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張掖神奇美景,並非只有丹霞?

2020-12-20 旅遊知識坊

本文為旅遊知識坊的第57篇觀察文章

《高鐵遊中國》系列之第57站-張掖

作者:航海家

《高鐵遊中國》系列簡介

本專題以筆者所在的城市——成都市為起點,沿著高鐵走遍全國100個旅遊城市(線路不重複,一條線走完),每座城市一個疑問,一個主題,一篇文章,深度挖掘該城市的自然人文旅遊文化。

不是遊記,不是攻略,而是有品位有態度有分析的城市旅遊觀察!

【蘭新高鐵】

D2745,西寧-張掖西,歷時1小時46分

張掖七彩丹霞,世人皆知。這個曾被《國家地理》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丹霞地貌,以其鬼斧神工的形態、絢麗多姿的風採,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

但張掖並非只有丹霞美景,這裡還有祁連山的冰川奇峰、亞洲最大的山丹軍馬場、氣勢恢宏的異域佛寺、美不勝收的原生態城市溼地,被譽為「塞上江南」、「戈壁水鄉」。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走進《高鐵遊中國》系列之第57站——張掖。

張掖概覽

張掖,古稱「甘州」,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

張掖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自古就有著「金張掖、銀武威」的美譽。

被譽為「塞上江南」、「戈壁水鄉」的張掖,擁有眾多神奇壯麗的人文與自然美景,其中包括七彩丹霞、冰溝丹霞、祁連山冰川、馬蹄寺、大佛寺、山丹軍馬場等等。

01/ 丹霞地貌

張掖的丹霞地貌,只能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雄渾、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人驚嘆震撼。層理交錯的線條、五彩斑斕的色調、燦爛奪目的畫圖,共同組成了一幅精美絕倫的畫卷,猶如置身於一個彩色童話世界。

【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即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不僅具有國內其他丹霞地貌的神奇、險峻,更在於它的色彩之美。在方圓10多平方公裡內,隨處可見紅、黃、橙、綠、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種鮮豔的色彩,把無數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姿。

張掖丹霞面積達300多平方公裡以上,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曾被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更將其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

【冰溝丹霞】

冰溝丹霞景區,是以赤紅的宮殿型丹霞地貌為主的自然景區。若說七彩丹霞以色取勝,那冰溝丹霞絕對以形取勝。這裡與不遠處的七彩丹霞相比,丹霞顏色變化不大,但其最大特色是這裡丹霞地貌的形狀非常獨特,有各種風格的造型,規模也很壯觀。

此外,與七彩丹霞相比,這裡開發較晚,人跡罕至,少了一分嘈雜和喧鬧,猶如置身於美國西部的荒原,有一種原始自然的狂放美,是攝影師絕佳的拍照聖地。

【平山湖大峽谷】

平山湖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曾被《中國地理雜誌》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科羅拉多大峽谷」。

這裡峽谷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創造力,將五彩斑斕的山體,繪就成了一幅無與倫比、攝人心魄的天然畫卷。步入迷宮一樣的峽谷,行走於縱橫交錯的溝壑,猶如置身於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大峽谷,震撼人心。

02/ 冰川草原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從張掖城區往南,一條高聳挺拔的山脈,橫亙在甘肅和青海兩省之間,俯視著河西走廊,這就是祁連山。這裡的景色四季如畫,夏天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油菜花的海洋,冬天則白雪皚皚、冰川密布,儼然一派北國風光。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又稱小沙龍冰川,地處與張掖交界的青海祁連縣,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源頭之一。冰川周圍被雪山環繞,且遊客稀少,仿佛世外仙境。

這裡距離祁連縣城僅有180公裡左右,且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冰川。陽光照射下,冰川聖潔晶瑩,像一塊垂下的白色瀑布,十分唯美壯觀。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張掖山丹縣南側,是祁連山北側腳下一片遼闊廣袤的大草原。馬場地勢遼闊,無論是草原還是油菜花田,都綿延幾十公裡,景色大氣壯觀。

自古以來,山丹軍馬場就是歷代皇家的軍馬場,現已成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第一大馬場,可在此體驗草原上策馬奔騰的樂趣。此外,《牧馬人》、《文成公主》等眾多老電影,也都曾在此取景拍攝。

【扁都口】

扁都口生態休閒旅遊區,位於祁連山中段,張掖、民樂至祁連縣的必經之地,這裡包括扁都峽谷、黑風洞、石佛爺、諸葛碑及碧雲天、黃花地等田園風光美景。

歷史上,霍去病進攻匈奴、張騫出使西域、隋煬帝西行從長安到張掖,都曾經過這裡。登上觀景平臺,遠處山巒疊嶂,腳下金黃色的油菜花和綠色的大麥交織,與藍天白雲相映襯,猶如一幅安詳寧靜的田園風光畫卷。

