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舉行

2020-12-09 澎湃新聞

「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舉行

2020-12-02 14:3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啟動儀式現場。

12月1日,瀏陽市第八屆網絡文化節之「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舉行,人民網、新華網、紅網等近20家中央、省市網絡媒體相聚瀏陽,用筆和鏡頭記錄鄉村振興發展的累累碩果。

▲瀏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李愛民向媒體代表授旗。

三個村的故事

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採訪採風第一站來到沙市鎮東門村。

東門村位於瀏陽市沙市鎮,撈刀河上遊,武深高速穿村而過。難以想像,眼前風景秀美、道路暢通的東門村,在十幾年前還是個不折不扣的貧困村。如今,休閒農業已經成為東門村的一張亮麗名片,有效助推村級集體經濟增長。東門村黨總支書記張建輝介紹,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30.47萬元,目前,東門村集體固定資產達3158.78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通過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合一」體系,村民們過上了生態宜居的小康生活。

▲參觀中華老種子博物館。

東門村的蛻變是瀏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在撈刀河下遊,永安鎮蘆塘村的灣裡屋場讓遊客流連忘返。2017年7月,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永安鎮童話灣裡功能區落戶於此。村裡流轉土地2200畝,建設了中華老種子博物館、老種子加工廠和老種子主題民宿,僅今年五一期間,田園綜合體項目就接待遊客4.6萬人次。通過鄉村旅遊、研學基地、婚慶攝影、瓜果銷售、農產品加工等方式發展觀光休閒農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瀏陽鄉村振興中的「田園交響曲」由此奏響。

▲採訪採風團一行來到張坊鎮田溪村。

揮別撈刀河,溯瀏陽河而上,採訪採風團一行來到大圍山腳下的張坊鎮田溪村,村內的西溪磐石大峽谷景區今年獲評瀏陽市「十大文旅網紅打卡地」。在5年前,這裡還是無人問津的省定貧困村。2015年,村支兩委決定利用西溪片獨特的第四紀冰川石球石貌地質遺址自然資源和客家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經過幾年的精心建設,西溪磐石大峽谷景區成為新晉熱門景點,2017年至今接待遊客達50萬餘人次,門票收入3200餘萬元,帶動村民創收6000餘萬元,全村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的4700元增長至2019年的12000元,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瀏陽的實踐

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接續發展

鄉村振興是黨中央在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關係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問題。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方面,瀏陽市把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推動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目前,全市15744戶共4938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3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瀏陽脫貧攻堅工作連續四年(2016年—2019年)獲評全省先進。另一方面,瀏陽積極探索具有瀏陽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2018年,圍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引領區、城鄉融合發展排頭兵、農村綜合改革示範縣」目標,瀏陽出臺了《關於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和《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創建「以農為本、品牌鮮明、產業完善、建設精美、鄉味濃鬱」的全域美麗鄉村。

今年,瀏陽市被湖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為開展建立解決農村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試點縣市,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機制與著力點。瀏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20年開始,每年將整合涉農資金3900萬元,支持13個項目村建設。未來3年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好涉農資金,建成一批特色農業發展勢頭強勁、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持續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斷壯大、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的示範引領村,奮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更好落實落地。

