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杭州憑什麼躋身「第四城」?

2020-12-19 杭州日報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和核心,已成為衡量一個區域或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指標。

12月15日,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

根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前三,杭州闖進第四。而此次杭州的崛起,也令第一方陣座次重排——「北上深杭」取代「北上廣深」,成為新四大金融中心。

6個榜單,金融中心城市展露新格局

據榜單發布機構介紹,本次評選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和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對內地31個省(區、市)、141個城市的金融發展成果與潛力進行綜合評估。最終遴選出6個榜單。

在《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中,廣東、北京、上海居前三,江蘇、浙江排名第四、第五位。

依據《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南京、蘇州、成都、天津、重慶位列前十。從經濟和金融地位來看,50強城市的GDP佔全國一半以上,上市公司總市值佔比近九成,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規模佔全國六成以上,營業部交易額佔全國近四分之三。可以說,50強城市構成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而在《省會城市金融競爭力榜》中,杭州超越廣州拔得頭籌,南京、成都緊隨其後。業內人士認為,杭州之所以能超過廣州,原因之一就是杭州的常住人口遠遠少於廣州,但上市公司總市值卻遠遠超過廣州。

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中,深圳憑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優勢遙遙領先,杭州、廣州分列二、三。數據顯示,三座城市的金融競爭力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均處於較領先的地位。

此外,還有兩個榜單分別是《新銳城市金融競爭力30強》和《西部城市金融競爭力10強》。

杭州憑什麼成為金融中心「第四城」?

中國內地金融中心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根據評估,北京在資本市場規模和金融機構實力上排名第一,上海在經濟競爭力和資本活躍度上更具優勢,深圳各維度的評分與京滬相比仍存有一定差距。

杭州、廣州等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則構成了金融競爭力城市第二梯隊。憑藉資本市場規模和資本市場活躍度的勝出,杭州總分超過廣州,成為第二梯隊的領跑者。一座城市中上市公司的數量,往往能代表著這座城市的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方面,隨著今年農夫山泉等巨無霸企業的上市,杭州上市公司總市值又進一步得到飛躍。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杭州上市公司數量為201家,多出廣州12家,總市值達8.58萬億元,為廣州的2.64倍。

而在資本市場活躍度方面,廣州轄區證券營業部股債基交易金額、創業投資額及投資案例均低於杭州。杭州2019年股債基交易額達7.1萬億元,高出廣州兩成,2020年創投投資金額為廣州的2.1倍,創投案例數比廣州多出46%。

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科技。近年來,杭州在金融科技領域發展勢頭迅猛。在浙大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發布的《2019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中,杭州、深圳並列全球第六,在國內僅次於北京、上海。目前的杭州,不僅擁有世界級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還擁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超50家上市科技企業,為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支撐。 去年5月,杭州發布《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專項規劃》,提出到2022年底,力爭打造10家以上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實現杭州在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市值總額城市排名中進入前三。同時,金融科技產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佔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0%以上。 此外,2018年7月,杭州還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旨在推動金融產業聚集發展,對總部金融機構及其一級分支機構、私募投資機構、金融科技企業設立均有大力度扶持政策。

一系列動作,令杭州未來的金融競爭力非常值得期待。

珠三角VS長三角:組成最強金融城市群

在《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中,長三角26城中共有14城上榜,珠三角9城市中有6城上榜。從中不難看出,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形成了中國內地最強金融城市群。

如今,珠三角和長三角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可謂影響巨大。根據統計,2019年長三角地區GDP合計23.7萬億元,珠三角地區GDP合計8.69萬億元,兩大區域經濟總量合計佔全國GDP的比重超過30%。截至2019年末,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合計123.6萬億元,佔全國存貸款餘額的35.7%。

在資本市場方面,長三角和珠三角合計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逾2500家,佔全國上市公司數量的一半以上,最新總市值超過55萬億元。從上市公司分布來看,雖然長三角上市公司總量和市值多於珠三角,但珠三角地區大市值龍頭公司佔比更高——A股中,長三角地區千億市值以上的公司有30家,市值最高的是杭州的海康威視,市值約4156億元;而珠三角地區市值超過4000億元的A股公司就有6家,其中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市值均超萬億元。

