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2020-12-12 騰訊網

說到「布衣天子」,很多人都會想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本是放牛娃,後來又曾在皇覺寺出家為僧。

在他25歲那年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一步步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建立明朝。

也許是因為出身寒微,朱元璋的疑心病特別重,動不動就搞個文字獄,弄得文人們是心驚膽戰。

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作《長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斬;德安府學訓導吳憲作《賀立太孫表》中有「天下有道」,「道」與「盜」同,斬;常州府學訓導蔣鎮作《正旦賀表》中有「睿性生智」,「生」與「僧」同,被視為罵太祖當過和尚,斬。

不過雖然朱元璋老是搞文字獄,但這並不代表他討厭文字。

相反地,有時興致來了,他也會來幾句打油詩。

例如他在登基的那日早朝,就曾寫下一首千古流傳的《詠雞鳴》,「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雖然前兩句俗不可耐,但是後兩句卻是霸氣十足,而且相當符合當時的情景。

原本想要看他笑話的大臣,最後也不得不服。

除了這首,他還曾寫過另一首霸氣十足的詩,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此詩名為《示僧》,全文如下: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關於這首詩還有個小故事。

公元1163年,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

戰後的某一天,他帶著幾名親衛喬裝出行,到處視察民情,不知不覺便天黑了。

後來他看到有座寺廟,便前去借宿。

廟裡的和尚見他們一行人都帶著武器,為首的朱元璋又一身霸氣,便以為是強盜。

但又不敢得罪他們,只能放他們進門。

進門後發現他們舉止並沒什麼異常之處,便心生好奇,再三詢問他們的訊息。

朱元璋被問得煩了,天明離開之前便在牆上留下了這首霸氣十足的詩歌。

詩歌前兩句暗含他剛打敗陳友諒後的志得意滿,既是炫耀,也有嚇唬廟裡一眾和尚之意。

而後兩句解釋了他這麼做的原因,他在責怪那些老僧有眼無珠,不識英雄好漢,又覺得他們很煩,只知道一個勁兒打聽姓名。

其實他自己不說,誰知道他是朱元璋啊,這責怪也是毫無道理。

而這事情還沒結束。

在他登基後的某一天,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寺廟中所題的詩,於是便派人前去查看。

這一看就不得了了,原來在他離開不久後,僧人便將牆上的詩洗掉了。

這下就闖了大禍,居然敢毀壞皇帝的御寶,簡直罪大惡極。

朱元璋便命人將廟裡的和尚押解進京,等候處置。

他當面審問那些和尚,為何將他的詩洗掉。

這要回答不好,絕對就是一個「死」字。

幸好當中有個小和尚很是機靈,他當場吟了一首詩「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常恐鬼神愁。故將法水輕輕洗,尚有毫光射鬥牛」。

詩歌前兩句解釋了為何要將詩洗掉的原因:不敢留啊,鬼神見了都要愁。

這言外之意就是為了凸顯朱元璋身份之高貴。

如果說前兩句還比較隱晦,那麼後兩句就是比較明顯的拍馬屁了:您瞧您的詩就算洗掉了,可餘光還能直射鬥牛呢!