原標題:《「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網絡媒體採風團走進瀏陽 零距離感受鄉村振興「瀏陽樣板」
    星辰在線12月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通訊員 周紅珍)12月1日,瀏陽市第八屆網絡文化節之「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正式啟動,近20家中央、省、市網絡媒體相聚瀏陽,用筆和鏡頭記錄鄉村振興發展的累累碩果。
  • 15家中央、省市網絡媒體聚焦瀏陽鄉村振興:看山巒疊秀,聽碧水競流...
    雖已是初冬,但瀏陽依然一片綠意盎然。」暫別城市的喧囂與繁華,行走在瀏陽的鄉間小路上,來自騰訊網的唐麗發出了感嘆。12月1日,由市委網信辦主辦的瀏陽市第八屆網絡文化節之「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舉行,15家中央、省市網絡媒體先後走進沙市鎮東門村、永安鎮蘆塘村和張坊鎮田溪村實地採訪採風,看山巒疊秀,聽碧水競流,訪田園屋舍,用筆和鏡頭記錄瀏陽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
  • 「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啟動 看老區新變尋「詩和遠方」
    」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在臨沂啟動。來自全國40餘家中央和省市級主流網絡媒體,將在10月21日至23日,深入臨沂基層,與村民暢談致富經,聆聽企業創業故事,領略鄉村振興路上的「詩和遠方」。此次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為全面展示臨沂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成果提供了平臺,希望廣大媒體朋友們多在臨沂走一走、看一看,形成一批接地氣、有溫度、有深度的精品力作,把沂蒙大地日新月異的變化、老區人民敢闖敢幹的勇氣展現給全國人民,進一步激發全市上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信心和決心。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姜長勇在致辭中表示,臨沂是沂蒙精神發源地、紅色基因富集區。
  • 「採風實錄」裏水鎮鶴峰村——廣東省文化學會鄉村振興採風團
    【廣東省文化學會】2020年11月13-15日,由廣東省文化學會與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鄉村振興辦聯合舉辦了「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裏水鎮鄉村振興發展採風活動。採風團對裏水鎮各特色村進行深度採訪,以下是作家及記者採風團發回的實錄圖文,廣東省文化學會媒體新聞部正在陸續推出系列跟蹤報導!
  • 「採風實錄」裏水鎮新聯社區——廣東省文化學會鄉村振興採風團
    【廣東省文化學會】2020年11月13-15日,由廣東省文化學會與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鄉村振興辦聯合舉辦了「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裏水鎮鄉村振興發展採風活動。採風團對裏水鎮各特色村進行深度採訪,以下是作家及記者採風團發回的實錄圖文,廣東省文化學會媒體新聞部正在陸續推出系列跟蹤報導!【裏水鎮新聯社區簡介】採寫:廣東省文化學會鄉村振興採風團,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郭瑩1.
  • 湖南省25名優秀編劇來瀏採風,點讚瀏陽
    12月7日,「建黨百年、脫貧攻堅」全省劇本主題創作工程瀏陽採風活動舉行,湖南省藝術研究院組織來自全省各地的25名優秀編劇,深入瀏陽小河鄉烏石村、大圍山鎮錦綬堂、永和鎮李家大屋進行實地採風,近距離感受瀏陽的紅色文化和脫貧畫卷,為建黨百年、脫貧攻堅主題創作找靈感、做準備。
  • 「採風實錄」裏水鎮宏崗村——廣東省文化學會鄉村振興採風團
    【裏水鎮宏崗村】★採寫:廣東省文化學會鄉村振興採風團 作家:李翠瓊★作家手記-宏崗村簡介:宏崗村位於裏水鎮中部2014年,宏崗已納入廣東省佛山市裏水鎮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為「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1、 黨政工作分配特別好,協調到位。總體思路為:探索建立村到社、社到戶、戶到人三級黨建網格,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在推動中心工作上,堅持「先幹部,到組長,到黨員,再到群眾」的工作方法,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
  • 「尋訪鐵路小鎮鄉村振興重渡行」文學採風暨徵文大賽活動啟動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馬駿)11月28日上午,由中國鐵路作家協會與洛陽市作家協會主辦,重渡溝管委會、欒川縣文聯、縣作協等單位承辦的「尋訪鐵路小鎮鄉村振興重渡行」文學採風活動在重渡溝管委會王坪村鐵路小鎮正式啟動。
  • 深圳媒體採風團走進河源 用鏡頭記錄鄉村風情
    為加快推進河源鄉村振興發展,全面展示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成果,前昨兩日,「飽含深情美味河源」2020年精準扶貧農產品深河產銷對接推廣系列活動之深河幸福大巴行媒體採風活動在河源舉行,來自深圳多家媒體組成的採風團走進河源,品嘗獨特的客家美食,感受河源的鄉村美景。
  • 廣東省知名作家和記者走進裡水採風鄉村振興故事
    11 月 13 日下午," 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 " 裏水鎮鄉村振興發展採風活動正式啟動。記者了解到,活動於 11 月 13 日至 15 日舉行,主題包括 " 組織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產業振興 " 以及 " 有效治理 " 等相關內容,採風範圍涵蓋裏水鎮黨建工作、基層事例、幹部事跡、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等。
