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國皇帝,小時候做過放牛娃,還當過和尚,最後竟然做了皇帝。他的故事流傳著中華大地,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傳說他的名字「朱元璋」這三個字,就蘊含著做皇帝的命。朱和「誅」同音,有誅殺的意思,元就是元朝,璋,是由王、立、早三個字組成,所以朱元璋的名字寓意為「誅殺元朝,早點立王」,冥冥之中,藏有天意。
歷史上幾乎每個開國皇帝都寫過詩,像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等等,但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寫的詩你們知道嗎?這個沒有文化的「乞丐皇帝」,寫出來的詩別具一格,帝王之氣霸漏。
第一首 《金雞報曉》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
傳說這首詩是朱元璋登基當日所作,前兩句讀起來有點小兒科,感覺是打油詩一樣,但是後面兩句簡直可以稱為千古名句。有一種「雞鳴一聲天下白,掃盡殘星與曉月」的豪氣,這是何等的胸懷,何等的霸氣,果然是出自帝王之手,一般人還真寫不出來。不知道後來乾隆寫的一首「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有沒有借鑑朱元璋的詩歌。
第二首 《天地日月》
天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這首詩是朱元璋寫的,還真是貼切,因為朱元璋從小當放牛娃,就是席天慕地,當和尚流浪期間也是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前兩句其實就是朱元璋早起經歷的真實寫照。這真是寫照當中你看不出是「苦」,反而是豪爽和輕鬆。後面兩句那簡直就更霸氣,不敢伸腿,怕把山河登穿,如此大氣之詩,如是天作。
第三首 《詠菊》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看到這首詩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覺。沒錯這首是模仿黃巢的詩寫的。黃巢的《菊花》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朱元璋從另外一個角度寫的詩,詩歌很簡單,但是蘊含著唯我獨尊的霸氣。有點像毛澤東寫的一首《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看來帝王之氣真是學不來的。
第四首,《詠燕子磯》
燕子磯兮一秤砣,長江作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秤鉤,稱我江山有幾多。
這是朱元璋在燕子磯的即興而作。朱元璋借景抒情,意境宏大,短短的四句詩,有著「我心是宇宙,宇宙是我心」的霸氣,帝王愛江山的心油然而起。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朱元璋的一生可謂頗具傳奇色彩,但又是真真實實的發生過。大家可以把朱元璋的詩和曹操、劉邦等人的詩歌對比閱讀,你能發現有很多帝王之氣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