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青花瓷?青花和其他瓷器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青花這麼有名?是什麼時候誕生的?我們要怎樣才能知道一件青花的好壞?關於青花瓷,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一、什麼是青花瓷
今天青花瓷可以說是路人皆知,很難想像一個現代人會完全沒有聽說過青花瓷。但如果要再問一下,是怎麼知道青花瓷的,又知道歷史上什麼著名的青花瓷?估計答案就會五花八門,而其中有一種可能也許出現的頻率會很高,那就是聽了周杰倫的《青花瓷》這首歌。
其中最熟悉的就是那句:
天青色的煙雨,而我在等你。
這是一幅非常江南的,婉約的,迷人的畫面。細雨中,站在小橋邊溼潤潤的石板路上,等著心愛的戀人。
不過,很不幸,如果你是通過這首歌知道了青花瓷,你產生的印象就完全是錯的。為什麼?首先來看這句:天青色的煙雨。我們仔細想一下,下雨時,天是青的嗎?恐怕不是。而且天青在說到瓷器上,其實是來源於一句詩,叫「雨過天青雲破處」,就是說,是雨停了,雲開了,天要放晴還沒晴的時候那種幽微的色彩。所以天青根本不是說下雨時的色彩。天青色非但不是煙雨,還是下過了煙雨,煙雨停了之後的色彩。
但問題還沒完,你可以想像一下天青色,然後再想想青花,你馬上又會發現問題,對,天青跟青花,差得也太遠了吧。沒錯,天青色用在瓷器上,也根本說的不是青花瓷,現代一般以為說的是宋代的汝窯。不過其實最早也不是,但這是另一個話題,另說。
到底什麼是青花瓷呢?
首先從名稱上看,青花,就是藍色的花紋。而且,這種藍可不是所謂天青那種溫吞的,清淡的,含糊的藍色,而是極為明豔的藍色。不過光講藍色還不夠,英文其實更準確,叫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就是藍色和白色的瓷器。沒錯,在白底上的藍色花紋。
不過無論是說藍色花紋還是白底藍花,都還只是從一般的視覺上留下的印象,如果只是以此為標準,就會出問題。比如荷蘭古代就山寨青花瓷,看上去非常像,但其實是陶,與瓷器差距很遠。
所以,要有個科學點的概括:高溫釉下藍彩瓷器。
分開來看就是:高溫、釉下、藍彩、瓷器。
瓷器這裡就不用解釋了,它與陶器的區別,另文詳細說。
藍彩,就是藍色的彩繪,也不用解釋了。
高溫是指1300度左右的溫度下燒制而成的。藍彩也有低溫的,所以要強調一下。
特別需要解釋的是「釉下」。
青花瓷的製作,比如一個碗,是先要用泥做出一個碗的樣子,就叫坯,然後直接在坯上面用青花料彩繪(青花畫的時候不是藍色而是灰黑色的,如同水墨),畫完之後,要覆上一層釉把坯的表面都蓋住,只留底足的部分沒有釉。然後進行高溫燒制。入窯燒制的時候,我們其實是看不到畫面的,因為都蓋住了。但燒成瓷器之後,釉就成了透明的,就好像一層堅硬的膜,藍色就透了出來。
青花是畫在素坯上,畫好之後還要罩上一層釉
因為釉層極為堅硬,所以青花的畫面就得到了極好的保護,事實上,除了把瓷器徹底打碎,幾乎沒有辦法單獨破壞畫面。
於是青花就獲得了一種其他工藝品或藝術品夢寐以求的優秀品質:不朽。
從品質上來說,青花瓷可以說是工業革命之前,人類最偉大的造物之一。
不過單從質量上來說青花瓷的優點,那就太低估青花瓷的價值了。
為什麼這麼說,下回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