  • 「鄉村振興看北宅」採風攝影大賽,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鄉村振興看北宅」採風攝影大賽,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2020-11-25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瀏陽永安: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瀏陽永安: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宋利 (穿綠衣服的就是辦田園綜合體的於建起) 5月的永安,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農耕文化更要傳承起來,這樣的鄉村振興才是真正的鄉村振興!」於建起說。
  • 湖南省25名優秀編劇來瀏採風,點讚瀏陽:文化有料,美食有味,人有情
    12月7日,「建黨百年、脫貧攻堅」全省劇本主題創作工程瀏陽採風活動舉行,湖南省藝術研究院組織來自全省各地的25名優秀編劇,深入瀏陽小河鄉烏石村、大圍山鎮錦綬堂、永和鎮李家大屋進行實地採風,近距離感受瀏陽的紅色文化和脫貧畫卷,為建黨百年、脫貧攻堅主題創作找靈感、做準備。
  • | 「看浙裡·運動振興鄉村」央媒主題新聞採風⑦
    9月20日-25日,由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省體育局聯合邀請的中央主流新聞媒體採風團,開展「看浙裡·運動振興鄉村」為主題的新聞採風活動。   為期六天的主題新聞採風,十多位央媒、省媒的記者行程近1000公裡,縱覽浙江鄉村體育版圖,深入5市、9縣(市、區)採訪,走基層、訪百姓、話民生,包括紹興諸暨、上虞,金華浦江、武義,麗水縉雲,台州天台、三門,寧波奉化、餘姚,感受以體育為轉化器的「兩山」理念發展成果,分享運動振興鄉村的浙江經驗。體壇報正陸續推出一組以「看浙裡·運動振興鄉村」系列,以饗讀者。
  • 看油茶西施摘茶果!瀏陽(鎮頭)2018首屆油茶文化產業博覽會盛大啟幕
    10月19日,瀏陽(鎮頭)2018首屆油茶文化產業博覽會盛大啟幕,一系列極具產業特色的文化活動隨之展開。此次博覽會為期3天,以「瀏河明珠 記憶鄉愁」為主題,包含「綠色鎮頭」——2018首屆鎮頭油茶文化產業博覽會開幕式,「魅力鎮頭」——媒體記者採風,「論道鎮頭」——瀏陽鄉村振興戰略路徑之油茶產業發展論壇、「記憶鎮頭」——「憶油茶鄉愁 品油茶文化」徵文大賽,「富裕鎮頭」——鎮頭油茶特色食品體驗活動暨西區首屆車展
  • 湖南省商務廳攜手瀏陽合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紅網時刻11月29日訊(記者 楊斌 通訊員 胡吉星 焦毅)11月29日,湖南省商務廳與瀏陽市人民政府籤訂《瀏陽市鄉村振興示範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以永安鎮家具製造產業聚集區為基礎、以瀏陽市深化推進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的成果為契機,攜手打造瀏陽市鄉村振興示範區,推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瀏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臨滄市舉辦「大美臨滄·助推鄉村旅遊」文學創作採風活動
    原標題:我市舉辦「大美臨滄·助推鄉村旅遊」文學創作採風活動 9月7日至9月12日,臨滄市文聯、臨滄融媒體新聞社組織臨滄作家到臨翔區、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鎮康縣等縣(區)開展「大美臨滄·助推鄉村旅遊」文學創作採風活動,圍繞「大美臨滄、美在鄉間,花開四季、香飄八方」的臨滄鄉村旅遊定位
  • 「發現堯龍之美 助力鄉村振興」重慶遵義知名藝術家採風交流活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6日14時訊 9月15日14點,「發現堯龍之美 助力鄉村振興」重慶遵義知名藝術家走進堯龍山聯合採風交流活動在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趙莊舉行。此次活動積聚渝黔兩地攝影、美術60多名藝術家進行聯合採風交流,由重慶文藝創作小組以文化下鄉的形式走進堯龍山,以不同角度推廣宣傳堯龍山及旅遊發展,以不同的藝術方式,挖掘當地文化特色,發現堯龍風土之美。
  • 凝聚共識,共建鄉村振興示範 瀏陽奮力當好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
    1月14日,來自湘贛兩省的醴陵市、平江縣、上慄縣、萬載縣、銅鼓縣、蓮花縣、袁州區等縣(市、區)聚首瀏陽市,8地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共謀聯手推動鄉村振興。瀏陽,作為湘贛邊區域合作的首倡者,再次彰顯東道主的擔當,與湘贛邊縣(市、區)一起深謀細劃,形成了鄉村振興協作發展的共同綱領。
  • 兩岸媒體秦嶺北麓新農村建設連線採訪活動走進柞水
    9月13日至14日,由省臺辦牽頭的2020年兩岸媒體秦嶺北麓新農村建設連線採訪活動走進我市柞水縣,開展為期兩天的集中採訪採風活動。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杜志強參加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你好,臺灣網」和香港文匯大公報、環球網等媒體記者及製作團隊組成採訪團,與臺灣媒體現場直播連線,進行「雲採訪」,通過兩岸媒體互動交流,展示柞水縣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生態環保和民俗文化等,讓島內臺胞了解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