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人人都會背的古詩詞,如何演唱成歌?

2020-12-06 上觀

7月11日晚,上海交響樂團演藝廳將舉行《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在夏日裡,為上海的觀眾帶來一股充滿古風雅韻、溫潤沁人的新風。音樂會為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推廣項目,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是上海音樂學院雙一流高校建設項目高水平創新團隊成果之一。

音樂會上,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主任、歌唱家方瓊將演唱《陽關三疊》《長相知》《鳳凰臺上憶吹簫》等古曲;趙季平、奚其明、譚盾等當代作曲家根據古典詩詞創作的《黃鶯吟》《幽蘭操》《靜夜思》《越人歌》等近15首古詩詞歌曲也將一一上演。音樂會匯聚了12位方瓊的優秀學生,包括殷為傑、陳家坡等民族聲樂的演唱人才;以及《聲入人心》選手方書劍、《中國新歌聲》亞軍郭沁這樣的人氣歌手。


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主任、歌唱家方瓊

古人云「詩言志,歌永言」,意為詩是表達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來的語言。在中國燦爛的文化歷史中,詩詞與音樂相伴相生,從《詩經》、《楚辭》、漢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曲等,這些作品不僅成就了文學史上的存世名作,也造就了音樂史上的經典作品。

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下,《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就此誕生。方瓊高興地看到,近年來學界在中國古詩詞歌曲創作、演唱和理論研究上取得的顯著成果,可以在舞臺上被更多人所看到、聽到。2016年至今,該音樂會在多地上演了十場,廣受好評。人們在她的歌聲中,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在遙遠的音律中夢回古時。

為了唱出琴歌裡古典詩詞的意境,方瓊花了大量時間靜心研究古曲和詩詞的內涵。「古人寫的詩詞經過反覆推敲,對仗工整,描繪了內心深處的細膩情感,傳遞出的精神很美、很真。」她說,《陽關三疊》對友人關懷眷戀的情感激動沉鬱,《鳳凰臺上憶吹簫》則通過刻畫主人公含情凝眸的神情,抒寫了李清照的伉儷情深,纏綿悱惻。


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主任、歌唱家方瓊

同時,近現代作曲家為古詩詞譜曲或重新編配的作品,不僅保留了古典詩詞的韻味,且以多樣的手法展示出更豐富的層次。奚其明將短短幾句的《黃鶯吟》編配成時長六分半的室內樂曲,人聲、簫聲、琵琶聲共同模仿黃鶯的鳴叫,音樂變得更具表現力。趙季平譜曲的《幽蘭操》則直觀呈現了此詩簡練的風格。

這場音樂會在曲目的編排上也頗費了一番心思。音樂會包含了兩部分的音樂內容,有琴歌,這些作於古人吟詩作畫等雅集活動時的古曲大多旋律平穩、節奏緩慢、餘韻悠長;又有近現代作曲家為古詩詞譜曲的作品,賦予了古典詩詞新時代的氣息。「我們不但要繼承,更要傳承。古人吟詩喝茶唱古曲,音調清淡平緩,不像現在的歌曲那樣高亢激昂,如果整場音樂會都是這樣的旋律,觀眾肯定坐不住。」方瓊說。

此次音樂會由廖昌永擔任出品人,徐旭擔任總策劃,曹榮瑞擔任總監製,趙季平擔任藝術總監,鄭倜、鞠秀芳兩位教授擔任聲樂指導,李欣擔任音樂會主持人。擔綱音樂會伴奏的還有湯曉風、陸笑姿、王俊侃、王軼文等優秀青年演奏家。