此外,在海外上市的網際網路龍頭企業中,長三角地區擁有阿里巴巴、拼多多、嗶哩嗶哩等,珠三角地區擁有騰訊、唯品會等,珠三角和長三角在網際網路領域可謂旗鼓相當。

記者|黃宇翔

編輯|吳靜

相關焦點

  • 「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第一方陣座次重排!中國...
    由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共同編制的《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隆重發布。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已成為衡量一個區域或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指標。據介紹,本次評選設置了嚴格的評價體系,採用德爾菲、層次分析等專業分析法,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和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綜合評估了內地31個省(區、市)、141個城市的金融發展成果與潛力,最終遴選出6個榜單。榜單結果顯示,「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中,廣東、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名,凸顯出三地在全國的金融中心地位。
  •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北京躋身前十 成都等城上榜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北京躋身前十 成都等城上榜原標題:北上深廣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提升 北京首次進入前十強9月12日消息,由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 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反超香港,北京深圳廣州成都12城登榜
    來源:西部城事來源丨國民經略金融中心,歷來是城市必爭之地。近日,2020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27)發布,內地共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杭州、青島、天津、南京、大連10個城市入圍,加上香港和臺北,中國共有12個城市入圍。
  • 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展報告:高度集中於北上深杭四城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8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布會」在杭州市舉辦。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展報告》及「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國家有關部委領導、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共同探討我國新經濟未來走勢及如何布局、助力新經濟發展。
  • 月薪過萬佔比:上北深位居前三 廣州不如寧杭
    (原標題:月薪過萬佔比: 上北深位居前三 廣州不如寧杭) 在全國月薪過萬人數佔比城市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名列前三位。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國4城躋身前20,深圳雙創並進
    香港與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再度全部躋身綜合競爭力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榜單。 榜單亦顯示,金融中心整體呈現較強波動,其中26個中心排名上升十位或以上,23個中心排名下降十位或以上。這反映出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及相關不穩定性已經造成了實質影響。
  • 中國城市金融力Top30排行榜:它們憑實力霸榜,北上深之外,這些城市...
    由此可以看到,新一輪的城市挑戰賽中,在北上深全國性金融中心地位確立、逐步向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速的同時,國內多個城市也陸續發力,此起彼伏地出臺了「支持/扶持金融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銀」吸引法人金融機構落戶、增資擴股、新設分公司、引進高層次金融人才。城市對金融資源的爭奪從來沒有如此激烈,金融中心之爭的號角已經吹響。
  • 廣州媒體評出理想之城,北上廣前三,杭州第四,深圳第五!
    廣州的媒體評選出2020理想之城,北上廣前三,杭州排名第四,深圳全國第五城…無獨有偶,證券時報也搞出一個首屆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五十強,北上深前三,杭州第四,廣州這回第五!這些榜單還真有意思啊。杭州還是很牛啊,都很給馬老師面子啊!都是第四城!
  • 杭州躋身一線城市?警惕盲目「杭吹」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慢點TALKING(ID:My_Talking),作者:風吹稻浪,原文標題:《杭州躋身一線城市?畢竟,距離2013年《第一財經周刊》在首份「新一線城市」榜單中將杭州納入,已經七年之久。多年的「新一線城市」榜單中,杭州都排在成都後面。今年,杭州更是被重慶超過,退至第三。這些年,杭州頻見報端,數字經濟大放異彩,城市格局快速擴張,人口增長迅猛。杭州人亟待給這座新晉網紅城市,來一場新的加冕。
  • 世界金融中心之爭,「紐倫港」已不再!
    02廣州晉級前20,成寧杭津入圍作為全球最權威的金融中心指數之一,GFCI指數共涵蓋108個城市。廣州既無大型證券交易所,也無國家級金融機構,金融中心排名能夠不斷上升,著實不易。廣州之後,成都、杭州、青島、天津、南京、大連均屬第三梯隊。這些城市的金融實力不僅與廣州有著較大差距,與北上深港更是相差甚遠,未來的發展方向仍舊是區域金融中心。
