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與瑞幸的APP |
瑞幸門店 |
星巴克外送咖啡 |
星巴克外送咖啡杯蓋設計 |
記者 王心怡 見習記者 謝斌
向來,大佬們龍爭虎鬥的激烈程度遠超乎人們的想像,比如滴滴與快的的角鬥,摩拜與ofo的博弈,美團與餓了麼的對壘,套路都是常規但又十分奏效的補貼,人們似乎已經默認,並坐享其成——頭部玩家主導的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暫時獲利的始終是用幾塊錢打車、免費騎共享單車、幾毛錢點買外賣的老百姓。
不過,這一次,燒到了咖啡杯裡的戰火,顯得有些不一樣。2018年,咖啡杯裡的風雲際會也顛覆了人們的上述認知。只見瑞幸咖啡免費券、五折券、滿幾贈幾的兇猛攻勢,卻不見星巴克用同樣的「價格戰」來回應,甚至11月6日起,星巴克中國還對部分飲品的價格上調了1元。
但星巴克真的沒有回擊嗎?
A 品牌:同城Battle,貼身肉搏
答案是否定的,星巴克VS瑞幸的第一個戰場在外送領域。
自1999年1月,星巴克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開設中國大陸第一家門店起,通過快速擴張布局。如今,星巴克已經在中國140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3400家門店。記者在星巴克官網上查詢到,星巴克在寧波地區共開設了90家門店。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星巴克就是咖啡的代名詞,而他們也同樣認為咖啡就是星巴克。可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崛起,一個名為瑞幸咖啡的品牌加入戰局。
2018年1月,瑞幸咖啡的第一家門店在銀河SOHO營業,並通過資本的運作,用網約車的打法快速佔領市場。7月,瑞幸咖啡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率先成為中國咖啡市場的首家「獨角獸」。此外,主打外送服務的連咖啡,萊杯、友飲等自助咖啡機品牌也發展穩健,星巴克在中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正在被打破。
當神仙級電影咖湯唯、張震手捧小藍杯說著「這一杯,誰不愛」時,許多看過廣告大片的用戶都想躍躍欲試,一句簡單的口號,讓瑞幸一下子走進用戶群中。
依靠便捷的外送服務,瑞幸將咖啡送到大家都想去喝喝,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青島等全國21座城市布局門店1400多家,當然也包括寧波。
記者從瑞幸咖啡方面了解到,瑞幸咖啡寧波已經開業的門店有26家,其中18家快取店,8家廚房店;另有12家門店正在籌備開業中,將在近期開業。外送上,順豐是瑞幸咖啡最主要的供應商。
「順豐完善的服務網絡、優質的服務口碑,是瑞幸咖啡選擇與順豐合作的重要原因。順豐快遞同城業務做的不多,送飲品類就更少,而瑞幸咖啡業務要求是非常快速的,兩家公司系統打通,瑞幸會將依據大數據做出的訂單預測信息傳遞給順豐,方便順豐提前做出運營安排,以實現外賣咖啡的快速高效。」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不管是星巴克還是蘋果,重度消費的人群還是有限,而線上、線下的消費者從來都不分家。也就是說,星巴克與網際網路咖啡的業務不存在「互補」。瑞幸咖啡高級副總裁郭謹一曾向媒體證實:「星巴克與瑞幸的用戶高度重合。」
在高盛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顯示,以北京為例,瑞幸咖啡55%的門店距離最近的星巴克不超過500米,16%位於500米到1000米。至少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且新品牌的補貼力度更大,也相對新鮮。
雙方都把目光盯牢了「年輕人」「白領」「商務人士」目標客戶群體,在這樣的當口下,星巴克選擇接受阿里巴巴的賦能。
今年8月,星巴克正式聯手阿里巴巴稱,雙方將共同打造星巴克線上新零售智慧門店。依託阿里專為星巴克打造的全渠道中臺系統,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門店將與星巴剋星享俱樂部會員系統打通。這意味著,消費者將可以在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盒馬、口碑等平臺下單,實現會員註冊、權益兌換和服務場景的互聯互通。
