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 | 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許知遠為單向空間求眾籌續命

2020-12-09 36kr

原本計劃在 2020 年慶祝15 周歲生日的單向空間,恐怕要把這一日子延遲了。

2月24日,在「單向街書店」的微信公眾號上,單向空間創辦人之一的許知遠向大家發出了一封眾籌求助信,在信中許知遠透露,

截至 2 月 24 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空間僅剩的 4 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愛書如命的同事自己買走的。

根據單向空間的估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多,對這個本來就利潤微薄的行業來說,無疑於絕境。此外,單向空間的電商銷售自 1 月以來也幾乎腰斬,一半以上的供應商未能開工,所有產品製作項目陷入停滯。

據了解,單向空間大悅城店復工後日均銷售額不到1000元,1-2月份書店同期銷售額下滑約150萬元,如果持續下去,即將面臨現金流短缺,房租難以繳納等一系列問題。

長期以知識分子自居,並對商業世界始終保持距離的許知遠,此時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向公眾尋求眾籌,以幫助單向空間渡過難關。

圖片來源:單向街書店公眾號

單向空間是由許知遠等幾位媒體人於2005年共同創辦的,目前涵蓋新媒體平臺「微在」、「單系列」產品(由「單談」沙龍品牌、「單讀」出版物、「單廚」餐飲品牌、「單選」原創設計品牌四部分組成)和視頻產品Youngthinkers這三條產品線,因為產品過於小眾,且拒絕大規模的商業化,成立15年的單向空間始終沒能盈利。

在最被大眾熟知的文化訪談節目《十三邀》(由單向空間和騰訊新聞聯合打造的)中,許知遠也曾透露,「做《十三邀》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賺錢養活公司。」

雖然一直以來單向空間都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公共的、開放的討論的空間」,但商業帶來的影響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許知遠和他的合作夥伴們。

2005年底,單向街書店在圓明園附近院落裡開了第一家門店,隨後遭遇房租漲價,單向街面臨著第一次經營危機。就在此時,藍色港灣拋出橄欖枝,邀請單向街入駐。這次搬家讓單向街從一個偏僻的烏託邦,融入商業洪流當中,開始被更多人認識。

如今,單向街書店每年的人流量已經超過50萬,單向空間線下活動場次也超過500次,並因此在線上匯聚了2000萬的累計用戶。因為疫情,單向空間遭受重大打擊,眾籌的模式或許可以幫助它暫時解決困難,但如何解決商業化的問題將始終伴隨。

