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騙了我們一千多年!以胖為美的真相居然是...

2020-08-31 弌人之下


來源:唐詩宋詞元曲欣賞

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01

唐朝是胖子的天堂。

這個謠言傳了很久了。

大家都覺得,

唐朝人喜歡膀大腰圓的胖子,

傾國美人楊玉環就是一個豐乳肥臀的美少婦。

就連筆者也經常說:

我要是穿越了,

一定要去唐朝,

就憑我這二十斤肥肉,

怎麼也是國色天香,

當花魁嫁狀元分分鐘走上人生巔峰。

理想像我一樣豐滿,

現實像白骨精一樣骨感。

【其實,唐朝從來沒有以胖為美過。】

唐以前的隋朝,

講究「郎如洛陽花,

妾似武昌柳」,

美女要像楊柳一樣纖細;

唐以後的五代十國,

美女是如花蕊夫人一般的「花不足擬其色,

似花蕊之翾輕也」。

「翾輕」就是體態輕盈的意思,

五代第一美人也是個瘦子。

從隋朝到五代,

中間隔著一個享國兩百八十九年的唐朝,

大家都是中國人,

朝代的更替和戰爭的離亂怎麼可能在一夕之間改變了人們的審美?

初唐時期,

美女們是很骨感的。

唐初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

描述了吐蕃王松贊幹布派遣使者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李世民的場景。

李世民的身邊就圍著9個宮女,

既然是近身服侍皇帝的侍女,

樣貌必然是宮裡頭上佳的,

而這些美麗宮女都是身材纖細、

巴掌臉楊柳腰的小姑娘,

就連李世民本人,

雖然有帝王主角光環被放大了一圈,

但也是個身材勻稱的瘦子。

晚唐及五代時期的名畫《閬苑女仙圖》,

在畫家阮郜的筆下,

「美若天仙」的也是細柳扶腰的女子。

由此可見,

在初唐以及晚唐時期,

女子都是以瘦為美的。

02

人們之所以有唐朝以胖為美的概念,

問題就出在盛唐。

畢竟盛唐氣象,出土的陶俑是這樣的:


名家的畫是這樣的:


敦煌莫高窟的菩薩是這樣的:


總之個個豐腴,

皮膚肥膩,

寬頭大耳。

有人得出結論:

盛唐時期,

國家繁榮昌盛,

於是皇帝百姓心態也大氣,

雍容才顯富態,

這方是天朝上國的氣象。

為了跟周邊蠻夷那些精幹巴瘦的小民區分開來,

唐朝漸漸出現了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

那年頭,

沒有雙下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美女,

留個啤酒肚才是長安第一帥哥。

真的是這樣嗎?

盛唐的顏值標杆楊玉環,

蘇東坡說她是「環肥燕瘦」,

從此奠定了人們心中,

楊貴妃是個胖子的固有印象。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對此楊貴妃表示:

你才是胖子你全家都是胖子,

誰再說我是胖子我跟誰急!

關於楊貴妃是胖美人的觀點,

可以追溯到《新唐書》和《資治通鑑》,

這兩部權威史書都說:

楊貴妃是「豐豔」的。

而《開元天寶遺事·含玉咽津》中則提到:

貴妃素有肉體,

至夏苦熱,

常有肺渴,

每日含一玉魚兒於口中,

蓋藉其涼津沃肺。

盛唐第一美人都是個胖子了,

可不正說明唐朝的審美取向就是以胖為美麼?


可問題是,

《新唐書》是北宋歐陽修等人修訂的,

《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等人修訂的,

蘇東坡是北宋大V,

《開元天寶遺事》的作者王仁裕出生時,

楊玉環已經死了100多年,

這些「造謠」她是個胖子的人,

全都沒用見過楊玉環。

03

你說巧不巧,在楊玉環活著的時候,

竟然沒有一個文人墨客寫過什麼酸詩來描述貴妃真實的美貌。


李白是見過楊玉環的,

他奉命寫《清平調》,

只模稜兩可地寫「名花傾國兩相歡」,

沒直接講這位貴妃是胖是瘦。

不過他倒是用了一句「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來描述楊貴妃的受寵程度。

趙飛燕能跳掌上舞,

以身姿輕盈著稱,

李白將楊玉環與纖瘦的趙飛燕相比,

而不是與身材較為豐腴的趙合德比較,

是不是說明楊玉環和飛燕一樣腰骨纖細?

