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有很多是以勐開頭的地名,如,勐海,勐庫,勐臘(易武所有地),勐阿,勐龍,勐宋,大勐養,小勐養等。
勐一字代表了兩個意思:
「勐」同「猛」,是勇猛的意思,
「勐」還曾是雲南傣族地區的行政區劃單位,所以在雲南,我們能見到非常多的用「勐」起的地名。
從行政區域來說,勐海是歸屬版納,勐庫是歸屬臨滄。
從「勐」一字上來說,勐庫雖然是臨滄,但這裡也有大量的傣族人民在這裡生活。所以,從民族歷史和生活習慣上還是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從大茶區來說,也是不同的口感風格。
兩地距離相隔300多公裡,全是大山間的路,所以走一趟的話,耗時很長。
一、
臨滄地區是雲南普洱茶原料重要的地區,其中勐庫又是臨滄最主要的產茶區,勐庫是臨滄普洱茶最大的種植區域。
勐庫茶以臨滄市雙江縣為中心,經引種主要分布在雙江、臨滄、滄源、耿馬、瀾滄、墨江、孟連、西蒙、景谷、景東、鎮源等地。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被大量引種至雲南各地。
勐庫普洱茶生長的緯度和海拔高,相對的光照和溫差大,甜味足,尤其是冰島茶回味如冰糖。
勐庫的古樹茶,雖然大部分是大葉種,但是形態相對較多,比如勐庫東半山的古樹茶就以藤條茶居多,因此要以外形來判斷是否是勐庫古樹茶是相對有難度的。
勐庫茶,常見有蜜香,花果香,其茶茶湯黃中泛著淡淡的翠色,明淨透亮,且茶湯內白毫翻湧,內質清晰可見。
另外勐庫的古樹茶,耐泡度極高,當然這也是勐庫茶特點之 ,所謂葉底有香,茶湯有味,不僅僅是耐泡度高,而且湯質醇和,壓舌感足。
以香甜為主,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稍高,又兼具茶氣強勁的特點,同時苦澀的協調性比較好。
而最具有標誌性的是勐庫古樹茶香氣與茶湯融合的度極佳,也就是茶友們經常描述的「湯在香中,香在湯中」,也就是說,勐庫的古樹茶茶香氣內斂沉穩,而相對於勐海古樹茶而言,勐庫的古樹茶「水路」相對「粗獷」,但茶湯入口,香高味足,湯感協調性高,留韻時間久,喉韻明顯。
二、
勐海茶以西雙版納勐海縣為中心,經引種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思茅市。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被大量引種至滇東南、滇中等地。
勐海普洱茶產區的茶樹品質特優。製作勐海普洱茶的茶樹品種是雲南大葉種,芽葉發得又大又嫩,白毫特多,內含的成分特別豐富,制出的茶葉香高味濃。
勐海茶,滋味濃醇,苦澀皆厚重。
最具風格的「勐海韻味」,許多人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實際上,這種韻味可以用最簡單的詞彙描述:協調性,苦澀味的協調性。
勐海植物種類多,植被好,空氣品質好。複雜而多樣的土壤類型和立體氣候等促成了全縣多樣性的植被類型,形成了良好的森態環境,是一個天然的「純氧吧」。境內有季節性雨林、半常綠季雨林、石灰巖山林、暖熱性針葉林、熱性竹林、河漫灘灌叢、山地丘陵灌叢、禾本科草類灌叢植被類型。
勐海茶,苦澀味的協調性是好的。滋味濃,苦澀俱佳,但苦味稍佔上風,在口腔裡的餘味是苦味為主,即通俗說的勐海茶是「苦底茶」勐海普洱茶產地優越,就生長在這終年溼潤、雲霧瀰漫、土層深厚、土地肥沃、無汙染、不施農藥的原始森林中,屬於有機茶。
三、
勐庫茶和勐海茶哪個好?
這兩個地方,都有價格很高的茶,也有適中的價位的茶。
喜歡哪個茶區這個主要看個人口感風格,
還有需要看具體寨子和生態環境的全方位情況。