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一陣子,物業一輩子。
如今,鎮江不少小區業主和物業關係僵硬,時常會有矛盾衝突。業主不滿物業拿錢不辦事,物業抱怨業主不繳納物業費,長久以來惡性循環,致使兩方「戰爭」不斷。
前兩天,我們剛剛曝光的主城知名高端盤亞東樸園上觀,就因物業服務跟不上,小區逐漸走向沒落。原文可戳:《觸目驚心!鎮江知名豪宅漏水嚴重、外牆磚脫落,業主被坑慘!》
對此,有粉絲表示,孔雀城的物業也好不到哪裡去。
對於孔雀城的物業,最近鬧得比較厲害的,莫過於物業堵門不讓業主進小區,迫使業主繳納物業費。
(圖源:夢溪論壇)
無風不起浪,孔雀城交付還不到五年,近五年的時間裡,小區在業主和物業的共同管理下,變成了什麼樣?
今天我就來到該小區,看看最新情況。
01、門禁形同虛設!地下車庫免費停!
據了解,孔雀城位於京口區桓王路,小區與江蘇大學僅隔著一條學府路,地理位置相當不錯。
小區周邊生活配套十分齊全,沿街商鋪人氣旺盛,業主的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我驅車來到小區,發現之前網友反映的堵門問題已經好轉,業主進出無阻。詢問業主後,大家表示並不清楚堵門事件的處理後果。
門口雖然站著門衛,門禁卻仿佛不存在,外人同樣也來去自如。我本來開進小區還挺忐忑,擔心會被攔住。
結果,門衛一個眼神都沒分給我。
大門旁邊有一個供行人、非機動車出入的通道,昏暗且狹窄,門前還有個上坡,進小區並不是很方便。
通道口還擋著一輛電動車,更不便於出行。
再往裡走,可以看到公告欄上張貼著的6月份的各項通知,看起來小區還是比較民主的。不過,我也希望能物業能早日貼上堵門事件的處理結果。
地面上停著很多車輛,地下車庫的入口距離大門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小區並不是人車分流。
即使防護欄沒有放下,車庫外的路邊仍停了不少車輛,佔了路面將近一半寬。
隨後我直接步行至地下車庫,發現車庫十分空曠,即使今天是周末,車庫裡也沒什麼車。
另外一側的地面非常潮溼,有幾輛車都停在水裡。
而且奇怪的是,車庫裡的車位只有數字標號,極少有車牌標記、或者是「私人車位」標記,這就存在一個問題:你買了這個車位別人也不知道,極有可能被佔。
所以也有網友說,孔雀城地下車庫可以免費停。
不僅機動車車庫管理混亂,非機動車車庫環境也很差。人行通道的臺階遍布青苔,都快和外圍的草坪一樣綠了。
我從另一處的地下通道進入車庫,發現車庫裡堆積著各種大件雜物,佔用了不少電動車擺放的空間。
再往前走,我甚至還在地上看到了寵物糞便。
雨天不方便遛寵物,將寵物帶到地下車庫可以理解,但是也希望寵物主人能愛惜自己的家園,文明養寵。
不僅是部分業主不注意,物業清潔工作也不及時,靠近電梯口的拐角放置著垃圾桶,周圍的地面溼滑骯髒,非常影響路過業主的感觀。
其實,不僅是地下管理稀疏,小區地上管理也很敷衍。
02、外立面脫落!物業樓旁就是違建!
從地下車庫出來,我環顧四周,發現不少樓棟外立面存在脫落現象,並且多處出現了水印痕跡,隨時可能脫落。孔雀城交付還不到五年,老化速度未免有點快。
同時我還看到,有些樓棟的連廊上堆放了一些雜物,連廊下面就是入戶大門,一旦發生墜落,後果不堪設想。
看著有些人家安裝的防盜窗,我不由回憶起前幾年的一則新聞:孔雀城一戶人家仿照其他業主安裝防盜窗,卻被保安告知防盜窗不符合國家標準,不允許運進小區,最終發生衝突,業主被打,一度驚動派出所!
上有外立面脫落,下有下水道磚塊斷裂、缺失,孔雀城的居住安全程度,著實令人擔憂。
此外,小區路面上的衛生也叫人不敢恭維。
在小區最北邊,有一處垃圾站,裡面已經堆放了不少垃圾桶,而且周圍地面上也有不少汙水,散發出陣陣惡臭。如果到了炎熱的天氣,味道將更加刺鼻。
走到這裡,可以看到,小區當初應該是設計了一個健身活動區。不過,其中有一個健身設施已經被拆除,地上還殘留它存在過的痕跡,物業至今也沒有重新安裝。
不僅健身器材遭到破壞,警示欄杆斷裂破損,物業也沒有維修。原本是為了攔截車輛進出,現已形同虛設。
隨後,我在走訪中發現,少數高層一樓的住戶,佔用公共綠化帶,將其改造成自家院子,並在院子裡種起了菜。
還有業主直接將一樓改成門面房,在側面又開了一扇門,做起了門窗生意。物業服務中心只和這戶人家隔了一個單元門,可以說是相當肆無忌憚了。
這都不算誇張,最厲害的還得是我走到小區最西邊看到的景象:兩位阿姨為了種菜,直接翻過圍欄、躲過電線爬到對面山坡上。
最西側的圍欄本就不高,再加上有一部分破損,物業沒有及時維修,給了阿姨可趁之機。雖然不能一味甩鍋給物業,但是一旦阿姨不慎摔倒,物業難辭其咎。
最後,我查詢安居客二手房數據發現:如此一言難盡的物業,也難怪孔雀城近三年的房價幾乎沒怎麼漲。
雖然說,業主是小區的主人,但實際上,如今在鎮江,相比於物業,業主反而成了弱勢方。
業主長期不繳納物業費,物業公司不論是走法律途徑、或是採取野蠻手段堵門,業主都只能低頭交物業費。
那長期不作為的物業呢?
業主投訴物業,往往需要長時間地搜集證據,再向各個主管部門提交證據,最終還不一定能投訴成功。
所以,將心比心,物業能多為業主排憂解難,業主怎麼可能不繳納物業費?業主如果也能注意自身素質,愛護環境不私佔綠地,物業管理起來也能輕鬆許多。
來源:大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