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一線城市已經基本全面覆蓋了5G信號,很多的二三線城市也建立了5G基站,這歸功於三大運營商的巨額投入,就是大幅增加基建成本,這也使得目前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資費遠遠高於4G套餐。目前,5G市場還沒真正形成,6G已經在路上了,這場盛宴,不知道還能狂歡多久。
毫無疑問進入21世紀,5G將大有前途,未來物聯網、無人駕駛,都要通過5G通信才能實現,但是在當下,5G技術儘管已經成熟,但是市場卻沒有打開,特別是針對普通民眾而言確實沒有大面積推廣的必要,瘋狂建基站只是運營商的一廂情願,根本沒有考慮用戶的需求。
目前,5G運營商一方面是巨額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是用戶根本不買單。運營商的5G業務都處於入不敷出的情況,近期部分運營商紛紛表示將選擇性關閉5G基站,為的就是節約電費,降低成本。用戶不買5G的單,其原因是多方面,如有覆蓋、需求、費用等。
雖說5G全面推行勢在必行,但在中國農村市場上還有幾億老百姓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平時用手機只是打電話發簡訊,並無其他用途。而且,5G上網又貴,套餐最低都要199元,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消費不起,另外,很多農村只覆蓋了3G、4G網絡,還沒有建設5G網絡基站,即便換上5G卡也用不了。
在手機終端方面,5G基本上淪為了雞肋,高額的價格買來的5G手機卻沒有用武之地,因針對百姓的而高額的5G套餐,帶來的體驗和4G區別不大。對於大部分的手機用戶來說,4G完全夠用,看視頻、刷網頁、使用通訊工具等等毫無障礙。
目前,沒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高額的5G套餐,想要讓5G全面民用要有三大要素:其一,終端(泛指手機等)、其二,基站、其三,資費。目前,終端方面已經解決,主要還是5G基站的建設和民用資費的問題橫亙在民用推廣上面,這兩大問題不解決,5G全面民用估計還要3~5年的時間。
目前除了基站耗能成本和價格要降低外,還有就是資費的問題。目前三大運營商推出的5G版資費套餐最低價也需要128元,同時在流量上也僅僅包括全國30G流量。在資費如此高額條件下,數據流量卻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估計要等至少3年後5G資費的進一步下降才能推進5G的全面民用。
在5G手機未體現足夠優越性的同時,運營商對於5G手機通信套餐的資費定價高昂,49.2%的受訪5G手機用戶認為運營商5G套餐在資費和包含流量方面均提升明顯,但在應用產品未明顯革新情況下,網絡流量非用戶剛需,價格因素則有可能阻礙用戶更換5G手機意願。未能體驗5G手機相較4G手機明顯優越性,加上產品體驗的下降,導致5G手機性價比受到詬病,消費者對購置5G手機產品產生顧慮。因此,5G手機推廣普及存在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