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陝西高考語文試題分析:緊貼時代和生活 考察綜合素養

2021-01-16 央廣網

  6月7日語文考試結束後,考生走出考場。(賀桐/攝)

  西部網訊(記者 彭芬)2018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於今天(6月7日)上午結束。陝西省招辦邀請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有關教授和部分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對語文科目試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今年高考語文陝西省繼續採全國卷二,與去年相比,語文試題題型無較大變化,全面考查了考生的語文素養,重點檢測了考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考試素材緊貼時代 關注生活

  「現代文閱讀」三類閱讀材料分別涉及「大數據時代」「國民面對新生事物時的微妙心理」「自主創新」「智慧財產權」「科技成果轉換」等內容,這些素材與現代生活、與未來世界緊密相關。

  「語言文字運用」中含有對戲劇的傳承與創新的內容,與當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主題緊密聯繫。在「語言文字運用」中將「奮鬥」「團結」「同舟共濟」等中華民族精神的關鍵詞作為仿寫的內容,很好地滲透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引導考生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

  今年這些考試點也均反映了《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對語文素養的要求與評價導向。這些考試方向也將引導語文教學緊密貼合新時代發展脈搏的話題,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生活。

  重視經典作品閱讀考查 滲透中華精神

  本套試題從文言文到現代文閱讀,均重視對經典作品閱讀的考查。如文言文閱讀選自《後漢書·王渙傳》,古代詩歌閱讀選自陸遊的詩作,名篇名句默寫來自對孟子、白居易、蘇軾等人的經典作品的考查。

  現代文閱讀中分值最多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取材於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有聲電影》。老舍先生是公認的人民語言藝術家,其作品鋪寫世態、人物語言具有典型的老北京風格,而作家善於在嬉笑中沉思,他對生活的關注不是辛辣無情的嘲諷,而是帶著理解的嘲弄,這樣的選材有助於考生換個角度反思我們的民族對新事物的接受中存在的問題。本文體現了老舍的寫作風格與我們民族特色的文化風格。

  試題難度適中 重點考查學生綜合素養

  本套試題難度較為適中,題目測試維度清晰。文學類文本閱讀兩道簡答題的設置,分別考查「市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和「造成幽默效果的手法」。

  從大的方面講,涉及的是作品內容情感的理解和藝術手法的鑑賞,符合考生對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把握方向。而具體問題的設置又依據作品的具體特點,將對「人物形象」的考查變形為「具體心態」的考查,體現了命題的靈活性,能夠考出考生的語文積累和應變能力。

  「文言文閱讀」全面考查了學生的斷句能力,重要實詞和文言句子的翻譯理解能力以及學生獨立分析、評價人物的能力。「古代詩歌閱讀」重點考查了學生對詩歌的鑑賞能力。

  其中一題要求學生比較詩中前後兩次出現「酒」的作用,該題目價值較高,讓學生在閱讀比較中,提升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名篇名句默寫」難度不大,選擇了學生較為熟悉的篇目,但不是死記硬背,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加以默寫,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總體看考題有利於考查學生應該具有的語言積累與運用能力。

  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

  試題繼續保持近幾年高考試題的風格,著眼對學生思維品質的考查。本套試題重視語境創設,第17到19題共用一段材料,有助於考查學生的綜合理解和表達能力;其次,更加靈活、更注重細節的考查,如第20題修改詞語,更加注重考查學生對語言細節的把握能力,而第21題的仿寫相對於去年的補寫更具挑戰性。這些試題均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

  2018年作文的命題以「故事」的形式呈現,沒有延續往年全國卷命題中常出現的「任務驅動」或「散點材料」,而有回歸前幾年命題形式的趨勢,能夠較好地考查學生臨場的應變思維能力。

  作文材料的元素多樣, 關係較為複雜,要理清其中的要點要求學生有較好的思維能力。材料中含有「專業深入」的科學態度、「全面準確」的認識方法等。「邏輯」「辯證」「創造」的思維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中對學生能力的明確要求。這道試題在這一點上較為突出,學生須具有良好的辯證思維能力和歸納思維方能寫出好的貼題文章。

  作文材料角度多樣,給學生寫作時立意、選材、結構的選擇空間較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日常積累,綜合素質以及創新思維,讓每位考生都能在自己的層面對寫作能力充分發揮。

  專家們一致認為,本套試題所體現的價值觀和思想都極具時代性,體現了語文新課標精神,反映了新時代需要的主旋律,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

