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瘋狂的石頭」再次出現!12月以來,在海外鋼企加快復產、國外港口發貨回落導致供需偏緊等因素的推動下,鐵礦石價格一路飆升,一度突破千元大關。其中也不排除有國外巨頭壟斷、資本市場炒作等不良因素的幹擾。據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終於「發飆」了,屢次質問澳大利亞鐵礦巨頭。
鐵礦石價格突破千元大關!中國兩次「質問」澳巨頭
據《澳華財經在線》12月15日報導,繼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被「約談」之後,本周澳洲另一家礦業巨頭力拓也將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進行會談,會議的中心議題依舊是鐵礦石價格。
12月1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一度突破1000元/噸,漲至1042元,創下7年來歷史新高,單日漲幅近10%。隔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表示,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已上漲了60%,但鋼材價格漲幅不到10%,鐵礦石的漲價是不合理的,也不可持續。
據了解,前天必和必拓就該集團鐵礦石的定價機制、銷售狀況、近期價格上漲等問題進行一系列信息公開,並表態將與中鋼協加強溝通與交流,共同促進鐵礦石市場的公開、透明;同時承諾新財年依舊保持2.76億-2.86億噸的生產目標。
要知道,中國買家可是澳大利亞鐵礦石最大客戶。2019-2020財年,澳鐵礦石出口收入1020億美元,為該國提供6.5萬個工作崗位。其中,849億美元(約合5564億元人民幣)出口額由中國貢獻,如果平攤到每名澳大利亞人頭上,每人可以得到3400美元。
在此背景下,對於居高不下的鐵礦石價格,澳知名經濟學家、財經名嘴理克裡斯·理察森(Chris Richardson)卻稱:「多虧了鐵礦石,讓澳大利亞先前因為紅酒、牛肉、大麥等對華出口受阻產品蒙受的經濟損失,一次性彌補回來。」
減少對澳鐵礦石依賴!中國推出三大應對措施
殊不知,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和消費國,中國為了進一步提高在國際鐵礦石貿易的話語權,已經採取了不少應對措施。
首先,為了擺脫澳大利亞鐵礦石進口佔比一國獨大的局面,中國堅持推行鐵礦石進口多元化。比如今年4月-9月中國累計進口印度鐵礦石190萬噸,佔同期印度鋼鐵出口總量的29%,成為印度鋼鐵的最大買家。
而且今年7月中國山東和福建新設4個運營超大型鐵礦石運輸船的專用碼頭。待這些新的鐵礦石港口投入運營之後,將為中國從巴西和非洲進口更多鐵礦石,減少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提供了可能。
其次,中企正式獲得全球最大鐵礦——非洲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的「採礦證」,有效期25年。今年6月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為首的聯合體拿下西芒杜鐵礦3號、4號區塊40%股權;隨後中國最大鋼鐵央企寶武集團正在洽談接手中鋁集團在項目上的股權,並聯合其他鋼企共同開發。
資料顯示,西芒杜鐵礦位於非洲幾內亞東南部山區,鐵礦總儲量累計超過100億噸,鐵礦石平均品位65%,被認為是世界上尚未開採的儲量最大、礦石品質最高的鐵礦。一旦中企成功開發全球最大鐵礦,這意味著以往澳鐵礦石巨頭坐地起價,隨意斷供的情況將難以重現。
再者,我國呼籲並推動建立更合理的鐵礦石定價機制,還與全球3大鐵礦石巨頭實現人民幣結算。
5月12日,寶鋼股份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完成首單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的人民幣跨境結算,金額為1億元人民幣。這是我國企業繼今年1月和4月分別與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完成首單人民幣跨境結算後的又一新進展。
可以說,鐵礦石貿易模式的創新,已經表明鐵礦石的議價權正逐步向中國傾斜。
文 | 李澤鈽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