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鋪古船木 化腐朽為神奇

2020-11-30 大眾網

船木。

雕刻擺件。

拆船。

船木沙發。 羅炳森 攝

船木茶几。 羅炳森 攝

船木屋。

打磨。

拋光。

  俗話說「爛船還有三斤釘」,就是說再破敗不堪的東西也能找出有用之處,只要好好利用,照樣能發揮出價值。廉江市安鋪鎮古船木產業正是充分發揮廢舊古船木的價值,讓廢舊古船木製品成為人們懷舊用品的「寵兒」,在家具行業、建築材料行業穩佔一席之地。

  文/圖 揭英隆(除署名外)

  曾經一年燒掉幾億元「船板」

  爛船板曾經有被當作煮東西用的柴燒掉的遭遇。筆者在廉江市貫日木業有限公司採訪時,該公司黃老闆說,過去用廢舊船板當柴燒的只有工廠,因為船板大塊、結實堅硬不容易點火而遭受家庭的嫌棄,只好按0.2元一斤的價格賣給造紙廠,用來燒鍋爐,如果按照現在的價值計算,過去一間造紙廠的一個鍋爐一年就燒掉幾億元的「船板」。

  後來為什麼想到用爛船板來製作家具、建築材料?黃老闆說,在上世紀90年代,該公司一直從事工藝製品出口業務,如何讓家鄉豐富的廢舊船板變廢為寶是他們研究的課題,為了找到突破口,他們將一些舊船板工藝製品帶到每年兩次的廣交會上,沒想到的是受到外國人的格外青睞,有些客戶還拿著設計好的圖紙來叫他們按圖加工。從此,廢舊船木製品不但形成規模生產,融入了市場,進入了家庭,而且走出了國門。

  船木家具成懷舊界「寵兒」

  地處九洲江入海口的安鋪鎮是全國特色小鎮、省中心鎮、廣東四大古鎮之一,而安鋪港是安鋪鎮歷史上最大的亮點,與安鋪鎮同步發展。伴隨著安鋪港的發展,安鋪內河航線的運輸也逐步發展起來,這種既近海又臨江的優勢是船舶多,拆船廠也多,廢舊船板資源非常豐富。在這過程中,沿線村莊的群眾在過去利用一些報廢船舶板來製造桌椅、茶臺或者其他家具,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既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也沒有在市場上銷售,但可以說那已是安鋪利用廢舊船木製作家具的雛形。

  據介紹,古船木家具與傳統意義上的古典家具不同,製作古船木家具的材料全部取自退役的海船,充分保持船木的原本形狀,再進行純手工的打造而成,保留著船木原本的傷痕、溝壑、孔洞甚至海水衝刷的痕跡等,其最大的特徵就是家具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鉚釘洞。同時,由於古船木家具原材料的稀缺性以及古船木家具本身具有的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它的售價相對於其他家具還要略高。另外,古船木家具材料、造型、色澤都非常懷舊。

  天億船木家具廠的王老闆說,船木本身很厚實,板上還有釘孔、被海水侵蝕的殘痕,很有歲月滄桑感,經過刨、鑿、打磨後,能夠煥發出獨特的藝術氣質,顯得樸質、古拙、厚重、粗獷,無論是家具,還是工藝品擺件,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而且用經海水長期浸泡過的船木做成的木藝品,防蟲防蛀,耐熱防腐,經得起日曬雨淋,實用又美觀。

  古船木產業煥發新光彩

  近年,古船木家具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最受高層次人士的喜愛。因此,安鋪鎮的古船木家具產業也逐漸轉向滿足多元化、多層次、複合型的產業需求,已由過去比較單一的桌椅、沙發、茶几等家具,發展到古船木建材用品、各類藝術品、園林景觀工程用料等,如船木馬賽克、涼亭、葡萄架、花架、棧道、橋、圍欄護欄、水車、連廊等園藝類產品,這些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而船木馬賽克等建材最受歐美國家歡迎。

  筆者在各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被拆解下來的船板,已物盡其用,薄板被用來製作船板馬賽克,厚板用來製作成家具、建材,邊角料被精雕成擺件等工藝品,琳琅滿目。

  近年來,安鋪鎮以文化為導向,加大對發展古船木產業的支持力度,確定了古船木家具的品牌,建立了古船木產業創意園,延伸古船木家具產業鏈,以古船木家具藝術品創作、加工、研發、展示、銷售、物流、體驗為主,配套休閒旅遊、健康養生、生態居住、藝術展示與培訓、民俗體驗、慶典活動等綜合性藝術產業。同時隨著「安鋪智能食谷特色小鎮」的建設,安鋪古船木家具等特色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良機,形成了積聚效應,呈現出規模擴大、行業優勢突出、品牌意識增強等特點,已形成從原材料供應、生產成品到銷售市場一條龍產業鏈,帶動包裝、服務、物流等配套產業鏈的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安鋪鎮每年古船木年產值約1200萬元,創造稅收約50萬元。