簡直瞎扯淡,但是沒辦法,皇帝就愛聽。

朱元璋聽了大喜,便將和尚釋放了。

那廟裡的和尚因為28字的詩,險些喪命,最後又因另一首詩撿了一條命,這大概便是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了,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漢高祖劉邦寫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三句,卻氣勢磅礴盡顯英雄氣概!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朱元璋最經典的一首詩,一半俗氣一半霸氣,令人不服都不行
    例如漢高祖劉邦的「大風起兮雲飛揚」、魏文帝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唐太宗李世民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就連明朝的「布衣天子」朱元璋,也有傳世的經典名作,一半俗氣一半霸氣,令人不服都不行。
  • 朱元璋最霸氣的四首詩,帝王之氣,無比震撼
    朱和「誅」同音,有誅殺的意思,元就是元朝,璋,是由王、立、早三個字組成,所以朱元璋的名字寓意為「誅殺元朝,早點立王」,冥冥之中,藏有天意。歷史上幾乎每個開國皇帝都寫過詩,像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等等,但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寫的詩你們知道嗎?這個沒有文化的「乞丐皇帝」,寫出來的詩別具一格,帝王之氣霸漏。
  • 朱元璋的詩你讀過幾首?原來這些霸氣名句,都是出自朱元璋之口
    乾隆一生寫詩四萬多首,創歷史之最,卻沒有一首堪稱精品,朱元璋僅有36首詩傳世,卻散發出捨我其誰的王者氣概,筆者從中選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五篇,以供各位讀者一睹他的千古帝王風採。看到這首詩,想必大家或多或少會有些眼熟,沒錯,朱元璋的這首《詠菊》正是對黃巢《不第後賦菊》的仿寫,原詩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由此可見,朱元璋在寫作此詩時,已經有了奪取天下登基稱帝的野心。
  • 劉禹錫很有底氣的一首詩,28個字霸氣十足,最後7字令人拍案叫絕
    這短短8字,何等自負,何等氣魄。但這正是劉禹錫被貶安徽和州時所作,正是因為這份豪情,他在唐代詩壇得了個「詩豪」之名。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劉禹錫的一首經典之作,寫於他被貶外放時。這是一首相當有底氣的詩,28個字霸氣十足,最後7個字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 朱元璋一生最霸氣的一首詩,上下五千年沒有對手
    朱元璋殺氣最重的一首詩,上下五千年沒有對手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有很多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例如開疆拓土的秦始皇,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以及杯酒釋兵權的趙匡胤等等。所以,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朱元璋不會識文斷字,又怎麼會寫詩呢?況且還是一首被後世認為最具殺氣的一首詩,上下五千年沒有對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接下來小編就來說一說,史上最牛的布衣皇帝朱元璋留給後世殺氣最重的一首詩。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武則天最簡單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霸氣十足
    武則天稱帝前一年,改名為「曌」(zhào),取「日月當空」之意,這是武則天自創的字,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在政治上,武則天是霸氣的,作為一個詩人,武則天也是剛毅果敢的。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本期就以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詩為例,來感受一下千古才女的筆力。詩名《題八詠樓》,這是李清照在丈夫離世,國破家亡時寫的詩,此時她無家可歸,寄居在親戚家,登上高樓寫下這首絕唱。短短28字,有豪情有霸氣震撼了800年。讓我們來品一品。
  • 武則天最簡單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卻霸氣十足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是十分霸氣的。武則天稱帝前一年,改名為「曌」(zhào),取「日月當空」之意,這是武則天自創的字,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在政治上,武則天是霸氣的,作為一個詩人,武則天也是剛毅果敢的。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令人感慨萬千!
    其詩題材廣闊,形式多樣。語言簡潔明快,風格俊爽。現存詩作700餘首,有《劉賓客集》傳世。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烏衣巷》。《烏衣巷》是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詠史名篇。這首詩主要通過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現出劉禹錫對世事滄桑變化的沉思,蘊含了劉禹錫很深的寓意。全詩短短28個字,言淺意深,使人讀起來餘味無窮,感慨萬千。
  • 明朝一書生,在畫上寫了一首詩,朱元璋看後大喜:封為四品知府
    有一次,趙某曾經應邀在一個侯爺家中做客,酒足飯飽之後,他在侯爺家中懸掛著的《蠶婦圖》上,題寫了一首詩:「蠶未成時葉已無,鬢雲撩亂粉痕枯。宮中羅綺輕於布,爭得王孫見此圖。」此詩短短二十八個字,用質樸的語言,描述了蠶婦養蠶織布的辛苦,和宮中女子對綾羅綢緞的浪費,並委婉地表示,高官顯貴和皇子皇孫們應該懂得節約民脂民膏,這樣才能做到珍惜民力,讓大明朝長治久安。幾天之後,朱元璋偶然駕臨侯爺的家,一眼看到了畫上的詩句,於是對侯爺問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 武則天最簡單的一首詩,20個字,沒有一個生僻字,卻霸氣十足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是十分霸氣的。武則天稱帝前一年,改名為「曌」(zhào),取「日月當空」之意,這是武則天自創的字,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在政治上,武則天是霸氣的,作為一個詩人,武則天也是剛毅果敢的。今天,隱娘要分享武則天一首霸氣的詩,短短20個字,沒有一個生僻字,卻霸氣十足,這首詩,就是《臘日宣詔幸上苑》。
  • 李白最為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在唐詩中,邊塞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到了唐朝後期,邊塞地區戰爭不斷,很多詩人雖然身不能至,但是他們的心永遠牽掛著戰場上的勝負,他們為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經典邊塞詩,例如最著名的王昌齡的《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朱元璋最霸氣的2首詩:一首幾乎「抄襲」黃巢,一首開頭震撼人心
    朱元璋出生於元末安徽的一個貧農之家,少時為地主牧牛,認不得幾個字。後來因遇到災變,他為了活命而到皇覺寺出家,一度四處流浪,化緣為生。25歲以後,朱元璋又投身紅巾軍,加入到了反抗蒙元的鬥爭中,半生戎馬。所以,朱元璋雖為一代帝王,卻並沒有什麼文化。
  • 《全唐詩》裡最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讀來令人...
    唐詩也是最具有代表性,儘管它距離我們有著上千的歷史,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依舊還是會被感動。一些詩作可能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則又是會發現,這些作品別具一格,讀來令人讚嘆不已。
  • 李白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悽涼!
    李白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悽涼!感情真摯的讓我們感動,語言簡樸的,可以為我們所有人明白,而他一生也是漂泊動蕩的一生,生活在盛唐時期的李白,有著詩人們共有的情懷,又有著自己的壯志雄心,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李白最感人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但卻讓人感到他內心的孤獨和悽涼之感,也讓我們深刻地走近是李白的內心世界。《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 李白最為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在唐詩中,邊塞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到了唐朝後期,邊塞地區戰爭不斷,很多詩人雖然身不能至,但是他們的心永遠牽掛著戰場上的勝負,他們為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經典邊塞詩,例如最著名的王昌齡的《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北宋名僧遭歌妓調戲,淡定吟出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叫絕
    他慫恿歌妓向道潛表白,可無論歌妓如何調戲,道潛都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樣子,甚至還口佔了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叫絕。這首詩名為《口佔絕句》。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這首詩別出心裁地以沾泥的柳絮入詩,短短28字令人叫絕。蘇軾很欣賞這首詩的最後兩句,連連誇讚「我嘗見柳絮落泥中,私謂可以入詩,偶未曾收拾,遂為此人所先,可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