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佛經中,那些內容玄奧的經文,其實沒有那麼難懂。於是很多人為了「法布施」,就用自己的話,來解說《金剛經》的內容。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看《金剛經》的方式不同,導致他悟到的含義也有所不同。
不管目的如何,大家的心,都想要行善積德。不過,對於看這些解說的人來說,自己在讀《金剛經》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去運用它。讀經只是一種修行的起始,解經只是修行的第二步。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將自己學到的、悟到的佛經義理,運用到生活中,真正地去實踐。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去運用你所學到的佛理,才能讓自己真正生發出無量的大智慧來。
佛陀所講的一切法,都是讓人如何去修行。慧能大師說:「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懂得修行,才最如法。
今天,就讓本文與大家分享《金剛經》中的4個佛句。讀了之後,大家一定要懂得去運用它。
01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作為修行的人來說,要懂得世間的一切相,都是虛妄。並非說它們不存在,而是他們存在著各種變化。
佛說這個世間,存在著一種「成住壞滅空」的規則。任何事物,到了最終,就會落入到空的境地。
作為修行的人,就要識破這些。如果做不到,自己的心就會隨著外界的相,不停地發生變動。
佛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你的心,只有「定住」,才能達到「涅槃寂靜」。
有兩名僧人看到旗杆上的幡隨風飄動。一個說「風動」,另一個說「幡動」。慧能大師看到了,則說了一句「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兩名僧人恍然大悟。
兩名僧人看到了幡動,心就隨著產生出兩種念頭。這樣一來,就沒有達到「攝心為戒」的要求。在他們的心目中,還存在著「眾生相」。只有拋棄掉這種「心相」,才能能真正悟道。
02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