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日本電影,不能避開的一個名字就是是枝裕和。國內很多喜歡看文藝片的觀眾,對於溫情風格的日本電影一向非常喜歡,是枝裕和的家庭片更是其中絕對要被提及的,《小偷家族》、《步履不停》等電影在國內也很受關注。
事實上,講述細膩溫和的家庭日常、展現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電影,佔據日本電影很大一部分,而是枝裕和也只是其中晚輩。山田洋次、周防正行、溝口健二、木下惠介等一眾日本電影導演都是其中翹楚。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們,絕對不能錯過的則是日本乃至世界電影史上的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
是枝裕和大概是現在日本電影界被拿來跟小津安二郎比較的最多的一位導演,早在是枝裕和第一部電影《幻之光》出世的時候,就有人稱他為「當代小津安二郎」。而小津安二郎則是世界範圍內最負盛名的日本導演,奇怪的是,這樣一位大導演講的故事全都是家長裡短的瑣碎小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東京物語》。
這部上映於1953年的黑白電影,在豆瓣上有將近九萬人打出了9.2的高分。《東京物語》講述了一對住在鄉下的老夫婦決定去東京看望已經成家的孩子們。但是到了東京才發現,孩子們的生活並不歡迎他們的到來。大兒子是醫生,家裡生活緊巴巴,因為老人到來騰了孫子的臥室出來,惹得孩子一直不高興;而二女兒家裡開了一個理髮店,夫妻倆每日忙忙碌碌。對東京完全陌生的老兩口每天呆在家中,只有早年守寡的二兒媳願意抽出時間來帶著兩位老人出門遊覽東京。
騰不出時間的孩子們自發湊了錢送老人去熱海泡溫泉,但這個適合年輕人的地方終日吵鬧,擾得老人無法安睡。輾轉一夜回到東京時卻被女兒埋怨回來得太早,耽誤了她的工作。二老尷尬地決定離開東京,孩子們卻在他們到家後不久,收到了母親病危的消息。
《東京物語》的故事非常簡單,節奏也很慢,卻處處表現著一種孤獨感。老人們與東京這座人情淡薄的城市格格不入,也與兒女的家庭格格不入。影片中老人自始自終平靜地接受著一切,疏離、拘謹和死亡,卻更顯得悽涼。最後老人的一句「一個人生活,日子都變長了」,讓這部老電影引起了現代習慣獨居的觀眾們的共鳴,這就是藝術永遠不會褪色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