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青年④
韓墨言是四川大學中文系大一學生。
詩詞少女的靚麗青春。
韓墨言站上中國詩詞大會舞臺。
總決賽現場。
一身漢服款款而來。
大一新生韓墨言。
詩詞早已融入韓墨言的生活。
韓墨言登上央視舞臺。
4月,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季節,一個年方十八的女孩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上,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大一學生韓墨言以黑馬之姿殺出重圍,隨後在「超花令」環節與上屆亞軍彭敏同臺,最終斬獲第三名。而她,更是憑藉淡定又不失活潑的表現圈粉無數。
「『墨』是父親希望我腹有詩書氣自華,滿肚子墨水;『墨言』諧音『莫言』,希望我少說漂亮話,多做平凡事。」首次登臺時,韓墨言這樣介紹自己,短短幾句獨白中,一個花季女孩的「詩意人生」呼之欲出。
舞臺之外,韓墨言坦言生活中迎來了一些變化:走在路上時常會被人認出來,微博粉絲數量陡增,甚至還有人為她創建話題。經年累月積攢的詩詞功底,在一個舞臺上集中迸發成光亮和榮譽,而她知道:吟誦詩詞,不過是生活中最平淡無奇的事,五言七律的「詩意」早已融入日常生活。
距離節目播出已有一個多月,季軍光環漸漸褪去,韓墨言的生活也漸漸歸於平靜。事實上,這個18歲女孩的浪漫人生才剛剛開始。
時光倒流回2017年9月。彼時的韓墨言剛剛成為四川大學大一新生,正值《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到四川選拔參賽者,四川大學正是選拔場地。韓墨言無意間得知後激動無比,「一直都很關注這個節目,也是它的忠實粉絲,既然就在川大選拔,身為川大學子無論如何我也要去試一下。」
節目走過三季,本季《中國詩詞大會》賽制迎來了新變化,主賽場百人團設置為少兒團、青年團、百行團和家庭團,比拼環節也有所創新,「詩詞接龍」「超級飛花令」環節設計升級了比拼難度,更增強了競技效果。韓墨言則是先後歷經校內初選、四川賽區選拔,一路過關斬將,最後贏得了「百人團」入場資格,成為「青年團」成員。
「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第五期節目中,身高1.8米的韓墨言身著漢服款款而來,神採飛揚中有一種超越年齡的從容和淡定。說韓墨言是詩詞少女,一點不為過。3歲時就會背誦《木蘭辭》,詩詞在她心底紮根,五言七律在人生成長中如影隨形。
「能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迎接18歲,是我能想到最詩意的成人禮。」首次「殺」出百人團登臺那天,剛好是韓墨言的18歲生日,她用一次驚豔亮相致敬了過往與詩詞為伴的日子。
總決賽現場,韓墨言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績突出重圍,抓住最後名額進入攻擂資格爭奪賽,與同場選手在「飛花令」、「詩詞接龍」等環節同場比拼,淘汰兩名選手後,又在「超級飛花令」環節與上屆亞軍彭敏「短兵相接」,最後獲得第三名的佳績。
與冠軍失之交臂,韓墨言卻感恩無比,「壓根沒想到自己會站到最後。」粉色衛衣搭配牛仔褲,以淡定姿態站上總決賽舞臺的韓墨言率性無比,她笑稱,「沒想到能突圍成功,登上主舞臺已足夠幸運,結果已經不重要了。」
關於詩詞,韓墨言有著最濃烈也是最清新的記憶。
詩詞是什麼呢?興許是春日踏青時,父親教她背誦「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時的滿眼春色;也可能是夏季賞荷時,母親誦讀「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時的清涼回憶;又或許是秋涼登高時,父親高歌「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的歲月變遷;亦是冬雪中母親吟唱的「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韓墨言生在一個「詩詞」之家,父母在國企工作,卻對詩詞傾注了十分的熱愛,從小浸潤在詩詞的海洋中,韓墨言也漸漸愛上了詩詞。「父母對我的培養大概屬於『半放養』式,很小的時候會帶著我一句句背誦詩句。開始還是固定一天教我一定數量,後來我就有興趣自己去背了。」春風化雨般的詩詞培養下,韓墨言也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三歲那年已經可以完整地背下《木蘭辭》。隨著年齡日漸增長,她也能逐漸領會詩詞中的美妙和意境了。
