巨獸——魔鬼蛙。
  • 可怕的史前動物們,最大的有8層樓高,恐龍都只是它的「零食」
    在遙遠的年代,生活著一群大傢伙,他們比人類更早出現,這些動物們的戰鬥力都極強,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些龐大的史前動物吧。 一.史前巨魚 這可不是一條「乖乖」魚,它的實力可不容小覷,史前巨魚的身體可達10米長,可輕鬆撕裂一條鯊魚,它們生活在4億年前的海洋,可以說已經統治了海洋領域,科學家們認為,它有可能就是第一個百獸之王。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
  • 8個鮮少有人知曉,但卻真實存在過的史前動物
    我們在上學時的課本裡,還是其他方面的資料中,都會對史前動物有一定的了解,這些動物都是地球早期出現的,因為當時環境對於它們非常有利,所以史前動物的體型都超級的巨大,像我們熟悉的恐龍,就是一個典型的「龐然大物」,雖然它們現在早已經滅絕,但是對於地球的發展史,卻是永遠都不能抹去的,因此詳細掌握一下還是很有好處的,那麼今天小編來說說,8個鮮少有人知曉,但卻真實存在過的史前動物
  • 揭秘史前「恐龍天敵」,據說一口能吃掉一隻恐龍,專家:你想多了
    儘管如此,人類對恐龍滅絕的探索從未止步,然而,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遠古時代有種體型非常龐大的青蛙一口吃掉一隻恐龍,還是它的天敵。乍一看還真的覺得是無稽之談,在7000萬年前,哪有動物的體型能夠比恐龍還大,要知道有些恐龍的體型已經超過50米,許多動物在他們眼裡都是小螞蟻,即便它們能夠把恐龍吃掉,那也得一口口的啃,一口吞掉實在是太誇張了。
  • 最大的史前動物:恐龍,你了解它麼?知道有哪些種類嗎?
    最大的史前動物 大約2.3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恐龍生物。隨著不斷的進化,一些恐龍的身體越來越大。最終它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在巨大的恐龍家族中,蜥腳類恐龍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如果它將拉伸的頸部抬到空中,它就高達三層。在世界許多地方都發現了巨型蜥腳類恐龍化石。雖然它們在體形上有很多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的大腦非常小。因為有一個神經結比這些巨人腰部的大腦大L倍,以彌補其不足。
  • 克隆技術很發達,人類為何不克隆瀕危動物,或者復活史前恐龍?
    ,在無法複製人類的情況下,為什麼不使用這項技術去克隆一些瀕危的野生動物或者復活史前滅絕的恐龍呢?第一隻克隆牛科學家表示,不是人類不想去克隆瀕危動物和恐龍,而是克隆這種技術,表面上看起來很成熟,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它存在很多問題,人類之所以不去克隆瀕危動物或者復活恐龍主要因為四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成功率很低。
  • 為什麼史前動物如此巨大,而現代動物都不是很大?
    總體而言,史前動物的體積的確比現代動物大,但是這一問題存在倖存者偏差。人們普遍認為史前動物比現在大,主要是參考侏羅紀時代的恐龍。但是史前世界遠非只是侏羅紀時代。在寒武紀時期,最大的動物是畸形龍,其長度也頂多2米,這尺寸和人類差不多,還沒有現代大型貓科動物大。
  • 十大可怕的史前生物,恐龍根本排不上號
    大約1.35億年前,恐龍是無可爭議的地球統治者。如果不是因為大約6500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引發災難,恐龍可能今天仍然存在。然而,我們的星球存在的時間遠遠超過恐龍統治的時間,自然界也非常善於製造除恐龍之外的巨型生物,恐龍並不是史前唯一的可怕動物。
  • 為什麼在公眾看來,史前動物比現代動物要大而且強?
    史前動物在大眾心目中都是比現代動物大而且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化石存留的原因。化石形成的條件極其嚴苛,絕大多數動物死去之後根本沒有機會形成化石。
  •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它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
    在6500萬年前一場全球性災難的到來,讓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一直到450萬年前才出現了人類。在6500萬年前的這場災難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全部都消失不見,也有一些古老的生物得以延續,有的進化成為了其他的生物,有的已經適應了地球的環境。比如以下的這幾種生物就是史前遺留下來的動物,也被稱為活化石。
  • 史前蜻蜓大如鷹,為何如今動物普遍都很小?
    它的體長將近35米,體重超過170噸,可能大家對此沒有什麼概念,讓我們將藍鯨換算到我們熟悉的動物身上,一頭藍鯨大約可以抵27頭大象,如果大家想要用卡車來拉走一頭藍鯨,按照一輛車4噸計算,大約需要43輛卡車,才可以將藍鯨給拉走。
  • 世上最怪異的史前動物是這樣:顛覆常識
    史前猛獁象每天能產180公斤糞便自從動畫電影《冰河時代》播出以來,猛獁象幾乎成為許多人的偶像。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寫道,這種動物全身覆蓋著毛,有四條腿,依然保留著它們陸地祖先的許多重要特徵。它們特別喜歡吃海龜。
  • 人類從沒有害怕過的動物?考古學家:這種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人類從沒有害怕過的動物?考古學家:這種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眾所周知,人類是地球上的最高統治者,也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人。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因此而驕傲,從而認為人類從沒有害怕過的動物。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人類曾經還是非常渺小的。
  • 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原標題: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 這是保存最完好的蜘蛛化石。它來自中國,年代可追溯至1.65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這種蜘蛛學名為Eoplectreurys gertschi。
  • 全球八大珍貴化石:史前巨蟒能吞恐龍(組圖)
    2010年,化石與考古學家們揮動鐵鍬在全球許多地方挖掘出大量罕見的珍貴化石,如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化石、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等。這些極具研究和考古價值的珍貴化石,有的是礦物化的骨頭和貝殼,有的是動物身體留下的印跡。
  • 除了恐龍,誰還吃恐龍?
    其中蜥腳類恐龍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比如著名的梁龍、迷惑龍和阿根廷龍,它們成年後體長几十米,皮糙肉厚,令一眾掠食者束手無策。如果說,誰能吃恐龍?答案可能是,其它恐龍。 然而,得益於一些罕見的化石,科學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險象環生的中生代,就存在許多直闖龍巢、大啖龍肉的屠龍者。成年恐龍很強大,但當它們處於蛋殼之中,或剛破殼而出時,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被捕食。
  • 史前最大動物排行榜,排名第一是海洋生物,霸王龍都排不上名次
    史前最大動物排行榜,3億年前的巨大蜻蜓只排第八,第一是誰?   世界上有很多千奇百怪的生物,種類繁多。在我們目前的世界中,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體積比較小的動物,最大的動物也就算是鯨魚了,而在史前的地球上有很多體型巨大無比的生物,但很多都是從一些化石中推斷出來的。
  • 史前10大著名恐龍:霸王龍號稱恐龍「暴君」
    原標題:史前10大著名恐龍:霸王龍號稱恐龍「暴君」 如果我要列出恐龍的所有種類的話,那估計有數萬種,這個已經滅絕了的陸地爬行動物王國裡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我們常常會設想這種生物如果又回到地球上會如何,我們大概都不知道這個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