9月21日,在宣布與阿里合作的48天後,星巴克與餓了么正式推出「專星送」外賣服務,寧波成為其開放「專星送」外賣服務的第二批城市,於10月22日加入戰局。
對此,瑞幸咖啡投入騰訊的「懷抱」——雙方將聯手探索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在線下場景的應用轉化與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化營銷,助力建設瑞幸咖啡「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目前來看,AT(阿里和騰訊)已入局,究竟是釐清戰況還是讓局面更加撲朔迷離,還需要時間考量。
B 用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另一邊,市場和用戶的反應卻是無比迅速的。
瑞幸一入寧波,「小藍杯」黨就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刷起了咖啡券,呼朋喚友加入網紅咖啡的陣列。而10月22日,寧波甫一開放「專星送」,就有鐵粉在微博上曬出了躺自家陽臺上,邊喝星巴克邊曬太陽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
「可以整個倒過來,拋出去另一個人接住,咖啡也不會撒。」餘勇作為一個咖啡因重度依賴患者,每天至少一杯咖啡打底,外賣咖啡簡直是救命良藥,在嘗試了一次星巴克「專星送」後,他堅定地「站隊」星巴克。
「9元的配送費果然要尊貴一點兒。」接過咖啡時餘勇發現,咖啡杯蓋與往常很不一樣,餓了麼小哥隨身攜帶的也都是冷熱分離的配送箱。
星巴克華東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解決外送服務中常見的飲料潑灑難題,星巴克質量品控及研發團隊歷經半年,進行包裝上的各種設計改進,設計出外送專用的冷熱飲杯蓋,「就拿一杯熱美式咖啡來說,要確保這一杯的品質如一併不簡單。熱美式溫度高,需要在杯蓋上設計氣孔讓蒸汽排出。同時,又要在外送過程中防止咖啡從氣孔撒漏。為此,星巴克的包裝工程師經過2000多杯飲品的反覆測試後,在5個設計方向中反覆比較,最終定下的方案是——雙層杯蓋的內層有一個小小的圓形回流盒,外送過程中晃動的液體,會通過回流盒上的小孔流回杯中。」
而對於一些喜歡卡布奇諾這一品類的消費者來說,「專星送」不提供此類服務。對此,星巴克華東區相關負責人解釋,對於這樣一款奶泡佔到三分之一的產品,並不適合做外賣配送,為了確保消費者拿到的外賣咖啡和門店的品質是一樣的,在菜單的選擇上,星巴克做了一些取捨,這也是一些消費者在「專星送」服務中找不到部分飲品的原因。
同樣是星巴克鐵粉的王珏卻對「專星送」並不感冒。在她看來,各類外送平臺也有星巴克代購、跑腿業務,配送費僅僅三四元,碰上咖啡傾灑了同樣能退換,「喝的都是同一個味道的咖啡,是否真的有必要為官方服務多買幾塊錢的單?」
對此,餓了麼寧波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外賣小哥屬於專人專送,只送星巴克咖啡,下單後30分鐘內必達。在服務上線前,他們進行了長達3個月以上的封閉式培訓,配送測試距離累計1萬2000公裡,就連把咖啡送達到消費者手裡的話語也是統一的。」
當然,王珏如此質疑更直接的原因還在於,她的單位並不在「專星送」的配送範圍內。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為了保證向顧客提供與門店一致的高品質星巴克體驗,目前「專星送」服務的範圍為門店附近1.5公裡。
1.5公裡,步行20分鐘,公交2站,騎車7分鐘,開車4分鐘,這樣的範圍設置遭到了不少用戶的吐槽:「那我自己走走去好了,為什麼還要浪費9元外送費?」
記者把這個問題拋給了星巴克華東區相關負責人,得到的回覆是,星巴克門店密集度的增加勢必會帶來配送距離相應程度的延長。近兩年,星巴克門店數量在中國快速增長,幾乎每15個小時就有一家星巴克門店在中國開張,預計明年計劃淨增600家門店。也就是說,在星巴克的設想中,隨著門店越開越多,推廣「專星送」的門店也會越來越多,原本不在配送範圍內的地方將有可能成為新門店的「跑馬圈地」之所。
不過,更多受訪者沒有太鮮明的「站隊」,他們覺得,如果是在門店消費就選星巴克,如果是點外賣就選瑞幸。因為星巴克門店幾乎隨處可見,環境較好,適合實體店消費。瑞幸咖啡門店體驗不樂觀,卻是外賣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