楊玉環一曲霓裳羽衣舞把皇帝迷得神魂顛倒,

你能想像那是一個胖子在翩翩起舞嗎?

陳鴻的《長恨歌傳》稱楊貴妃是纖穠中度,

也就是說身材正常,

恰到好處,

微胖?

不存在的。


後來白居易寫《長恨歌》時,

說「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 ,

可見在白居易眼中,

楊玉環是軟弱無力的纖纖女子,

總不可能是胖成「嬌無力」的吧?

當然,

白居易出生時,

楊玉環已經在馬嵬坡下吊死16年了,

所以白居易壓根兒沒見過這位盛唐第一美人,

他寫詩的靈感,

只能從人們的口耳相傳中來,

再加上自己的一點點靈思。

這也正能證明,

在詩人白居易的眼中,

美女就應該是纖纖無力的形象。

文人的審美在某種程度上,

就代表了大眾審美。

都說「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帝王的審美則直接引領了大眾審美潮流。


而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眼中,

瘦子才是漂亮的。

他給自己兒子選妃,

要求就是「細長潔白」,

楊玉環原本就是他兒媳婦,

想必就是以這個標準入選的。

李隆基之前的寵妃梅妃,

也是「清瘦俏麗如梅」。

由此可見,

瘦子美女(或至少是身材勻稱的美女),

才是唐朝審美的主流,

至於胖美人?

呵呵,不存在的。


04

可是,為什麼唐代仕女圖上的美人,

一個個都圓乎乎胖乎乎的呢?

這難道不是代表了唐朝以胖為美嗎?

對此我只能說:

誰告訴你畫上的女人就是唐代美女的?

晚清時期各種外國人跑北京大街上拍到的婦女,

就全是中國美女了嗎?

你以為那時候的攝影師跟今天的街拍一樣專挑美女拍呀?


畫在畫上的仕女不一定是美女,

可能只是寫實罷了。

《宣和畫譜》卷六裡,

畫家周昉說:

防貴遊子弟,

多見美而貴者,

故以豐厚為體,

而又關中纖弱者為少,

而其意穠太遠,

宜覽者得之也。

可見,

地域才是決定畫中人高矮胖瘦的關鍵,

就像東北人普遍長得比南方人要高大魁梧一些,

唐朝關中地區的人也比其他地方要胖一些。

不是畫家不想畫瘦美人,

實在是關中地區的婦女都太胖了啊!


而那個時代,

有名有才氣的畫家都聚集在關中長安,

等著給皇帝助興呢,

他們畫出來的仕女圖,

以當地婦女為參照物,

當然也就豐滿了那麼一些些。

關中乃是京師所在地,

文化產業發達,

手工業發達,

大多數的陶俑、雕塑、壁畫也多從這裡出土,

根據寫實原則,

女性藝術形象就這麼「豐滿」起來了。

照相技術剛剛發明的時候,

只有達官貴人和有錢人才能去照相館裡照一張相,

古代的畫也是一樣的,

只有貴族才能請得起畫師專門給他們畫一幅相。

貴族嘛,

生活優渥,

衣食不缺還不用幹活,

那肥膘是蹭蹭蹭地長,

所以入了畫,

也多是豐腴的婦人。


比如這幅《虢國夫人遊春圖》,

虢國夫人是楊玉環的三姐,

和她一起郊遊的也是當時長安城裡的達官貴婦,

所以一個個都挺豐滿的。

宮廷貴婦都是胖子=唐朝的審美是胖為美?

當然不是。

就像今天,

成功的中年男人標配就是禿頂啤酒肚,

但你一定不會說,

現在帥哥的主流審美就是禿頂啤酒肚最帥。

至於真正的美女嘛,

唐朝詩人吳少微有一首《怨歌行》,

其中有一句「小腰麗女奪人奇,

金鞍少年曾不顧」,

有著小蠻腰的美女一出場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些富二代少年們看得眼睛都直了!