(頭圖來源:單向街書店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每天只能賣15本書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求眾籌續命
    每天只能賣15本書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求眾籌續命來源:聯商網2020-02-24 12:322月24日,單向空間創始人之一許知遠在「單向在杭州」微信公眾號發出了一封求助信,以求眾籌續命。據悉,疫情蔓延期間,單向空間全國僅存的4家門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屬營業狀態,其他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而營業的朝陽大悅城店整體客流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每天只能賣出15本書。
  • 最前線|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許知遠為單向空間求眾籌續命
    原本計劃在 2020 年慶祝15 周歲的單向空間,恐怕要把這一日子延遲了。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愛書如命的同事自己買走的。根據單向空間的估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多,對這個本來就利潤微薄的行業來說,無疑於絕境。此外,單向空間的電商銷售自 1 月以來也幾乎腰斬,一半以上的供應商未能開工,所有產品製作項目陷入停滯。
  • 許知遠低頭:每天只賣15本書 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這一次,許知遠低頭了:每天只能賣出15本書,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作者:卓泳再豐滿的理想也拗不過現實的骨感,這一次,許知遠也不得不低頭了。近日,「單向空間」的創辦人之一許知遠在「單向街書店」的微信公眾平臺發出了一封求助信,信中透露,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在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裡只有一家仍在營業,預計2月份收入將直線下滑80%。此外,電商銷售自 1 月以來也幾乎腰斬,一半以上的供應商未能開工,所有產品製作項目陷入停滯,因此,單向空間推出眾籌續命的會員計劃,發起最後的自救行動。
  •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 求眾籌續命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求眾籌續命疫情籠罩之下,實體書店行業面臨危機。2月24日,「單讀」微信號發布許知遠的一封求助信: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單向空間希望以眾籌的形式徵集書店資金,保證書店的持續運營。
  • 一封求助信刷屏,每天只賣出 15 本書,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眾籌
    2月24日,單向空間書店創始人之一許知遠發布了一封求助信,介紹了書店人的困境,希望得到幫助。一上午的時間,這封求助信在微信、微博等平臺刷屏。東東槍、姚晨、周雲蓬、低苦艾樂隊等轉發「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許知遠說,單向空間四家店裡,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營業,其他北京東風、杭州樂堤港、秦皇島阿那亞店都還在閉店中。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實體書店「困獸猶鬥」,許知遠的非典型創業告急?
    而今天正是在這家書店的微信公眾號上,單向空間創辦人之一的許知遠向大家發出了一封眾籌求助信。信中透露,書店2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80%多,電商銷售自1月以來也幾乎腰斬,一半以上的供應商未能開工,所有產品製作項目陷入停滯。在這樣嚴峻的情形下,對商業世界始終保持距離的許知遠似乎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尋求眾籌以幫助書店渡過難關。
  • 實體書店「窒息」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起眾籌
    文章中附有一段語音,「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在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低沉的語調和懇切地措辭中,聽得出一個文人對於實體書店的堅守與作為經營者在此時的無奈。文章最後是單向空間發起的眾籌請求。但是,目前朝陽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單向空間員工自己買走的。預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單向空間目前的咖啡一天只能賣幾百元。咖啡豆保質期比較長還可存放,新鮮水果基本只能存放一兩天,蛋糕甜品已經停止售賣。
  • 許知遠不會做生意?單向空間與西西弗、蔦屋書店差在哪?
    最近兩年,以西西弗書店、言幾又、春風習習為代表的新型書店風靡街頭,成為年輕白領和中產階級繼星巴克之後「第三空間」的另一選擇。   然而,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些重線下體驗的第三空間亦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重創。   今日,單向空間書店在官方微信號發起「續命」眾籌,懇請粉絲們通過提前購買儲值卡的方式給單向空間「續命」。
  • 許知遠不會做生意?單向跟西西弗、蔦屋書店差在哪?
    今日,單向空間書店在官方微信號發起「續命」眾籌,懇請粉絲們通過提前購買儲值卡的方式給單向空間「續命」。單向空間在眾籌信中表示,其他的辦法都想過了,但收效甚微。作為單向空間的創始人,感性的許知遠還發了一段語音:「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15年前我們創辦單向街時,就希望它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種精神與生活方式。」單向空間這個時候站出來呼救,是疫情所致,還是書店舊疾早發?
