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籃「鮮花」祭奠奶奶。 讀者李貽洪 供圖
李貽洪是武漢一名39歲的廚師,昨天,他帶著女兒回到老家嘉魚為奶奶掃墓,他獻給奶奶的「鮮花」,驚豔了親朋好友。這些「鮮花」是李貽洪花了五六個小時,用蘿蔔、南瓜、辣椒、萵苣等蔬菜雕出來的。
南瓜削掉皮,雕刻出一個手提竹籃,竹籃上,還可以看到似藤條編織的紋理。心裡美蘿蔔,雕出一朵朵月季花,白蘿蔔則雕刻出一朵朵純白的菊花,火紅的辣椒頂端劈開之後,變成了一朵朵紅彤彤的杜鵑花。一朵朵的花兒,被一一掛在帶綠葉的樹枝上,然後放進南瓜花籃。昨天,記者見到了這個「花籃」,不仔細看,真能以假亂真。
李貽洪說,4日,他還沒有放假,就開始考慮5日回嘉魚老家掃墓的事情了。奶奶去世9年了,他因在武漢做廚師工作忙,不是每個清明節都能回去給奶奶掃墓,所以,今年能有機會,他就準備給奶奶準備點特殊的禮物。
「奶奶生前最愛種花,房前屋後到處都是奶奶種的月季花、菊花等,一年四季,不同的花兒輪流開放,農家小院,充滿著花香。」李貽洪幸福地回憶著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光。既然奶奶喜歡花,單純買一束花,好像還不夠。李貽洪想到自己是一名雕刻工,便想為奶奶雕刻一籃鮮花。
4日當天,李貽洪就開始利用空閒時間進行雕刻。前前後後用了五六個小時。當一籃「鮮花」呈現在大家面前時,後廚裡一下子熱鬧了,一群廚師同事圍著誇李貽洪的手藝好,紛紛掏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分享。
昨天,李貽洪帶著女兒,拎著這個花籃回到嘉魚。親戚朋友都被李貽洪的良苦用心及精湛雕工所感動和震驚。李貽洪帶著女兒一起來到奶奶的墓前將花籃放下。李貽洪說,濛濛細雨中,父女二人通過鮮花,像是和奶奶有了溝通。
李貽洪告訴記者,奶奶生前也看過自己雕的花,那是10年前的事情了,當時自己剛剛學雕刻,為了向奶奶匯報自己學到的手藝,李貽洪現場給奶奶雕了一朵「茶花」。奶奶連連誇李貽洪手藝好,還專門找來花瓶,把「茶花」插起來。
李貽洪說,蔬菜雕刻的花兒,會隨著風雨化為泥土。通過這種方式,他表達了對奶奶深深的思念,經濟實惠,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