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常湘萍)6月15日,《程硯千秋——京劇表演藝術家遲小秋專輯》首發式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北京京劇院、王府井新華書店聯合主辦。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現代出版社總編輯吳良柱,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李師友,程派傳人、國家一級演員遲小秋,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關正(活動特約主持)出席活動。
李巖(左)、遲小秋(右)向幸運觀眾(中)發放獎品限量版《程硯千秋》黑膠唱片 (常湘萍/攝)
李巖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出版集團旗下有19家獨立出版機構,其中七八家出版社都出過京劇方面的圖書音像製品。像三聯書店的《李瑞環談京劇藝術》,中華書局的《京劇劇目初探》,還有《打開京劇之門》《京劇百科全書》以及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京劇流派唱腔選。集團雖然出版了很多京劇圖書音像製品,但像這樣一位藝術家十齣戲的作品匯聚到一起也是少見的。這個專輯的出版既是對遲小秋老師高超藝術造詣的尊敬和推崇,也是現代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重視履行傳承、弘揚國粹藝術的出版機構責任。
吳良柱在致辭中介紹,這次《程硯千秋》專輯的出版突破了傳統京劇藝術出版物的局限,將圖書及音像製品完美結合,將聽、看、唱、演有機統一,更讓中國國粹藝術和觀眾、讀者零距離接觸。遲小秋為此專輯專門演唱十齣大戲,原計劃今年年初舉辦專輯首發,但遲小秋為了能留出更多的時間再三打磨做到更好,把發布會延遲到了現在。雖然專輯延期發布,但讓我們體會到了藝術家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
劉侗在致辭中說:「今天站在這裡,當遲小秋老師遇見中國出版集團,遇見王府井書店,遇見廣大的青年朋友們,從而形成了《程硯千秋——京劇表演藝術家遲小秋專輯》首發式這樣的標誌性事件,我非常激動。此次首發式源於遲小秋集半生的精力,在程派藝術的傳承、創作和普及方面所結出的豐碩成果。正如張關正老師所說,這個專輯是當代中國京劇名家第一次以這樣的規模進行經典劇目的匯報薈萃集中的發
劉侗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到,京劇普及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北京京劇院內外開展。在院外,將會舉行京劇進校園活動,服務社會的各種演出服務等各種傳播交流活動;在院內,設立京劇講堂,將長期在每周定期舉行2到3次公益講座,由京劇名家和北京京劇院的相關人員講授京劇藝術和文化。其中將計劃設少年兒童專場,從祖國的未來做起,讓更多的人了解京劇,喜愛京劇。
熊志遠(左)向遲小秋(右)贈送原版程硯秋大師第一張膠木唱片(常湘萍/攝)
首發式現場,華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志遠還向遲小秋贈送了1923年百代公司發行的程硯秋大師第一張膠木唱片《賀後罵殿》作為留念。
《程硯千秋——京劇表演藝術家遲小秋專輯》能完美的呈現給廣大讀者,得到了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及華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專輯由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趙仲明選題策劃,歷時三年多完成製作並出版。據主持人張關政介紹,此專輯是京劇界個人專輯中體量龐大的一個專輯,這說明京劇藝術受到了各個方面的關注與弘揚,也是對程派藝術的熱愛與支持,這個專輯的出版更是肩負著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播和傳承的重任。本專輯包括由遲小秋表演的程派傳統京劇《鎖麟囊》《紅鬃烈馬》《碧玉簪》《荒山淚》《孔雀東南飛》《竇娥冤》《文姬歸漢》《三娘教子》《玉堂春》,以及現代京劇《宋家姐妹》十齣代表作,並含DVD 3張、CD 10張,以及十齣戲的主要唱段曲譜10本。
連結:
遲小秋:程派傳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
遲小秋是我國當代京劇程派藝術的領軍人物。她1977年開始入戲校學戲。1981年跟隨程硯秋大師嫡傳弟子王吟秋先生學習程派。1983年4月1日在北京正式拜師,正式改名「遲小秋」。1984年榮獲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被著名劇作家翁偶虹譽為「程派標準傳人」。同年被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最年輕的理事。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政府津貼。1993年獲「梅蘭芳金獎大賽提名獎第一名」、1997年獲中國文化部第七屆文華獎。2008年當選第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2011年再獲美國林肯藝術中心頒發的「終身藝術成就獎」,2012年被評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近年來,遲小秋憑藉著自己紮實的京劇功底和精湛的程派表演藝術,贏得了國內外廣大戲迷的愛戴與讚譽。作為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她先後率團赴全國各地與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法國、瑞士、俄羅斯等國家演出,為京劇程派藝術的傳承和弘揚做出了重要貢獻。
華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事業,成立至今,收藏整理了我國從清末到建國初期的膠木唱片共計8萬餘張,多年來,修複製作出版了上百部以中華民族傳統音樂為題材的音像製品,多次獲獎。旗下公司中科匯金主攻唱片修復技術,是目前國內老唱片數位化修復唯一能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的公司,多次完成國家及北京市重點數位化修復出版項目,目前承接了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等數十家機構和單位的有聲文化遺產修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