  • 單向空間求救 發起眾籌續命!雲逛書店、外賣點書、火鍋配書...
    都市快報訊 「各位好,我是許知遠。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15年前,我們創辦單向借時,就希望它不只是一家書店,更是生活和精神方式......」今天上午,一條標題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丨堅持了15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在朋友圈刷屏,點開文章,開頭就是許知遠親自錄製的一段「求救語音」。
  • 單向街眾籌續命:書店撐不住了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2月24日,知名書店品牌單向街在官方微信號發起眾籌,希望能續命。截至2月24日,單向街4家實體店有一家已開業。開業期間,客流量為平時的十分之一,每天能賣出十幾本書,預計書店2月份收入較往年下滑80%。單向街也嘗試過各種自救方式,比如在線直播、建群秒殺,但收效甚微,每次推廣能帶來幾百元收入,連值班店員一天工資都不夠。除了賣書,單向街還有餐飲、單向歷等電商周邊業務,均問題重重。
  • 從單向街到單向空間 跟著單向長大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文章刷屏了。每年八月底開始預售的單向歷,我愛買來送朋友們。記得某年買得多,居然拉著行李箱去單向空間。市場上那麼多檯曆,為什麼我一直用單向歷呢?第一,它有內容,每天的文字很迷人;第二,它有簡約的設計,每年都在細節處有創意。還有,單向歷背後的營銷模式,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一年比一年好。
  • 單向街眾籌續命,許知遠也加入了文化商人的自救
    「單向街」就是許知遠的孤島。今天,他又一次發聲,為的是拯救這座孤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我們打得措手不及......我們不得不發起這次自救眾籌活動,藉助讀者的力量一起撐住書店。」作為文學與精神的流放地,過去十五年,單向街書店在北京歷經多次流浪。從最初的圓明園遷徙至藍色港灣,而後迫於租金壓力,繼續東遊,最後,在朝陽大悅城落了腳。
  • 單向街眾籌求救,實體書店到 「續命一刻」?
    2月24日,單向空間發了一封眾籌求助信,說單向空間陷入「絕境」,「預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愛書如命的同事自己買走的。」單向空間的「書店自救會員計劃」(眾籌自救),分為50元、200元、600元、2000元和8000元幾個檔次,每檔「眾籌」對應的權益不同,比如50元的回饋是「15周年紀念卡和價值98元的單向歷一冊」,選擇8000元檔則會獲得「成為單向空間品牌出版物《單讀》2020年榮譽出版人,5000元儲值卡一張,《單讀》「武漢特輯」2冊,『單向朋友卡』一張,2020年單向歷一本
  • 在單向空間,偶遇許知遠
    比如,單向空間; 比如,許知遠。 02. 許知遠是誰? 很久之前我也不知道他是誰。 後來刷出來推送一些好的綜藝和紀錄片。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背後是實體書店的集體「呼救」?
    這讓曾經打造過爆款,引起過跟風的單向街書店,在15年後走上了一條眾籌求援之路。項目眾籌在50-8000元之間,不同等級有單向街「單向卡」「單向日曆」「單向空間儲蓄卡」等會員權益。「賣書不賺錢」,這已經成為書店的共識和現狀。
  •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眾籌續命,實體書店唯有靠情懷自救?
    摘要中青評論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不啻為壓垮一些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等不到走出疫情的陰霾,很多實體書店可能就活不下去了。「各位好,我是許知遠。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15年前,我們創辦單向街時,就希望它不只是一家書店,更是生活和精神方式……」這兩天,單向空間發布的一則求助信刷屏了。作為一家媒體人創辦的書店,單向空間在讀書人心中有著一定的美譽度。如今,快到15周年的它,也要為現實折腰。
  • 單向空間求生背後:大悅城店日營收不足千元,9成書店無收入來源
    2月24日,「單向街書店」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這封題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丨堅持了 15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的求救信。在信中,許知遠寫道:「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信中預計單向空間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
  • 許知遠與單向街書店:揣著文人的名片籌著商業資本
    ——哈羅德·布魯姆:《如何讀,為什麼讀》許知遠選擇了在單向街書店成立15周年的2月24日發起眾籌求助計劃,求助信息一經發布便在朋友圈刷屏,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於是,15年來,他們打造「單向街」品牌的同時,「許知遠」個人品牌也悄然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隨著單向空間與騰訊合作推出的視頻節目《十三邀》,單向空間一波又一波精彩的策劃,「單」品牌與「傑出知識分子許知遠」的名人光環相互輝映,兩者的品牌價值遠遠高於單向街書店的年售書量。
  • 單向街書店營業額下滑80%,許知遠眾籌續命
    許知遠:好吧,我就是唱輓歌的人。這是在很久之前羅振宇和許知遠的對談中出現的一幕,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了去年《十三邀》的夏日特輯中,許知遠問財經作家吳曉波:「你幫我算個命,比如單向街(書店)到去年熬了十幾年了,品牌開始慢慢出來,它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更好嗎,還是會突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