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現代詩人在國內名氣為何不如拜倫雪萊?跟魯迅等人有關

2020-12-09 文學之新

一說到現代浪漫主義詩歌,大家可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拜倫、雪萊、濟慈以及柯勒律治、騷塞。但說到第一個現代詩人,這一桂冠式的稱呼非華茲華斯莫屬。早在19世紀後期,詩人馬修·阿諾德就做出了這樣一個論斷:威廉·華茲華斯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成就最高的一個,也是莎士比亞和彌爾頓之後英國最重要的詩人。

華茲華斯

但在國內,華茲華斯這位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聲望卻明顯不如拜倫、雪萊和濟慈。究其原因,我認為跟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現代文學的先驅們不遺餘力推崇撒旦派詩人有關。尤其是魯迅,早在1907年寫下的《摩羅詩力說》中,魯迅便高度讚揚了拜倫和雪萊等浪漫主義詩人,稱他們為摩羅詩人。魯迅不僅讚揚了他們的浪漫主義精神,還將此上升到了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正如我們將魯迅稱為民族魂一樣。

魯迅

拜倫和雪萊代表的是積極浪漫主義,而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代表的是消極浪漫主義,對於處在最艱難時期的中國來說,需要的無疑是惡魔派詩人身上的抗爭精神,而湖畔派詩人身上的消極隱匿心理。魯迅等新文化先驅選擇惡魔精神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因為那確實是當時的中國最需要的。但是經過上世紀的破壞與建設之後,中國早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市場化、信息化和工業化的大浪潮之下,我覺得此時的我們應當對華茲華斯等湖畔派詩人多加重視。

華茲華斯的消極來源於何處呢?他為什麼想要逃遁到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去呢?一方面跟他童年時代是在新英格蘭西北部的湖區度過有關,孤獨地他自小便將情感寄托在了自然的萬物身上。另一方面與他對現代社會的失望有關,不僅是對政治失望,也跟工業化的人類進程失望。在這點上,他的思想受盧梭影響非常大。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中,盧梭揭示了這樣一點:私有制剝奪了人類原始的權利,造成了貧富差異。而現代工業的出現,導致世人更加功利化,無限制的追求物質文明,使得人的情感被扼殺,精神被扭曲。另一方面,自然環境也遭到了不可逆轉地破壞。在令人絕望的時代巨輪之下,華茲華斯重新定義了詩。他說:For all good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即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盧梭

於是華茲華斯選擇了在湖光山色中平靜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首創了一種洗盡鉛華的新型語言來寫詩,他一方面盡情地謳歌自然,另一方面也挖掘人類的內心世界(這可以視為現代新詩的起點)。清新、自然、質樸、素淨,一個新的詩歌時代從此誕生。

最後摘《露西組詩》中的一首短詩供大家欣賞:

Aslumberdidmyspiritseal/ Ihadnohumanfears/Sheseemedathingthatcouldnotfeel/ Thetouchofearthlyyears

Nomotionhasshenow,noforce/ Sheneitherhearsnorsees/ Rolledroundinearth’sdiurnalcourse/ Withrocks,andstones,andtrees

另外附上楊德豫先生的翻譯:

