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的這首《夜書所見》,同樣是一首經典之作,也是值得一讀!

2020-12-11 塵世曉書僮

葉紹翁宋朝著名的詩人,可能大家對於他的詩作,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那首《遊園不值》,這首詩不僅收錄在了《千家詩》,同時還頻頻收錄進了課本,描寫的非常的生動,而且意境高遠,裡面的那一句「一枝紅杏出牆來」,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廣為流傳。

其實葉紹翁寫過很多非常不錯的作品,他除了上面所說的《遊園不值》,他的另一首詩《夜書所見》,那也同樣也是一首經典之作,也是很值得我們一讀。

《夜書所見》宋代: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這首《夜書所見》也他的那一首《遊園不值》,應當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是在描寫自身的經歷,以及所見所思所思,寫得極生動,也非常的優美,僅僅只用了寥寥的數語,便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這開頭的兩句詩,便是足以令人驚豔,尤其是那第一句的疊字句,更是使得這首詩,充滿了無限的意境,同時也非常的憂愁,立馬讓人感受到了筆下那蕭瑟的秋天;那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風瑟瑟吹得梧桐樹,也是瑟瑟發抖,同時也送來了陣陣寒意,江上所吹來的秋風,更是使得出外在外的倍感悽涼,讓我想念起了自己的故鄉。

詩人在這開頭的兩句中,可謂是直抒胸臆,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受,借景抒情,以景入情,描繪的如詩如畫,同時也讓人感受到詩人筆下那一份悽美的秋色,以及詩人內心的一種思鄉之情。

古代很多的詩人都描寫過這一類的思鄉之作,很多的詩人描寫的都非常的深刻,但是葉紹翁的這一首則是寫出了新意,他並沒有直接點明自己內心的憂愁,以及思鄉之情,而是以秋風、梧桐葉、江上;這些名詞來說明,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顯得更為深情,也更加的孤獨,也更加的憂愁。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這兩句詩寫得更為生動,從而也使得這整首詩,顯得更為有趣,同時也更加的傷感,那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家中的幾個小孩此刻正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玩得很開心,已經是深夜了,可是還點著燈,不願望去睡覺。詩人在這裡以孩子來襯託,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憂愁,我們都知道對於小孩來說,他們是不懂得什麼憂愁,但是詩人在這裡,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呈現,從而也更加深了這首詩的孤獨和憂愁成分。

葉紹翁的這首《夜書所見》,完全可以媲美於他的那首《遊園不值》,兩都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入情,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一種真切的感受,描寫的極為自然,也非常的憂愁,這也正是詩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且在這首詩中,詩人並沒有使用一個典故,更沒有使用生僻的字,但是同樣的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顯得無比的憂愁,讀來更是讓人感傷不已。

