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讀《金剛經》,一定要懂得這一點,智慧無量!

2020-11-24 水往雲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佛經中,那些內容玄奧的經文,其實沒有那麼難懂。於是很多人為了「法布施」,就用自己的話,來解說《金剛經》的內容。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看《金剛經》的方式不同,導致他悟到的含義也有所不同。

不管目的如何,大家的心,都想要行善積德。不過,對於看這些解說的人來說,自己在讀《金剛經》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去運用它。讀經只是一種修行的起始,解經只是修行的第二步。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將自己學到的、悟到的佛經義理,運用到生活中,真正地去實踐。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去運用你所學到的佛理,才能讓自己真正生發出無量的大智慧來。

佛陀所講的一切法,都是讓人如何去修行。慧能大師說:「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懂得修行,才最如法。

今天,就讓本文與大家分享《金剛經》中的4個佛句。讀了之後,大家一定要懂得去運用它。

01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作為修行的人來說,要懂得世間的一切相,都是虛妄。並非說它們不存在,而是他們存在著各種變化。

佛說這個世間,存在著一種「成住壞滅空」的規則。任何事物,到了最終,就會落入到空的境地。

作為修行的人,就要識破這些。如果做不到,自己的心就會隨著外界的相,不停地發生變動。

佛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你的心,只有「定住」,才能達到「涅槃寂靜」。

有兩名僧人看到旗杆上的幡隨風飄動。一個說「風動」,另一個說「幡動」。慧能大師看到了,則說了一句「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兩名僧人恍然大悟。

