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木。
雕刻擺件。
拆船。
船木沙發。 羅炳森 攝
船木茶几。 羅炳森 攝
船木屋。
打磨。
拋光。
俗話說「爛船還有三斤釘」,就是說再破敗不堪的東西也能找出有用之處,只要好好利用,照樣能發揮出價值。廉江市安鋪鎮古船木產業正是充分發揮廢舊古船木的價值,讓廢舊古船木製品成為人們懷舊用品的「寵兒」,在家具行業、建築材料行業穩佔一席之地。
文/圖 揭英隆(除署名外)
曾經一年燒掉幾億元「船板」
爛船板曾經有被當作煮東西用的柴燒掉的遭遇。筆者在廉江市貫日木業有限公司採訪時,該公司黃老闆說,過去用廢舊船板當柴燒的只有工廠,因為船板大塊、結實堅硬不容易點火而遭受家庭的嫌棄,只好按0.2元一斤的價格賣給造紙廠,用來燒鍋爐,如果按照現在的價值計算,過去一間造紙廠的一個鍋爐一年就燒掉幾億元的「船板」。
後來為什麼想到用爛船板來製作家具、建築材料?黃老闆說,在上世紀90年代,該公司一直從事工藝製品出口業務,如何讓家鄉豐富的廢舊船板變廢為寶是他們研究的課題,為了找到突破口,他們將一些舊船板工藝製品帶到每年兩次的廣交會上,沒想到的是受到外國人的格外青睞,有些客戶還拿著設計好的圖紙來叫他們按圖加工。從此,廢舊船木製品不但形成規模生產,融入了市場,進入了家庭,而且走出了國門。
船木家具成懷舊界「寵兒」
地處九洲江入海口的安鋪鎮是全國特色小鎮、省中心鎮、廣東四大古鎮之一,而安鋪港是安鋪鎮歷史上最大的亮點,與安鋪鎮同步發展。伴隨著安鋪港的發展,安鋪內河航線的運輸也逐步發展起來,這種既近海又臨江的優勢是船舶多,拆船廠也多,廢舊船板資源非常豐富。在這過程中,沿線村莊的群眾在過去利用一些報廢船舶板來製造桌椅、茶臺或者其他家具,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既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也沒有在市場上銷售,但可以說那已是安鋪利用廢舊船木製作家具的雛形。
據介紹,古船木家具與傳統意義上的古典家具不同,製作古船木家具的材料全部取自退役的海船,充分保持船木的原本形狀,再進行純手工的打造而成,保留著船木原本的傷痕、溝壑、孔洞甚至海水衝刷的痕跡等,其最大的特徵就是家具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鉚釘洞。同時,由於古船木家具原材料的稀缺性以及古船木家具本身具有的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它的售價相對於其他家具還要略高。另外,古船木家具材料、造型、色澤都非常懷舊。
天億船木家具廠的王老闆說,船木本身很厚實,板上還有釘孔、被海水侵蝕的殘痕,很有歲月滄桑感,經過刨、鑿、打磨後,能夠煥發出獨特的藝術氣質,顯得樸質、古拙、厚重、粗獷,無論是家具,還是工藝品擺件,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而且用經海水長期浸泡過的船木做成的木藝品,防蟲防蛀,耐熱防腐,經得起日曬雨淋,實用又美觀。
古船木產業煥發新光彩
近年,古船木家具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最受高層次人士的喜愛。因此,安鋪鎮的古船木家具產業也逐漸轉向滿足多元化、多層次、複合型的產業需求,已由過去比較單一的桌椅、沙發、茶几等家具,發展到古船木建材用品、各類藝術品、園林景觀工程用料等,如船木馬賽克、涼亭、葡萄架、花架、棧道、橋、圍欄護欄、水車、連廊等園藝類產品,這些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而船木馬賽克等建材最受歐美國家歡迎。
筆者在各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被拆解下來的船板,已物盡其用,薄板被用來製作船板馬賽克,厚板用來製作成家具、建材,邊角料被精雕成擺件等工藝品,琳琅滿目。
近年來,安鋪鎮以文化為導向,加大對發展古船木產業的支持力度,確定了古船木家具的品牌,建立了古船木產業創意園,延伸古船木家具產業鏈,以古船木家具藝術品創作、加工、研發、展示、銷售、物流、體驗為主,配套休閒旅遊、健康養生、生態居住、藝術展示與培訓、民俗體驗、慶典活動等綜合性藝術產業。同時隨著「安鋪智能食谷特色小鎮」的建設,安鋪古船木家具等特色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良機,形成了積聚效應,呈現出規模擴大、行業優勢突出、品牌意識增強等特點,已形成從原材料供應、生產成品到銷售市場一條龍產業鏈,帶動包裝、服務、物流等配套產業鏈的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安鋪鎮每年古船木年產值約1200萬元,創造稅收約50萬元。
同時,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行業內已掀起的返古樸素風格已經成為商裝及家裝的必選風格,也由於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現有森林樹木更被禁止砍伐,木材市場材料及造紙價格不斷攀升,而中國市場及國外市場對於城市建設所需木製品材料持續發展,對於緊缺的木製品市場的需求日益增長,古船木建材及古船木製品已成為世界建材商家必爭之優選產品之一,安鋪古船木產業也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