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鐵礦石的價格居高不下。作為鋼鐵的核心原材料,鐵礦石的漲價必然對鋼鐵行業產生巨大影響。但具體有什麼影響,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今天小禹整理了一些數據來分享。
一、鋼鐵漲價對於全民的影響
如今鐵礦石的價格居高不下。作為鋼鐵的核心原材料,佔整個鋼鐵成本的絕大部分。鐵礦石的上漲必然會直接導致鋼鐵價格上漲。
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對鋼鐵的需求也是非常之大。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今年1-10月份粗鋼產量達到8.7億噸,同比增長5.5%。預期今年粗鋼產量基本會突破10億噸。全國粗鋼、鋼材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5%和6.5%。這樣的產量對於鐵礦石的需求自然十分龐大。
由於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中國鋼鐵的龍頭企業寶鋼發出告示,2021年1月國內期貨不含稅調價幅度很大(具體參見小禹12月10日發的《2021年1月寶鋼股份國內期貨價格調整公告》)。厚板、型鋼上調每噸300元,熱軋材、酸洗鋼、普通冷軋材、熱鍍鋅材、彩塗板、鍍鋁鋅、高鋁鋅鋁鎂每噸上調400元,電鍍鋅材每噸上調500元,無取向電工鋼每噸上調800元。
俗話說,牽一髮而動全身。鋼鐵工業是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工業等產業的基礎。鋼鐵在我國的國民生產發展中,起到了重要到無可替代的作用。大到鐵路、橋梁、建築,小到我們生活中的家電和其他日用品,都離不開鋼鐵。鋼鐵的價格變動,對於各行各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而鐵礦石的價格對於鋼鐵有較大的影響,那麼就間接影響到各行業的生產成本。只要和能用到鋼鐵的行業都會因原料成本而漲價,從而帶動連鎖反應,形成全產業鏈全社會的漲價風潮,最終由全民買單!
二、鐵礦石漲價對鋼鐵行業的影響
今年11月以來,鐵礦石價格進入加速拉升期。12月份鐵礦石價格繼續飆升。究其原因,我國的進口鐵礦石佔到了鐵礦石用量的一半以上。有數據表明進口鐵礦石中約有七億噸依靠澳大利亞進口,佔比進口總量的67%。而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價格飆升,引發新一輪的漲價行情。
12月10日下午,鋼鐵協會組織中國寶武、沙鋼、鞍鋼、首鋼、河鋼、華菱鋼鐵和建龍等鋼鐵企業召開鐵礦石市場座談會,就近期市場運行等問題進行了研討。結論是——當前鐵礦石價格上漲幅度已經偏離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鋼廠預期,資本炒作跡象明顯。同日,中鋼協還對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BHP Group Limited),質問其關於進口鐵礦石價格瘋漲的問題。
12月11日,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11月初的772.5元/噸,一度漲至1042元/噸,大漲近35%。如果拉長到更早的時間來看,鐵礦石價格的漲幅更加驚人。據悉,綜合鐵礦石漲價和其它原因,鋼企每噸鋼材約有100元利潤受到擠壓。鋼企利潤率本身不是很高,這樣一來,給生產經營企業帶來的壓力非常大。
12月12日,在2020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提到:「據測算,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已上漲了60%,但鋼材價格漲幅不到10%,鐵礦石的漲價是不合理的,也不可持續。
海峽財經資訊新聞報導:澳大利亞鐵礦石目前合約價格已經突破每噸1040元,並且仍在持續抬高。對此,中國多家鋼鐵企業紛紛呼籲國家監管部門介入,能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
三、後續發展的可能
由於澳大利亞是個依賴國際市場的外向型經濟體,該國出口的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採礦業、農牧業、留學教育業。中國是最大的澳大利亞龍蝦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葡萄酒、牛肉等的主要消費市場。根據西澳大利亞大學經濟學教授Rod Tyers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學高級講師Zhou Yixiao的建模,若中澳兩國的貿易減少95%,將對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造成6%的損失。
據觀察者網援引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12月15日當天,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Scott Morrison)出席公開場合時表示,澳大利亞「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協商還在繼續,因此澳方歡迎與中國的代表人士進行直接溝通交流。相信澳大利亞難以承受失去中國市場而蒙受的經濟損失,從而慢慢回調到市場價格。
四、解決方法之一從其他國家進口
另:巴西的卡拉加斯礦區,儲量180億噸,含鐵量高達60%;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地區,已探明的鐵礦總儲量達到435億噸,含鐵量能達到46%,雖然不及澳大利亞含鐵量的57%,但也屬於優質礦石,加上中俄接壤,運輸距離更短,運輸代價降低。這兩個產地的輸入量大約佔到進口總量的40%。顯然是中方引進鐵礦石的最優選擇。
好了,關於鐵礦石漲價的情況,我們今天就梳理到這裡。希望鐵礦石能早日回歸到合理狀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