相關焦點

  • 葉紹翁這首《夜書所見》,同樣也是一首名篇,裡面可謂句句經典!
    現在可能只要一提起詩歌,那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唐詩,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宋詩也是不容錯過,裡面也是有很多優美的詩篇。而這些作品,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不遜色於唐詩,只不過由於前面的唐詩太經典了,以至於後來的所有朝代,只要是詩歌,那都是黯然失色。
  • 葉紹翁另一首經典七絕《夜書所見》,通篇意境悽美,同樣入選課本
    那麼這一句詩並非葉紹翁的原創,而是來自於唐朝詩人吳融《途中見杏花》一詩中的名句」一枝紅杏出牆頭「,只不過是稍稍改了一下。葉紹翁除了《遊園不值》之外,還有這首《夜書所見》,那也是千古名篇,這首詩同樣意境悽美,另外還時常入選小學課本,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首宋詩。
  • 葉紹翁一首高水平之作,通篇寫得很美,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
    南宋詩人葉紹翁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詩人,不過很多人可能對他有誤解,認為他只有一首《遊園不值》,畢竟這首詩影響力太大了,特別是最後一句「一枝紅杏出牆來」可謂是深入人心,即使是當下也很多人引用。可能正是由於這首詩太出名了,反而讓他其它的作品黯然失色;前幾天還有人問筆者,葉紹翁還有沒有其它的作品?
  • 《夜書所見》葉紹翁 | 經典古詩詞誦讀
    啟 心 智 思 考 奠 基 人 生 夜書所見 作者:【宋】葉紹翁 朗誦:自然 第396期
  • 夜書所見詩意 夜書所見這首古詩的意思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是作者客居異鄉時所作,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旅人的鄉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翻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 葉紹翁一首非常唯美的詩作,讀來朗朗上口,讓人回想起兒時的美好
    當然葉紹翁除了這一首詩之外,他還寫過無數優美的詩作,而且很多那都是寫得極其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一首同樣非常經典的詩作,那便是他的《夜書所見》,這首詩寫得非常唯美,讀來更是朗朗上口,寫得很是直白,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意思;最為重要的是,在這首詩中,詩人把鄉間的美景,以及鄉村的小孩,描寫的活靈活現,充滿了詩情畫意。
  • 葉紹翁很孤獨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憂愁,但是不著一個愁字
    ,其實他的存詩量還是比較豐富,我們可以看到的作品有50多首,除了這首《遊園不值》外,還有這首《夜書所見》,同樣也是寫得很不錯。那這首《夜書所見》應該是寫於旅途中,年輕時期的葉紹翁經常出門旅行,這種漂泊的生活,讓詩人心生感慨,再加上又是秋天,畢竟對於古人來說有「悲春傷秋」一說,而圍繞秋色美景,詩人於是想到了遠方的故鄉。
  • 漂泊異鄉的葉紹翁思念故鄉,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引起旅人的鄉愁
    宋朝詩人葉紹翁一首經典的七絕《遊園不值》,可謂是膾炙人口,不僅寫得很有趣,同時還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為此也是收錄在了我們小學的課本裡,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詩。雖然他的作品並不是很多,但是流傳下來的作品中,每一首都很經典。
  • 宋代葉紹翁《夜書所見》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 這是葉紹翁在異鄉觸景生情之作。秋風的聲音,最能觸動在外的人的思鄉之情。夜已深了,還有兒童點著燈,在籬笆邊找並捉蟋蟀。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 葉紹翁這首經典的七絕《煙村》,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寫得很唯美
    也正是由於這首詩寫得好,傳唱度非常的高,以至於人們往往會有一種誤解,認為葉紹翁只有這一首作品,其實作為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葉紹翁流傳下來的作品大概有50多首,存詩量還算是比較豐富。》之外,這首七絕《煙村》,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同樣寫得也是很美,通篇意境高遠,每一句都別具一格,也是寫出了新意,有著一種獨特的美,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夜書所見古詩帶拼音 夜書所見全詩注音版
    古時候的交通並不發達,外出後回家的路程非常遙遠,所以有很多詩人在思念家鄉的時候都會作詩一首,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夜書所見》這首詩吧,看看它具體描寫了哪些場景呢?  《夜書所見》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
    一、原文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標紅色的為入聲字) 二、賞析 這是一首平起七言絕句。 本詩是一首借描寫秋景抒寫內心惆悵、孤寂之情的詩歌。
  • 葉紹翁的另一首經典詩作,年年入選課本,寫盡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提起宋代詩人葉紹翁,很多人都會立刻想到他的那首經典詩作《遊園不值》。這首詩是作者的成名作,一經傳出,立刻驚豔文壇,受到時人的盛讚。事實上,葉紹翁流傳下來的詩作非常多,除了這首人人皆知的《遊園不值》以外,還有一首詩作也非常經典,年年入選小學課本。這首詩就是《夜書所見》,寫盡人生的孤獨與寂寞。全詩如下:葉紹翁 夜書所見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 葉紹翁——那年春天,我抄了一首小詩
    就是最不懂詩的人,也能隨口說最經典的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看到這兒,很有一股熟悉的味道對吧?不錯,很熟悉。但你問名字,對不起,很陌生。陌生到,似乎沒有這個人。他叫葉紹翁。名聲不顯的他,千百年來能被無數人記住,只因為他在閒暇之餘抄了一首叫《遊園不值》的小詩。
  • 吳融的這首杏花詩,成就了後世葉紹翁的名句:「一枝紅杏出牆來」
    吳融,字子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一生也是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而且他大部分的詩作也是極為經典,特別是他的這首《途中見杏花》,更是詩人眾多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另外這首詩還成就後世葉紹翁的名句:「一枝紅杏出牆來。」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怎麼吳融的詩就成就了葉紹翁的名句?
  • 一首《夜書所見》表現了客居他鄉的遊子在秋日的思鄉感懷
    《夜書所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對歷史人物頗有諷刺挪輸之語,可見葉紹翁見識之獨到與深刻。詩歌賞析《夜書所見》一詩以含蓄委婉的筆觸表現了客居他鄉的遊子在秋日的思鄉感懷。「蕭蕭梧葉送寒聲」以對梧桐樹葉被風吹動所發出的「蕭蕭」聲開篇。
  • 筱青讀詩詞:夜書所見(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夜書所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這幾天在山裡風景是真的很好,可是也是真的真的很冷。秋風陣陣,涼意習習,偶見路邊幾個玩耍的小孩兒,忽然就想起了這首詩。這首詩的作者葉紹翁就是前面剛剛講過「我來何所事,端為聽松風」(《秋日遊龍井》)的那個老頭。
  • 《夜書所見》,走進字裡行間,感受詩人的思鄉情懷
    一、解詩題,知作者夜書所見:夜,夜晚。書,寫。所見,所看到的。題目意思是:夜裡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寫下來。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當年,杜甫年老多病,淪落他鄉,登高望遠看到了樹葉隨風飄落,長江水滾滾奔騰,他心生悲涼和孤獨之情。詩人葉紹翁也正是通過「蕭蕭」一詞表達了內心的這份情感。3.詩歌第二行「客」指誰?(詩人自己)為什麼?(他遠離家鄉,客居他鄉)4. 詩人祖籍在福建,他隱居西湖江畔已經很多年了。
  • 梧葉送寒,籬落燈明,葉紹翁的這首絕句意脈貫穿,詞淡意遠
    鄉愁是一份割不斷的情思,落葉撩撥著憂愁,秋風放韁著憶緒;鄉愁是一首聽不夠的老歌,動人的旋律激蕩著心魄,委婉的歌聲充盈著腦海。杜甫懂得這份孤獨,「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劉禹錫深感鄉愁的煎熬,「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下面介紹葉紹翁的一首詩,情感細膩,值得細讀。
  • 品讀《夜書所見》,走遍千山萬水,走不回兒時的那條路
    《夜書所見》圖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這首《夜書所見》寫的是作者葉紹翁在客鄉的夜裡的所見所感,漂泊之人對於故鄉,對於親人的懷念,都在這首詩中得以體現。而這個假象的場景,和前面蕭瑟的秋風落葉的場景,在情緒上,情感上,又截然不同,前面的秋景,怎麼讀都是一派悽涼敗落的景象,而這裡的場景則不同,即便是黑暗中的點點光亮,依舊是孩子們的玩耍,是童趣,是歡樂。但這一悲一喜之間,就越發的凸顯作者自己所處的境況之悲涼了,獨在異鄉,在秋日裡感受著落寞與孤寂,陪著自己的只有蕭索的秋風,枯萎的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