03/ 千年古剎

古絲綢之路重鎮的顯赫地位,給張掖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蹟與文化遺產。這裡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有著「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譽。馬蹄寺、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人文遺蹟,讓人嘆為觀止。

【馬蹄寺】

馬蹄寺,位於張掖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的祁連山麓,是一處龐大的石窟寺院建築群。在石壁上,有從北涼起歷經千年鑿刻的石窟佛像,還有高層石窟寺院建築,奇幻壯觀。

這裡既有漢傳佛教寺院,也有藏傳佛教殿宇,同一地方風格不同,十分奇特。寺院裡還有天馬蹄印、元代壁畫、佛像等眾多傳說古蹟,蔚為壯觀。

【大佛寺】

張掖大佛寺,位於張掖市區,是張掖的標誌性景點之一,始建於西夏王朝永安年間,融合了漢文化及西夏文化,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這裡有一尊國內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光是一根中指上就能平躺一人,堪稱全國之最。另外還有土塔、山西會館等各具特色的古建築,可逐一參觀。

本文為原創,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END

相關焦點

  • 實拍:令人陶醉的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圖)
    這一結果是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後公布的,我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去年,利用去張掖開會的機會,我遊覽了著名的丹霞地貌。
  • 最美張掖,我今天才算真正了解她!張掖旅遊文化簡介
    相信不少朋友已經猜到了,這裡是——zhāng張yè掖眾人皆知張掖七彩丹霞美,但張掖的美遠不止丹霞一種。這裡有一望無際的草原,策馬揚鞭的牧馬人,有浩瀚的金色油菜花海,有燦爛的石窟藝術,也有毫不遜色於美國科羅拉多的大峽谷…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認江南。來到張掖,你會發現這個河西走廊上的古絲綢重鎮,有著「剛柔並濟」的氣質,藏著太多太多值得你一探究竟的美。怎麼樣?被驚豔到了吧?
  • 中國最美丹霞地貌之一的張掖七彩丹霞晉級5A啦
    因其位於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咽喉要道,故有「金張掖」、「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認江南」之美譽。下轄甘州區、臨澤縣、高臺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縣一區五縣。總面積3.86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23.38萬(數據來源於張掖市人民政府)。
  • 張掖,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
    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美譽。張掖擁有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溼地保護區,以及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張掖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乾燥,年平均氣溫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
  • 你不知道的世界|為什麼張掖的大地是彩色的?
    在我國,有一個地方,七彩斑斕,被譽為是「被上帝打翻了的顏料盤」,那就是甘肅張掖。『『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認江南』』,這句詩是民國外邑詩人羅家倫所作,描述的就是張掖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張掖美景 圖片來自於網絡)這次十一假期,有一句有趣的金句走紅網絡:「沒必要拍那麼多照片,夠發朋友圈就行!」這是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的保安李先生為疏導拍照遊客進行的硬核喊話,語言風趣又戳心,一經走紅迅速的引起網友廣泛討論。
  • 彩色丘陵中國第一,燦若雲霞的張掖七彩丹霞,美麗遠在丹霞山之上
    張掖,古稱甘州,甘肅就是甘州和肅州的合稱,由此可以看出張掖在甘肅所處的地位。「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命名的張掖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的美譽。這裡不僅是軍事戰略要地,絲綢之路重鎮,還是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2000多年的發展歷史使得張掖名勝古蹟眾多,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譽。
  • 張掖:半城煙沙半城畫
    張掖的每一片土地都訴說著自然風情張掖不僅是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更是美景和自然地質奇觀的大觀園。她是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國家1986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內的丹霞地貌更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
  • 歷史名城金張掖:絲綢之路的咽喉重地
    ,它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國內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塞上江南、荒漠綠洲景象。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甘州當江南自古有&34;之美景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張掖,不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而且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它們的突出代表是: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七彩丹霞地貌和藏傳佛教勝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蹄寺。
