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剪紙藝術 融入美好生活
傳承剪紙藝術 融入美好生活 2020-12-14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淺談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剪紙,為什要傳承和傳承的目的
您好,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吃土的豬001繪畫手作,對於我們為什麼要傳承剪紙藝術?我們傳承剪紙藝術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這個話題,個人有一些見解。民間剪紙藝術,於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甘肅會寧:傳承剪紙藝術
10月24日,民間藝術家交流剪紙技藝。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近年來,甘肅會寧縣加大對剪紙藝術的傳承保護力度,建立研習所,為民間剪紙藝術家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同時定期舉辦邀請展,在當地中小學開辦剪紙課堂,讓更多人接觸和學習剪紙。會寧剪紙歷史悠久,常見題材有花卉草木、飛禽走獸、戲曲人物、民間傳說等,表現形式以窗花、燈籠花和炕圍花為多,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甘肅會寧:傳承剪紙藝術
10月24日,民間藝術家交流剪紙技藝。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近年來,甘肅會寧縣加大對剪紙藝術的傳承保護力度,建立研習所,為民間剪紙藝術家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同時定期舉辦邀請展,在當地中小學開辦剪紙課堂,讓更多人接觸和學習剪紙。
-
和林格爾剪紙藝術:傳承沒人教全靠自己琢磨的非遺該如何發展?
作者:潘魯生作者調研和林格爾羊群溝鄉民間剪紙8月初,經喬曉光教授推薦,在內蒙古和林格爾剪紙學會段建珺會長的陪同下,對和林格爾剪紙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對李毛仁、梁鳳英、任開雲、田成全、王營女、武仝田、王枝梅、楊接神、雲華女、張鳳英、張改蘭等民間藝人進行了深入訪談
-
八旬老人辦傳習所,義務傳承剪紙藝術
中國剪紙學會會員、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省剪紙學會理事、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濰坊市首批民間藝術大師……一系列響亮的名號,王錫芝最喜歡一個,那就是被濰坊市委宣傳部授予的「濰坊市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榮譽稱號,因為他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傳承他的剪紙手藝
-
新橋社區:傳承非遺文化 弘揚剪紙藝術
新橋社區:傳承非遺文化 弘揚剪紙藝術 2018-12-11 1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忘初心,傳承剪紙》一剪紙藝術家李漢希先生剪紙藝術賞析
從小愛好書法、剪紙,自幼從父學書,從母學剪,潛心習研書法 剪紙三十餘年,後師從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剪紙民間藝術家李希特先生,學習剪紙藝術,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剪紙藝術道路上,不斷學習,勤學苦練,大膽探索,追求特色,力出精品,凸顯自己的個性特色。擅長人物肖像、花鳥、蟲草、動物、字畫等藝術創作。剪紙作品多次參加湖南省內和全國剪紙大賽獲獎。
-
湖北襄陽:在傳承中發展創新的中國剪紙(圖)
中新網襄陽10月22日電 題:湖北襄陽:在傳承中發展創新的中國剪紙(圖) 作者 尚華珍 楊澤文 在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古老襄陽城內,57歲的高春生22日對記者說,一幅民間與宮廷融合體的作品將會參加2013湖北省民間工藝大師比賽。
-
剪紙父子傳承刀尖上的絢麗藝術
山水花鳥,飛禽走獸,古今人物……琳琅滿目的作品背後,是剪紙藝人王曉對傳統剪紙技藝的熾愛。而說起王曉,不能不提他的父親王金林,王曉的剪紙技藝正是傳自父親。 王金林十幾歲時開始學習剪紙,當時剪得最多的是婚禮上用的雙喜、龍鳳圖案。
-
傳承剪紙藝術 江蘇宿遷這群未成年人跟著大師學剪紙