所以啊,

A4腰女孩不管到哪個朝代都是主流審美。

相關焦點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看到楊玉環的真實體重,才知我們誤解了
    比如說我們現代人大多都以「瘦」為美,很多雜誌上的封面明星,大多都是比較瘦的,一個個骨骼突出菱角分明。而且在古代人們的審美觀也多是如此,這一點從畫像上就能看出了。不過似乎只有唐朝不大一樣,唐朝居然是以「胖」為美的?其中的代表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
  • 揭秘楊玉環真實的身高體重,別再被騙啦,一點都不胖,黃金比例!
    文丨曹鏡明題丨都說唐朝以胖為美,出了個楊玉環,可知道真相的你眼淚掉下來!揭秘楊玉環真實的身高體重,別再被騙啦,一點都不胖,黃金比例!說起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以及楊玉環,一直都是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其中楊玉環,更是一直被後人稱作「以肥為美」的代名詞。不管是身高、體重,具體是多少吧!大家以訛傳訛的,形容出很胖的模樣。然而,事實真是如此?
  • 楊玉環:心寬體胖,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
    心寬體胖,本來就是對一個人外貌的一種表達方式,這個詞語用在楊貴妃身上很是貼切啊,生活在唐朝的任何一個人,都流行以胖為美,一個一個胖乎乎圓滾滾的,說明吃得好,身體才倍兒棒。看楊貴妃那有福人的身材就明白了。
  • 在以胖為美的唐朝,楊貴妃到底有多胖?她的體重說不準比你還輕
    自古以來女子對於美的追求都是永無止境的,但每個時代對於美的標準又有些許不同的,像是當今社會便是以瘦為美的時代,而唐朝便是以胖為美的時代,這讓不少人不禁感嘆自己要是能夠生在唐朝那不就是大美人嗎?但真相往往卻不是你想的那樣,唐朝的以胖為美並不是越胖越美。
  • 唐人以胖為美,楊玉環就是胖妞?這麼不靠譜的話是誰說的
    在古代歷史上出了不少有名的美女,其中最有特色的四個被人稱為四大美女,唐朝時期的楊玉環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在說起楊玉環的時候,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楊玉環是個胖子。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楊玉環真的是胖妞嗎?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人們把楊玉環想像成是胖妞,多是來源於唐人喜愛肥胖女性的審美觀點。唐朝時的經濟比較發達,老百姓吃的喝的也比較好。因為營養跟得上,所以那時候可能確實有不少的胖子。不過,雖然說唐朝的胖子比較多,但是以胖為美卻不是因為胖子多的緣故。唐人審美觀點的形成是比較複雜的。
  • 楊玉環真的很美嗎?別被李白的詩給騙了?她其實長得很一般
    楊玉環真的很美嗎?別被李白的詩給騙了?她其實長得很一般李白的清平調、白居易的長恨歌,詩人筆下的楊貴妃,真的有多美?唐朝在我國古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經濟水平達到了世界前列,正是因為唐朝的繁華和開明制度,才迎來了萬國來邦,互通有無的政治局面。
  • 大唐女性真是「以胖為美」嗎?看看楊玉環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大唐女性真是「以胖為美」嗎?看看楊玉環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這些年,幾乎是網紅臉的時代,大家推崇喜歡的模樣,無一不是瓜子臉雙眼皮、高鼻梁櫻桃嘴,千篇一律,不知是時代的變化,還是人們的審美觀已經到了疲勞期。
  • 有詩為證:唐朝從未以胖為美
    「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飛燕誰敢憎」,蘇軾的這首《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誕生了「環肥燕瘦」這個成語,從此,世人就普遍認為楊玉環是個「胖女人」,唐朝是以胖為美。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01、貴妃到底胖不胖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中,作者都用了「豐豔」這個詞形容楊玉環,所以楊玉環給人的印象就是豐滿、豔麗。但你要知道,這些書的作者都是五代或是宋朝人,他們並沒有見過貴妃,他們也是通過翻閱史料而撰寫的。
  • 唐朝從未以胖為美:有詩為證
    「胖女人」,唐朝是以胖為美。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01、貴妃到底胖不胖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中,作者都用了「豐豔」這個詞形容楊玉環,所以楊玉環給人的印象就是豐滿、豔麗。
  • 唐朝的楊玉環是四大美女之一,她真的是很胖嗎?
    說到唐朝,人們應該都對楊玉環這個人比較感興趣吧,同時大家都知道楊玉環是一個非常胖的人,體態豐腴,後來還有成語來形容,就是「環肥燕瘦」,漢代的趙飛燕是一個很瘦的人,但是楊玉環卻很豐腴,這兩個人美的形式都不相同。
  • 歷史上的楊玉環是豐滿還是胖?真實體重曝光,說了你別不信
