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國粹留下經典傳承

2020-12-19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網訊(記者常湘萍)6月15日,《程硯千秋——京劇表演藝術家遲小秋專輯》首發式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北京京劇院、王府井新華書店聯合主辦。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現代出版社總編輯吳良柱,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李師友,程派傳人、國家一級演員遲小秋,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關正(活動特約主持)出席活動。


李巖(左)、遲小秋(右)向幸運觀眾(中)發放獎品限量版《程硯千秋》黑膠唱片 (常湘萍/攝)

  李巖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出版集團旗下有19家獨立出版機構,其中七八家出版社都出過京劇方面的圖書音像製品。像三聯書店的《李瑞環談京劇藝術》,中華書局的《京劇劇目初探》,還有《打開京劇之門》《京劇百科全書》以及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京劇流派唱腔選。集團雖然出版了很多京劇圖書音像製品,但像這樣一位藝術家十齣戲的作品匯聚到一起也是少見的。這個專輯的出版既是對遲小秋老師高超藝術造詣的尊敬和推崇,也是現代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重視履行傳承、弘揚國粹藝術的出版機構責任。
  吳良柱在致辭中介紹,這次《程硯千秋》專輯的出版突破了傳統京劇藝術出版物的局限,將圖書及音像製品完美結合,將聽、看、唱、演有機統一,更讓中國國粹藝術和觀眾、讀者零距離接觸。遲小秋為此專輯專門演唱十齣大戲,原計劃今年年初舉辦專輯首發,但遲小秋為了能留出更多的時間再三打磨做到更好,把發布會延遲到了現在。雖然專輯延期發布,但讓我們體會到了藝術家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
  劉侗在致辭中說:「今天站在這裡,當遲小秋老師遇見中國出版集團,遇見王府井書店,遇見廣大的青年朋友們,從而形成了《程硯千秋——京劇表演藝術家遲小秋專輯》首發式這樣的標誌性事件,我非常激動。此次首發式源於遲小秋集半生的精力,在程派藝術的傳承、創作和普及方面所結出的豐碩成果。正如張關正老師所說,這個專輯是當代中國京劇名家第一次以這樣的規模進行經典劇目的匯報薈萃集中的發行。接下來北京京劇院將為像遲小秋這樣的藝術名家建立名家工作室。名家工作室有五大重要任務,一是挖掘傳統;二是創作創新;三是對他們自己的藝術活動進理論總結;四是教學傳承,人才培養,培養比他們更年輕的後備人才;五是普及,向全社會普及京劇藝術。接下來北京京劇院將為像遲小秋這樣的藝術名家建立名家工作室。名家工作室有五大重要任務,一是挖掘傳統,二是創作創新,三是對他們自己的藝術活動進行理論總結,四是教學傳承,人才培養,培養比他們更年輕的後備人才,五是普及,向全社會普及京劇藝術。」 

  劉侗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到,京劇普及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北京京劇院內外開展。在院外,將會舉行京劇進校園活動,服務社會的各種演出服務等各種傳播交流活動;在院內,設立京劇講堂,將長期在每周定期舉行2到3次公益講座,由京劇名家和北京京劇院的相關人員講授京劇藝術和文化。其中將計劃設少年兒童專場,從祖國的未來做起,讓更多的人了解京劇,喜愛京劇。  劉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到,京劇普及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北京京劇院內外開展。在院外,將會舉行京劇進校園活動,服務社會的各種演出服務等各種傳播交流活動;在院內,設立京劇講堂,將長期在每周定期舉行2到3次公益講座,由京劇名家和北京京劇院的相關人員講授京劇藝術和文化。其中將計劃設少年兒童專場,從祖國的未來做起,讓更多的人了解京劇,喜愛京劇。


熊志遠(左)向遲小秋(右)贈送原版程硯秋大師第一張膠木唱片(常湘萍/攝)

  首發式現場,華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志遠還向遲小秋贈送了1923年百代公司發行的程硯秋大師第一張膠木唱片《賀後罵殿》作為留念。
  《程硯千秋——京劇表演藝術家遲小秋專輯》能完美的呈現給廣大讀者,得到了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及華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專輯由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趙仲明選題策劃,歷時三年多完成製作並出版。據主持人張關政介紹,此專輯是京劇界個人專輯中體量龐大的一個專輯,這說明京劇藝術受到了各個方面的關注與弘揚,也是對程派藝術的熱愛與支持,這個專輯的出版更是肩負著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播和傳承的重任。本專輯包括由遲小秋表演的程派傳統京劇《鎖麟囊》《紅鬃烈馬》《碧玉簪》《荒山淚》《孔雀東南飛》《竇娥冤》《文姬歸漢》《三娘教子》《玉堂春》,以及現代京劇《宋家姐妹》十齣代表作,並含DVD 3張、CD 10張,以及十齣戲的主要唱段曲譜10本。


連結:

遲小秋:程派傳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

  遲小秋是我國當代京劇程派藝術的領軍人物。她1977年開始入戲校學戲。1981年跟隨程硯秋大師嫡傳弟子王吟秋先生學習程派。1983年4月1日在北京正式拜師,正式改名「遲小秋」。1984年榮獲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被著名劇作家翁偶虹譽為「程派標準傳人」。同年被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最年輕的理事。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政府津貼。1993年獲「梅蘭芳金獎大賽提名獎第一名」、1997年獲中國文化部第七屆文華獎。2008年當選第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2011年再獲美國林肯藝術中心頒發的「終身藝術成就獎」,2012年被評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近年來,遲小秋憑藉著自己紮實的京劇功底和精湛的程派表演藝術,贏得了國內外廣大戲迷的愛戴與讚譽。作為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她先後率團赴全國各地與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法國、瑞士、俄羅斯等國家演出,為京劇程派藝術的傳承和弘揚做出了重要貢獻。


華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事業,成立至今,收藏整理了我國從清末到建國初期的膠木唱片共計8萬餘張,多年來,修複製作出版了上百部以中華民族傳統音樂為題材的音像製品,多次獲獎。旗下公司中科匯金主攻唱片修復技術,是目前國內老唱片數位化修復唯一能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的公司,多次完成國家及北京市重點數位化修復出版項目,目前承接了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等數十家機構和單位的有聲文化遺產修復工程。