相關焦點

  • 高考試題解析:語文重在考查綜合素養 數學注重基礎知識
    2018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省招辦邀請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有關教授和部分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對我省語文科目試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今年陝西省繼續採全國試卷,語文試題與去年相比,題型無較大變化,全面考查了考生的語文素養,重點檢測了考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權威解讀:緊貼時代,突出考查語文關鍵能力
    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2018年山東高考語文試題評析
    2018年高考語文命題牢牢扣住「新時代」和「新一代」的歷史內涵與特點,以培養和選拔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具備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優秀人才為目標,追求試題的思想性、時代性、科學性和示範性。在總結並繼承已有經驗的基礎上,2018年高考語文命題在進一步反映時代要求、助推素質教育上作出新探索,更好地彰顯和發揮語文科在高考評價體系中「立德樹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獨特功能。
  • 2018高考各科試題分析出爐,透露2019高考重要方向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年高考各科試題的分析,相信同學們仔細研讀之後將大有裨益!  語文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突出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鑑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考試內容。
  • 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2018年高考語文命題牢牢扣住「新時代」和「新一代」的歷史內涵與特點,以培養和選拔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具備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優秀人才為目標,追求試題的思想性、時代性、科學性和示範性。在總結並繼承已有經驗的基礎上,2018年高考語文命題在進一步反映時代要求、助推素質教育上作出新探索,更好地彰顯和發揮語文科在高考評價體系中「立德樹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獨特功能。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點評高考語文試題:基於核心素養 彰顯立德樹人
    【高考新動向】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命題無論在材料選擇,還是題目設置上都充分體現了「基於核心素養,彰顯立德樹人」,不僅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的核心要求,更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學以致用,全面發展。(二)科學考察,基於核心素養的綜合能力1.語言建構與運用將知識點考查與相關語言材料相結合,創設閱讀情境。
  • @高考生 2020年高考語文和數學試題特點的權威分析(新高考I卷)來啦
    緊貼時代培根鑄魂,深化改革行穩致遠——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
  • 2018年高考黑龍江語文試題解析 黑龍江今年高考語文難嗎?
    一、總體評價2018年全國高考試題的命制,嚴格遵循教育部修訂頒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語文》,既體現新《考試大綱》的精神,同時又儘量保持與往年的銜接照應,以體現語文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優勢功能。
  • 2018年高考內蒙古語文試題解析 內蒙古今年高考語文卷難嗎?
    一、總體評價2018年全國高考試題的命制,嚴格遵循教育部修訂頒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語文》,既體現新《考試大綱》的精神,同時又儘量保持與往年的銜接照應,以體現語文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優勢功能。
  • 鄭外名師點評高考語文試題:穩字當頭 立德樹人 貼近生活 交際應用
    試卷結構穩定,完全延續了2019年高考的試卷結構,試題模塊依次為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名篇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試卷小題數和各小題的分數保持不變。考查知識覆蓋面廣,但內容又緊貼高中教學。
  • 高考| 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題型結構分析及複習指導
    高考語文完善試卷設計,擴大文本選取範圍。高考語文閱讀反映了資訊時代閱讀的特點和要求,全方位考查了閱讀的「關鍵能力」,有效提升了測量的信度和效度,將會促進基礎教育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文學素養和思維品質的全面培養,從而在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省考試院評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更注重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傳承
    2019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省教育考試院邀請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有關教授和部分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對我省語文科目試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本年度陝西省高考語文試題依然採用全國卷,與去年相比,題型穩定,又在題本選擇和問題設計等方面有所創新,貫徹了黨的教育方針,契合考試大綱和我省基礎教育實際,充分體現了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導向。
  • 2019高考語文這樣考!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建議收藏!
    姜鋼主任說:「在高考命題中,要依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突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的考查內容,強化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再看2017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作出的界定。它明確了學科素養與必備知識、關鍵能力、核心價值的關係。
  • 2020高考語文試題評析
    1 培根鑄魂,彰顯立德樹人導向  2020年高考語文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試題緊扣時代脈搏,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培養奮鬥精神、增長知識見識。  1.1 貼近現實生活,厚植家國情懷  2020年高考語文命題將重大的社會生活事件有機融入試題,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
  • 彰顯時代價值 緊貼現實生活
    □記者 馬 利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青春接棒,強國有我」「奧運我最愛」「2019的色彩」……一年一度的高考來臨,作文題再次成為焦點。相關專家表示,今年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彰顯時代主題和價值觀念。
  • 高中語文,2018高考文言文題型分析及備考指導
    文言文試卷總體分析本文從高考的角度,通過分析去年的試卷,給大家提供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思路和方法。預知將來先知過去,2018 高考語文學科能夠見到的試卷,一共7套。(上海卷未見)。文言文閱讀不僅考「讀」的能力,更綜合考古漢語知識掌握情況、文言文閱讀能力、古代文化常識,甚至綜合思維能力等。各地的題材雖不同,出發點卻一致,均依據考試說明,向教材之外進行了拓展。在當前加強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潮中,古代文化常識的難度有所,要求考生有更豐厚更紮實的古代文化積澱,甚至要深入閱讀文本中進行判斷。
  • 2020高考語文試題官方解讀
    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名師解析2018高考試題及命題趨勢
    2018年高考還在報名,高考考生備考也逐漸進入緊張階段。日前,甘肅省教科所組織召開了全省2018年高考研討會,邀請省內外骨幹教師對2018年的高考試題、命題趨勢及備考策略做了詳細解讀、預測與分析。  語文:練習重要信息的篩選和整合   西北師大附中郭新戈  郭老師表示,要注重考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強化基礎,逐點落實,步步為營,穩打穩紮。在現代文方面,加強散文、新聞類、文史類文章的閱讀;文言文方面,加強史傳類人物傳記、唐宋詩詞文的閱讀。
  • 2020高考語文試題權威解讀
    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高考命題專家詳解2015年高考語文試題命題思路
    1.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著當今中國的時代精神,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力量源泉。為了選拔熱愛母語、學識紮實、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高考語文試題材料一向注重選取滲透核心價值觀的人物事跡、新聞事件和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