    說起古代的美女我想大家都聽說過,其中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楊玉環,貂蟬,西施,以及王昭君,她們4位在當時也是深受當時的民眾和君主所喜愛的,其他三位我們今天先不說,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楊貴妃,大家都知道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唐玄宗更是認為楊貴妃傾國傾城,且唐朝以胖為美,那歷史上的楊貴妃到底是胖還是豐滿呢
  • 楊玉環胖,不生孩子,年紀又大了,為何唐玄宗還那麼喜歡她
    二是楊玉環身體較胖。有人認為,唐朝以胖為美。楊玉環胖,因此很適合唐朝的審美標準,也很適合唐玄宗的審美要求。不過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倒因為果的說法。實際上,應該是因為楊玉環很美,而又獲得了唐玄宗的萬般寵愛。同時,楊玉環獲得唐玄宗萬般寵愛,造成「安史之亂」之後,這件事因而獲得很高的知名度,所以唐朝才以胖為美。
  • 專家揭露真相,難怪獲皇帝獨寵多年
    關於古代的一些歷史,很多小夥伴都覺得非常乏味,每次在聽老師講課的時候也聽不下去,不過他們有的人都喜歡在電視劇中尋找一些真相,看電視劇,真實的歷史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如今很多古裝劇也越來越受到每個人的喜愛。
  • 歷史上的楊玉環到底有多胖?真實體重曝光,大多女孩子羨慕不已!
    正因為每一個美女的背後都有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就是因為這個愛情故事的渲染使得四大美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每一個人都想掀開看一看,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四大美女之中的楊玉環吧!楊玉環出生於官宦人家,自小就衣食無憂的。後來在楊玉環十歲左右的時候,父親因故去世,楊玉環便被帶到了洛陽叔父的家中寄養。
  • 為什麼演楊玉環的都是美女?真相是這樣
    相信許多人在了解過各種各樣唐朝的知識後就會發現,在唐朝並不是喜歡瘦瘦高高的類型,而是大多都是以豐滿的女性為美,比如那個著名的四字成語環肥燕瘦的環也就是楊玉環,而燕瘦也就是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意味著就算女子的體態有所不同,但也依舊會擁有著屬於自己的風韻和美麗,畢竟美並不是千篇一律的,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楊玉環真實體重曝光,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陳風·澤陂》提到:「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每一個時代對於女性美貌的標準都會有不一樣的要求。最為典型的就是漢朝,漢朝以骨感為美,所以沒有肥肉的女子,就凸顯出了那種骨感,就會成為漢朝時期人們心中最美的模樣。
  • 殷桃版可愛張榕容版驚豔,女星飾演的楊玉環你覺得誰最美?
    楊玉環、西施、貂蟬和王昭君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有著「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近些年來,有不少女星都曾飾演過楊玉環這一角色,不知道誰才是你心中的楊玉環呢?白居易曾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來描寫楊玉環的美貌,可見她的美貌是無人能及的。
  • 楊玉環真容有多美?復原圖神似某女星,難怪唐玄宗為她廢棄後宮!
    隨著時代的變換,人們的審美也不停在變,就好比唐朝以肥為美,現代人想的都是越瘦越好,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屬楊玉環了。據歷史記載,楊玉環深受皇帝寵愛,就是因為她的身材。那個朝代都以君上為主,皇帝喜歡什麼類型,民間自然也就爭相效仿。
  • 楊玉環真的有那麼美嗎?看完她的復原圖,難怪她會寵冠六宮了
    插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作為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真的有那麼美嗎?詩人白居易曾這樣描述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美。那麼她究竟長什麼樣?插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通過專家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楊玉環的面部可以說是非常的大氣端正;她的美,是那種很有氣質的類型,而且眉毛纖細,嘴唇不點而紅。讓人越看越喜歡,所以難怪唐玄宗會為了他而拋棄後宮三千妃子。
  • 這句詩憑什麼騙了我們一千多年?
    所以說,我們不要被一首詩毀了你正常的智商以及對事物的思辨能力?有句詩叫「出淤泥而不染」——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表示蓮花雖在汙泥中但仍聖潔的開放。一千多年來,就是這句詩把天下人的智商糟踐的傷痕累累並無以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