相關焦點

  • 詩詞日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別人不說,你就看李白,在邊關,看到的是「明月出天山」;在都城,看到的是「長安一片月」;在四川,看到的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在五松山下,看到的是「月光明素盤」……這一天晚上,不知道是在哪裡的一個小旅館,他看到的,是「床前明月光」。有人考證說,這是李白二十來歲的時候,在揚州旅舍裡寫的。不過,大詩兄總有一種「幻覺」,他更應該是在長江南岸、池州秋浦寫的。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嗯,詩仙李白一定是近視眼若非近視眼明月光怎會看成地上霜?
  • 全面解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屋內怎麼會有「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槓精」問了:既然說「床前」必是屋內,在屋內可以有地上霜嗎?早知如此當初直接考證出「床」代表「揚州旅社」多好?但槓不能不抬。好事者絞盡腦汁又想出一計:原來在古代「床」是指一種類似躺椅的臥具「胡床」。詩人坐在「胡床」上,室外乘涼,看到明亮的月光詩興大發,於是成就了這篇傳世之作。可「槓精」就是「槓精」,不把槓子抬折誓不罷休:在唐代睡覺用床已不鮮見。
  •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360Q5有新解讀?
    若問中國人最熟悉的古詩是哪首,估計半數的人會回答「靜夜思」,另外一半的人會說「床前明月光」。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是國人的「必背」佳作,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更被網友進行各種改編,甚至玩壞。最近,每天一張古詩海報的360手機,也將詩仙的佳作製作成了海報,依舊是藉助古詩體現功能,只不過360手機對這首詩似乎有新的解讀。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抬頭看那窗外的一輪明月,低頭沉思,想起了遠方的故鄉。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說如果是床前,怎麼會有霜?
    沒有熱心條友告訴大家,唐朝的「床」和如今的「床」並不是一個意思嗎?在唐朝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睡覺和日本一樣,是臥榻而睡。所以睡覺用的叫「臥榻」。這玩意兒跟現代的「床」就更沒關係了,因為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馬扎」;還有印度傳過來的「繩床」,那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椅子」。總之在唐朝只要提到床,基本上是供人坐的,而基本不是睡的。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說如果是床前,怎麼會有霜?
    沒有熱心條友告訴大家,唐朝的「床」和如今的「床」並不是一個意思嗎?在唐朝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睡覺和日本一樣,是臥榻而睡。所以睡覺用的叫「臥榻」。「床」所代表的意思通常指跪坐用的「蒲團」。當然事物是發展的,在唐朝也出現了從西域傳來的「胡床」。這玩意兒跟現代的「床」就更沒關係了,因為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馬扎」;還有印度傳過來的「繩床」,那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椅子」。總之在唐朝只要提到床,基本上是供人坐的,而基本不是睡的。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咱們來趣寫詩人,李白寫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前一天晚上
    李白的這兩句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會念的,就算沒讀過書的也會哼,現如今連國外的也都會念,還懂他的意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麼在普通人看來,理解無非就是。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但是事實呢?當時李白這個人寫作背景是在一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後,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之情。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那麼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在室內隨便一抬頭,是看不到月亮的。
  •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遭質疑,這首詩到底錯哪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最近幾年,許多網友提出質疑,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並不是指現在的臥榻,而是井欄或者胡床。假設,我們躺在床上,那就是在室內,怎麼能舉頭望見明月,更看不到地上的霜。而且,古時候的窗戶都比較高,就更加看不到窗外的月光了。所以,理解為現在的臥榻很不科學。
  • 李白的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到底指什麼
    說道自己的家鄉,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湧起一種異樣的情愫。家鄉是兒時的一棵樹,一縷炊煙,還有那親人的期盼。無論我們身處何地,只要看到天上的一輪月亮,就會勾起我們濃濃的思鄉之情。古往今來,寫思念家鄉的詩篇很多,從小我們就會背誦李白的那首著名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一首對秋月而思念故鄉的詩。
  • 「床前明月光」的「床」,真的是屋裡的床嗎,為何地上會有霜
    不僅小孩子,就算是一些沒什麼知識文化,沒念過幾天書的老頭老太,幾乎也能背這首古詩。尤其是「床前明月光」的「床」,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如果是屋子裡睡的「床」,那麼,李白怎麼會懷疑(比喻)是地上的「霜」呢?因為誰都知道,屋裡是不可能有霜的。打比喻,也要比喻有的事物;沒有的事物拿來打比喻,那就是一句笑話。也因此,很多人認為,李白《靜夜思》中的「床」,並不是指屋裡睡覺的床,而是別的東西。是什麼東西呢?有幾種說法。
  • 「床前明月光」並非李白原作,為何能流傳千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說起唐詩,最熟悉的莫過於這首《靜夜思》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瑰麗的想像,卻有著深沉的意境,顯得含蓄而有餘味。它幾乎是每個中國人的啟蒙詩篇,千百年來一直傳唱不絕。
  • 「床前明月光」不是詩仙李白寫的?
    最近小編在看一本小說,有一個情節是皇帝要求豬腳改寫李白的《靜夜思》,然後我以為改寫之後是這樣子的: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舉頭望明月,低頭……>然而,劇情的發展讓我閃了腰,小說裡豬腳改寫後,全詩是這樣子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網友說很矛盾,專家說:此床非床
    只是,在當下,很多人突然對李白的《靜夜思》表示質疑,因為李白的《靜夜思》開頭是這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認為這種說法太矛盾,因為在床前的地上,是不會產生霜花的。床的誤解在過去大多數啟蒙類唐詩讀物上,為了讓孩子便於理解唐詩,都會在唐詩一旁配上畫。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原來我們都誤會李白了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床不是指睡覺的床,而是井上的圍欄,將有井水的地方比作故鄉自古有之。5 剛燒開的水不要急著喝,應曬到25℃-30℃再喝,在自然晾涼的過程中,有利於殘留的氯的揮發和鈣等固體物質的沉澱,使水質適當軟化。
  • 李白:「床前明月光」!一張「床」,很多人「傻傻」錯了上千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應該人人都聽過,甚至連幾歲的小孩都會背誦,真可謂是家喻戶曉了。來,今天大家再一起回味一遍。唐·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非常經典。寥寥4句,就將遠方遊子觸景生情、思念家鄉的心情生動再現。
  • 「床前明月光」中「床」到底指的是什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我國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靜夜思》,這首詩流傳了千百年,大家對它非常熟悉。但是也有很多人對這首詩第一句中的「床」個字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見和看法,那麼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床」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 雪小浪說唐詩:床前明月光
    想著想著就輕輕吟出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那時家裡沒酒,我就學李白喝水寫詩,肚子喝疼了幾次,也沒寫出床前明月光,總以為是媽媽在騙人。後來在離開家鄉的夜晚,每次看見月亮就會想起這首詩,就會想起山裡的媽媽,想起那些打草砍柴的青青歲月。
  •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