  • 半城煙沙半城畫,這就是張掖
    丹霞地貌 在大西北,有這樣一片土地,她記載著千年的燦爛,書寫著歷史的傳奇。 歷史聯繫著張掖,歷史描摹著張掖,張掖的每一塊土壤都寫滿了先人的「中國夢」。 張掖的每一片土地都訴說著自然風情 張掖不僅是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更是美景和自然地質奇觀的大觀園。
  • 金秋| 張掖溼地:秋水伊人蘆葦黃 天鵝起舞蘊江南(高清組圖)
    張掖溼地公園在秋日裡更顯開闊、寧靜,再現「半城蘆葦半城塔」的甘州美景。  「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甘州當江南。」在張掖遇見江南,她是「半城蘆葦半城塔,三面楊柳一面湖」的江南底色。可她又不完全是江南的婉約,因為生在西北河西走廊,她的骨子裡又多了一份西北的開闊與大氣。  當秋日的風景為張掖溼地染上七彩顏色,這種江南的意蘊美便和西北的壯闊美完美融合。  大河、大湖、大溼地,走進秋日的張掖溼地,你能看到江南的柔情,更能領略秋日的大美,那就隨著我們的鏡頭出發吧。
  • 2分鐘了解張掖怎麼玩,詳細的旅遊攻略助你省錢又省時
    絲綢之路上的古城張掖,自古以來它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的美譽,」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說的就是張掖的美。張掖的旅遊旺季一般在5-10月,這個時候氣溫相對都高了點,不過早晚溫差大,6-8月份最高氣溫都是在40度左右。
  • 張掖見聞錄一|弱水三千,孕育戈壁灘中的綠洲城市,人稱甘肅糧倉
    不,當你來到張掖就會發現,旅行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要了解張掖,還得先從地理上說起。人類自古以來就是擇水而居,這個執念也同樣適用於甘肅。在甘肅,幾座稍具規模的城市都是在綠洲上建立起來的,而張掖之所以能夠成為塞上江南,還得益於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滋養。黑河由祁連山冰川所化冰水形成,是孕育了張掖的母親河,生命之河。
  • 張掖丹霞
    張掖丹霞,洪荒而出。弱水以南,祁連北麓。襟甘州而代肅南,依海西而引臨澤。物華天造,七色若織女所補;虛空福地,彩虹系女蝸煉鋪。舉世驚愕,伊索畫圖。壯美躋地理之列,燦爛居丹霞之六。集自然鬼斧神工,各顯其中;紋脈參差而錯縱,層次峭陡。老龍壁立,刀削作畫;鳳凰涅槃,似雲飛渡。玉臺古姿,不失瑤臺瓊闕;清荷凝露,盡顯瑤花玉樹。彤雲收盡,色如墨染;雄險奇幽,躬逢止呼!
  • 粵港澳媒體人「看」張掖:這處「隱秘的角落」是寶地
    圖為張掖大佛寺。 艾慶龍 攝中新網甘肅張掖8月24日電 (丁思 艾慶龍 黃婉怡)早就聽聞「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甘州認江南」的佳句,來自廣東的自媒體人、「碼頭青年」主筆林飛仍有些許懷疑,直至連日來在甘肅張掖的實地探訪、「眼見為實」,他說,「原以為這裡貧瘠蒼涼,沒想到真是塞上江南」。
  • 張掖丹霞,讓我如何讚美你!
    從張掖市區出發約40公裡,很快就到了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遊覽結束後,再開車前進約50公裡就到了冰溝丹霞景區,這是兩個各自獨立的景區。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景區地處祁連山北麓,主要由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
  • 張掖七彩丹霞,絢爛之美讓人陶醉
    張掖七彩丹霞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比較另類的美,這裡的山不再是青色的,而是多彩的,色彩斑斕得讓人從此會一改對山的概念。以往我們形容山只能用「多姿」、「雄偉」這樣的詞,但面對七彩丹霞你一定得加上「多彩」、「絢麗」才算對得起眼前的美景。
  • 旅遊張掖(三)赤壁千仞 冰溝丹霞
    在張掖眾多丹霞地貌的形態中,冰溝丹霞被中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著名地貌學家黃進教授揮筆寫下「張掖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中國第一」的題詞。冰溝丹霞未開發前,因為攝影、戶外、騎行去過幾次。第一次去就被那雄險神奇的景象和宏大的場面所震撼,心心念念的一直想再去。恰好有遠方朋友慕名而來,既為了卻自己的碎碎念念,也為陪好友領略大美張掖的絕佳景色,我們驅車前往距市區45公裡的冰溝丹霞。
  • 張掖丹霞美得能讓人窒息,但來到這裡,我們卻想到了另外一樣東西
    此地美麗的不僅是丹霞,還有一樣金黃色的東西,是人們都離不開的提示:張掖是一個可以接住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走向新的輝煌的地方。保護與開發並舉,農業與美景共存。張掖,張國之臂掖!夜空之美優雅如畫,在這美景裡,曹丕感覺自己成仙了,且置於仙境忘卻了自身的存在,不由發出了「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鮮」的感慨。2000多年之後,在詩中成仙的曹丕做夢也都不會想到,人們用他的詩作來為張掖丹霞代言,他在芙蓉池看到的仙景被祁連山完全成移到了地上,以凝固的姿態讓任何一個人不但能看得見,而且還都能摸得著。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張掖丹霞風貌
    大自然是很神奇的,隨著千百年來的變遷。造就了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獨特風貌,丹霞風貌便是這其中之一,你看是不是特別好看。這一片鮮紅鮮紅的土壤,大家猛一看還以為是那個藝術家在大地上作的畫一樣,但其實呢卻是不折不扣的純天然作品。
  • 張掖丹霞地貌 七彩繽紛世界(組圖)
    9月6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無人機拍攝)。位於祁連山北麓的甘肅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內的丹霞地貌,以層級錯落交替、氣勢磅礴、形態豐富、色彩斑瀾而稱奇,遊客置身其中猶如進入畫境。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6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5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5日無人機拍攝的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