  • 杭州: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迎面一艘帆船在緩緩駛來,兩側是古老的橋墩模型,天花板設計成燦爛星空,置身其中,如泛舟河上。 序廳——《地球上的運河、中國大運河》;第一展廳——《運河的開鑿與變遷》;第二展廳——《大運河的利用》;第三展廳——《大運河杭州段的綜合保護》;第四展廳——《運河文化》。
  • 北上廣深後誰是中國第五城?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天津?
    杭州:2017年完成GDP1.28萬億元,淨增量1756億元,名義增長率15.9%。從表中可以看出:北上廣深牢牢佔據榜單前四。重慶,天津,成都,武漢,杭州經濟總量相差不大,緊隨其後。(因蘇州為江蘇地級市,城市級別比較低,而且距離上海太近,剔除)可以被看做是第五城的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 廣州澳門強勢入局,中國金融版圖迎來歷史性巨變
    02廣州:捍衛金融第四城之位在中國,北上港深是毫無疑義的四大金融中心。在GFCI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這四大城市全部躋身前十。上海位居全球第五位,北京位居第七位,深圳躋身第九位。(參閱《全球金融中心排行》)這四大城市之所以能夠躋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在於都有全國性的金融機構和金融交易所。
  • 蘇州摘得新銳城市金融榜桂冠,無錫佛山緊隨其後
    江浙兩省霸榜新銳30強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和新財富編制的《2020新銳城市金融競爭力30強》榜單顯示,新銳城市金融競爭力分層現象明顯。從經濟實力與金融地位來看,新銳城市30強GDP佔全部新銳城市近五成、上市公司總市值佔比達八成、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規模佔比超五成、營業部交易額佔比達六成,金融競爭力優勢凸顯。新銳30強中,排名首位的蘇州與排名最後的唐山綜合得分相差15分,頭部效應顯著。
  • 群雄逐鹿,金融城市第二梯隊競爭白熱化!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
    榜單顯示,近年來內地各省市在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增強資本市場活力等方面成績斐然,京滬深三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國際話語權日益提升,杭州、廣州、南京、成都等區域金融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明顯,為區域產業及經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 金融城市第二梯隊競爭白熱化!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 南強北弱...
    日前,由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共同編制的《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揭曉。榜單顯示,近年來內地各省市在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增強資本市場活力等方面成績斐然,京滬深三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國際話語權日益提升,杭州、廣州、南京、成都等區域金融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明顯,為區域產業及經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 第12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金融中心分層顯現,大變局孕育新變化
    金融中心建設「分層效應」正在顯現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國金融中心前三甲,優勢更加凸顯;廣州、杭州、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武漢、鄭州、蘇州、西安躋身區域金融中心十強,競相創新發展。除京滬深外,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杭州和蘇州表現亮眼。2019年,杭州和蘇州的境內上市公司數分別達到了146家和120家,年度均新增14家A股上市公司。金融中心建設「錢才效應」仍在繼續無集聚不中心,金融中心必然是資本(錢)和人才(才)的集聚地。
  • 第四屆世界杭商大會開幕 這些杭商「頭雁」受表彰
    雲聚錢塘,杭向未來。10月23日下午,第四屆世界杭商大會開幕。本屆大會杭州主會場共有400多人參加,同時還有近20個海內外分會場共同參會。世界杭商大會是杭州為凝聚杭商力量、搭建合作平臺、打響杭商品牌,實現杭州與杭商共贏發展而設立的重要活動。開幕式上,知名杭商和各界代表一起暢敘杭商精神,共論後疫情時代的杭商機遇。
  • 黃河是地上河,京杭大運河裡的船是怎麼穿過它北上的?
    京杭大運河,穿過2000多年的歷史,跨過1700多公裡的距離止於杭州。它是課本書籍裡的字字句句,它是歷朝歷代的工程奇蹟,它是穿城而過的悠悠歲月。而隋唐運河其實並不是現在的運河,現在的京杭運河形態是元朝定型的。京杭大運河的興衰榮辱有人說大運河從山東濟寧到杭州是活著的運河,而從濟寧到北京是死亡的運河。這句話反映了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京杭大運河這個古老的偉大工程似乎被一道黃河劃分兩截。
  • 杭州躋身一線城市?這座城市需要鼓勵,更要警惕「杭吹」
    畢竟,距離2013年《第一財經周刊》在首份「新一線城市」榜單中將杭州納入,已經七年之久。多年的「新一線城市」榜單中,杭州都排在成都後面。今年,杭州更是被重慶超過,退至第三。這些年,杭州頻見報端,數字經濟大放異彩,城市格局快速擴張,人口增長迅猛。杭州人亟待給這座新晉網紅城市,來一場新的加冕。「杭吹」,正中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