  同時,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行業內已掀起的返古樸素風格已經成為商裝及家裝的必選風格,也由於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現有森林樹木更被禁止砍伐,木材市場材料及造紙價格不斷攀升,而中國市場及國外市場對於城市建設所需木製品材料持續發展,對於緊缺的木製品市場的需求日益增長,古船木建材及古船木製品已成為世界建材商家必爭之優選產品之一,安鋪古船木產業也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春天。

相關焦點

  • 清鎮:「苦行僧」愛上「木疙瘩」化腐朽為神奇
    在清鎮市有個木雕非遺基地,基地負責人是一位青年雕刻藝術家,在從藝22年的藝術生涯裡,他就喜歡山上的「朽木疙瘩」,將其化腐朽為神奇。在他「苦行僧」般的創作歷程中,成就了不少力作。一個個外觀看似腐朽不堪的木疙瘩,經他在手中一番「倒騰」後,就變成了一件件活靈活現的根雕藝術品。
  • 調理風水能化腐朽為神奇嗎?
    風水是否能化腐朽為神奇?調理了風水是否能發達富貴萬年?風水若能化腐朽為神奇為何視風水為至寶的代代帝王依然沒落了?若風水不能化腐朽為神奇為何從古至今王侯將相,商人富賈依然對風水視為寶中寶,又都在人人相信和應用呢?小編接下來會詳細為您解讀這些調理風水的方法,看看是否能夠化腐朽為神奇!
  • 化腐朽為神奇——考古發掘的文保力量
    考古人員發掘時,在M1號墓二層臺西北角發現了兩個彩繪木俑,外形較為完好,但清理時發現內部已是空洞完全沒有木胎,文保小組給木俑內部進行灌漿加固,然後提取。最終,木俑的形狀得以完整保存。   在M2號墓深達12米的槨室裡,記者看到木床榻還靜靜地躺在泥土裡,整體長約2米,寬約1.3米。宋俊榮告訴記者,木床榻保存狀況較差,由於其體積較大,原本計劃採用鋼架結構整體打包搬遷提取。
  • 西藏博物館裡的「化腐朽為神奇」
    中新社拉薩9月6日電 題:西藏博物館裡的「化腐朽為神奇」  中新社記者 趙延  在西藏博物館唐卡保護工作室的一角,京紅正專注地盯著手中的容器。她用鑷子從中取出一塊碎布角,在空中靜止片刻,再與一旁的布片進行比對。這已是京紅第四次調色了,仍沒有染出她心中想要的顏色。  因為在北京出生,父母為她取名京紅。
  • 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
    唐永懷為作品上油中國根雕藝術源遠流長,遍布全國各地,流派眾多,被稱為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唐永懷說,曹州根雕的選材講究材質堅硬、木質細膩、不易龜裂變形、且能長久保存的硬木為材料。菏澤土地肥沃,樹種繁多,林業資源豐富,不但為曹州根雕的傳承與發展帶來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 樹根造型藝術:化腐朽為神奇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原標題:根藝藝術:化腐朽為神奇   2004年在英國藝術界舉行的一項評選中,已故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的作品《泉》打敗現代藝術大師畢卡索的兩部作品成為20世紀最富影響力的藝術作品他被稱為「現成品藝術的創始人」,作品並被視為「裝置藝術品」,杜尚有不少類似這樣的作品,例如《自行車輪》《巧克力磨機第一號》《晾瓶架》……  其實藝術家杜尚的裝置藝術大多是化腐朽為神奇,是徹底地把「藝術」做得「不像藝術」,影響了身後無數的藝術家。自此,便有木頭、垃圾等開始堂而皇之地進入了藝術廣場、展覽館和藝術殿堂。
  • 化腐朽為神奇的玉雕師
    我們一起再來看幾組「化腐朽為神奇
  • 這種枯木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價值能高到無法估量
    樹化玉是玉化之後的矽化木,它既是樹也是玉,它的外形特徵上兼具了玉石,化石,奇石的特徵。所以,從它的外表特徵看上去,樹化玉保留了樹木的某些原始形態,以及玉石優良光滑的質感。而它的形成必然要從遠古時期的地質運動說起:在大地震中土地開裂,原始森林的樹木倒塌被埋入地下。經歷了億萬年的地質運動,樹木與地下巖層中的礦物元素相互結合,相互作用下才形成了如今的樹化玉。
  • 河南內黃:棗木根藝的鬼斧神工 化腐朽為神奇
    內黃棗木根藝,其材、其藝,堪稱世間一絕,化腐朽為神奇更為神奇的是內黃棗木根藝完整地保留自然傳統的原始風貌,能充分顯示棗木千姿百態、鬼斧神工的自然美;能充分顯示作者獨具匠心的構思美與意境美;能充分顯示作者畫龍點睛、妙手回春、化腐朽為神奇的技藝美
  • 鬼斧神工之作,化腐朽為神奇的「內黃棗木根藝」!
    本期非遺傳承匠人:趙合民,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趙合民,男,漢族,1966年出生,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內黃棗木根藝展覽館館長。內黃,是我國著名的紅棗之鄉,紅棗種植歷史和棗林面積世界居首。
  • 鬼斧神工之作,化腐朽為神奇的「內黃棗木根藝」
