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劇院27日晚免費聽《聊齋俚曲》

2020-07-24 魯中晨報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7月23日訊 7月27日晚7:30,淄博市聊齋俚曲藝術團為廣大市民帶來聊齋俚曲《蓬萊宴》《曠野逢仙》,市民可於當天上午9:00憑身份證到淄博劇院領取免費門票(每人僅限一張)。聊齋俚曲是清初文學家蒲松齡將自己創作的唱本配以當時流傳的俗曲時調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音樂文學體裁,它是包含小曲、說唱、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內的藝術綜合體。

淄博市聊齋俚曲藝術團始終以「發揚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聊齋俚曲、宣傳和推廣淄博地域文化為宗旨,研究、挖掘淄博民族、民間、俚曲音樂。藝術團積極宣傳、交流、組織推廣聊齋俚曲文化等一系列活動,自成立以來演出近2000場次。

按照防疫規定,觀眾入場須佩戴口罩,攜本人身份證登記真實信息,體溫測量合格後方可入場。另外,為保護未成年人身體健康,劇場謝絕未成年人入場。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峰 報導)

相關焦點

  • 14日「聊齋俚曲牽夢魂」鄒錡金秋演唱會即將奏響天籟音
    由淄博市委宣傳部、淄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淄博市民歌協會、淄博市聊齋俚曲藝術團協辦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聊齋俚曲」傳承人鄒錡金秋演唱會將於2018年9月14日晚7點登錄淄博劇院!聊齋描繪丹青畫, 俚曲奏響天籟音淄博市民歌協會主席、市聊齋俚曲藝術團團長鄒錡,是個為宣傳聊齋俚曲痴情的跋涉者;聊齋俚曲傳承人鄒錡是個努力開拓奮發向上的登攀者;鄒錡是個厚德贏人,不斷在音樂星空放射著亮光的成功者。2013年11月國家級聊齋俚曲傳承人蒲章俊在濟南正式收鄒錡為徒,使他技藝得到了真傳。
  • 蒲松齡故裡:三百年「高齡」的聊齋俚曲重新唱起來了
    將搜集到的已瀕臨失傳的12個曲牌、19首樂曲整理編輯成《聊齋俚曲音樂集》,印刷了2000冊,免費分發到全區文化部門、鎮、街道文化站及各社區文化活動站點供廣大群眾學習、傳唱。通過將聊齋俚曲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的形式,讓老百姓從耳聞到眼見,聽俚曲、學俚曲、唱俚曲。
  • 聊齋俚曲 春天裡的傳唱
    聊齋俚曲藝術團團長,74歲的王世忠老人是藝術團的創始人,他這樣評述他們的團體:俚曲曾一度面臨傳承之憂,作為原生態的淄博寶貝,如果沒有得力的搶救、扶持,就會漸漸湮沒在鄉間。所以,要有載體。淄川區聊齋俚曲藝術團在2008年7月19日成立後,積極創編、排演聊齋俚曲戲、演唱曲牌音樂,新劇不斷搬上舞臺,這一古老的劇種重新發出了茁壯新枝。
  • 三百年「高齡」俚曲登戲臺重獲新生
    同時,致力於聊齋俚曲的搜集、傳唱、培訓、開發,劇團的成員們在認真研究聊齋俚曲音樂唱腔的音韻特色基礎之上,與民間藝人切磋,研製出了專門為聊齋俚曲戲伴奏的主奏樂器——俚胡。將搜集到的已瀕臨失傳的12個曲牌、19首樂曲整理編輯成《聊齋俚曲音樂集》,印刷了2000冊,免費分發到全區文化部門、鎮、街道文化站及各社區文化活動站點供廣大群眾學習、傳唱。
  • 淄博聊齋文化節 _山東頻道_鳳凰網
    淄博聊齋文化節開幕式「五一」黃金旅遊周期間,在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鄉——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舉辦的中國淄博國際聊齋文化節,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遊客。蒲家莊是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鄉。自一九八九年以來,蒲氏後裔以弘揚聊齋文化為己任,投資一點六億元人民幣,以蒲松齡故居、蒲翁故裡蒲家莊、《聊齋志異》故事為主線,開發建設了佔地一千畝的聊齋城。
  • 蒲翁故裡淄川:三百年「高齡」俚曲登戲臺重獲新生
    「三百多年來,聊齋俚曲靠的是口口相傳,從20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僅搜集到12個曲牌、19首樂曲。由於年代久遠,很多人已不知俚曲為何物,會說唱聊齋俚曲、能評述研究的人寥寥無幾且年事已高,俚曲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境地,聊齋俚曲的保護和傳承已迫在眉睫。」蒲章俊說。2008年7月,在淄川組建成立了淄川區聊齋俚曲劇團,聊齋俚曲在蒲翁故裡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曙光。
  • 蒲松齡第十一世孫:願聊齋俚曲世代傳唱(圖)
    幾年前,蒲章俊從蒲松齡紀念館副館長的位置退下來後,大部分時間都在他改造成的二層小樓上書房中收集整理聊齋俚曲,間或練習一下書法。他從七八歲時就跟著祖父、父親哼唱俚曲,到現在有60年了。這種夾帶著明顯地方方言的民間俗曲,流傳於淄川一帶農村,算來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在家庭的薰陶下,從小蒲章俊就跟著太祖父蒲人潤學唱聊齋俚曲,如今68歲的蒲章俊已經唱了60年。
  • 看了這麼多年聊齋,你不去聊齋城看看?7月13日,《好客山東》節目送淄博聊齋城門票啦!
