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本屬於晨輝翻譯,如需要轉載,請聯繫晨輝翻譯!
在翻譯行業,我相信大家對AI 智能翻譯或是機器翻譯都不陌生。機器翻譯在2018的科技媒體絕對是一個熱搜體。作為翻譯行業已經有10年之久的「老人」,近兩年來深刻地體會到了機器翻譯的發展和進化。
什麼是機器翻譯!所謂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又稱為自動翻譯,是利用計算機將一種源語言轉換為另一種目標語言的過程。是計算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涉及計算機、認知科學、語言學、資訊理論等學科,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之一。同時,機器翻譯又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隨著經濟全球化及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在促進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機器翻譯技術都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商用機器翻譯系統邁入了實用化階段,走進了市場,來到了用戶面前。近年來,隨著深度學習的進展,機器翻譯技術的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促進了翻譯質量的快速提升,而一些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成立機器翻譯研究組或是成立專門的機器翻譯部門,研發了基於大數據的機器翻譯系統,從而使機器翻譯真正走向實用,例如「微軟翻譯」、「百度翻譯」、「谷歌翻譯」等。
2017 年可以說是電子商務行業翻譯需求的爆發期,跨境電商的市場越來越大,而商家們也遇到了新問題。以阿里巴巴國際站為例,七成以上買家都以英語溝通,剩下不到三成的小語種,卻難住了平臺上近97%的賣家。如果翻譯和本地化都做不好,還怎麼開拓你的海外市場?而在電商行業,我個人認為做的最好的機器翻譯就是阿里機器翻譯!據了解阿里機器翻譯目前已支持21個語種的48個語言的翻譯,日均使用量已達到約7.5億次。除了支持離線及文字翻譯,還支持實時語音、圖片以及視頻翻譯,應用於阿里巴巴40多個業務部門。因為自身的優勢,阿里有著大量電商領域相關的數據,機器翻譯團隊只要進一步梳理出億級別的雙語平行語料、億級別的電商雙語平行語料、千萬級電商知識庫,以及各行業多語言術語庫。他們做出來的機器翻譯就一定是最準確,最實用的。
但是機器翻譯真的有這麼好,真的可以取代人工翻譯嗎?當然以目前的技術來看,機器翻譯還是無法取代人工翻譯的,要知道機器翻譯所需要的大數據的語料前期可都是人工校對後才可以使用的!對於機器翻譯來說,翻譯的準確性是第一個難關,而更困難的是通過計算機算法來實現文化、法律、經濟、宗教等各個層面的本地化落地。舉個例子來說:
關於數字的翻譯,英美國家千位分隔符用逗號,10萬應該是:『100,000』;但法國、西班牙的千位分隔符是句號,逗號是用來標小數點,10萬在法國應該標記為:『100.000』,如果標成『100,000』就表示是100了。」這些特別國家或地區的風格習慣問題,機器翻譯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想最終機器翻譯的目的不是替代人工翻譯,而應該是解放人工翻譯!隨著機器翻譯技術的不斷突破發展,傳統人工翻譯正逐漸變為一個「搬磚」行業,充斥著大量重複低效的勞動。「1995年,翻譯一篇1000字的中到英文件,譯員的收入可達600元人民幣。」但在當今社會,同樣字數的文件,人工翻譯低到只有50元的收入。隨時客戶的預算越來越低,人工翻譯報酬越來越低廉,所有的這些不利因素都在把我們專業譯員推向價格更高的,領域更為專業的技術翻譯方向。人工翻譯的優勢在於創造性,以及對翻譯領域的背景文化知識的深刻了解,這些都是機器翻譯短時間內無法實現的。翻譯講究信達雅,機器翻譯目前最多可以做到「信」和「達」,而像文學翻譯、口語俚語、本地化的慣用表達等等,還是需要人工翻譯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