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2020-12-06 央視網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原標題:

      近期,刷爆全網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廣受好評,截至7月30日,票房已經超過《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9.56億,被眾多網友稱為「國產動畫最優秀的作品」、「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

  電影中黑眼圈、大牙縫、不屑一顧的哪吒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網友們開始熱議哪吒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原型形象與電影中的不同。

  魯迅等學者認為,這部家喻戶曉的明代神魔小說,作者正是明代鐘山腳下的應天府(今南京市)人許仲琳。

  署名者是「紫金山腳下的隱者」但生平無從知曉

  明代中葉,在奉佛崇道的社會思潮下,神魔小說風靡一時。《封神演義》就在明代萬曆年間出版,還有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全書一百回,寫姜子牙助武王伐紂、回國封神的故事,小說極盡想像、誇張。

  早期的哪吒在神仙傳記和雜劇裡,有事跡而無性格;到了《西遊記》,哪吒開始有了情感和主體意志;《封神榜》中,哪吒的章節更加豐富,「熊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鮮活生動,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劇情更成為了經典。

  不過,對於這本書的作者,歷來多有爭議,但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版本——藏於日本內閣文庫的明代萬曆年間金閶舒載陽刊本——卷二首頁有一行署名:「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這提供了重要線索。

  「鐘山」就是今南京的紫金山,「逸叟」是遁世隱居的老人,「鐘山逸叟」是編者許仲琳的號。魯迅、孫楷第等學者據此判斷,這本書的作者是明代許仲琳,當代一些專家學者也傾向此觀點。

  然而許仲琳的生平事跡無處可查,至今還是一塊空白,無法核實;且這個署名僅出現一次,其餘十九卷均沒有出現。

  有專家認為許仲琳是別人託名,《封神演義》的作者另有其人。因此,作者到底是誰,學界產生了爭論。

  爭論一

  作者是無名氏,為名或為利

  清代儒學者梁章鉅在書中說,林樾亭曾經告訴自己:從前有個讀書人,在他大女兒出嫁時用盡了家財,二女兒因此很埋怨,這位讀書人安慰她別擔心,後來就根據《尚書·武成篇》中「惟爾有神,尚克相予」之類的話語,敷演成了《封神傳》一書給二女兒作陪嫁。二女婿將書稿出版銷售後,竟獲得了很多財富。

  但梁章鉅在他另一本書中說法又有變,他同樣沿用林樾亭的話,說《封神傳》是明代一位飽學儒生所作,意欲與《西遊記》、《水滸傳》鼎足而三。

  不管是為利,還是為名,大致可以肯定作者是一位比較有才華的讀書人,但姓名就無從知曉了。

  爭論二

  作者是王世貞,寫完《金瓶梅》寫《封神榜》

  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後七子」的領袖王世貞,也被認為是作者。傳說中的王世貞還是《金瓶梅》的作者(《金瓶梅》的署名作者「蘭陵笑笑生」究竟是誰,學界仍有爭議)。

  據說,王世貞寫了《金瓶梅》,被朝廷得知後,命令他將書稿獻給皇上看。王世貞擔心不妥,通宵達旦寫了部《封神演義》,代替《金瓶梅》上呈。王世貞因疲勞過度,連頭髮也變白了。

  不過,以上這些傳聞因無可靠證據,都不足為信。

  爭論三

  作者是明道士陸長庚,博覽群書,頗具才華

  《傳奇匯考》卷七《順天時》傳奇解題雲:「《封神傳》系元時道士陸長庚所作,未知的否。」本世紀30年代,張政煨考訂「元時」系「明時」之誤。

  而在「許仲琳作者論」之外,爭議最大的莫過於「明代道士陸長庚作者論」。首次出現這種觀點的是在清代文獻《傳奇匯考》中。根據鹹豐年間的《重修興化縣誌》卷八「人物誌」的記載,陸西星字長庚,江蘇興化人,聰明過人,頗具才華。他博覽群書,文章嫻熟,又工於書畫,能領悟性命天道之類深奧的道理,與著名文人宗臣等都以才名冠絕當時,多次參加鄉試,都未能獲取好成績。於是拋棄儒服,頭頂黃冠做方外遊客,幾次碰到高人異士,學了不少仙真秘訣,後來撰寫了數十種有關仙釋的書籍,並為《莊子》作注,名《南華經副墨》。