相關焦點

  • 「致敬經典 傳承國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文化自信,以及對文化價值的高度認同和踐行。將其與現代化相融合,能夠發揮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力量,不斷提升我國國民文化素質和我國文化軟實力。為更好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由西城區第二文化館主辦的以「致敬經典 傳承國粹」為主題的京劇專場演出於2018年6月27日19:30在天橋劇場上演。
  • 傳承經典弘揚國粹 國家京劇院第一屆武戲展演開幕
    近日,國家京劇院為打造全新國粹文化,引領民族文化自信,凝聚團隊力量,重振武戲隊伍士氣,於5月12日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行2018年第一屆武戲展演活動,此次展演為期一周,共推出了7場,18個優秀武戲劇目,陣容豪華,形式新穎。
  • 傳承中醫藥文化 弘揚經典國粹
    學生們結合自己所學的中醫藥相關知識,以不同的形式展現新時代青年在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下如何傳承經典國粹。邵小利是該校中醫系79級學生,1982年6月17日,在鹹陽渭濱公園青年湖因搶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她是一個渾身充滿正能量的人。」在校史館中,邵小利的同學、舍友等人,向學生們講述了邵小利生前故事。
  • 《食物語》弘揚美食文化,傳承中華國粹
    《食物語》弘揚美食文化,傳承中華國粹的相關文章。但是在狂歡之餘,大家也千萬不要忘了多多關注那些中華五千年所傳承下來的文化,那些都是先輩們花費巨大精力與汗水所留下的寶貴遺產。這次《食物語》官方也算是下了大功夫,不論是從五月初與各家媒體的聯動決定,還是攜手上海京劇院一同推廣傳承中華國粹,都是在為中華文化的弘揚做著貢獻。中華美食和中華文化,都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繼承和發揚的。
  •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國粹經典 德州市群星京劇社走進山東華宇工學院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國粹戲曲經典。近日,德州市群星京劇社走進山東華宇工學院,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盛大的傳統文化盛宴。本次演唱會以現代京劇為主,向新時代青年學生普及國粹經典戲劇知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弘揚愛國精神、樹立報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 弘揚國粹傳承經典,國學知識吟誦盛典在深圳舉行
    南方網訊 2019「弘揚國粹——國學經典進校園」之國學知識吟誦盛典活動日前在深圳舉行。160多名來自深圳市福田區各中小學校的孩子們身著古風漢服,吟誦聖人篇章,循著先賢的足跡,聆聽古人的教誨,傳承華夏文明。
  • 弘揚戲曲文化 傳承國粹精華
    {"title":"弘揚戲曲文化 傳承國粹精華",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shapingba/shapingbaxinwen/2019-10-29/1942392.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
  • 鹿邑縣文化館「弘揚民族文化 傳承國粹經典」戲曲進課堂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豐富校園精神文化生活,激發我縣青少年兒童對傳統戲曲文化的興趣和愛好,增強少年兒童的戲曲藝術素養和審美素養,推動戲曲文化傳承,2020年11月11日上午,鹿邑縣文化館與隱山小學聯合開展了"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戲曲進課堂主題教育活動。
  • 唐夢華:弘揚國學文化 傳承國粹精髓
    為國家的「軟實力」加油吶喊,為弘揚國學文化,宣傳、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國之絕學——易學,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弘揚國學文化,傳承國粹精髓,實現中國夢,復興大中華,唐夢華不遺餘力。為弘揚國粹,唐夢華著書立說,她對《周易》易理及易學發展歷史頗有研究,和導師唐明邦先生合著《易學源流舉要》;為唐明邦先生
  • 貴陽為明小小少年傳承國粹經典,弘揚民族文化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經典國粹,增強文化自信。中華文化,學養深厚,不論是趣味的圍棋象棋,雅致的書法,惟妙惟肖的京劇臉譜,還是別具一格的水墨畫,都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智慧。10月25日,貴陽為明國際學校與貴州省雕塑院、貴陽棋院、貴州京劇院攜手,在保利公園校區共同舉辦「國粹棋畫耀為明」傳統文化活動。
  • 六安:弘揚國樂 傳承國粹
    據介紹,旨在通過活動推動中國古箏文化的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古箏,認識古箏,進而喜歡古箏,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引領推動我市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進步。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田凱平 攝(六安新聞網)
  • 惠民縣李莊鎮:舉辦京劇培訓,弘揚國粹經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曹蕊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普及京劇藝術,豐富廣大居民的文化生活,近日,惠民縣李莊鎮聶索社區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暨京劇培訓班,邀請京劇老師為培訓中,老師從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入手,教唱了經典京劇唱段,京劇愛好者們認真聆聽仔細揣摩邊學邊練。隨後,老師又從唱法、運氣、發音等方面對京劇愛好者們進行了全方位的點評與指導,糾正了部分愛好者存在的發音不準、咬字不清等問題。
  • 惠民縣李莊鎮:舉辦京劇培訓,弘揚國粹經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曹蕊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普及京劇藝術,豐富廣大居民的文化生活,近日,惠民縣李莊鎮聶索社區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暨京劇培訓班,邀請京劇老師為30餘位京劇愛好者進行培訓指導。
  • 濟寧晚報 | 9月28日刊發 省紅梅大賽在汶上舉行 弘揚國粹傳承經典
    省紅梅大賽在汶上舉行弘揚國粹傳承經典山東省戲劇紅梅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大賽項目涵蓋國粹京劇以及呂劇、山東梆子等十多個山東地方戲曲種類,還包括話劇、歌舞劇、音樂劇等戲劇門類。汶上縣作為「山東梆子」的發源地,是山東省戲劇紅梅大賽決賽永久承辦地,已經連續承辦三屆大賽。
  • 弘揚珠算文化    傳承中國國粹
    為了讓孩子們更多的了解珠算文化,2020年8月8日,寧縣博物館聯合神墨珠算培訓中心開展「弘揚珠算文化 傳承中國國粹」社會教育活動。本次活動雙方精心策劃,組織安排。首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和家長們參觀了唐俑精品展室、佛造像展室、古豳文化展室、民俗文化展室以及院內的不可移動文物。接著,志願者講解了珠算的歷史知識,孩子和家長觀看了《聆聽珠算的聲音》視頻。
  • 「守望經典 弘揚國粹」羿耿庵書法展在常州博物館開展
    弘揚國粹」羿耿庵書法展》,於2020年9月30日上午十點在常州博物館開展。》,全文如下:圍繞第七屆「文化100」大型文化民生行動這一常州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金秋文化民生品牌,今天常州日報文筆塔專欄鑑賞版,在醒目位置刊發幅式較大的書法藝術專題報導《羿耿庵:做經典書法的守望者》,同時公布了全市第七屆「文化100」大型文化民生行動之一的《「守望經典 弘揚國粹」——羿耿庵漢字書寫巡講演示公益活動十周年回顧展》展訊:預告了此展即將開展的時間、地點、
  • 弘揚中華國粹 傳承書法藝術
    12月7日,三臺縣潼川三小舉行了「弘揚中華國粹,傳承書法藝術」千人書寫大賽。此次活動共分三個組別,低段鉛筆字、中段鋼筆字、高段毛筆字(鋼筆字)。該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藝術才華的舞臺,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重視書法的意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來源:綿陽市教體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京腔京韻總是情」西城區文藝演出致敬經典 弘揚國粹
    近日,在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支持下,西城區第二文化館在三慶園劇場主辦了「京腔京韻總是情」這場具有戲曲尋根意義的演出,以此來致敬京劇經典,弘揚國粹藝術。記者獲悉,該場演出將於9月26日下午兩點在文化西城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播放,戲迷朋友可線上收看。
  • 文化傳承|弘揚國粹經典,描繪臉譜之韻
    第208期·總570期國粹傳揚兩百春長城南北盡知音幾分筆墨,將它勾勒幾分色彩,將它渲染一不小心,驚豔了山工院的初冬中華國粹揉臉、勾臉、抹臉、破臉一步步嚴謹的步驟用心勾勒出它的模樣紅色忠貞、白色奸詐、藍色耿直……
  • 亳州:弘揚國粹文化 傳承書法藝術 共建書香校園
    書法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瑰寶,是我國文明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是四大國粹之一。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廣大師生的書寫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校園人文素養,安徽省亳州市各校園開展「弘揚國粹文化 傳承書法藝術」系列活動,通過展示書法藝術的魅力,激發師生學習書法的熱情,營造熱愛書法藝術的氛圍,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