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振興河南老字號」。4月6日晚9點15分播出的河南衛視《老家的味道》,節目中既有豫菜大師現場烹飪兼具色香味形的炸八塊、黃燜魚、四味菜,讓食客胃竇大開,又有美食「偵探」走街串巷,記錄開封老五福、桶子雞、四味菜、丁角街西司夜市等幾大老字號傳承人手藝的立體呈現,看完讓您垂涎三尺、味蕾大開的同時,引發對振興河南老字號、傳承河南飲食文化的深思。
節目播出後,很多熱心觀眾跟欄目組聯繫,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古城開封,關於豫菜的知識,想要掌握更多老字號美食的信息。所以,我們除了將幾道出自豫菜大師周杰的名吃做法給大家公布之外,還又一次在八朝古都、豫菜發源地——開封城內「地毯式」地搜羅更多老字號美食名吃。
開封名吃炸八塊的做法:
主料:仔雞一隻
調料:A料,鹽,味精,花椒約20粒,料酒,蔥薑汁。
B料,雞蛋,澱粉。
C料,清油,花椒鹽。
製作流程:將雞肉分成八塊,去骨,用刀背捶松放入A料醃製一小時,挑去花椒,再用蛋清澱粉漿好,清油燒至六成逐塊下入油鍋,小火燉一下使雞塊熟透後,再用旺火炸至外焦裡嫩撈出控油裝盤,在配上花椒鹽。
特點:色澤柿紅,嫩香味美。
開封名吃四味燴菜的做法:
主料:羊肉,牛肉餡,麵筋,黃花菜。
輔料,羊骨
調料:A料:鹽,味精,十三香,胡椒粉。
B料:蔥,姜。
C料:澱粉,饅頭,清油,雞蛋。
D料: 香菜,韭黃。
製作流程:先將羊骨洗淨汆水,加入清水大火燒開轉中火熬四個小時備用。1.把羊肉切成條,下A料調味,加澱粉,雞蛋,攪拌均勻,清油上火加熱至六成,逐個下入羊肉,文火炸成金黃色撈出備用。2.把牛肉餡放入盆中,加A料,蔥姜蒜末,雞蛋,澱粉,把饅頭用水泡在擠幹水分,放入牛肉餡中攪拌均勻打上勁,把餡擠成小丸子下鍋炸至金黃備用。3.麵筋切成片,炸至金黃備用,4.羊肉湯燒開,下酥肉,丸子,麵筋,黃花菜,下切好的蔥姜料頭和A料,轉小火燴四十分鐘即可出鍋,撒上韭黃香菜就可以了。
在了解了這兩道開封名吃的做法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古城開封還有哪些老字號的美食名吃。
開封的文化瑰寶之一:洧川豆腐
在河南省開封市,人們只要說到尉氏縣洧川鎮,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洧川豆腐,洧川豆腐目前已成為該鎮的文化瑰寶,有許多人也是因為洧川豆腐,才認識了洧川鎮,因為這小小的豆腐在洧川鎮的周邊縣市實在太有名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洧川豆腐與眾不同,其表面呈琥珀色,刀口純白,質地堅硬,手拿斤把塊往地上甩,不出水、不毛邊、不變形,該豆腐可用秤鉤掛,也可用麻繩穿提,放到鍋裡燉不變形,煮不化,並且越燉越筋。洧川豆腐採用傳統的石磨工藝,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物理壓制,水分含量小,營養價值高,口感極佳,可以煎、炒著吃,在確保製作出來的每一塊豆腐都品質鮮嫩、特色鮮明、營養衛生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彩色豆腐、嫩質豆腐、豆腐皮等花樣品種,受到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開封「清真十大碗」:明堂飯莊
在中國四大名鎮之一的開封市朱仙鎮,有一家清真小館叫「明堂飯莊」,店主人郭磊是一個80後的年輕人,他的爺爺(郭明堂)和父親,幾代都是朱仙鎮一帶烹製「經堂席」的高手。
朱仙鎮的清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與伊斯蘭教傳入朱仙鎮同步,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勤勞智慧的回族群眾創造了過節宴席形式——「清真十大碗」,有葷有素,五個籠菜,五個湯菜,既節儉,又表達了宴客的氛圍。16年前,郭磊跟隨其父、明堂飯莊主廚郭志強學習「十大碗」烹飪技藝,並不斷推陳出新,成功將朱仙鎮「清真十大碗」申報為開封市「非遺」項目。在每年朱仙鎮清真寺舉辦的大爾代節慶祝活動中,郭磊還受邀參與製作「清真十大碗」宴席。
如今,朱仙鎮「清真十大碗」已經成為春節餐桌上的一道「硬菜」。每年春節前夕,都有不少人到明堂飯莊預訂「清真十大碗」備作年貨。伴隨生活節奏的加快,為了地方傳統民族風味香飄全國,郭磊在市場營銷上下足了功夫。今年,他不但開發了真空包裝禮盒,還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開設了微店,面向全國網上銷售,讓老字號年貨煥發新的光彩。
開封傳統老店:稻香居
稻香居製售的鍋貼久負盛名。原名天津「稻香居」鍋貼鋪,開業於光緒八年(1882年),原以經營鍋貼、餛飩為主,兼營下酒小菜,後增添炒菜,成為著名風味小吃館。20世紀90年代遷入宋都御街。開封鍋貼是聞名的風味小吃,其中,稻香居的鍋貼以其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品質優美而聞名古城。成品皮焦餡嫩,色澤黃焦,鮮美溢口。
河南衛視《老家的味道》在4月份即將推出特別策劃「改革開放40年,振興河南老字號」系列節目,展示以開封、安陽、洛陽三地為代表的河南美食界老字號,如何隨著時代發展變遷、創新與傳承,以及講述其傳承人對老字號的執著堅守,對美食的特別情懷。想要了解更多河南老字號的美食文化,敬請關注河南衛視每周五晚21:15播出的《老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