  不少學者認為,陸西星擅長文章,又精通釋道,以他的經歷修養,應該是《封神演義》最合適的作者。

  然而,看似極為合理,但沒有任何直接證據,仍然難以服眾。

  爭論四

  民間藝人世代積累,許仲琳匯集成《封神演義》

  結合中國文學的歷史語境,《封神演義》並非一時創作而成。學者李亦輝發表在《蘇州大學學報》上的文章認為,像《水滸傳》《三國演義》等世代積累型的長篇小說一樣,《封神演義》也曾經歷過詞話本階段。學者徐朔方認為《封神演義》是「民間藝人世代積累的集體創作」,因此「沒有單一的作者」。儘管有時代積累集體創作的基礎,但一部各方面都臻於成熟的作品的出現,必然是某個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文人編輯加工的結果。

  至於許仲琳在《封神演義》成書過程中的貢獻,因詞話本、許仲琳編輯本今皆不存,我們已無法確知許仲琳到底做了哪些加工改造的工作。李亦輝認為,「大體而言,許仲琳是將詞話本階段處於鬆散共存狀態的若干主題、內容不同的子故事整合成一個首尾貫通的單體故事,從而形成今日所見之《封神演義》一書之雛形;其在《封神演義》成書過程中的貢獻,當介於普通編輯者與獨立創作者之間。」