剪紙,作為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2006年,剪紙藝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片來源:宿遷晚報 為弘揚傳統藝術,讓小記者們體驗剪紙藝術魅力,學習剪紙技藝的同時,增長生活閱歷,擴充寫作素材,6月15日,江蘇宿遷日報社沭陽站特邀請沭陽縣剪紙藝術大師胡偉、徐以勤老師為小記者們傳授剪紙技藝,和小記者們一起探討「剪紙文化」,並接受小記者們現場採訪。
-
黃少瓊致力潮陽剪紙研究與傳承,巧手剪出「藝術天地」
從事剪紙藝術30多年來,一直致力潮陽剪紙的研究和傳承工作,運用潮陽剪紙的形式和風格進行題材性創作,融入潮陽剪紙的神韻技法,融合書法、美術、雕刻等藝術,形成自己獨特創作風格。她用一幅幅別出心裁的剪紙作品,帶給人身心愉悅的藝術享受,剪出表達喜怒哀樂的「生活之詩」,也剪出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
-
「感悟文化·傳承非遺」——剪紙藝術大師開課啦
為弘揚優秀的民間藝術傳統,讓大眾了解剪紙藝術,普及傳承民間剪紙文化,南京著名剪紙藝術家周坤老師今天(6月26日)下午在南京市六合第二文化館非物質遺產展覽廳舉行題為「感悟文化·傳承非遺」——剪紙藝術公益講座,近百名家長和小朋友參加了活動。
-
非遺進校園 長興李家巷幼兒園傳承民間剪紙藝術
5月16日,長興縣李家巷中心幼兒園舉辦「非遺進園,傳承經典
-
「藝術傳承」——陳世寅、陳嶼父女傳承剪紙技藝
陳世寅老師自幼隨父親學習家傳盔帽,剪紙工藝84年退伍分配在樂平市百貨公司工作,因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幾十年來一直堅持傳承和創新,維繫這一古老的傳統枝藝,現為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
-
中國民間文化:窗花藝術的傳承與現狀,剪紙突破限制的論點
從顏色來看,古人對紙的發展,已經出現各種顏色的紙,這才能讓剪出來的圖案更加精美漂亮,如果是單單的白色,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窗花的傳承非常之久,以獨特的風格、悠久的文化,讓國人對它情有獨鍾。明清時期,窗花藝術發展到巔峰,出現一些非常複雜的窗花圖案。傳統的窗花藝術發展,是受到多方面影響的,如經濟、文化、地域、朝代等因素。因不同的地域和朝代,窗花也會略有差別,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形成獨特的文化。如今北方民間,比較流行剪紙窗花,在春節一般都會貼窗花,南方只有結婚的時候才會貼。從圖案來看,一般都是家禽、鳥獸、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
-
「剪不斷」的內蒙古剪紙藝術
目前,各地相關部門正在準備或已經開展了原生態剪紙藝術搶救與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內蒙古剪紙學會會長段建珺對記者說。在歷史上,我區的剪紙藝術傳承主要是以「母傳女,長帶幼」的形式代代傳承和發展。傳統剪紙的傳承是為了適應節令民俗的更替,功能豐富多彩,而現在剪紙的傳承呈現出單一化趨勢,隨著眾多民俗的消失,剪紙失去了真正的實用功能,現在只有在春節等節日才貼剪紙窗花、掛飾等。
-
千年鏤空藝術,傳承與回還的叩問 ——訪著名剪紙藝術家曹慧貞
千年鏤空藝術,究竟是傳承還是回還?從考古學的角度說,剪紙藝術在北朝(386-581)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今天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早在北朝時期,中國剪紙藝人的技藝就已經相當精熟了。隋唐以後,剪紙藝術日趨繁榮。唐代還出現了專門描述剪紙的詩句。《採勝》詩寫到:「剪採贈相親,銀釵綴鳳真。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描繪出了唐代佳人剪紙的優美動作和剪出的花鳥草蟲的美麗效果。
-
澧縣官垸鎮中學:節日送祝福 特色校園傳承剪紙藝術
常德全媒訊 近年來,澧縣官垸鎮中學傾注大量精力,打造學校特色文化,以傳承「剪紙藝術」為突破口,從教育教學、學習培養等方面大力引導廣大教師和學生參加到「剪紙」活動中來,將「剪紙」活動引入課堂。一個個小小的窗花為社區居民們送去了暖暖的節日祝福,孩子們也從這些小小的剪紙中得到了手工勞動的樂趣和創造力,通過將節日與剪紙藝術有機結合,不僅讓孩子們懂得了敬老、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更讓剪紙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
-
「黔圖弘藝」傳承非遺文化 少兒體驗貴州苗族剪紙藝術
「黔圖弘藝」傳承非遺文化 少兒體驗貴州苗族剪紙藝術 2019-07-29 1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