一路走來一路讀,韓墨言也在詩歌中找到了「遠方」,曾經背下的每一首詩詞、每一個篇章,都成了通往未來之路的鋪路石。高三那年,韓墨言成功獲得川大自主招生資格,並成功考取四川大學中文系。對詩詞的學習卻永無止境,每天睡覺前都會背兩首詩,韓墨言說,詩詞早已變成她的生活方式。
時至今日,韓墨言還是會與父母談論詩詞。挑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一家人圍爐而坐,誦讀聲中送走喧囂也送走浮躁,溫暖的氛圍中,眼前、心中只有詩詞的意境和因誦讀而寧靜的心情。「原來詩詞中自有讓人寧靜平和的力量。」韓墨言笑稱,此前她與母親都是性情急躁之人,常與父親鬥嘴,可與詩詞朝夕相處間,她們也找到了平和處世之道,性格愈發溫和,「現在我們就算意見有分歧,也是理性探討,好像在比誰更禮貌、誰更謙和似的。」
《中國詩詞大會》一戰成名後,韓墨言還常在微信上收到父親的「囑咐」:莫畏浮雲遮望眼,關注自然與社會,兼顧眼前與長遠。「他總是提醒我,不要把這份榮譽當成頂峰,而是視作新的開始,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呢!」
世間的奇妙之處或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生活中會突然闖出怎樣的意外驚喜,它們會編織成生命斑斕的色彩,也讓瞬間定格成永恆。正如18歲的韓墨言剛剛以百人團第一名的成績成功突圍,亮相舞臺,準備開始一場詩詞之旅時,又在答題的第一步中就遇見了最喜歡的詩人蘇東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韓墨言輕聲道出了答案,氣定神閒中盡顯敬畏之心。「蘇軾真的是宋代文壇最閃耀的一顆星,在我心裡,他是真實鮮活的人,不是高不可攀的神。」
年少也曾愛華麗,韓墨言對蘇東坡也並非「一見傾心」,對蘇東坡的喜愛是從一次考試失利開始的。高二那年的某個晚自習上,少女韓墨言正在為試卷上的分數煩惱,她隨手翻開一本宋詞書,偶然讀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冥冥之中似乎有種力量指引著,讀到蘇軾這首《臨江仙·夜歸臨皋》時,韓墨言被一種叫「豁達」的東西擊中了,她感染於蘇軾寬闊的胸襟,心情瞬間明朗了起來,從此愛上了這位詩人。
「我最喜歡蘇軾身上的人間味。」在韓墨言看來,蘇軾曾是天真爛漫的少年,卻也能在出世與入世間找到平衡,他是能將苦難釀出甜蜜的人,更是看破世俗的智者,「還發明了東坡肉,讓人覺得親切又可愛。」
舞臺之外,這名18歲女孩的詩意人生,才剛剛開始。
韓墨言坦誠,僅僅是兩次亮相央視舞臺的機會,足以讓她成為眾多詩詞迷心中的偶像。微博粉絲一夜暴增,甚至還有被小粉絲認出、請求合影的經歷。這些變化也讓韓墨言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既然有人開始關注我,我也要考慮怎麼樣給他們樹立好的榜樣。」
不過最大的壓力,莫過於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詩詞大會後,我受到了很多關注,其中也包括學校老師。」突然就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韓墨言想用更好的成績去迎接老師期許的目光,「如果止步不前,別人也會對你失望。我不要變成『方仲永』,必須比以前努力十倍。」
身高1.8米,初見時不苟言笑,韓墨言很容易給人留下「高冷」的印象,可深入接觸後才發現,她也有逗趣搞怪的一面,會在社交網絡上自嘲,也是粉絲心中的「段子手」。既是「段子手」,當然能精準且通透地掌握網絡語言,她偶爾也會把詩詞與網絡語言結合起來,在微博寫下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吃一大碗、一睡一整天」這樣的調侃。
「網絡語言大家都在用,只要不粗俗無聊又有趣,我這個小年輕為什麼不用呢?」喜愛詩詞,韓墨言也並不排斥網絡語言,「古文很美,就像精緻的正餐,但生活中也需要吃好吃的街邊小吃,兩者沒有衝突和對立。」
詩詞之外,她也在找尋新的愛好和興趣填充成飽滿的青春。生活中,這個18歲的女孩跟所有同齡人一樣,愛美,喜歡研究穿搭和妝容,甚至還會寫成文章在公眾號上與人分享;校園裡,她遊走在教室與社團間,也正在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研習攝影之餘,約上好友,帶上相機,去留住校園旖旎風光,也留住青春底片。
至於未來,韓墨言也早已有了清晰的規劃,暢遊詩海之外,她還準備繼續攻讀研究生,不負夢想,不負青春。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秦怡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