  可以說,《封神演義》的作者問題至今仍是一個待解之謎。(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王麗華)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相同處甚多,到底是誰抄襲誰?
    就是《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仔細看這兩部作品大家就會發現這兩部作品其中有關聯,而且這兩部作品的關聯非常明顯,因為裡面有很多相同人物。比如哪吒,二郎神楊戩,四大天王等等。在《封神演義》裡同樣有他們四個,佳夢關魔家四兄弟,魔禮青、魔禮海、魔禮紅、魔禮壽。同樣給姜子牙帶來不少麻煩。
  • 《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只是一介書生,他為何懂得許多道家秘聞
    《封神演義》成書時間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由於該部小說世界觀頗為宏大,還充斥著許多神仙鬥法的場景,也是遠播海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神鬼小說之一。甚至還有不少朋友覺得:為何四大名著沒有《封神演義》這部作品?然而,不少人只知《封神演義》精彩,卻不清楚該作品作者到底是誰。
  • 揭開千古迷案:封神演義的作者是他!
    我們知道《封神演義》的作者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至少目前出版物的作者一欄是許仲琳。許仲琳(約1560年-約1630年),亦作陳仲林,號鐘山逸叟,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市)人,生平事跡不詳,明朝小說家。這些信息實際上都是從鐘山逸叟許仲琳這幾個字推測出來的。
  •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前世今生,誰抄襲了誰?
    那麼到底哪個才是靠譜的答案呢?這就跟《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骨子裡的不同有關係。大家仔細想,西遊記裡從頭到尾一直是尊佛抑道。儒道佛三教,西遊記是尊崇佛家,貶低道家。還記得車遲國虎鹿羊三妖,讓孫悟空三師弟給戲耍的喝了尿水,三妖信奉的是道教,供養的是三清。
  • 《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是誰?
    《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是誰?準提道人出自《封神演義》,封神七聖,西方二教主之一, 師兄為接引道人。封神大戰中,準提道人為闡教元始天尊的座上賓,廣成子親自前往西方邀來幫助完成封神大業。準提道人曾從西方趕到東方幫助姜子牙收服孔宣為坐騎兼門人,後將其改造成孔雀明王,還曾降伏專吃人心的馬元帶回西方世界,改造成馬元尊王佛;之後還收了封神榜上無名字的法戒,並和接引道人一起幫助元始天尊大敗
  • 封神演義與明代四大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按理說,封神演義要氣勢有氣勢,要文化底蘊也不差,其中包含的詩詞遠多於三國和水滸。其故事情節也波瀾壯闊,場面也恢弘無比,想像力也十分空前。在明代,是一部極其前衛的仙俠小說。 那《封神演義》對比明代四大名著,到底差在哪?致使其歷史地位難以望四大名著的項背,幾乎就成了一本民俗文化作品。
  • 《封神演義》裡的「託塔天王」李靖,其原型到底是誰?
    「頭戴金翅烏寶冠,手託玲瓏寶塔」的天王李靖,無論是在哪個版本的影視劇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陳浩民版的《封神榜》,更是妥妥的主角。論起知名度,李靖絲毫不在姜子牙、楊戩、哪吒等人之下,算得上是《封神演義》裡的一個標誌性形象。
  • 《西遊記》與《封神演義》的前世今生
    那麼《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到底哪個更準確麼?這裡就得說這兩本小說的主旨是不同的,《西遊記》尊佛抑道,尊崇佛家,貶低道家。《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太上老君。所以為什麼孫悟空在天上打的十萬天兵天將毫無還手之力,那幫人都是給公家幹活的,能混就混誰也不使勁,為什麼下界這些妖怪孫悟空連這些妖怪都打不過,這些妖怪都是下界自己創業,當然得為自己負責了,因此這有很大關係。另外你看《西遊記》也不能把道家給糟蹋到底,比如說五莊觀偷吃人參果那一段,唐僧師徒來到五莊觀,孫悟空進來一看道觀裡供奉著「天、地」兩個字,孫悟空奇怪啊,你家主人得多了不起供奉天地啊。
  • 由看完《封神演義》而談及作者與讀者的相同觀點
    《封神演義》裡文王訪姜子牙,《三國演義》裡劉備仿諸葛亮,二者都有微妙的相似之處,但即使請得大賢輔佐,仍免不了日後朝代更迭的變局。《封神演義》有兩句話寫得好:「惟有青山流水依然在,古往今來儘是空。」由6月24日開始看《封神演義》,至今日卒之看完。此書是講以有道伐無道的故事,雖是讚頌仁君而反抗昏君,然其觀點卻常歸結為天意或天命,例如話「一則成湯氣數已盡;二則西岐真主降臨」之類。
  • 封神演義中,哪吒竟然是個混世大魔王,到底是誰把他寵壞了?
    無論是在《西遊記》中還是《封神演義》中,哪吒這個角色都有出場,且對劇情有不小的推動作用。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在《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開始描寫哪吒的出場。據說他是靈珠轉世,投胎到李靖的夫人殷氏的肚子裡。