昔日,我沒有人間的憂懼/恬睡鎖住了心魂/她有如靈物,漠然無感於/塵世歲月的侵尋

如今的她呢,不動,無力/什麼也不看不聽/天天和巖石、樹木一起/隨地球旋轉運行

相關焦點

  • 讀拜倫與雪萊(下)
    雪萊出生英國貴族,12歲入伊頓公學(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出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了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作家喬治·歐威爾,以及「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格裡爾斯等)。1810年,雪萊進入牛津大學就讀。
  • 拜倫和雪萊:兩位傳奇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他推翻了古典主義對於歐洲文壇的統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雪萊和拜倫。他們是詩人嗎?是的,但是他們不僅僅是詩人。 他們是戰士、是英雄,他們將詩歌作為武器,鼓舞人民從壓迫與剝削中站起來。他們的詩歌引起了封建統治階級的仇恨,反對勢力誣陷他們、詆毀他們。但是這些並沒有摧毀他們的脊梁,反而使他們堅定了革命的決心。
  • 拜倫和雪萊:兩位傳奇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他推翻了古典主義對於歐洲文壇的統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雪萊和拜倫。他們是詩人嗎?是的,但是他們不僅僅是詩人。他們是戰士、是英雄,他們將詩歌作為武器,鼓舞人民從壓迫與剝削中站起來。他們的詩歌引起了封建統治階級的仇恨,反對勢力誣陷他們、詆毀他們。
  • 讀拜倫與雪萊(上)
    拜倫,天才詩人,在浪漫主義文苑詩壇上,他手握如椽之筆,流金溢彩。在民族解放的政治舞臺上,他又身著戎裝,叱吒風雲,成為希臘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拜倫只活了36歲,被評論家稱為是19世紀初英國的「滿腔熱情地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的詩人。
  • 董元奔‖現實必須打碎·未來是這樣的:拜倫與雪萊的浪漫主義
    英國消極浪漫主義的代表性詩人是「湖畔派」的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積極浪漫主義的代表性詩人就是拜倫和雪萊。雖然同為積極浪漫詩人,但是拜倫和雪萊的詩歌風格是不一樣的。,他是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心中的浪漫主義文學大師,然而在拜倫及其作品於1902年經梁啓超介紹給中國讀者時,中國的文學大師們在讚嘆拜倫詩歌的感染力之際,不約而同的把拜倫看作是一個革命者:梁啓超說拜倫「實為一大豪俠」,王國維說拜倫是一個「以一身與世界戰」的人,魯迅則說拜倫是「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鬥士。
  • 兩次私奔的浪漫主義詩人雪萊
    珀西·比希·雪萊詩人大多是比較離經叛道的,特別是年輕的詩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珀西·比希·雪萊(一七九二-一八二二)無疑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後來則有法國的蘭波)。在愛情上,雪萊也是顯得「膽大妄為」的。這位帕裡斯,沒有徵得對方父母的同意,便決定帶著心愛的人兒私奔,而且還是兩次。和第一任妻子哈麗雅特私奔時,他才十九歲,而對方只有十六歲。雪萊身邊很多朋友都認為哈麗雅特配不上雪萊。於是,雪萊選擇了更優秀的瑪麗·葛德文,並再次私逃。
  • 莫洛亞傳記:拜倫、雪萊、巴爾扎克、雨果、屠格涅夫、三仲馬
    他寫過十四部文學傳記,為很多大文豪作傳,其中包括拜倫、雪萊、巴爾扎克、雨果、屠格涅夫、大仲馬、小仲馬,等等。《拜倫傳》中譯本拜倫是著名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也可以說是西方詩人中最富傳奇性的一位。莫洛亞的這部《唐璜:拜倫傳》,將拜倫比作西方有名的登徒子唐璜(拜倫也著有長詩《唐璜》),講述了這個英俊的風流詩人拜倫勳爵的一生。和大多數傳記作品一樣,莫洛亞的這部傳記,也是按照時間的線索,從拜倫家族的祖上說起,拜倫父母的結合,拜倫的出生,接受教育,遊歷,成名,風流韻事,結婚,分居,流亡海外(依舊身邊不缺情婦),一直到最後在希臘英年早逝。貫穿其中的,則是拜倫的性情。
  • 拜倫、雪萊情人身後「復仇」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詩人佚事】 女人,就算已經進入墳墓,也能「復仇」,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英國詩人拜倫和雪萊身上
  • 拜倫和雪萊的一生,到底是浪漫主義還是十足的渣男?
    在我的印象中,拜倫和雪萊都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們最傑出的作品主要是詩歌。現在提到詩歌,很多人都會認為寫詩的都是神經病。詩歌似乎在這個年代已經死亡了。的確,在我的漫長的記憶裡,我似乎只知道有徐志摩,海子這些比較出名的詩人。
  • 英國詩人雪萊(圖)
    雪萊是馬克思最喜歡的詩人之一,他曾認為雪萊「從頭到尾是個革命者」,「假如他活得長一些,他必然會參加社會主義先鋒隊」。1811年,雪萊在牛津大學讀書時,因與好友寫出小冊子《無神論的必然性》,並在校內散發,二人被學校開除。1812年,雪萊渡海到愛爾蘭,立刻投身於當地的解放運動。1813年雪萊出版第一部長詩《麥布女王》,批判封建制度的專橫和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宣揚空想社會主義,遭到英國統治階級的政治迫害。