    本期非遺傳承匠人:趙合民,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趙合民,男,漢族製品原材料多為特別環境下生長形成的有獨特紋理造型奇、怪、美千年雷擊木。」趙合民這樣說道。趙合民從藝40餘年,刻苦認真,技藝精湛,開發的雷擊木、古木、茶藝等棗木根藝系列
  • 化腐朽為神奇的典範——烤羊雜
    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烤羊雜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典範,下面就講講關於烤羊雜的幾件逸事。 烤假腰子是我在上大學期間的重要美食。究其原因一是美味、油水足;二是價格便宜,適合學生階層的消費,要知道當時腰子八塊,假腰子僅1.5元。到現在我依然還記得我們幾個在下午放學後步行半個多小時到一個小巷子口去吃那家有名的假腰子。
  • 誰說朽木不可雕也,看李漁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閒情偶寄》李漁將這扇偶然天成的窗戶,起名為「梅窗」,並認為「梅窗」是他生平製作得最好的窗戶:「予又嘗取枯木數莖生平製作之佳,當以此為第一」;「予之心思,訖於此矣。後有所作,當亦不過是矣。」李漁的「梅窗」既是窗又是一幅天然的畫,極具創意,堪稱「化腐朽為神奇」的代表。腐朽本是一種瀕於死亡的形態,代表沒落、停滯、頹廢。而「化腐朽為神奇」就是將短暫的、稍縱即逝的、有形的、物質的、有限的東西「化」為無形的、恆久的、精神性的東西。
  • 歐陽修最妙的一首詩,前兩句普普通通,後兩句化腐朽為神奇
    以「荷葉」為例,唐代詩人李白、杜甫、李商隱等都有涉及。如王昌齡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故對宋代詩人來說,就「荷葉」這個普遍性的題材,再寫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詩,按理說就很難得了。不過事實證明,有人珠玉在前,反而更能激發後人的創作能力。如楊萬裡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周邦彥的「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
  • 化腐朽為神奇,石頭、棉花變成環保的禁毒宣傳作品
    化腐朽為神奇,石頭、棉花變成環保的禁毒宣傳作品 2021-01-14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化腐朽為神奇----翡翠的「三分料,七分工」
    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將翡翠化腐朽為神奇。有句話叫女為悅己者容,而翡翠呢,為懂它者琢。三級:化腐朽為神奇就是那種大家覺得只能作廢的料子這些就屬於雕工已經遠遠凌駕於原料之上,是真正的化腐朽為神奇,變廢為寶。這個級別的雕工就多見於大師級別的作品,當然,民間也很多高手擁有這樣的鬼斧神工。
  • 化腐朽為神奇‖路邊的木頭到了他手裡就成了藝術品
    化腐朽為神奇,別人眼中平平常常的破木頭,到了他的手裡就變成了茶臺、擺件、藝術品……
  • 閒置校舍「化腐朽為神奇」並不難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鴨江鎮中心校所屬的鴨江鎮雙河園小學產生了「空心化」現象,村小裡有10多間教室,卻只有兩個教學班,十七八名學生,出現了校舍閒置問題。為了讓浪費的校舍運轉起來,成為學生接受體驗教育的場所,經過籌劃、建設、規範,一個能容納200餘名學生的實踐基地在雙河園小學原址建成,幾近廢棄的村小得到了有效利用,孩子們開展體驗教育也有了好去處。
  • 化腐朽為神奇,這張茶几價值連城
    巧奪天工,嘆為觀止,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獨特的藝術魅力,領略到了它所蘊含的豐厚的人文特質,為林先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感動,為他在木工藝術方面成就非凡而震憾。據林先生介紹,他喜歡與驢友去原始森林探險,考驗和增強野外生存能力。一次,他在深山老林裡發現了一棵已經腐朽的千年樟香樹的樹兜。他把它從層層疊疊的落葉中和各種樹根交錯纏繞的土壤裡挖出來,再刀砍斧削後,把其堅硬耐磨的中心部分背出了大山。
  • 這梗代指所有百搭,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物
    這梗代指所有百搭,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物時間:2019-10-11 17: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蛋液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所有百搭,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物 代指所有百搭,甚至是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物。原指去殼後攪拌均勻的生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