兩名僧人看到了幡動,心就隨著產生出兩種念頭。這樣一來,就沒有達到「攝心為戒」的要求。在他們的心目中,還存在著「眾生相」。只有拋棄掉這種「心相」,才能能真正悟道。

02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相關焦點

  • 讀《金剛經》,一定要懂得這一點,福報無量!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所奉持的一部佛經,裡面談到了修行的人,應當如何去修行。但是很多人,讀著讀著,就忘記了這一點。僅僅只是將讀佛經,當成了積累福報的一種方式。誠然,讀佛經能得無量福報,但是如果不懂得《金剛經》的真正奧義,你也無法得到這些無量福報。當你讀《金剛經》,一定要懂得這一點,才會得無量福報!《金剛經》中說:「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意思是告訴我們,這部佛經,是佛所宣說,裡面具備無量的佛意。只要你去誦讀,就如同佛在你的身邊,對你進行教育。
  • 佛教:讀《金剛經》時,忽然聞到一股「異香」,是怎麼回事?
    佛教中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要一個人,能誦讀佛經,就能得到無量智慧。除此之外,只要誦讀方法正確,還能得無量的福報。《金剛經》中說,只要一個人,能受持此經中的一個四句偈,或者為他人解說此經,他也會得到無量福報。
  • 佛教:這2部佛經,學佛的人,一生一定要讀一遍!
    通過讀佛經,就能獲得佛的指導,依照來修行。佛經上萬卷,是否都要讀完,才能真正讓自己覺悟呢?事實並非如此。只要一個人,能依照佛經中說的去做,就能達到修行的目的。佛教中有無數的佛經,到底該讀哪一部好呢?作為學佛的人來說,這2部佛經,一生一定要讀一遍!
  • 佛教:這3部佛經,學佛的人,今生一定要讀一次!
    每個人喜好不同,他讀的書籍類別也有所不同。在網絡文學風靡的世界,卻還有人喜歡讀佛經。佛教中的典籍,有三藏上萬卷。喜歡讀佛經的人,卻樂此不疲,幾乎每卷都想讀到。作為一般的愛好者,想要讀完所有佛經,在短時間內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工作,還要生活,讀不了那麼多的佛經,怎麼辦?有人說,讀的書籍越多越好。事實未必如此。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一句話,是我們修行的核心,一定要記住
    《金剛經》又被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的大乘經典,在中國的文化史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不知道有多少歷史名人都與金剛經有著不解之緣,背誦金剛經,書寫金剛經。金剛經在學術分類上,歸入般若部,何謂「般若」,大致上說,大智慧就叫般若。所以念誦金剛經就會得大智慧,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有的人因為金剛經得到感應,有的人因為念誦金剛經而悟道成道。
  • 持誦《金剛經》,可得無量功德,但以這四大功德增長最為顯著
    由於持誦《金剛經》,而獲得感應,得到種種不可思議果報的事跡自古以來就非常之多,佛祖在《金剛經》中也一再宣說持誦本經能獲得的功德,說「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而這無量的功德若是具體言說,如果有心性不足之人聽聞,那麼難免會使人「心即狂亂,狐疑不信」,可見持誦《金剛經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是人們修行開悟的無上法寶和助緣。佛教三皈依裡說道: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經是佛陀思想的凝結,比較有名的佛經主要有《心經》、《金剛經》、《地藏經》,還有開悟的《楞嚴經》、成佛的《法華經》以及富貴的《華嚴經》等等。
  • 佛法:讀《金剛經》,這個重點一定要知道,否則徒勞無益
    想要修行佛法,《金剛經》絕對是一座繞不過去的高峰,作為一部影響力非常巨大的經典,無論是在中國文化中還是在佛教的地位中,他的影響力還是絕對不容小覷的,被稱為是佛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超越了一切宗教性,而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可以說他的智慧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佛教的範圍。
  • 受持讀誦《金剛經》,功德無量
    首先,【心住於法而行布施】,這是行了布施的,只要是行了布施,它就是善法。但是,這個善法是【心住於法】的善法,佛教稱之為【世間善法】。因為「心住於法」的布施,雖然是布施,但是這樣的布施不能淡化我們凡夫心中的「我執」,不能引領著我們去證悟「空性」,更不能引領著我們去見「實相」。
  • 金剛經,這四句佛偈,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只有短短幾千文字,但卻有太多的佛偈,可讓人破迷開悟,如果常讀誦金剛經,甚至只是受持讀誦其中四句佛偈,就有功德無量的收穫。這是金剛經中,佛親口說過的話。具體是哪四句佛偈 ,金剛經中,並沒有詳細說明,不過以下四句,如果可以反覆去讀,去悟,必然也可以達到,破迷開悟的作用,甚至可以功德無量。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佛教:讀金剛經,被人輕視,恭喜你這是一件好事!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是佛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部經書。這部經書,也受到很多人的熱愛,很多人,通過讀金剛經而得道,悟道。也有一些人,讀了金剛之後,反而被別人輕賤。按照佛教裡來說,讀了這部金剛經,本來都是會得到一切天人的恭敬和供養的。那為什麼卻還要被別人輕賤呢?這到底是什麼緣故,讓有一些人,讀了金剛經之後,反而會被輕賤,在金剛經這部經裡,佛給出了答案,佛是這樣說的。
  • 讀《金剛經》|忍受世人輕賤,消滅往昔罪業
    但是,若是真的全身心投入到佛法修行中,很多時候還是要忍受世人異樣的眼光。因為世人總喜歡把學佛與遭受某些重大人生變故聯繫起來,用於茶餘飯後的八卦談資。開始讀第十六品 《金剛經·能淨業障分》。「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 讀《金剛經》|如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
    梁朝的昭明太子為便於研讀,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故而在讀誦時是不需要讀誦分品的副標題的。在經典學習方式上,常有一種只讀誦不解經,把讀誦和解經對立起來的論調,這是對讀誦的誤解。讀誦的「誦」字,本意就是語義通達,故而讀誦的過程本身就是解經的過程。
  • 《金剛經》對現代人的啟示 - 16
    意的惡業,指的是在思想意識中的惡的想法,佛教很重視意的惡業,認為這是其他惡業所存在的基礎。比如作者寫這部金剛經的讀書札記,發心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能了解金剛經,這種發心是好的,所以即使有說錯的地方,也不算是惡業,也是值得原諒滴。
  • 佛陀為什麼會說 金剛經智慧不可思議
    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再有,須菩提,如果學佛的善男子、善女人,在理解讀誦修持這部金剛經以後,還受到他人輕賤,這是因為這個人以前犯下很多應墮入惡道的罪業,所以才造成現在被他人輕賤。如今,他以前所造的罪業會立即消滅,能很快得到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 深入經藏:佛門智慧《金剛經》開悟者永遠活在此時此刻
    佛門智慧《金剛經》開悟者永遠活在此時此刻。(圖片來源:資料圖)我讀頌《金剛經》多年,也寫過多篇有關讀經的感悟。但至今讀經仍有許多地方不能深解,自知這是由於自己無明障重,小根小器所致,因這部經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但我以為不解並不要緊,只要將不解之處揣在心中,處處用心,必會桶底穿破,自見一番天地。我多有如此體驗,隨拈幾束告知同修,或許有助於人。儘管這其中的領悟並非透徹,也不一定準確,然而這種方法我以為確有可取之處。《金剛經》中說:「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 讀《金剛經》第七悟:佛說連佛法都要捨棄,更何況那些迷妄的見解
    我讀《金剛經》已經讀到第七章了,每讀一章我有感想的都會寫下來,現在感覺像是連載了。我寫《金剛經》之後才知道有很多在修習《金剛經》的「大師」,他們會在評論裡寫下自己的感悟,我記得在第五悟裡說過,因為每個人的感悟和理解不一樣,可以討論,可以說自己的見解,沒有好壞之分。
  • 《金剛經》的啟示:一個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
    《金剛經》的啟示:一個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的經典,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南懷瑾先生稱此經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不識字,在一個富人家賣柴的時候,聽到有人念經,特別是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覺智慧湧現,忍不住上前探問。那人說自己剛從蘄(qí)州黃梅縣(今湖北黃梅縣)東山寺弘忍大師那裡歸來,嘴裡念的是《金剛經》。惠能聞道,身心開悟,如獲至寶。
  • 《金剛經》中的4個四句偈,只要多讀,能得無量福德!
    不管目的如何,只要一個人肯讀書,能讀書,那麼他就一定會有收穫。所謂「開卷有益」,就是這道理。有人愛看佛經,但是覺得佛經深奧難懂,於是有的人說,看佛經講究一個根性。由於覺得自己根性差,才讀不懂佛經。於是,有的人就說,你若與佛經擦肩而過,是因為與它無緣。但是到底是不是無緣,人們沒有那麼大的智慧,弄不懂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