  • 獅子座作家: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
    十二星「作」系列(5)獅子座作家: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獅子座作家概述:獅子座(Leo),出生時間為7月23日至8月22日,屬於火象星座。獅子座作家主要有司各特、雪萊、大仲馬、艾米莉·勃朗特、麥爾維爾、小仲馬、莫泊桑、蕭伯納、高爾斯華綏、赫胥黎等。大、小仲馬的生日相差三天,他們也算是西方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一對父子作家了(國內則有三曹、三蘇)。大仲馬極為多產,但不少為槍手所作。小仲馬是大仲馬的私生子,因為文學成就而得到了父親的認可。
  • 瑪麗·雪萊:17歲與詩人雪萊私奔,19歲寫《弗蘭肯斯坦》
    1818年是科幻小說界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面世,又被稱為《科學怪人》,這部科幻小說一經出版,立刻引起了轟動。在此後的二百年時間裡,更是被翻譯成一百多種語言,由此改編的舞臺劇和電影也多達幾十個版本。在西方,弗蘭肯斯坦和他創作出來的恐怖怪物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
  • 瑪麗·雪萊 與第一部科幻小說的誕生
    瑪麗·雪萊是我們所熟悉的詩人珀西·雪萊的第二任妻子,一個容貌出眾、氣質不凡、求知慾強又堅韌不拔的女人。初見時,雪萊就被瑪麗身上那股「懷才不遇又頗有見地的高傲神態所吸引,這個纖弱嫻雅的少女身上似乎散發著某種英勇悲壯的氣息,而這豪氣與柔嫻的結合是世界上最令他動心的東西」。此時的雪萊,正陷於一段無法挽回的婚姻,瑪麗如女神般拯救了他。
  • 拜謁濟慈墓和濟慈、雪萊紀念館
    後來,正巧在我訪問濟慈故居的差不多同時,在紹興,與魯迅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相結合舉行了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的頒獎大會。此時我不在國內,根據作家協會的通知,我的兒子蔣宇平代我到紹興領了獎。據告,《濟慈詩選》是全票通過,按照票多少排名次,它排在魯迅文學獎七個獎項之一文學翻譯彩虹獎的第一名。魯迅是我最敬佩的現代中國偉大的作家、思想家。這次獎以魯迅命名,是對我極大的榮譽。
  • 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生平事跡
    ——拜倫喬治·戈登·拜倫是十九世紀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離經叛道的個人式英雄主義者,他個人的成長故事比任何一部小說都要精彩百倍,他的詩歌又給他的成長經歷增添了幾分名氣,他是一個為理想奮鬥不息的狂熱份子,厭惡女人但又離不開女人,狂躁症患者的典型分裂式人格他的父親被稱為「瘋子傑克」
  • 雪萊一點也不深刻
    雪萊那麼年輕,他懂什麼呢?他沒有濟慈走得遠,想像力也不如李賀。『雪萊一點也不深刻最初迷上雪萊,是因為《沫若譯詩集》裡他的幾首抒情詩,特別是《西風頌》。有一首關於歡樂精靈的歌,郭譯的第一句非常奇怪,是「罕哉,罕哉,汝之來!」令人過目不忘。難以想像原文是什麼樣子,可以譯成這樣的中文。
  • 歷史上的今天 |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誕辰
    1792年8月4日,珀西·比希·雪萊誕辰。人盡皆知的「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就出自他的作品《西風頌》。雪萊是英國著名詩人、作家,他與拜倫被公認為是十九世紀英國詩壇的兩顆巨星。雪萊博學多思,敏感深情,其詩歌節奏明快,積極向上,代表作有《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西風頌》《致雲雀》等。
  • 詩人中的詩人——雪萊 名詩
    珀西·比希·雪萊(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作家,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家、改革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 ,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
  • 英倫浪漫主義三劍客:雪萊與濟慈、拜倫詩歌賞析
    1821年2月23日,約翰·濟慈逝世,同年6月,詩人雪萊寫就《阿多尼》來抒發自己對濟慈的悼念之情,並控訴造成濟慈早逝的英國文壇以及當時社會現狀。雪萊慷慨陳詞,居然用了五十五節詩歌來悼念這位天才詩人的早殞,他寫道:他本是「美」的一部分,而這「美」呵曾經被他體現得更可愛;他的確從宇宙精神接受了自己的一份(這精神掃過沉悶愚蠢的世界,迫使一切事物繼承各自的形態,
  • 《弗蘭肯斯坦》:雪萊夫人的驚悚科幻小說
    《弗蘭肯斯坦》中譯本瑪麗·雪萊是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第二任妻子,他們的結合也是頗為曲折。兩人相識時瑪麗還是懷春少女,而雪萊已有家室。儘管雪萊後來離異,但直到雪萊的前妻自殺後,兩人才正式結婚。然而頗為不幸的是,婚後幾年雪萊在海中遭遇風暴覆舟溺亡,其時瑪麗才25歲。瑪麗受過良好的教育,閱讀過很多名家作品,自己也是一位作家。她創作於1818年的長篇小說《弗蘭肯斯坦》(或譯作《科學怪人》)被認為是一部科幻作品,甚至被譽為世界文學的第一部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