  •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裡的「三清」到底是哪三清?
    我國傳統文化裡,有兩部偉大的作品,將中國的神魔系統神仙體製做了很好的歸納和總結,其中《西遊記》更是位列「四大名著」的行列,另一本許仲琳的《封神演義》將神仙系統裡的前世今生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 《封神演義》為什麼進不了四大名著
    網上說《封神演義》是四小名著之一,雖然我不知道四小名著是誰評的,但是要進四小名著,我覺得《封神演義》完全夠格。古代的時候有「四大奇書」之說,而我們的《封神演義》的作者,不管是許仲琳還是陳仲琳還是陸西星,野心都是無比的大。他寫《封神演義》似乎就是為了擠進「四大奇書」行列。書名叫《封神演義》似乎是在叫囂《三國演義》。
  • 淺談《西遊記》與《封神演義》之間的秘密
    那麼《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到底哪個更準確麼?這裡就得說這兩本小說的主旨是不同的,《西遊記》尊佛抑道,尊崇佛家,貶低道家。《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太上老君。所以為什麼孫悟空在天上打的十萬天兵天將毫無還手之力,那幫人都是給公家幹活的,能混就混誰也不使勁,為什麼下界這些妖怪孫悟空連這些妖怪都打不過,這些妖怪都是下界自己創業,當然得為自己負責了,因此這有很大關係。另外你看《西遊記》也不能把道家給糟蹋到底,比如說五莊觀偷吃人參果那一段,唐僧師徒來到五莊觀,孫悟空進來一看道觀裡供奉著「天、地」兩個字,孫悟空奇怪啊,你家主人得多了不起供奉天地啊。
  • 在明代中後期為什麼會產生《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其作者是誰
    於是開始有人編寫「封神」類的小說演義,刊行坊間,流俗傳播。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才產生了《封神演義》。受封神類書籍的影響,民間百姓經常舉辦各種祭祀神鬼的活動,這種風俗一直傳到清代。而可笑的是,當有人問起百姓,祭祀這些神的具體封號,百姓們卻茫茫然答不上來。
  • 贈書| 原來是這樣一部《封神演義》,李天飛的解讀能信服嗎?
    一、作者到底是誰? 有很多人說,是許仲琳,因為出版社喜歡在封面上標明「明 許仲琳著」。到底什麼情況,今天已經不能確定了。 還有一個說法,認為《封神演義》的作者叫李雲翔。《封神演義》原本有篇序,序的作者是李雲翔。他是這樣說的: 餘友舒衝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託餘終其事。餘不愧續貂,刪其荒謬,去其鄙俚……於世道人心不無喚醒耳。
  • 【贈書】《號令群神》原來是這樣一部《封神演義》,李天飛的解讀你...
    一、作者到底是誰?到底什麼情況,今天已經不能確定了。 還有一個說法,認為《封神演義》的作者叫李雲翔。《封神演義》原本有篇序,序的作者是李雲翔。他是這樣說的: 餘友舒衝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託餘終其事。餘不愧續貂,刪其荒謬,去其鄙俚……於世道人心不無喚醒耳。
  • 封神演義中,誰才是後來的彌勒佛
    大家都知道,《封神演義》成書要晚於《西遊記》,但其中的神話故事發生的朝代卻要早於《西遊記》,所以,這兩本小說在某些人物上面是有相似之處的,甚至在《封神演義》的原著中,直接指出了某些人物的以後去向。在《封神演義》原著中提到,懼留孫曾打敗過餘元,並將餘元的乾坤一氣袋據為已有。最後,也是比較關鍵的,《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當初借用了彌勒佛在民間的威望和影響,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可當上了皇帝以後,他卻不希望別人也借用彌勒佛來推翻他。所以《封神演義》的原著作者只能一筆帶過,說懼留孫「後入釋成佛」。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論故事內容呢,《封神演義》寫的是商周之間武王伐紂的事,而《西遊記》一百回寫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這兩者之間相差了一千年以上了。但是這兩部作品裡面卻有著同樣的人物,比如李靖、楊戩、哪吒、土行孫、四大天王、太上老君等等一些共有的人物。那麼到底《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誰借鑑了誰的內容,誰抄襲了誰的呢?
  • 封神演義:道教大師兄,三代弟子第一人到底是誰?
    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大家都耳熟能詳,生平事跡也是了如指掌,那麼誰才是三教之中大師兄之最在封神演義中玄都大法師出場的次數不多,出手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每次都是伴師父而來,隨師父而去,做的也多是探清敵人大陣虛實的工作。不知道是本性如此還是修煉功法所致,玄都大法師淡泊名利、無欲無求,距離太上忘情的境界不遠了!據傳後世的孔子就是玄都法師所化,曾向老子求教學問,最終在世間創立儒教,被後世尊稱為孔聖人。
  • 封神演義為什麼停播哪裡可以看? 封神演義停播原因真相揭秘
    受影響的,不只這部劇,已經播到53集的改編神話劇《封神演義》,同樣因介質原因暫停更新,餘下的12集,播出時間仍未公布,而在湖南衛視頂替《封神演義》上檔的,則是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宣傳的古裝懸疑劇《大宋少年志》,這一現象,被網友戲稱為「裸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