    小時候看的第一部鬼片,應該就是《聊齋》,這部根據我國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改編的神話劇,故事情節精彩、刺激,你還記得美麗的狐仙嗎?你想親身體驗聊齋文化嗎?那就來淄博聊齋城吧!  聊齋城主要景點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蒲松齡藝術館、柳泉、蒲松齡墓園、魔幻聊齋宮、狐仙園、石隱園、滿井寺、俚曲茶座、柳泉山莊、水街、霧街、書畫古玩交易市場、夢幻演藝劇場。
  • 蒲松齡先生的聊齋俚曲是什麼樣子,和《聊齋志異》一樣神秘嗎
    在山東省淄川區,由蒲松齡先生所編寫的聊齋俚曲也是展現當地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聊齋俚曲,因蒲松齡先生誕生,因此它的名字也和蒲松齡有很大的關係。聊齋俚曲又稱蒲松齡俚曲,是蒲松齡結合自己一生的閱歷,融合了明清俗曲的精華,從宮調和南北曲的曲牌中取出來之後連套成曲,共完成了15部俚曲的創作。那麼為什麼蒲松齡先生成為了創作俚曲的主要人物呢?
  • 淄博聊齋文化展覽將於11月15日-22日首次亮相臺灣
    為促進淄博與臺灣文化交流,應臺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邀請,淄博市文廣新局、蒲松齡紀念館將於11月15日至11月22日,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紅館舉辦「鬼唱詩——— 蒲松齡聊齋文化展
  • 淄博,一座低調的千年古城
    談文化,淄博是認真的!8:30之前和17:00之後向社會免費開放景區;2、淄博、鄒平市民免30元的小通票即票價80元,封閉管理期間享受優惠價40元。漫步聊齋城避開都市鬧城的喧囂盡情體現一代文豪蒲松齡筆下所描繪的狐鬼仙妖世界在淄博
  • 淄博市首屆戲劇曲藝大賽頒獎晚會暨優秀劇目展演在淄博劇院舉辦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地方戲劇曲藝人才,促進戲劇曲藝藝術繁榮發展,12月11日晚,由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淄博市文化館、淄博劇院承辦的淄博市首屆戲劇曲藝大賽頒獎晚會暨優秀劇目展演在淄博劇院成功舉辦。
  • 周五晚淄博劇院上演呂劇《貞娘怨》 可憑身份證免費領票
    魯中晨報-魯中網·海報新聞2月26日訊(記者 張楠) 本周五晚,淄博周末戲曲大舞臺迎來呂劇專場演出。淄博市張店區地方戲劇社的演員們將為廣大市民帶來呂劇《貞娘怨》,敬請期待。  淄博市張店區地方戲劇社成立於2014年6月,現有演職人員32人。
  • 春風十裡不如聊齋一景 聊齋城媒體行紀實(組圖)
    石隱園  石隱園是淄川王村鎮西鋪村明代戶部尚書畢自嚴家的花園,園內怪石參差,錯落有致,松竹成蔭,曲徑通幽,集花為籬,假山傍水,先生曾七律詩一首「年年設榻聽新蟬,風景今年勝去年。雨過松香生客夢,萍開水碧見雲天。
  • 周五淄博劇院欣賞呂劇演出 憑身份證免費領票
    本周五晚,淄博周末戲曲大舞臺精彩繼續。張店玉珉文化傳媒工作室的優秀演員將為廣大觀眾奉上呂劇《王漢喜借年》《王小趕腳》,敬請期待。張店玉珉文化傳媒工作室成立於2018年11月,現有30餘名演職人員。12月6日晚7點,呂劇《王漢喜借年》《王小趕腳》將在淄博劇院精彩開演。12月5日早9點起,市民可憑身份證在淄博劇院領票處免費領取入場券。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領完為止,每人限領2張,不可重複領取。
  • 聊齋文化首次登陸臺灣 11月15日至22日臺北開展
    淄博齊魯網11月18日訊(淄川電視臺記者 楊棟 徐治強)蒲松齡紀念館聊齋文化展臺北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聊齋俚曲走進臺灣。
  • 周五晚上演京劇《望江亭》淄博劇院免費放票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6月10日訊 6月12日(本周五)晚7:30,市民可以到淄博劇院免費看戲,本次演出的曲目是由張店區文化館玉華文化傳媒工作室帶來的京劇《望江亭》,喜愛京劇的市民可於6月12日上午9:00到淄博劇院廣場領取免費門票,每人限領一張。
  • 淄博文促會聊齋專委會召開在淄機構負責人會議
    作者:守璞8月3日,淄博市中華文化促進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在淄博廣電生活區聚賢齋召開了在淄機構負責人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周雁翔,常務副會長蒲勝業,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聊齋文學院院長張慶林,副院長馮志偉,郭敬玉,淄博文促會副會長、聊齋藝術團團長郝恩波,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柳泉書畫院副院長李玉芳(守璞)。周雁翔會長主持了會議。
  • 周五上演五音戲《寒窯相會》快到淄博劇院免費領票
    淄博11月17日訊 11月20日晚7點半,由周村區雙溝永愛五音藝術團帶來的五音戲 《寒窯相會》將在淄博劇院上演,市民們可於當天上午9點憑身份證到淄博劇院領取免費門票(每人僅限一張)。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峰【來源:魯中晨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明晚淄博劇院上演京劇《望江亭》市民可免費領票
    魯中晨報-魯中網6月10日訊(記者 楊峰) 6月12日(周五)晚7點半,淄博劇院將上演由張店區文化館玉華文化傳媒工作室帶來的京劇《望江亭》,市民可於12日上午9點到淄博劇院廣場領取免費門票,每人限領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